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21型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
浅谈高铁牵引变电所亭TA21综合自动化系统内网通信连接的改造优化方案

浅谈高铁牵引变电所亭TA21综合自动化系统内网通信连接的改造优化方案摘要:针对武广TA21综合自动系统内网通信光纤环网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出了对内网通信进行以太网星形组网优化改造。
实施改造后节约了每个网元节点上光纤收发器等光设备的投资,减少了通道中间光电转换的环节,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通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给后续的维护带来很多便利。
关键词: 综自系统内网通信改造优化一、引言随着近年来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营维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日常的设备使用和维护中,维护人员发现了某些专业在设备配置和组网上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虽然不会直接危及行车安全,但也给日常使用和维护带来不便,也存在资源浪费。
本文中所论述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变电所里采用的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传输组网正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此,设备管理单位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造,这不但可以解决武广全线牵引变电所日常运行维护存在的不便,还将为今后新建高速铁路类似站点的内网通信提供改进的实施案例,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促使高铁建设技术不断除旧革新,意义重大。
二、项目现状与内网通信组网方式对比分析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变电所里采用的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与综合自动化系统,为牵引变电所提供微机化的本地监控操作维护平台,主要完成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AT变压器、馈线等一次设备的保护,电气参数的测量,相关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等功能。
(一)现有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优劣分析武广TA21综自系统现有内网通讯采用光纤连接,所有装置通过光纤环串起来,形成双环结构(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该光纤环的优点是具备自愈功能,自愈的原理就是将所有的设备分布在信号流向相反的两个环上,平时只有主环在工作,次环处于备份状态,当环上某处光纤断开或某节点发生故障时,其相邻节点的主环、备环自动倒换。
这时,环网仍然是一个闭环,通信链路保持畅通。
故障点链路恢复后,备环回到备份状态,这种自愈型环网可以提高光纤通信的可靠性。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检查维护基本知识(高铁变电设备检修)

目录
CONTENT
01 综合自动化监控装置的启动 02 综合自动化监控装置的关闭
01 综合自动化监控装置的启动
以TA21设备为例 1.合综合自动化监控装置电源开关,监控后台机受电并启动。 2.后台机启动后,显示图1所示的“登录到Windows”对话框,输入密码, 并点击”确定”按钮,进入Windows系统桌面,如图2所示。 3.双击桌面上的“后台监控系统”图标,系统桌面出现“系统登录程序” 对话框,输入口令,并点击“确定”按钮,进入“TA21当地监控系统”界 面,如图3所示。
02 综合自动化监控装置的关闭
将各子系统退出运行,子系统界面出现弹出“用户管理权限检查窗口”, 在用户名称处选择“系统管理员”,在用户密码处输入“密码”,并点击” 确定”按钮,子系统即可退出;主系统退出时也需要权限认证,操作方法 和子系统退出方法一样。断开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电源开关,使其停电。
配电所高压柜上测控装置操作
图2 Windows系统桌面
图3 TA21当地监控系统界面
01 综合自动化监控装置的启动
4.点击“当地监控”按钮,进入“TA21当地监控子系统”,如图7-4所示。 点击“打开主页”图标,出现“打开工程主页”对话框,在“打开工程主 页”上选中线路名,并点击“确定”按钮,出现“当地监控子系统-[主 页]”界面,点击“牵引变电所”图标,进入“牵引变电所目录”。
(1)在监控子系统的10kV主接线图中,把鼠标移到要操作的断路器图标上,鼠标指针即变成“手形”。 (2)点击后,弹出遥控操作对话框如图5-5所示。 (3)核对要操作的断路器及当前状态,选定要执行的命令“合”或“分”,确认无误后,点击“执行” 按钮,会弹出口令输入框。 (4)输入密码后,点击确定,即实现对断路器的分闸或合闸操作。 (5)操作完成后,要核对断路器的状态及遥信信息是否正确。
交大许继系统概述P1-14

