安全生产绝非“纸上谈兵”
2019钢厂安全生产标语

2019钢厂安全生产标语钢铁工业作为一项重点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钢厂的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和宣传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标语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适用于2019年钢厂的安全生产标语,供您参考: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3. 平安钢厂,共建美好明天。
4. 安全是生产之父,品质是立业之本。
5. 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6. 安全产出,幸福亘古。
7. 合理规划,精心组织,倡导安全,呈现辉煌。
8. 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未来。
9. 安全要牢记于心,事故是永远的耻辱。
10. 安全思想贯穿全程,预防为主不松劲。
11.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12. 安全一线,责任万丈。
13. 安全不达标,工资多白扯。
14. 安全是生命的底线,责任是生产的基石。
15. 安全红线不能逾越,事故发生让人懊悔。
16.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规范是行业的灵魂。
17. 安全是无形的保护伞,防患于未然是关键。
18. 安全重在每个人,细节处见品质。
19. 安全平稳,创业无忧。
20. 安全生产不搞形式,真切关注每一位员工。
21. 不计成本的安全,才能实现事业的辉煌。
22. 安全是硬道理,发展靠高质量。
23. 严守安全底线,确保美好明天。
24. 安全是红线,堵早不造祸水漂。
25. 安全不等于自然,防范胜于事故。
26. 安全生产无小事,隐患不能忽视。
27. 安全第一,责任到人。
28. 安全是金山银山,每个人都要守护。
29. 安全优先,预防为主。
30. 安全相关,事事都要讲。
31. 安全生产万万不能忽视,责任不能推卸。
32. 预防为主,树立安全生产观念。
33. 安全是底线,责任是信仰。
34. 安全不容忽视,事故不可承受。
35. 严守安全规定,为事业营造安定。
36. 安全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7. 安全是民心所向,责任不能辜负。
安全生产六个一

安全生产六个一安全生产,是指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安全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工作。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提出了“六个一”的安全生产目标,即一位负责、一套制度、一条责任、一干两净、一学习、一示范。
一位负责,是指要有一位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
这位负责人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能力,能够有效地维护安全生产的利益和权益。
同时,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协调各方面资源,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套制度,是指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范,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这套制度需要包括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覆盖从安全生产责任的明确到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从安全生产监督的加强到安全事故的处理等。
一条责任,是指要明确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不止于“纸上谈兵”,而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层层压实的责任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干两净,是指要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保持企业和社会的“一干两净”。
一干是指要杜绝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管理,严肃查处各类安全违法行为。
两净是指要净化企业和社会环境,除去安全隐患和风险,创造安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一学习,是指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人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和遵守安全规定的自觉性。
一示范,是指要以示范企业为引领,带动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通过确立示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标杆,推动其他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借鉴和学习示范企业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绝非“纸上谈兵”

安全生产绝非“纸上谈兵”安全生产,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永恒话题,它是保障家庭幸福美满、企业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前提条件。
然而,我们却时常可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事故中逝去,伤残的身体给生活带来无以弥补的裂痕,痛失的生命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创伤,惨痛的事故给企业发展形成阻碍。
原因何在?是安全教育不够广泛深入?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还是安全资金投入不够?每当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在某些项目、班组检查工作,有时会发现现场情况和档案资料内容反差很大:规章制度十分完善,内部安全生产分析记录硕果累累、高唱凯歌,但是现场安全隐患却很多。
一些职工无视安全教育,安全规程措施学了,安全决心书也写了,但是在工作中就全忘了,常常是“安全规章墙上挂,安全口诀口中唱”,实际施工时却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根本不要”。
安全生产俨然成了“纸上谈兵”。
这种现象很危险,也很严重。
在接触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存在不在乎和应付的心理,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态度不认真,安全检查走过场,危险源辨识是老生常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没必要,认为这些不过是形式,自己都知道,那些规章制度都在墙上挂着呢,应急预案在纸上写着呢,做这些既浪费时间又耽误施工。
的确,或许我们的制度很完善,或许我们都知道“安全第一”,但是“知”与“行”却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知”非一定会“行”,“行”而能反映“知”,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安全生产亦是如此。
