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磁测深作业 林丹丹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
大地电磁测深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用于探测地下的
导电体和非导电体,在地质探矿、油气勘探、环境地质等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取测区和测线
在测区内选取一条合适的测线,并确定测线的起点和终点。
测线
应该尽可能地穿过预期的目标区域,并与地面不垂直,以便于电磁波
在地下传播时设计到目标区域。
二、设置测区总布置图
在测区内绘制总布置图,标明各个测点的位置,并确定测点间距,一般来说,测点间距应该小于等于测线长度的1/10。
同时还需要标明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等信息。
三、实施测量
在测点上设置电极,一般为4个,分别安装在测点的东西南北4
个方向上。
将发射线圈连上发射信号源,将接收线圈连上接收器,然
后依次对每个测点进行电磁场测量。
四、处理和解释数据
通过收集和测量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地下介质电
阻率分布的图像。
在数据解释时需要考虑地质地貌和地下构造等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的实施需要在地形地貌、地质构
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遵守测量操作规范,才能取得准确可靠的
数据,为地质探矿、油气勘探、环境地质等行业提供有力支持。
大地电磁测深若干技术问题的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地电磁测深若干技术问题的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大地电磁测深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其利用地球上的电磁场变化探测地下物质分布和性质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油气、水资源等领域。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探测深度可达数千米等优点,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地震测深的局限性。
然而,大地电磁测深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例如测量精度受到电磁噪声的影响、数据处理和解释复杂、探测深度有限等。
因此,对大地电磁测深技术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于提高其测量精度、拓展探测深度和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对大地电磁测深技术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包括但不限于:1. 电磁噪声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影响及其抑制方法;2. 多次反射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反演算法及优化方法。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本研究旨在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帮助进一步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技术的探测精度和深度,并改善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效率。
这将为矿产、油气、水资源等领域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地球物理数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上选题目的展开,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 分析研究大地电磁测深技术中存在的电磁噪声、多次反射等问题的原理和机理,以及这些问题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2. 对常见的抑制电磁噪声和处理多次反射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3. 探究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反演算法和优化方法,包括正演模拟、反演参数选择、反演约束等方面。
本研究将借助电磁场数学模型、数值模拟、实验模拟等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同时,还将基于真实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本研究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1月开始,共计时长12个月。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2022年1月-5月):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调研相关文献,建立电磁场数学模型,分析和评价现有抑制噪声和处理多次反射的方法。
大地电磁测深(地球物理)

环境监测
用于监测地下水、地热等 资源,评估地质灾害风险 和环境变化。
02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
采集系统
电磁信号源
使用人工或天然的电磁场 作为信号源,通过发射和 接收装置进行测量。
接收装置
包括磁场和电场测量仪器, 用于采集不同频率的电磁 响应数据。
测量方式
根据不同的地质目标和工 作需求,可采用不同的测 量方式,如单分量、双分 量、三分量等。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将与地质学、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进 行更紧密的合作与融合,推动多
学科交叉研究。
深地探测需求增长
随着人类对地球深部资源的不断开 发利用,深地探测需求将不断增加,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化发展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将逐渐走向国际 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动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
数据处理方法
1 2
数据预处理
包括数据筛选、去噪、滤波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频率域和时间域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和时域波形分析,提 取有用信息。
3
数据反演
将实测数据转换为地层电导率等地球物理参数。