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说明书 1系 统 概 述12目 录1 研制背景............................................................3 2 系统特点............................................................3 3 系统结构............................................................4 4 系统功能............................................................5 5 技术参数............................................................8 6 运用模式...........................................................10 7 投运说明及注意事项.................................................12 8 贮存...............................................................13 9 保修...............................................................13 10 订货须知. (13)1 研制背景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在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成套技术研究(编号:99J32)”和“秦沈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研制(编号:2000J004-C)”支持下,在总结国内外同类技术与产品成功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的适应于电气化铁路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2005年“牵引供电自动化系统成套技术及应用”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表明了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的该系列产品的技术先进,为公司牵引供电自动化系统系列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PLC

PLC在铁路牵引变电所仿真系统中的应用作者:向宏典刘洪波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23期【摘要】以一台欧姆龙PLC为核心,对TA21型铁路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由WKH-892馈线保护测控装置、WBH-892Z主变主保护装置、WBH-892H主变后备保护装置、WDB-892动力变保护测控装置、WBB-892并补保护测控装置、WCK-892通用测控装置、WXH-892信号显示装置等七个单元组成),的运行和典型故障进行仿真,它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为铁路职业学校在电气化专业实训教学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PLC;仿真;牵引变电所目前,在新建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的牵引网馈线、牵引变压器、并联电容器补偿设备中均采用了微机保护装置。
该系统中采用的TA21型铁路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由以32位高性能、高可靠性微处理器为硬件核心组成的成套测量与控制装置,由WKH-892馈线保护测控装置、WBH-892Z主变主保护装置、WBH-892H主变后备保护装置、WDB-892动力变保护测控装置、WBB-892并补保护测控装置、WCK-892通用测控装置、WXH-892信号显示装置等七个单元组成。
适用于电气化铁道牵引主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气量的测量、开关的控制和状态监测,可以实现高压侧有跨条和无跨条牵引变电所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入;同时具有负荷录波、网络通信等自动化功能,本仿真系统即对上述二次微保设备进行仿真。
本文讲述了应用PLC的保护原理,硬件结构、数据采集、特征量和保护动作、软件流程、及PLC仿真的应用等内容。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任何一种电气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功能要求,以提高使用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目的,本系统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要求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
满足教学需要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之一。
2.经济实用原则经济,也是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即方便又低成本,一台PLC的价格只是“TA21型铁路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的1/70。
变配电所综自系统

班级日期1、综合自动化系统屏:主体设备。
对变配电所的主要设备进行自动监测、护。
2、交直流屏:提供交直流电源。
3、网上隔离开关控制屏:对接触网上隔离开关进行远方控制。
4、环境监控屏:实时监测变配电所工作环境:温度、人员非法出入、电缆沟、明火、空调工作状况等。
5、故障标定装置及电缆头绝缘在线监测。
