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及

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及

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谢景锋① 李碧芳① 陈翻享① 【摘要】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并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肺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

在相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联合组采取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常规组单独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

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病情严重程度(ACE、SchE)、肺功能(PaO2、PaO2/FiO2、SaO2)、血清学指标(CRP、IL-6、TNF-α)的变化水平。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73.33%(P<0.05);联合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ACE、SchE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PaO2、PaO2/FiO2、SaO2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能有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水平、控制炎症反应和病情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重症肺部感染; 肺功能; 血清学指标 Effect of Human Immunoglobulin Combined with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in Treatment of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Serum Index Level of Patients/XIE Jingfeng,LI Bifang,CHEN Fanxi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2):010-01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uman Immunoglobulin combined with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on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ed therapy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serum parameters.Method: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mbined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On the premise of the same basic treatment,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man Immunoglobulin combined with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whil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alone.1 week after treatment,the changes of clinical efficacy,symptoms improvement,severity of illness(ACE,SchE),pulmonary function(PaO2,PaO2/FiO2,SaO2),serological indicators(CRP,IL-6,TNF-α)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 in combined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73.33% of conventional group(P<0.05).The cough disappearance time,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lung rale disappearance time,white blood cell recovery time and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combin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group(P<0.05).After treatment,the ACE and SchE levels in combine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group(P<0.05),the PaO2,PaO2/FiO2,SaO2 in combine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group(P<0.05),the levels of CRP,IL-6 and TNF-α in combin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group(P<0.05). Conclusion:Human Immunoglobulin combined with 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can effectively treat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ulmonary function,control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development,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①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通信作者:谢景锋 重症肺部感染是呼吸系统危重症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目前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可达(283~482)例/万,尤其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重症肺部感染率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1]。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临床观察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临床观察

体力和脑力活动锻炼 。
1 病 情 转 归 0
素。②广 谱抗生 素 长期使用 后 ,需预 防真菌感染 。③应 用
抗 生 素 时 , 定 要 注 意 避 免 医源 性 加 重 肝 肾功 能 的 损 害 。 一 ④ 患 者 进 食 易 出现 呛 咳 需 留 嚣 胃管 ,减 少误 吸 加 重 肺 部 感 染 的 机 会 。 低 氧 m症 的 纠 正 : 即 低 流 量 鼻 导 管 吸 氧 ( L ⑤ 立 3/ mi) 测 血 氧饱 和 度 和 动 脉 1气 。( )急 性 冠 脉 综 合 征 : n ,监 0 【 3
Cl ia b e v to fS e ma j cin o u lme t r h r p fed ryp t n swihp e mo a C NG i c l s r a in o h n ii e t ns ppe n a yt e a yo l e l ai t t n u ni HE n o n o e
( 文 编 辑 :夏 世 金 ) 本
电解质 。( )预 防消化道 出m :洛赛克 4 d静 推 ,注 8 0mgq 意大便 情况 。( )营养支持治疗 :肠外营养支 持 ,人体 白 9
蛋 白静 滴 纠 正 低 蛋 白 血 症 ,丙 种 球 蛋 白静 滴 增 加 免 疫 力 治
疗 。( 0 1 )康复锻炼 :待病情稳定后行康复 电疗 ,同时积极