反演解释技术
反演方法
成果表达
采用数值反演方法,将实测数据转换 为地层电导率分布。
将解释结果以图件、表格等形式表达, 为地质勘探、资源评价等领域提供依 据。
解释技术
根据反演结果,结合地质、地球化学 等信息,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解释和 分析。
03 大地电磁测深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矿产资源调查
总结词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对某地区进行矿产资源调查,发现并圈定了多个具有开采价值 的矿体。
详细描述
通过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对某地区进行全面的地球物理勘探,获取了该地区地下介质的 电性参数,包括电阻率、电导率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发现了多个具有高电阻率 的异常区域,这些区域可能蕴藏着有价值的矿产资源。经过进一步的钻探验证,证实了
大地电磁测深(MTS)用于研究地壳上地幔的初步成果

大地电磁测深(MTS)用于研究地壳上地幔的初步成果
李立
【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
【年(卷),期】1997(21)6
【摘要】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自 1980年先后完成了青藏、川滇、华南、甘肃、新疆、内蒙、山西、松辽、长江中下游、秦岭等地区的深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约680 0km。
得出了剖面通过地区地壳、上地幔的电性结构 ,研究了各电性单元与地质构造单元的关系 ,对发现的地壳、上地幔内低阻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根据已掌握的深大地电磁数据编制了中国大陆电性图件 ,得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平均厚度为10 0~ 12 0km ,东部地区薄 ,西部地区厚的结论。
利用高温高压岩石电阻率测定结果。
【总页数】8页(P460-467)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内低阻层;岩石圈;地壳;上地幔
【作者】李立
【作者单位】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83.2
【相关文献】
1.龙门山逆冲构造带大地电磁测深初步成果 [J], 王绪本;余年;朱迎堂;徐权辉;黄文彬;高树全
2.藏北高原地壳及上地幔导电性结构——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 [J], 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谭捍东;Martyn Unsworth;Alan G.Jones;John Booker;Shenghui Li
3.大地电磁测探(MTS)用于研究地壳上地幔的初步成果 [J], 李立
4.攀西裂谷带及龙门山断裂带地壳上地幔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J], 李立;金国元
5.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的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及其初步地质成果 [J], 詹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地电磁测深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大地电磁测深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大地电磁测深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了解大地电磁测深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应用领域,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习地点:我国某地质调查局大地电磁测深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大地电磁测深法是一种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用于探测地壳深部结构和构造。
该方法是利用天然电磁场在地球表面产生的二次场,通过测量地面上的电磁场强度和相位,推断地下电性结构的一种方法。
2. 仪器设备本次实习主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1)大地电磁测深仪:用于测量地面上的电磁场强度和相位;(2)GPS定位系统:用于确定测点的地理位置;(3)数据采集器: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4)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安装大地电磁测深仪,调试设备,确定测点位置;(2)测量数据: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依次测量各个测点的电磁场强度和相位;(3)数据采集:将测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4)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计算等处理,得到地下电性结构信息;(5)成果分析:结合地质背景和地球物理理论,对地下电性结构进行解释。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习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得到了地下电性结构信息。
以下为部分分析结果:(1)地下电性分层: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地下电性结构可分为四层,分别为地壳、地幔、软流圈和地核;(2)地壳厚度: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地壳厚度约为30-40km;(3)地壳结构:地壳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4)地幔结构: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主要由橄榄岩组成,下地幔主要由榴辉岩组成。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大地电磁测深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大地电磁测深仪,掌握了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3. 通过对实习数据的分析,我对地下电性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4. 实习过程中,我结识了来自不同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学习,拓宽了视野。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