就拿消防救生演练来说吧,有了完善的预案,据此组织展开演练是必不可少的,在演练中熟悉和掌握预案程序:发现火情的报警、逃生路线、扑火方式、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等,千万别小看了一次小小的演习,如果缺乏实战的锻炼和检验,一旦发生事故,葬身火海的很可能就是只熟知理论而不懂如何操作灭火器的那一个。
生命只有一次,别因高估大意断送于安全事故。
因此,施工现场就如战场,安全生产就是用兵打仗,决不能纸上谈兵,只喊口号,空谈一切。
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牢的表现的评论

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牢的表现的评论
以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牢的表现的评论为标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意识的逐渐提高,安全生产红线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逾越的底线。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企业或个人对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牢,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企业或个人对安全生产红线的态度漠不关心,视安全规定为“纸上谈兵”,甚至将其视为负担。
他们往往会忽视安全防范措施,不重视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出现安全事故后常常采取敷衍应付的方式应对,不但不及时排除隐患,反而会让安全生产红线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还有一些企业或个人对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牢,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操作或行为没有问题,不顾及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常常会出现马虎大意、毫无章法和无秩序的状况,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些企业或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测不到位,有时为了省钱或者节省时间,采取草率的修缮方式,不重视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会给设备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和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还有一类企业或个人对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牢,表现为盲目追求效益,为了追求高产值和高效益,不惜冒险行事,有时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不规范的方法,忽视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甚至会隐瞒安全事故真相,这种盲目追求效益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更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针对以上表现,我们不能置之不理,要积极加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力度,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和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做到安全生产红线不可逾越,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守护安全生产红线,共同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安全生产“三步曲”

安全生产“三步曲”如果把质量比作企业的生命,那么安全就是职工的生命。
安全生产不能流于形式,应遵循“预防、落实、总结”三步曲。
安全生产的第一步:预防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诗云:“迨云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安全生产中的各项工作也应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安全生产应谨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一切安全隐患扑灭在萌芽之中,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予以纠正解决。
切莫船至江心才知补漏,应曲突徙薪。
许多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正是由于疏忽大意、失于防范而酿成。
如果安全生产中的预防工作没到位,有可能积羽沉舟,后悔莫及。
人们对星星之火往往熟视无睹,却莫视了它也可以燎原。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安全生产中的预防工作,看似小事,实则不然。
安全生产中许多血的教训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应做到:发现违章应及时纠正,事前多下及时雨,事后莫放马后炮。
安全生产的第二步:落实工作。
安全工作不能靠假大空似的纸上谈兵。
应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才是至关重要实质性的一步。
一切安全预防工作都是生产实践的基础和前提。
任何安全生产都要靠具体的实施工作。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不可视为儿戏。
在实际操作中,人们由于忽视了细枝末节,以至于往往只因一顶安全帽、一颗螺丝钉或一支烟头等小小的疏忽而酿成重大事故。
因此,在安全生产中应遵章守规,严格履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切不可想当然我行我素,逞大英雄主义。
有道是:善骑者易坠。
面对安全问题,既不可畏缩不前,因噎废食;也不可麻痹大意,经验用事。
安全生产应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切忌浮躁、似蜻蜓点水流于表面。
否则吃亏的是自己,损失的是企业。
安全生产的第三步:总结工作。
人们在长期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通过科学全面的分析,总结出许多安全生产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沉痛教训,从而不断提高生产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使之更安全更科学地从事生产实践。
安全经验是劳动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财富,人们应倍加珍惜和遵循;而安全教训则是个别人麻痹大意、不尊重科学的苦果和代价,人们应前车之鉴,防微杜渐。
安全生产硬件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硬件1、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关键在于硬件还是软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
既然是关键在谁,两种比较思路,一种是排它的,关键只有一个,之后论证关键在软件。