中西 医 结 合 诊 治 ・
参 麦 注 射 液 对 老 年 性肺 炎 的辅 助 治疗 临床 观 察
程 珍 何 劲 李红 霞 孙 菲 夏 爽
【 要 】 目的 探 讨 参 麦 注 射液 辅 助 治 疗 老 年性 肺 炎 的有 效 性 。 方法 将 6 老 年肺 炎 患 者 随 机分 为 实 验 组 和对 照 摘 6例 组 , 照 组 给予 常 规 抗 感 染 、 咳 平 喘 祛痰 改 善 通 气 及 纠 正 电解 质 紊 乱 等 对症 支 持 综 合 治疗 ,实 验组 在 常 规抗 感 染 等 对 止 综 合措 施 基 石 加 用 参 麦 注 射 液 治疗 。观 察各 组 临床 总 疗 效 以及 氧 分 压 、氧合 指 数 、 氧 化 碳 分 压及 免 疫 球 蛋 白 的变 = f { 二 化 情 况 。结 果 实验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 ,对 照组 总有 效 率 为 8 .% ,实 验 组优 于对 照 组 ( 39 79 P<00 ;治疗 后 实 验 组 . 5) P O 、P O,i: 于对 照组 ,P C : 于对 照 组 <00 ) a : a : o高 F aO低 .5;治 疗 后实 验 组 免 疫 球 蛋 白 G、免 疫球 蛋 白 A、免疫 球 蛋 白 M 的 含量 均 高 于 对照 组 <0O ) 论 在 常 规抗 感 染 等 综 合治 疗 基 础 上 加用 参麦 注 射 液 治疗 老 年 性 肺 炎 ,可 以 .5。结 有 效提 高 机 体 免 疫 功能 ,改 善 通 气功 能 ,纠 正 组织 器官 的缺 氧 状 态 ,是 一 种 有 效 的辅 助治 疗 手 段 。

重症监护室MRSA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分析

重症监护室MRSA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分析

调查研究表明,ICU 病房内的感染患者以肺部感染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重要的病原菌,医护人员面临着感染日益加重、耐药性提高的难题[1]。

MRSA 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护理措施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效果[2]。

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2月-2019年2月选取重症监护MRSA 肺部感染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3岁,平均(58.6±2.4)岁。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药物联合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

护理方法:所有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如下:⑴环境管理:①加强消毒管理:护理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阻断MRSA 的传播途径,患者和护理人员均是病原菌宿主,因此要做好消毒工作。

患者接触过的物品需要彻底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用品。

②采用隔离制度:对MRSA 感染或携带患者进行房间隔离,注明感染标记,严格限制探视活动,减少人员进出,防止交叉感染。

③创建安全的治疗环境: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持续时间30min 以上;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或者使用紫外线照射;床架、桌面等设施使用含氯溶液擦拭,抹布使用后彻底消毒[3]。

⑵无菌操作:为防止手部传染病原菌,要加强手部消毒。

具体来说,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使用消毒液,并且佩戴一次性手套。

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对手部细菌进行培养。

另外,病房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器械加强消毒处理,监测护理人员的手部、鼻部,发现病原菌后进行检验,依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实施隔离治疗。

⑶呼吸道护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尤其是痰液性状、血象变化。

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应加强护理管理,通过拍背、使用吸痰器等帮助患者排痰;另外,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固定引流管,避免发生扭曲、受压,及时更换引流袋;还要调整舒适的体位,防止分泌物误吸、胃内容物反流。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moep o et n fcinsciia aibe , omoetpc l r rn l gi e t , l c l ra ls n r y ia,moec mpiain n ihmotl y Co cu in T ehd e a s f ou n o n v r,o lct sa dhg rai . n lso : h id nc u eo o t ln fcin ned r ains ay ia y tms ln inn n p cf u gifcini lel ainss o l a t nin t a l u gi et si lel p t t, tpc l mpo ,u gsg o s e icln e t ned ryp t t h ud p yat t oe ry n o y e s i n o e e o
痰培养 +药敏发现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8 ,占7 . 革 7例 2 %; 5
兰阳性杆菌感染 6 , %; 例 占5 真菌生长者 2 例 , 1.%, 1 占 75 其 中包括二重感染 的患者 ; 无致 病菌生长者 6 , 5 例 占 %。
对3 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米诺 ) 的 7 例 , 敏感 0 喹诺酮类药物
月人院 , 住呼吸内科的病人。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 7 例 , 5 , O 女 0例 年龄 6 ~ 2 , 5 8 岁 平均 7. 。此组 3 6岁 患者发病 以秋冬季节多见 , 发病多 由受凉 、 劳累过度引起 。 4 0例继发于慢性 阻塞性肺病 ,1 2 例继发于糖 尿病 ,0例单 2 纯性肺部感染 ,8 l 例继发于肺癌 ,1 2 例继发 于心脏病 、 慢性 肾功能衰竭 、 冠心病等其他疾病 。
【 关键词 】 老年患者 ; 肺部感染; 临床特点; 诊断 ; 治疗

