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鸡腿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鸡腿菇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食用菌栽培●鸡腿菇是一种美味可口的稀珍食用菌,各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多,但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逐渐增多,轻则减产,品质下降,重则颗粒无收。

经过几年的摸索现就鸡腿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病害防治病害是指鸡腿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受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侵扰或环境条件不适宜,使其不能正常进行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对生产造成损失的现象。

鸡腿菇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1褐腐病褐腐病一般发生于菇体及培养料面的菌丝上,起初被病菌侵入的部分长出白色棉毛状的菌丝,其表面逐渐流出暗褐色的液体,病菌进一步蔓延之后,鸡腿菇菌盖表面会产生瘤状突起,菌柄畸形膨胀-菇体变形,变质发出腐臭味最后烂掉。

防治措施:栽培场所周围和菇棚内的地面及四壁喷洒500倍多菌灵溶液或100倍抗菌先锋,并喷洒菊脂农药,防止害虫潜入。

覆土用远离菇棚的新鲜土,在土中喷洒500倍多菌灵溶液或100倍抗菌先锋溶液。

发病时加大菇棚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将温度降至15℃以下,在病区喷洒500多倍多菌灵。

发病严重时,去掉原有的覆土,将病菇烧掉,所用工具进行消毒。

1.2软腐病发生此病时,床面覆土周围出现白色霉斑,若不及时处理,霉斑便迅速蔓延,并变成水红色。

在鸡腿菇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都会受到这种病害的侵染,被侵染的料面,一般不出菇,少数子实体受到浸染后,并不发生畸形,但后期病斑可接连成片,逐渐变成褐色直至腐烂。

防治措施:局部发生时喷洒500倍多菌灵溶液,降低地面和空气湿度,患病部位撒生石灰粉。

1.3鸡爪菌鸡爪菌学名叫总状炭角菌,是鸡腿菇生产中常见且危害较严重的病原菌,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总状炭角菌丝与鸡腿菇菌丝混合在一起,其传播方式及与鸡腿菇是拌生、寄生,还是感染,是寄生性杂菌还是竞争性杂菌等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据专家分析,主要与菌种携带及栽培环境有关。

在春、秋季节,温度高于20℃时,容易出现,多在二潮菇以后出现。

防治方法:①应使用纯菌种,菌种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最好用高压锅灭菌。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鸡腿菇(学名:Agrocybe aegerita),是一种可供食用的优质菌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备受好评。

鸡腿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严重影响着鸡腿菇的产量和质量。

对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对保障鸡腿菇的生产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鸡腿菇主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为鸡腿菇种植者提供参考。

一、鸡腿菇主要的病害1. 菌核病菌核病是鸡腿菇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症状为菌丝变软,内部变成坏病颜色,产生大量的孢子。

受病菌侵染的子实体表面出现褐斑,子实体变软,变腐,并且毁坏严重起始孢子较难。

2. 粉红假丝酵母菌病粉红假丝酵母菌病是鸡腿菇的一种重要病害,其病原真菌为粉红假丝酵母菌。

病情一般出现在温湿环境下,感染鸡腿菇的新鲜菌丝,导致生长不良、产量减少、质量下降。

3. 白粉病白粉病是鸡腿菇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病期为春季或夏季湿热的气候条件下。

病原菌寄生在鸡腿菇的子实体上,引起子实体表面长有白色或淡黄色的霉菌,从而影响菇的品质和产量。

4. 病毒病鸡腿菇病毒病一般是指蘑菇种植中感染病毒所引发的病害,其病害特点是菌丝生长缓慢,形成的子实体不规则,色泽不一。

1. 质量控制鸡腿菇生产基地需进行质量控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防止杂菌的混入,及时清除破损的废料,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侵染,确保鸡腿菇生长环境整洁。

2. 选用抗病种苗在鸡腿菇种植过程中,选用抗病种苗非常重要,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鸡腿菇种植者在购买种苗时,应选择抗病能力强、抗性好的种苗进行种植,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3. 清洁消毒工具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对种植工具、容器等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清洁消毒工具可以采用消毒液或高温消毒的方法,确保工具的卫生干净。