一种是并存的,两个都是关键,看谁更关键。
(什么叫安全生产能力也需要明确)观点的话,要根据你们对软硬件的定义出发的,暂时说不出很多很好的。
既然是公司的辩论赛,那么给你们这么一种思路,就是证明现状其实不缺硬件,缺的是软件。
比如说随手关灯,缺的不是让人关的灯,而是随手关灯的意识;戴安全帽,缺的不是安全帽,而是戴安全帽的意识,等等。
这些临场效果会不错,但是没意义。
2、安全生产标准化怎么准备?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硬件设备?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及人数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再就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法规及标准等。
然后,制订安全管理具体工作范围,比如: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安全培训、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入厂施工管理、危险化品及劳动防护用品、职业病的控制及预防、消防演习、事故事件调查报告、安全活动及安全宣传等等,并将上述内容执行完毕后建立档案,以备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审查。
3、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辩论赛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终极目标。
真正做到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欲死无门。
没有硬件,软件再好也没用。
当然,硬件是按照软件执行的。
举例:无人驾驶汽车本质安全,但它是按照交通规则设计的。
4、完善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哪几个方面?安全生产百条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设施、设备度、场所、环境等“硬件”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与安全知生产责任制度相配套的。
完善的安全生道产条件是指:(一)工作场所方面符合安全生专产要求;(二)生产设备符合属安全生产要求;(三)特殊的作业场所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5、安全生产中硬件更重要(正方)还是软件更重要(反方)?软件是硬件起作用的重要支持,如果没制度约束,再好的硬件也发挥不了它的作用。
比如消防器材,配备的再好,如果企业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消防器材摆在那儿,长期没人管,该换药不换药,压力不足不测试,水带破裂,阀门锈死,紧急情况下,这些硬件能发挥它的作用吗。
抓安全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抓安全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安全生产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因此,在安全生产中我们不能只求一时的相安无事,而是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把安全工作做得天衣无缝才能确保企业
有的企业在抓安全生产中常常把这项工作作为生产的“配角”来对待,常常是“任务紧时安全松,检查也是一阵风,浮光掠影走过场,顽症留存隐患中”,使安全生产停留在表
面上,根本不深入到生产中去排查危及安全生产的症结,结果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安全“心入”就是要对安全隐患处处留心,对安全因素处。
安全生产须杜绝“三高”

安全生产须杜绝“三高”说起安全生产工作,不论是企业的领导干部,还是生产一线的普通员工,无不将“安全”两字喊得响亮。
然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对每起事故细心分析,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事故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讲安全时总是高高举起,做安全时常常轻轻放下,事故的发生就是具体工作不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的“三高”现象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管理制度束之高阁。
如果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盲目决策,盲目指挥,只讲经济效益,不深人基层调查研究,不解决现场实际问题,那么这个单位的安全工作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不仅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者,又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指挥者。
从员工安全劳保用品穿戴得规范不规范,生产现场设备有没有安全隐患,要不要加大安全投人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领导干部去关心,去决策。
如果领导干部整天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搞纸上谈兵,即便下基层也都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那么,最终结果是“不出事故是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
基层员工高枕无忧,一般是反映员工的心理变化,多数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尽管不时地传来事故消息,但仍然麻木不仁,有些员工把别人的安全事故当故事讲讲了之。
所以,在生产现场,不时看到一些员工依旧我行我素地违章违规,埋下了安全隐患,一旦酿成事故,必然悔恨莫及。
俗话说:“安全像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绷。
”作为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上要时常提醒自己筑牢安全防线,要有“别人感冒我吃药”的安全理念和警惕性。
规章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是安全工作上的大忌。
有些单位在抓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的落实上,不是具体落实在每个员工的行动上,而是热衷于“写在纸上,喊在嘴上,挂在墙上,飞在天上”。
安全工作说到底就是人的工作,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安全事故隐患的三种表现形式为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绝非“纸上谈兵”
安全生产,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永恒话题,它是保障家庭幸福美满、企业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前提条件。
然而,我们却时常可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事故中逝去,伤残的身体给生活带来无以弥补的裂痕,痛失的生命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创伤,惨痛的事故给企业发展形成阻碍。
原因何在?是安全教育不够广泛深入?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还是安全资金投入不够?