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完成对变电所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监视、控制、测量、继电保护、远动控制以及调度通信等二次系统功能。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接口电路、通信网络等组成的自动化系统,通过收集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计算力和逻辑判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图牵引主变压器是牵引变电所最重要的一次设备,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对每一台主变设置一套保护测控单元,按主变主保护、主变后备保护、主变测控三套独立装置设计,每套装置作为一个节点与LonWorks 现场总线交换信息。
完成一台牵引主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图2-41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原理示意图⒈数据采集单元班级日期班级日期⑵开放性。
硬件平台对于未来硬件的升级应具有开放性。
⑶通用性。
不同类型的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具有相同的硬件平台。
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硬件平台应该适用于不同保护装置的不同需求,对于现场的不同保护应用和对资源的不同需求,可增减相应的模块,完全不必对硬件及软件重新设计。
⑸模块化与智能化状态检测。
装置的硬件数量总体上减少,相互通用,功能模块技术成熟,经历更多的检验与现场考验,因而可靠性更高。
(三)提高微机保护可靠性的措施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之一,它包括两个方面:不误动和不拒动。
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图2-43 SCADA系统结构示意图)调度端调度所的远动装置部分称调度端,一般设于各分局(或总公司)总部。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运行方式一下的进线自投
TV1 TV3
1号进线
1QS 5QS
1QF
3QS
TV6 TV5 T1
α相并补 β相并补
2号进线 TV2
2QS TV4
2QF 4QS
T2
3QF
5QF
7QF
8QF
4QF
6QF
α相母线
β相母线
运行方式一下的进线自投
TV1 TV3
1号进线
1QS 5QS
1QF
3QS
时间 继电器
中间 继电器
1号自 用变进 线失 压预告 2号自 用变进 线失 压预告
事故 照明 自动 投入
图2 互投操作二次回路展开图
变电所自用电系统同投操作
1# A B C N
Q F1 FU1
KM1
ST1 SA1
KM22
KM11 Q F5
A B C N
Q F3
2# A B C N
Q F2 FU2
KM2 ST2
α相并补 β相并补
2QS TV4
运行方式一:1号进线带T1
2QF
主变运行。
T2
3QF
5QF
7QF
8QF
4QF
6QF
α相母线
β相母线
运行方式二:
1号进线 TV1
进线主变运行方式分析
2号进线 TV2
TV3
1QS
5QS
1QF
3QS
4QS
TV6 TV5 T1
α相并补 β相并补
2QS TV4
运行方式二:1号进线带T2
SA 2 KM12
KM21
A B C N
Q F4
综合自动化

一、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1.综合自动化系统
综合自动化(亦称为控制保护一体化)系统即集控制、 保护、中央信号、通信、管理和远动功能于一体,采用 分层结构的分布式多微机构成监控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 可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 用率和整体监控功能,增强控制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使 用一套系统或装置完成以前多套分离的自动化系统完成 的工作。功能和技术指标进一步提高。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总线型网络(即介质共享型网)的通信规约主要有两种通用标 准,一种IEEE 802-3标准,它采用载波侦听多路的访问与冲撞检 测方法,简称CSMA/CD方式;另一种是IEEE 802-4标准,采用 通行证总线(Token Bus)方式(或称令牌方式)。目前以 CSMA/CD方法应用较普遍, 其工作原理如下。 CSMA/CD是一种竞争性规约,任一接点要通信时,只要检测到 当时网上无其它接点正在发言,就立即发话;如碰巧有两个或 多个接点同时发言,在检测到冲撞后各接点都停止,并各自等 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竞争。在网络繁忙时,由于冲撞机会增多、 且是随机的,有的接点可能等待时间较长,但可对某些重要信 息赋予优先权,使优先信息的随机等待时间比一般信息更短。 因而,可保证重要信息很快通过,满足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需 要。此处,CSMA/CD方式的灵活性和通信效率都比通行证方式 要高。以太网和Lon Work网络等都属于这种方式。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设备操作、故障状态采用屏幕监视,值班人员面对大屏 幕显示器进行变电站所有设备的全面监视与操作。例如用 CRT画面实时显示主接线运行状况;由CRT光标操作来完成 断路器跳合闸操作;采用CRT画面闪烁、文字提示和报警音 响取代常规中央信号盘、控制盘的有关设备等,为值班人员 提供了方便直观的监控条件。
牵引供电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部分5

12.
13. 14. 15. 16. 17. 18.