4. 合理施肥施肥是鸡腿菇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施肥要合理控制。

过量施肥会使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导致病害的发生。

鸡腿菇种植者在施肥过程中要进行合理施肥,避免施肥过量。

鸡腿菇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鸡腿菇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鸡腿菇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汇报人:日期:contents •鸡腿菇病害概述•鸡腿菇常见病害识别•鸡腿菇病害防治措施•鸡腿菇病害防治案例分析•鸡腿菇病害防治建议与展望目录01鸡腿菇病害概述病害类型及症状鸡腿菇子实体感染绿霉菌后,菌盖、菌柄上会出现绿色、灰绿色的霉层,并伴有辛辣气味。

绿霉病链孢霉病根霉病青霉病链孢霉菌感染鸡腿菇后,会产生大量的粉红色或橙红色的霉层,并迅速蔓延。

根霉菌感染后,鸡腿菇菌盖会变得黏滑,并伴有恶臭气味。

青霉菌感染后,会在鸡腿菇的菌盖、菌柄上形成青色或蓝绿色的霉层。

湿度是鸡腿菇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湿度过大容易导致霉菌滋生。

环境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鸡腿菇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害。

温度不适宜培养料中的病原菌是导致鸡腿菇病害发生的主要来源之一。

培养料不干净空气流通不畅会导致病原菌积累,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

空气流通不畅病害发生原因病害会导致鸡腿菇的品质下降,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品质下降产量下降传染性病害会导致鸡腿菇的产量下降,影响其经济效益。

有些病害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生,容易导致整个菌种感染,造成严重损失。

03病害对鸡腿菇生长的影响020102鸡腿菇常见病害识别常见细菌性病害鸡腿菇感染了假单胞杆菌、芽孢杆菌等细菌后,会出现上述症状。

这些细菌主要通过土壤、水源和空气传播。

细菌性病害鸡腿菇感染细菌后,外观会出现黄色或白色的黏液,菌褶部分会变得粘滑,后期会出现臭味。

这类病害会影响鸡腿菇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场所的卫生管理,使用无病菌的优质菌种,并对栽培料进行彻底灭菌处理。

在采收后,及时清理残留物并消毒栽培场所。

细菌性病害鸡腿菇感染真菌后,外观会出现各种症状,如菌盖变形、菌褶变色、菌丝断裂等。

这类病害会导致鸡腿菇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真菌性病害鸡腿菇感染了曲霉、青霉等真菌后,会出现上述症状。

这些真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虫害传播。

常见真菌性病害加强栽培场所的通风和湿度控制,使用抗病性强的菌种,并对栽培料进行彻底灭菌处理。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鸡腿菇,又名黄骨菇、金针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用。

鸡腿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障鸡腿菇的生长和产量,必须对其常见的病害进行综述,探讨防治技术,以期为鸡腿菇的种植者和生产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一、鸡腿菇常见病害及症状1. 根腐病:根腐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其症状为植株根部腐烂,失去正常生长能力,导致生长迟缓、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其症状为植株出现黑褐色病斑,严重时菌丝会爆发性生长,导致植株凋零。

3. 菌核病:菌核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其症状为在植株上出现黑色或棕色的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以上病害都会给鸡腿菇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进行干预。

1. 良好的生长环境管理鸡腿菇生长环境的管理对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保持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是预防病害的基础。

人工控制温湿度和加强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真菌和细菌的繁殖和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

2. 种植优良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鸡腿菇品种种植是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

经过研究和培育的抗病品种,对抗病原菌的侵袭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率。

3. 土壤和床基消毒处理在种植鸡腿菇前,对土壤和床基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病害的关键。

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4. 合理施肥和保持适宜土壤湿度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使植株更加健壮,抵抗病害的能力更强。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避免水浸病等水浸性病害的发生。

5. 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在鸡腿菇病害防治中,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对病害进行控制。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制剂或微生物制剂来控制病害,具有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化学农药则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病害,但需要遵循使用说明,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

鸡腿菇病害及防治技术综述鸡腿菇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用菌种,其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由于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针对鸡腿菇的病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鸡腿菇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鸡腿菇病害的种类及特点1. 灰霉病灰霉病是鸡腿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灰霉病菌引起。

该病的发病期集中在菌盖成熟期后,主要病症为褐色、圆形的腐烂斑,严重时整个菌盖被病斑覆盖。

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菌丝、孢子等方式进行。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其特点是在菌盖、菌蒂处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菌盖出现病斑后逐渐腐烂。

这种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由土壤或种子等途径传播。

3. 菌核线虫病菌核线虫病是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在鸡腿菇菌盖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处有菌丝、线虫等。

此种病害主要通过线虫的传播进行。

4. 菌核霉菌病菌核霉菌病是由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特点是在鸡腿菇上发现灰色的霉菌斑点,严重时整个菌体被病害侵蚀。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由霉菌的孢子传播而来。