每当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在某些项目、班组检查工作,有时会发现现场情况和档案资料内容反差很大:规章制度十分完善,内部安全生产分析记录硕果累累、高唱凯歌,但是现场安全隐患却很多。
一些职工无视安全教育,安全规程措施学了,安全决心书也写了,但是在工作中就全忘了,常常是“安全规章墙上挂,安全口诀口中唱”,实际施工时却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根本不要”。
安全生产俨然成了“纸上谈兵”。
这种现象很危险,也很严重。
在接触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存在不在乎和应付的心理,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态度不认真,安全检查走过场,危险源辨识是老生常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没必要,认为这些不过是形式,自己都知道,那些规章制度都在墙上挂着呢,应急预案在纸上写着呢,做这些既浪费时间又耽误施工。
的确,或许我们的制度很完善,或许我们都知道“安全第一”,但是“知”与“行”却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知”非一定会“行”,“行”而能反映“知”,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安全生产亦是如此。
就拿消防救生演练来说吧,有了完善的预案,据此组织展开演练是必不可少的,在演练中熟悉和掌握预案程序:发现火情的报警、逃生路线、扑火方式、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等,千万别小看了一次小小的演习,如果缺乏实战的锻炼和检验,一旦发生事故,葬身火海的很可能就是只熟知理论而不懂如何操作灭火器的那一个。
生命只有一次,别因高估大意断送于安全事故。
因此,施工现场就如战场,安全生产就是用兵打仗,决不能纸上谈兵,只喊口号,空谈一切。
安全生产绝非“纸上谈兵”,不能只停留在“纸上秀安全”,必须落实于行动,必须真抓实抓。
那么,如何才能将安全生产这一根基打牢打实呢?
首先,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安全工作计划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
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想必每个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都有,但是有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够详细,实施起来存在困难,更别提通过实践去修订和完善其中的不足了。
所以在制定计划之初就要按照科学严禁的态度,明确时间、方式、实施和参与人员等,并将各项制度落实在岗位职责中,使之针对性强、可行性强。
这是保证安全工作的前提。
其次,思想上要重视,加强落实力度。
项目领导层首先对安全工作重视起来,才能带动大家共同重视,端正思想,严肃对待安全生产工作。
身为安全员,笔者经常和项目安全领导去现场检查工作,他时常讲,作为安全工作者要管安全先要自身做到遵守安全,自己做不到的事,如何要求大家去重视、去做到。
因此,每次到现场我们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以身作则。
要提高思想重视,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宣传教育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辅助手段时常搞,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要取得真正的深入教育效果,关键要从符合本单位行业特点的方面入手,深入浅出有针对性的开展。
另外,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环境、人员、设备、管理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因此安全生产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照搬别人的理论制度,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这就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者根据工程项目类型的不同,施工地点的环境、气候、人文因素的不同,灵活运用。
例如,我项目部是港口疏浚工程,现场位于巴基斯坦南部卡拉奇港口,这里每年5月份到9月份为季风期,海面上风浪大,当地人文环境的不同以及安全局势等因素影响着施工生产,针对这些特点项目部采取相应措施实施安全生产。
再次,强化惩罚奖励制度,对违规违章不安全行为坚决惩罚,奖励安全模范。
通过强制性手段推动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不要“纸上谈兵”,重中之重,要真抓实抓,要常抓不懈,从全面提高员工们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入手,真正把“纸上谈安全”转化为安全管理的真实行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切实优化投入组合,全力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企业发展铸就牢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