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啊,就好比是给地球做一次深入的“体检”。
它能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电性特征,就像医生通过各种检查了解我们身体内部的情况一样。
在进行大地电磁测深的时候,那仪器设备可就像是我们的宝贝武器。
可得把它们摆弄好咯,不然怎么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呢?就像战士上战场,枪都没摆弄明白,那怎么打仗呀,对吧?测深的地点选择也很重要啊!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地儿就行的。
得像挑水果一样,精挑细选,找个最适合的地方。
不然测出来的数据不准确,那不就白忙活啦?数据采集的过程呢,那可得细心再细心。
就跟绣花似的,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
要是这里错一点,那里漏一点,那最后得出的结果还能靠谱吗?而且采集的时候还得注意环境的影响,别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干扰给弄晕了头。
数据处理和解释就像是给这些数据“梳妆打扮”,要把它们整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得有耐心,还得有技术。
不然怎么能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中看出门道来呢?你想想,要是没有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那不是乱套啦?就好像做饭不按菜谱来,能做出美味佳肴吗?咱再说说这规程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在大地电磁测深的海洋中航行。
没有它,我们不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吗?有了它,我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得到可靠的结果。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瞧了这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
它可是我们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重要法宝呢!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严格遵守,让它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咱可不能在这上面马虎,对吧?不然怎么能对得起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呢?总之,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就像是我们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好好对待它,它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技术运用得更好,为我们的地球探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埋隧洞勘察中的应用

电磁 测 深 法是 深 埋地 下 工程 较 为有 效的勘 察 手段 ,可供 类似 隧 洞工程 参考借 鉴 。
关键 词 :大地 电磁 法 ;深 埋 隧洞 ;勘 察技 术 ;地层 岩性 ;断裂构 造 ;富水性 ; 围岩 类别
d o i :1 0 . 1 3 9 2 8 / j . e n k i . w r a h e . 2 0 1 7 . 1 0 . 0 0 3
中 图分 类 号 :U 4 5 2 . 1 1+ P 6 3 1 . 3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0 8 6 0 ( 2 0 1 7 ) 1 0 — 0 0 1 8 — 0 8
Appl i c a t i on o f ma g ne t o t e l l ur i c s o un di ng me t ho d t o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de e p l y b ur i e d t u nne l
同岩 性 、 断裂 构 造特 征 、 岩体 富水 性 和 围岩 类 别 的 电磁 特 性 ,并 利 用施 工 开 挖 和 钻 探 等 方 法 对 勘
察精 度和 可靠 性进 行 比较 。据 此 ,总 结提 出 了判 别 标 准 , 同时也 分析 了该 方 法的 适 用 条件 和局 限 。 结 果表 明 :电 阻率很低 的软 岩岩 体 富水性 一般 较 强 ,硬 岩地 下水 活动 强烈 的岩体 电阻率主要 受地 下 水 性 质控 制 ,岩石 强度和 完整性 的影 响微 弱 。随着埋 深加 大地 应 力会 逐 渐提 高 N i n g x i a Wa t e r I n v e s t me n t G r o u p C o . ,L t d .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0 1 ,N i n g x i a , C h i n a )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处理技术——以四棵树地区为例

在做好 上述工作之后 .对 M 测 线数据进行 二维连续介质 反演 T ( 见图 1 , )在结合 地震 、 地质露头 、 野外地质剖面图进行综合分析。
性 模型 : 予剖面 赋
电 性 模 型 以地 质 含义. 进行地 质综 合解 释1 3 1 1 电法 资 料 处 . 1 理原则
科技信息
。科教前沿0
S IN E E H O O YIF R A I N C C &T C N L G O M T O E N
21 年 01
第 3 期 3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处理技术
以四棵 树 地 区为例
吴 微 ( 中国石化 股份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西部新 区研 究 中心 山东
东营
2 70 ) 5 0 0
【 摘 要】 电法勘探是基 于岩石 、 矿石 的电性差异 , 通过观 测和研 究天然的或人 工的 电场或 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勘探地质构造 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类勘探方 法。 在石油勘探 中, 电法勘探 占 有重要的地位。 火成岩、 酸盐岩覆盖地 区和地震地质条件 比较复杂 。 以取得 在 碳 难 良好地震记录的山区, 电法勘探是地震勘探 的重要补 充。本 次研究选定准噶 尔盆地南缘博格 迭北缘 山前带为研 究工区, 电法 M T测线 6 , 条 本 论文选取 其中 1 电法测线为例 , 电法原始资料解编 、 条 从 组剖 、 处理 以及在 资料预 处理基础 上进行 反演 . 预 并结合其它物探 成果进 行 了 步解 初
主要 由河湖相的泥岩、 砂岩 、 砂砾岩 、 砾岩等碎屑岩组成目 。
1 MT资 料 处 理 流程