二、鸡腿菇病害的防治技术1. 合理的栽培管理在栽培鸡腿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避免因过高的湿度或温度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定期对菌棒进行翻拌,加强通风,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2. 种植耐病品种在鸡腿菇的栽培过程中,选择耐病、高产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通过选择品种抗病性强,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土壤消毒在栽培鸡腿菇的过程中,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热水熏蒸等方式进行土壤消毒。

4. 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鸡腿菇的抗病能力。

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等方式,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鸡腿菇常见病防治

鸡腿菇常见病防治

鸡腿菇常见病防治引言鸡腿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因其形状酷似鸡腿而得名。

它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鸡腿菇在种植过程中也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害,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鸡腿菇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帮助种植户养护鸡腿菇健康生长。

病害分类1. 真菌病真菌病是鸡腿菇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通过真菌的侵入破坏了鸡腿菇的菌丝和子实体。

(1) 炭疽病炭疽病是鸡腿菇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它会在鸡腿菇的菌丝和子实体上形成黑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病死体: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死体,减少病菌传播。

•换土消毒:每批次种植前,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

•控制温度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病菌滋生。

(2) 粉状黑斑病粉状黑斑病是鸡腿菇菌丝及子实体上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它会在鸡腿菇的表面形成黑色的斑点,严重时可导致产量减少。

防治方法:•保持通风:及时调整生长环境,增加通风量,减少病菌滋生。

•清洁管理:保持种植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病菌聚集的地方。

•使用抗病菌培养基: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培养基,减少病菌感染。

2. 病毒病病毒病是由病毒侵入鸡腿菇体内引起的疾病,它会对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1) 黄绿曲叶病黄绿曲叶病是鸡腿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它会导致鸡腿菇的叶片畸形、变黄、产量减少。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采用热水处理等方法,杀灭病毒。

•保持温度适宜:控制鸡腿菇的生长温度,减少病毒滋生。

•隔离感染源: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的鸡腿菇,与正常菌丝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2) 花叶病花叶病是鸡腿菇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真菌传播。

它会导致鸡腿菇的叶片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温湿控制: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湿度,减少病菌滋生。

•病叶处理:及时发现并清除病叶,减少病菌扩散。

•使用抗病菌培养基: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培养基,减少病菌感染。

鸡腿菇病虫害防治

鸡腿菇病虫害防治

鸡腿菇病虫害防治
1.螨类:螨类主要危害菌丝和子实体,虫口密度大时,鸡腿菇无法形成子实体。

螨类主要来源于稻草、禽畜粪便,喜阴暗潮湿的环境,繁殖极快。

防治方法:栽培场地在使用前要认真清理杂物,并使用敌敌畏喷杀一遍;培养发酵温度达到55℃时,料堆表面用2000倍克螨特喷杀;菇场定期喷洒1000倍敌敌畏或2000倍卡死特。

2.菇蝇:菇蝇不但危害鸡腿菇子实体,而且是传播杂菌的祸首。

被危害的培养料呈糠状,有恶臭味,并见蛆虫爬动,菌丝被吃掉。

防治方法:用0.1%的鱼藤精喷洒地面及四周,或用1500倍除虫菊酯或3000倍2.5%氯氰菊酯喷杀。

此外注意保持场地通风、清洁。

3.跳甲虫:该虫是栽培环境过于潮湿,卫生条件差的指标害虫,常群集在菌盖底部的菌膜及料中,被害子实体发红并流出粘液,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改善栽培场地的卫生条件,防止环境过于潮湿;可用0.1%的鱼藤精或除虫菊酯喷杀。

- 1 -。

鸡腿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鸡腿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鸡腿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鸡爪菌即叉状炭角菌,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性病原真菌,主要发生在鸡腿菇的子实体生长阶段,其子实体酷似鸡爪,俗称为“鸡爪菌”。

鸡腿菇菌丝生长时,受土壤中霉菌菌丝侵扰,二者结合扭结发生变态,长成鸡爪菇。

发生时呈暗褐色、尖细、基部相连,其菌丝与鸡腿菇争夺养分并抑制鸡腿菇菌丝生长,造成鸡腿菇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鸡爪菌多在秋末夏初及二潮菇后大量发生,阴暗、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菌床水分多时易诱发此病。

