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第05章在线测试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五章)

【课程学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六)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学习要点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4.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6.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7.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8.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9.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0.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11.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正确的恋爱观1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3.个人品德及作用14.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5.高尚道德品格的锤炼16.道德修养与引领的路径感谢陪伴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问题时提出了多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B.先天人神论C.情感欲望论D.生产方式论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B.自我意识C.生产方式D.生产力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C.思维能力D.判断能力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利益关系C.社会政治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舆论关系7.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C.人类道德的发展与法律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D.人类道德的发展是进步与落后、善良与邪恶斗争的历史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思想道德修养》第05章在线测试

《思想道德修养》第05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并()A、以崇尚志向为重点B、以诚实守信为重点C、以开拓创新为重点D、以遵纪守法为重点2、“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A、艰苦奋斗的精神B、追求真理的精神C、廉洁奉公的精神D、团结互助的精神3、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A、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B、只在领导干部中认真提倡C、只在服务行业中认真提倡D、只在企业事业单位中认真提倡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5、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A、公共原则B、行为准则C、法律规范D、社会标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重视正当的个人利益。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当的个人利益的有()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享B、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据为己有C、以欺诈手段骗取钱财,挥霍享乐D、靠自己的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致富E、以侵害他人正当利益为代价满足个人欲求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有()A、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B、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为亲朋好友或者为小团休牟取私利C、通过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手段取得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需要D、在与人相处中,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使自己的行为能给他人或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E、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或服务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试题及答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表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成偏废,不成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成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需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示出来。

个人只有把本身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不雅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不雅条件主要包罗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本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罗思想道德本质、文化本质、身体心理本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不雅条件。

3、抱负的作用是什么?答:抱负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兵器。

4、抱负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不雅标准是什么?答:抱负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不雅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抱负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不雅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标的目的;二是这种抱负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抱负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公共生活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公共秩序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P145※题目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 第05章 在线测试

思想道德修养 第05章 在线测试

《思想道德修养》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5:2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并()A、以崇尚志向为重点B、以诚实守信为重点C、以开拓创新为重点D、以遵纪守法为重点2、“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A、艰苦奋斗的精神B、追求真理的精神C、廉洁奉公的精神D、团结互助的精神3、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A、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B、只在领导干部中认真提倡C、只在服务行业中认真提倡D、只在企业事业单位中认真提倡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5、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A、公共原则B、行为准则C、法律规范D、社会标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重视正当的个人利益。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当的个人利益的有()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享B、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据为己有C、以欺诈手段骗取钱财,挥霍享乐D、靠自己的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致富E、以侵害他人正当利益为代价满足个人欲求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有()A、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B、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为亲朋好友或者为小团休牟取私利C、通过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手段取得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需要D、在与人相处中,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使自己的行为能给他人或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E、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或服务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B.罚金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2.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订相应方案。

这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方面称为()。

A.环境监测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

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

这是社会生活中()。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C.家庭美德的要求D.环境道德的要求4.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家庭道德D.政治道德5.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

这是社会公德中( )。

A.遵纪守法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原则的是( )。

A.“我今天帮助你,你明天必须报答我”B.“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C.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D.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7.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 )。

A.文明礼貌的体现B.正直无私的体现C.谦虚谨慎的体现D.敬业好学的体现9.游行、示威、集会是宪法赋予革命的权利,因此,公民可以()。

A.没有任何限制的行使B.必须依法行使C.其中没有任何义务D.活动中和平、暴力的手段都可以使用10.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调整()的法律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5单元 形成性考核之欧阳道创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5单元 形成性考核之欧阳道创编

()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选择一项:A. 个人意志B. 自律C. 个人性格D. 个人品德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个人品德题目2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道德是一种特殊的()。

选择一项:a. 经济形态b. 伦理形态c. 文化形态d. 社会意识形态反馈正确答案是:社会意识形态题目3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选择一项:a. 伦理关系b. 法律关系c. 道德关系d. 社会关系反馈正确答案是:社会关系题目4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来维系。