保护、测量与控制单元支持IEC60870-5-103等通 信规约,当地监控单元与调度端的通信支持 IEC60870-5-101等通信规约。 保护、测量与控制单元可存储5套保护整定值,40 次故障报告和故障录波。 保护、测量与控制单元可自动调整模拟量输入通道 的增益和校正TV、TA的角差,提高测量精度。 高标准的电磁兼容性能,可直接下放到开关设备。 整定值可通过调度端、当地监控单元和试验仿真工 具软件在线整定。 完善的自检功能,指示装置的工作状态。 增加了远动终端和视频监控等单元。
测量功能:可测量气温、湿度、风速、变电所有功 功率、无功功率、动力变有功电度。 控制功能:对断路器和电动隔离开关的控制。 状态量采集:包括交直流盘工作状态信号、自动装 置动作信号、变电所事故信号、变电所预告信号、 隔离开关位置信号、断路器位置信号。
辅助功能:包括事件报告、自检报告。
说明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 统结构? 说明TA-21型牵引变电所的当地监控主单元、视频
状态量采集:主要采集各种保护动作信号、进线侧
电压互感器断线信号、装置工作状态信号。
主要技术指标:保护动作时间≤25ms;故障录波长
度:40个周波;谐波分析次数:19次。
保护配置:配置六种电量保护和六种非电量保护, 分别为:高压侧三相过电流保护、低压侧单相过电 流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过电压保护、过电 压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重瓦斯、轻瓦斯、压 力、温度Ⅰ段、温度Ⅱ段、油位。非电量保护通过 接点信号引入装置,驱动断路器跳闸或信号回路。 状态量采集:主要采集各种保护动作信号,27.5KV 侧电压互感器断线信号,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 和电动隔离开关控制回路断线信号,装置工作状态 信号。 辅助功能:包括故障报告、故障录波与谐波分析、 事件报告、自检报告。 主要技术指标:故障录波长度:40个周波;谐波分 析次数:19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21型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林国松1,陈小川1,刘兆亮2(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2.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摘要:传统的牵引变电所系统多是考虑有人值班设计,最近无人值班系统逐渐成为主流,但很难达到真正无人值班的要求。
文章介绍了最新研制的适用于铁路无人值班牵引变电所的新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组成结构说明其功能特点,并从部分二次回路接线探讨其典型应用模式,表明该系统可以真正满足无人值班变电所的需要。
关键词:变电所自动化;以太网;Lonworks;现场总线中图分类号:TM922,TM7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897(2003)03-0061-031引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无人值班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在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变电站自动化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对无人值班等各种要求。
而以现场总线网络组成的自动化系统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作为现在流行的现场总线,Lonworks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自动化系统是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是一种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的新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
本文主要论述该系统的组成结构,从功能特点说明其优越性,并给出部分二次回路的接线形式。
2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形式,变电站层为系统监控机,网络层采用双层网结构,通信处理单元挂接在第一层环形现场测控网上,当地监控系统挂接在第二层以太网上,两层网通过通信处理单元实现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的连接,变电站内各个保护测控单元为间隔层。
系统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形式使得在具体实现时,可采用集中组屏形式,也可以采用分散安装形式。
Lonworks现场总线光纤通信网使得实现分散安装形式很容易,可将各保护测控单元就地安装在开关柜内或一次设备附近,通过光纤网连接,这样既可以节约电缆,也能避免电缆传送信息的电磁干扰。
由于牵引变电所属于比较中小型变电所,各设备分布面不广,人们仍习惯于采用集中组屏结构形式,这种形式便于设计、安装和维护管理。
图1TA21型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结构图Fig.1Architecture figure of TA21modeI tractionsubstation automatization system系统各保护测控单元完成变电所的继电保护、测量、控制等功能,Lonworks现场总线为双环光纤网,是实现自动化的核心,调度中心通过远程通信单元与保护测控单元通信,实现“四遥”功能,当地监控单元可就地完成调度中心的操作,不考虑双机备用,通信单元在以太网和Lonworks网之间实现规约转换,同时为全所提供时间基准(GPS),视频监控单元与自动灭火系统一起组成变电所安全监控系统,实现第五遥(遥视),为保证图象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为视频提供单独的2Mbps光纤口。
在远动通道故障时,可临时征用视频通道,而视频主机置于“转发”模式,先保证“四遥”功能。