病源为培养基或覆土中携带病原菌。

无公害防治:①使用优质的纯菌种;②所用原材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③在培养料中加入0.1%~0.2%的50%多菌灵或克霉王等,抑制杂菌生长;④堆积发酵要彻底,最好进行熟料栽培;⑤选用覆土要慎重,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⑥在气温偏高的季节栽培时,最好不脱袋覆土出菇,避免相互传染;⑦管理上注意降温、降湿、加大通风、避免菇棚内积水;⑧春末夏初或夏秋高温季节栽培时发病率高。

一般选在9~10月份种植为好。

⑨一旦发现鸡爪菌要及时挖除,防止孢子成熟和扩散,并对染病处用无公害的药物处理。

二、腐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病害,危害较重。

染病子实体初为褐色,后菌盖变黑腐烂,最终只残留菌柄。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时易诱发此病,夏季反季节栽培时发病率高。

无公害防治:投料前用石灰水、烧碱等对菇棚进行消毒;空气湿度及覆土含水量要稍低;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浓度100-200毫克/1000毫升)防治;及时拔除病菇,以防传染。

三、褐斑病染病初期,子实体菌柄和菌盖上出现褐色斑块,逐渐扩大,最终使整个菇体变褐。

覆土层和环境的湿度过大及出菇期间喷水不当易诱发此病,夏季反季节栽培时易发生。

无公害防治:出菇期覆土含水量不宜过高,以土壤不粘手、表层土露白为宜;出菇期尽量避免向幼菇上喷水,环境湿度大时,应加强通风降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腿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鸡腿菇是一种美味可口的稀珍食用菌,各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多,但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逐渐增多,轻则减产,品质下降,重则颗粒无收。

现就鸡腿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病害1.胡桃肉状菌(又名假¨木耳¨)是鸡腿菇栽培中易发生的一种恶性传染病。

发病初期多在覆土层内产生浓密白色棉絮状菌丝。

继而在土表层发生大小不等类似木耳形状的子实体,挖开发病部位培养料会发出浓烈的漂白粉味,鸡腿菇茵丝自溶,培养料发黑。

防治方法:①严格挑选菌种,凡发现有疑点的菌种坚持不用。

②覆土必须取表士20厘米以下的土,并严格消毒。

③用浓石灰水局部灌淋,并停止供水,待局部泥土发白后,小心搬出远离深埋。

2.白色石膏霉该病是由培养料偏酸而引发的病害。

一般在下种后10-15天内发生,初期在覆盖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白斑块,状如石灰粉。

老熟时斑块变粉红色,并可见到黄色粉状孢子团。

挖开培养料有浓重的恶臭味,鸡腿菇菌丝死亡腐烂。

防治方法:①培养料发酵时添加5%的石灰粉,调节pH值为8.l5。

②局部用500倍多菌灵或5%的石碳酸喷洒。

③加强通风,降低畦面的空气湿度。

3.鬼伞类竞争性杂菌该杂茵孢子是混在稻草等原料中进人菇床,5一10 天床面便出现大量的鬼伞菌与鸡腿菇争夺营养。

其子实体腐解后流出墨汁样孢子液,继代极快。

防治方法:①选用新鲜干燥的稻草作培养料,并采取2次发酵,以杀灭鬼伞孢子。

②发现鬼伞菌应及时在未开伞前摘除,并深埋。

二、虫害1.螨类螨的种类较多,主要危害菌丝和子实体,虫口密度大时,鸡腿菇无法形成子实体。

螨类来源于稻草、禽畜粪便,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繁殖极快。

防治方法:①栽培场地在使用前要认真清理杂物,并用敌敌畏喷杀1次。

②培养发酵温度达到55℃时,料堆表面用2000倍克螨特喷杀。

③菇场定期喷洒1000倍敌敌畏或2000倍卡死特。

2.菇蝇菇蝇不但危害鸡腿菇子实体,而且是传播杂菌的祸首。

被危害的培养料呈糠状,有恶臭味,并见蛆虫爬动,菌丝被吃掉。

防治方法:①用0.l%的鱼藤精喷洒地面及四周。

②用1500倍除虫菊或3000倍2.5%氯氰菊脂喷杀。

③保持场地通风、清洁。

3.跳甲虫该虫是栽培环境过于潮湿,卫生条件差的指标害虫。

常群集在菌盖底部的菌膜及料中,被害子实体发红并流出粘液,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①改善栽培场地卫生条件,防止积水,过于潮湿。

②用0.l%的鱼藤精或除虫菊脂喷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