选择一项:a. 个人喜好b. 生活习惯c. 法律制度d. 人们的内心信念反馈正确答案是:人们的内心信念题目5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选择一项:A. 相差很大B. 相比,后者先于前者C. 大体一致D. 相比,前者先于后者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大体一致题目6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选择一项:A. 奉献精神B. 知荣辱C. 讲正气D. 促和谐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奉献精神题目7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的力量是广泛的、持久的、深入的,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意志、行为和品格,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选择一项:A. 文化B. 道德C. 历史D. 权力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道德题目8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道德模范都是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此实现了()的飞跃。

选择一项:A. 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B. 由本我到超我C. 由小我到大我D. 由普通人到楷模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题目9未回答满分3.00标记题目题干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

思想道德修养题

思想道德修养题

题型:单选题章节:第五章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大学时期是人生(B)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

A.道德品质B.道德意识 C.道德境界D.道德素质2、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C),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A.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B.马克思主义道德精髓C.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D.世界文化中的道德传统3、道德属于(D)范畴。

A.伦理范畴 B.文化范畴 C.经济范畴 D.上层建筑的范畴4、道德是一种特殊的(A)。

A.社会意识形态B.文化形态 C.经济形态D.伦理形态5、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A)来维系。

A.传统习俗B.生活习惯 C.法律制度D.个人喜好6、道德是通过传统习俗、人们的内心信念和(C)来维系。

A.生活习惯B.法律制度 C.社会舆论D.个人喜好7、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D)来维系。

A.生活习惯B.法律制度 C.个人喜好D.人们的内心信念8、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A),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A.社会现象B.文化现象 C.经济现象D.制度现象9、(C)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A.伦理关系 B.法律关系 C.社会关系D.道德关系10、道德是(C)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A.伦理关系B.法律关系 C.社会关系D.道德关系11、(A)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A.人类的自我意识B.人类的道德意识 C.人类的互助意识D.人类的共生意识12、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C)A.生活实践B.生产关系 C.生产实践D.社会实践13、(A)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A.劳动B.语言 C.社会风俗D.传统习惯14、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B)等形式表现出来A.社会舆论B.风俗习惯 C.生活习惯D.制度规范15、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C)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A.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 C.统治者 D.生产关系16、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B)A.功能B.性质 C.原则D.产生17、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D)A.基本功能B.基本性质 C.基本要素D.主要规范18、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B)和主要规范A.基本功能B.基本原则 C.基本性质D.基本要素19、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的阶级特性决定了道德的(A)A.阶级属性 B.经济属性 C.文化取向D.社会性质20、道德对社会经济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C)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时间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并()
A、以崇尚志向为重点
B、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C、以开拓创新为重点
D、以遵纪守法为重点
2、“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追求真理的精神
C、廉洁奉公的精神
D、团结互助的精神
3、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
A、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B、只在领导干部中认真提倡
C、只在服务行业中认真提倡
D、只在企业事业单位中认真提倡
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5、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A、公共原则
B、行为准则
C、法律规范
D、社会标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重视正当的个人利益。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当的个人利益的有()
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享
B、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C、以欺诈手段骗取钱财,挥霍享乐
D、靠自己的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致富
E、以侵害他人正当利益为代价满足个人欲求
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有()
A、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B、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为亲朋好友或者为小团休牟取私利
C、通过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手段取得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需要
D、在与人相处中,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使自己的行为能给他人或社会带来有
益的结果
E、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货真
价实的产品或服务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有()
A、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B、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C、只强调个人的权利,不考虑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D、集体要关心个人利益,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E、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

4、下列有关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
B、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C、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D、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E、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
5、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A、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
B、只是对共产党员和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
C、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D、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正确错误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正确错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正确错误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正确错误
、5、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