3系统的新特点TA21型系统是新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它不拘16第31卷第3期2003年3月15日继电器RELAYVoI.31No.3Mar.15,!!!!!!!!!!!!!!!!!!!!!!!!!!!!!!!!!!!!!!!!!!!!!!!!!!!!!!!!!!!!!!!2003泥于传统的功能实现,不但保留原有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特点,在很多功能、新颖设计方面取得了重大转变。
3.l视频监控功能远程视频(视频、图像)监控系统,是牵引变电所安全运营的重要设备之一,它既可作为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单元,也可作为一套完整的独立视频监控系统。
随着铁路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企业减员增效压力的增加,电气化供电系统中实现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自动化和无人值班的要求显得日益迫切。
尤其对于西部地区,由于铁路经过的地方往往条件恶劣,甚至连基本生活条件也不具备。
因此全所自动化和无人值班已成为发展趋势。
然而,即使采用了远动系统或自动化系统,变电所要真正做到“无人值班”甚至“无人值守”,人们还是心有疑虑。
这是因为:(l)虽然一般的远动系统或自动化系统具有常规的“四遥”功能,即遥信、遥控、遥测和遥调功能,但人们早已习惯于“眼见为实”,而且“四遥”的开关对象是否动作到位、变电所状态报警是“虚”报警还是“真”报警等,常规的监控系统都难于确认,这无疑给系统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2)虽然一般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四遥”或“三遥”来获取变电所的各种电气参数,遥控各个电动开关,但不能监控变电所其它方面的情况,如防火、防盗,变压器、开关、刀闸等重要设备的表面检查及表计监视,甚至检修人员是否走错间隔等。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常规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为牵引变电所配置一套完整的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第五遥”功能———“遥视”。
在变电所安装了远动系统或自动化系统后,再增加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可以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一个监控中心、所辖的多个被控站(前端设备)以及通信信道组成。
各被控站将采集的信号通过铁路信道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系统与自动消防系统配合,既构成变电所视频监控及自动消防系统。
系统监测信号主要包括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各种烟感、温度、门禁、光电传感器的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包括对摄像机的控制以及对自动消防系统的控制等。
通信信道网络是本系统的关键。
与其他视频监控系统不一样,铁路的通信信道多为总线型及环状引入,因此,系统必须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通信信道。
系统可采用星型、总线型及环状引入等多种形式。
传输介质可为电缆或光纤。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了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样适用于其它牵引和电力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
3.2多功能显示TA2l型系统是基于变电站自动化考虑设计的,在达到无人值班的技术条件下,兼顾有人值班的要求而增加了信号显示装置,它采用韩国三星公司生产的真空管多功能显示器(VFD),它以字符点阵形式显示系统信息,克服了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低、视角小的不足。
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都是采用表计、音响和光字牌在现场显示变电所内信息,包括各类电压电流量、电笛电铃报警声音信号、光字牌信号指示等。
值班人员通过这些声光信息,判断识别各种信号,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达到合理安全的变电所管理运营。
在集中组屏形式下,TA-2l系统的每个分屏配置一套信号显示装置,各种信号如控制回路断线、装置掉电等信号从保护测控装置以中断形式输入信号显示装置,装置得到中断信号,经过程序判断后发出适当信息。
如馈线断路器故障跳闸时,将显示何种保护动作等参数(如图2所示),同时驱动电铃发声;如果出现预告信号则发出电笛音响。
在正常情况下,装置滚动显示本屏内各电气量如电流、电压、功率等,如图3,其中右上角数据为当天最大负荷电流。
图2信号显示装置显示图aFig.2Dispiay a Of signai dispiaydevice图3信号显示装置显示图bFig.3Dispiay b Of signai dispiay device考虑有人值班的配置情况,信号显示装置设置了小型化、低电压(DC24V)的电笛、电铃,装置上特别配置电笛、电铃驱动出口,信号复归可以采用手动和远方控制两种方式,满足有人、无人值班两种情况的要求。
对于整套系统,可以采用集中配置一套电笛、电铃方式,也可以每屏设置一套的方式,前者可以节约成本,后者可以减少盘间接线,简化二次回路,推荐采用前一种方式。
3.3简化的二次接线简化二次回路接线是系统设计着重考虑的一方面。
测控单元尽量将可能的继电器集成到装置内26! !!!!!!!!!!!!!!!!!!!!!!!!!!!!!!!!!!!!!!!!!!!!!!!!!!!!!!!!!!!!!!继电器部,也尽量考虑了盘间接线的删减,使得设计单位进行的二次原理设计大为简化。
下面对系统典型的部分二次回路进行举例说明。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集中组屏的配置形式,其中设置中央控制屏,在屏上进行对应控制单元的选线控制是变电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设计也考虑了选线闭锁的问题,它的缺点就在于要和其他分屏进行复杂的屏间接线,这样既增加了接线工作量,也容易导致接线错误。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选控开关,每个控制单位有各自一对一的控制开关,这样的控制方式不能很好地实现相互闭锁的功能,即容易出现人为同时选择两个控制单位的情况,增加了分合闸出错的可能性。