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在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中的实践意义

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在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中的实践意义

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在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中的实践意义摘要:目的:探究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在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中的实践意义。

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为例,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研究组: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血清指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 pH、心率、呼2吸频率、IL-6、TNFα、IL-8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恢复情况均是研究组更加理想。

结论: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疾病治疗中实施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对患者呼吸情况改善有积极意义,同时降低体内炎性反应,利于患者疾病预后,值得使用。

【关键词】人免疫球蛋白;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功能重症肺炎是肺炎疾病的一种,病情较为严重,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急性呼吸衰竭,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加强对患者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以此进一步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

但是单一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该患者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有积极效果,同时减少患者血清炎症反应,降低患者死亡风险[1]。

基于此,研究重点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为例,实施分组治疗,进一步探究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临床实践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重症肺炎伴呼衰患者为例,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9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女性=16/13,年龄[55~88(69.54±5.48)]岁,病程[3~15(7.58±1.86)]d。

研究组患者男性/女性=18/11,年龄[56~85(69.71±5.62)]d,病程[1~16(7.92±1.49)]d。

肺炎护理论文范文

肺炎护理论文范文

肺炎护理论文范文浅谈老年性肺炎的护理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危重疾病,死亡率很高,由于老年身体素质的变异,肺炎表现不典型,常给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现根据其护理特点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1 老年人的某些生理特点1.1 老年后肺泡管、肺泡腔弹性蛋白减少,导致肺回缩力减低,因肋软骨及肋骨的钙化,脊椎骨脱钙常造成胸廓畸形,使肺的顺应性下降。

1.2 老年人鼻腔及呼吸道粘膜分泌IgA减少,而IgA能防止病毒在粘膜上积聚,IgA缺少炎症可加剧。

1.3 老年后合并疾病较多,如慢支、慢阻肺、肺结核、肺肿瘤、贫血、糖尿病等也能促进肺炎的发生。

1.4 老年人会厌反射与咳嗽反射减弱,使寄生在咽喉部的细菌繁殖增加,进入下呼吸道的机会多而导致肺炎。

1.5 老年人从空气中吸入的病原菌,大气污染物机会增加,呼吸道粘膜损害重,纤毛运动减弱,淋巴组织萎缩,消除功能降低,防御功能减弱。

2 老年性肺炎的护理老年性肺炎多在慢支、肺气肿的基础上合并,发病时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常被忽略,而且病程缓慢,给临床护理增加了难点,故需特别注意。

2.1 监护2.1.1 呼吸衰竭当PaCO2≥70mmHg,经加湿化吸痰,解除通气障碍后,PaCO2仍上开可考虑用人工呼吸器。

呼吸变浅、变弱、通气量减少,呼吸停止或呼吸、心跳骤停、痰液堵塞、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气管插管,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每4-6小时超声雾化20分钟,1-2小时气道注入等渗盐水1-3ml,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痰液湿化,及时拍背便于吸引,是防止堵管的重要措施。

2.1.2 心力衰竭老年者大都存在冠状供血不足,肺炎情况下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需要心电图观察,必要时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2.1.3 喘憋老年性肺炎常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合并,气管易痉挛造成喘憋、气急、烦燥等症状,注意监护,防止窒息,及时给予10%水化氯醛每千克体重30-40mg,温水保留灌肠。