电 法 资 料 的 处理 主要包括 : 野 外 施 工 的原 始 资 料 的解 编 、 各测点 电阻率 资料组 剖 、 资料 预处理 、 面 剖 反演 、 定性分 析 以 及 定 量 综 合 解 释 等 : 过各 种方式 通 的正反 演 . 合地 结 质及其 它资料 , 得 到 正 确 的剖1 MT 0 一 1线 二 维 连续 介质 反 演 剖 面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电磁测深作业
姓名:林丹丹学号:125011085
1,已知四个矿区为分别为三层的H型(ρ1> ρ2<ρ3)、A型(ρ1> ρ2<ρ3),K型(ρ1> ρ2<ρ3)和Q型(ρ1> ρ2<ρ3)的层状地电结构,试计算在地表所测得在10-4s~104s间的10个等对数周期的阻抗响应、视电阻率、相位。
其中ρ1,ρ2,ρ3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介质的电阻率(根据H型、A型,K型和Q型要求自由选择电阻率值的组合),磁导率μ=2πⅹ10-7Hm-1,需提供程序代码
(Fortran,matlab等)。
%程序
function [y,T,pc,ph]=MT1D(M)
M=M';
p=M(1:fix(length(M)/2)+1);
h=M(fix(length(M)/2)+2:length(M));
u=(4e-7)*pi;
T=logspace(-4,4,10);
w=2*pi./T;
i=sqrt(-1);
k=zeros(size(p,2),size(T,2));
for N=1:size(p,2)
k(N,:)=sqrt(-i*2*pi*u./(T.*p(N)));
end
m=size(p,2);
y=-(i*u*2*pi)./(T.*k(m,:));
for nn=m-1:-1:1;
A=-(i*2*pi*u)./(T.*k(nn,:));
B=exp(-2*k(nn,:)*h(nn));
y=A.*(A.*(1-B)+y.*(1+B))./(A.*(1+B)+y.*(1-B));
end
pc=(T./(u*2*pi)).*(abs(y).^2);
ph=-atan(imag(y)./real(y)).*180/pi;
%调用示例
[y,T,pc,ph]=MT1D([200,300,100,500,1000]');
y =
Columns 1 through 5
2.8099 - 2.8099i 1.0090 - 1.0115i 0.3728 - 0.3466i 0.1394 -
0.1483i 0.0371 - 0.0486i
Columns 6 through 10
0.0121 - 0.0143i 0.0043 - 0.0046i 0.0015 - 0.0016i 0.0006 - 0.0006i 0.0002 - 0.0002i
T =
1.0e+004 *
Columns 1 through 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3 0.0022 0.0167 0.1292
Column 10
1.0000
pc =
Columns 1 through 9
200.0000 200.1711 196.7333 243.5146 170.2586 123.8068 108.1366 102.8593 101.0187
Column 10
100.3649
ph =
Columns 1 through 9
45.0000 45.0701 42.9153 46.7619 52.6228 49.7334 47.0381 45.7802 45.2868
Column 10
45.1039
%结果图
2,根据一维地电条件下地表阻抗解析式的递推公式:
2101002101011m m
m m h m m m m m m h m m m m
e
e
-++-++-+
+=--+k k Z Z Z Z Z Z Z Z Z Z ....N N i w m
=-Z k
其中:m ρ为第m 层的电阻率,h m 为第m 层的厚度,/m m i w m r =-k ,
0m m
i w m
=-
Z k ,为第m 层的本征阻抗,磁导率μ=2πⅹ10-7Hm -1,m Z 和1m +Z 分别为第m 层的顶面和底面阻抗,N Z 和N k 分别为最底层均匀半空间阻抗和波数。
试推断0ω→,最底层ρN →∞时,地表所测得阻抗的近似表达式,并做适当的解释(提示:将上述表达式做适当的变形,即同时乘上10m m ++Z Z 然后整理,再利用->0
1+x x lime x ≈进行简化)!
解:首先推导两层介质的情况
由2101002101011m m
m m
h m m m m
m m h m m m m
e
e
-++-++-+
+=--+k k Z Z Z Z Z Z Z Z Z Z 可知
11
11
22012
01
101
22
012
01
11k h k h Z Z e Z Z Z Z Z Z e Z Z ---+
+=--+
11
11
2201201012201201()()()()k h k h Z Z Z Z e Z Z Z Z Z e
--++-=+-- 将22i Z w m =-
k ,011
i Z w m
=-k 代入
()()()()11
11
21212211212k h k h e i e w m --轾++-臌=-轾+--臌
k k k k k k k k k 由于21k k
11
11
22111k h k h i e e
w m --+=--k 由于0ω→,ρN →∞,故10k →,并将1112110
lim 12k h
k e k h -®=-代入整理得
2
11
i k h ωμ
=-
又因为11/i ωμρ=-k
11
1h σ=
下面考虑m 层介质的情况 由上面的推导可知:111
1
m m m Z h s ---=
由2101002101011m m
m m
h m m m m
m m h m m m m
e
e
-++-++-++=--+k k Z Z Z Z Z Z Z Z Z Z 可知
22
22
10(2)210(2)20(2)
10(2)210(2)
11m m m m m m h m m m m m m h m m e e -----------------+
+=--
+k k Z Z Z Z Z Z Z Z Z Z
()()2222
210(2)10(2)0(2)
210(2)
1
0(2)
m m m m k h m m m m m k h m m m m Z Z Z Z e Z Z Z Z
Z e
---------------++-=+--
由于0w ®,ρN →∞,故20m k -®,并将2222220
lim 12m m m k h
m m k e k h ------®=-代入整理得
()()()()
10(2)10(2)220(2)
10(2)
1
0(2)
22
1212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Z Z Z Z k h
Z Z Z Z
Z k
h
-------------++--=+--- (
)
(
)
110(2)220(2)
0(2)10(2)22
m m m m m m m m m m m Z Z Z k h Z Z Z Z k h -------------=+-
()
110(2)22122
220(2)
1m m m m m m m m m m m Z Z Z k h Z
k h k h Z -------------=
-+
()
110(2)2222122
1m m m m m m m m m m Z Z Z k h k h Z h s ------------=
-+
由于0ω→,ρN →∞,故20m k -→
1
122
1m m m m Z Z h s ----=
+
将111
1
m m m Z h σ---=
代入
11
22
11
111m m m m m m h h h s s s ------=+
1122
1
m m m m h h s s ----=
+
由上面的推导可知:
()112211
1
0m m m Z h h h s s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