图4单元选控闭锁回路Fig.4Interiock circuit of unit seiected and controiiedTA21型系统在采用集中组屏形式时,每屏内部的控制单元采用分屏独立控制方式,如设置有三个馈线保护测控装置的馈线保护屏可以进行三个断路器和各自对应三个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控制。
如图4所示,SA 为选控开关,能自保持,WZJ 为选线继电器,SJ 1为延时闭锁中间继电器,SJ 2为快速中间继电器,由SJ 2、SJ 1实现手动控制单元相互闭锁。
图中只画出两个单元选控闭锁情况。
控制屏给每个电动控制单元配置红、绿指示灯和一个带白灯(断路器跳闸时点亮)的选线按钮,红、绿、白灯图中未体现,它们由装置开出继电器触点控制。
正常情况下,红灯代表开关合位,绿灯代表开关分位。
当进行选线控制时,选中的单元指示灯在闪母电源支持下闪烁,再按控制屏上本屏的公共分闸、合闸按钮,分合闸成功后,红绿灯闪烁变位,再按自保持的选线按钮,闪烁变为常亮。
至此,整个选控过程结束。
由于二次电路的闭锁设计,当选中其中一个控制单元,其他单元的选择已经被同时闭锁,从而不会出现控制的混乱情况。
4结语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自动化系统是基于Lonworks 现场总线和以太网双层网络的新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它实现了传统与新思维的结合,是一个能够适应多种应用情况的先进系统,目前已经在铁路变电所改造和新建变电所中实现了应用。
参考文献:[1]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2]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收稿日期:2002-06-11;修回日期:2002-09-05作者简介:林国松(197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陈小川(1963-),男,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故障测距分析及继电保护及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刘兆亮(1969-),男,助工,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培训的研究及管理工作。
TA 21traction substation automatization systemLIN Guo-song 1,CHEN Xiao-chuan 2,LIU Zhao-iiang 3(1.Coiiege of Eiectricai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ina ;2.Xuchang Reiay Research Institute ,Xuchang 461000,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i traction subst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watching with peopie.The system based on watching without peopiehave been mainstream recentiy ,but it is very difficuit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watching without peopie indeed.New styie traction substation au-tomatization system deveioped up to date and appiied to traction substation based on watching without peopie i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ie.The composed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was anaiyzed and its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was iiiuminated.Its typicai appiied pattern was discussed based on part of secondary circuits.The iiiustration above showed that the system can meet the need of substation watched without peopie in-deed.Key words :substation automatization ;ethernet ;ionworks fieid-bus36林国松,等TA21!!!!!!!!!!!!!!!!!!!!!!!!!!!!!!!!!!!!!!!!!!!!!!!!!!!!!!!!!!!!!!!型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TA21型牵引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作者:林国松, 陈小川, 刘兆亮作者单位:林国松,陈小川(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刘兆亮(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刊名:继电器英文刊名:RELAY年,卷(期):2003,31(3)1.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19992.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1997本文链接:/Periodical_jdq200303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