肺部感染护理个案病例范文

肺部感染护理个案病例范文

肺部感染护理个案病例范文英文回答:Case Study: Management of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Introduction:This case study discusses the nursing care provided to a patient with a pulmonary infection. The patient, Mr. Smith, is a 65-year-old male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symptoms of fever, cough, and difficulty breathing. He was diagnosed with pneumonia, a common type of pulmonary infection.Assessment:Upon admission, Mr. Smith's vital signs were monitored, including his temperature, heart rate, and oxygensaturation level. His respiratory rate was found to beelevated, and he had crackles in his lung fields upon auscultation. A chest X-ra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infiltrates in his lungs.Nursing Diagnosis:Based on the assessment findings, the nursing diagnosis for Mr. Smith is impaired gas exchange related to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lung inflammation.Planning:The goals of nursing care for Mr. Smith include improving gas exchange, relieving respiratory distress, reducing fever, and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ill focus on administering appropriate medications, providing respiratory support, promoting rest, and monitoring for signs of complications.Implementation: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Mr. Smith include:1. Administering antibiotics: Mr. Smith will be prescribed antibiotics to treat the underlying infection. The nurse will ensure that the medication is administeredas prescribed and monitor for any adverse reactions.2. Providing respiratory support: Mr. Smith may require supplemental oxygen to improve hi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The nurse will monitor his oxygen saturation and adjust the oxygen flow rate as needed.3. Promoting rest and comfort: Mr. Smith will be encouraged to rest and conserve energy to aid in his recovery. The nurse will assist with positioning andprovide comfort measures such as pain management and humidified air.4. Monitoring for complications: The nurse will closely monitor Mr. Smith for any sign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worsening respiratory distress, develop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or sepsis. Any changes in his condition will be promptly reported to the healthcare team.Evaluation: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ursing care provided to Mr. Smith will be evaluated based on his improved gas exchange, reduced respiratory distress, normalized temperature, and abs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nurse will assess Mr. Smith's response to the interventions and make any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the care plan.Conclusion:Effective nursing ca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s. By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monitoring for complications, and evaluating the patient's response, nurses can contribute to positive patient outcomes and promote recovery.中文回答:个案研究,肺部感染护理管理。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对策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对策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对策作者:杨修民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对策。

方法:对2011.04-2013.0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老年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观察。

结果:在4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发热患者13例,乏力患者12例,精神萎靡患者7例,肺部罗音患者10例。

结论:老年肺部感染的患者起病迟缓,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合并症较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渐高,所以一旦察觉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关键词: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治疗对策肺部感染在老年人群中属于常见的多发病,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不易察觉。

老年人随着年龄老化趋向,身体免疫功能衰退,极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而肺部感染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及时诊断,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现对2011.04-2013.0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老年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观察。

总结内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1.04-2013.0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老年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观察。

其中包括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2例。

患者年龄6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7.34±5.82)岁。

4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体征、胸部X线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符合肺部感染科学的诊断标准。

1.2方法1.2.1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变高;X胸线片显示片状阴影,有斑片状或小片状浸润影,小絮状阴影,胸水。

1.2.2治疗方法抗炎:根据患者情况不同,过敏反应不同,采取不同抗炎药物对其治疗。

有15例患者选用头孢抗炎,17例患者选用头孢结合阿奇霉素抗炎,10患者选用青霉素类抗炎,所有患者疗程时间均为两周。

免疫支持:口服黄芪颗粒,生脉胶囊。

提高患者免疫力。

若患者体质虚弱可营养支持治疗,可辩证食疗,如核桃,梨,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在老年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方法长期机械通气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对病原体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250 mg/(kg·d)],连续使用3~7 d。

观察各组临床有效率、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再发情况。

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CD4、CD8、CD4/CD8)的变化。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部感染免疫球蛋白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45.45%,发生重症肺部感染为8.33%和40.90%,病死率为0和13.64%,肺部感染再发率为0和13.6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 0.01)。

试验组CD4、CD8、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lt; 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lt; 0.01)。

结论联合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能有效阻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一步发展,降低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极易并发肺部感染,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亦是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考虑肺部感染主要发病机制是气道黏膜失去屏障作用,呼吸机管道污染,口咽部细菌污染等,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在常规抗病原体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以观察其疗效。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因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6例,均为老年男性,年龄74~96岁,平均(84.6±6.6)岁。

机械通气时间为31~1 125 d,平均328 d,其中经鼻气管插管患者26例,气管切开患者20例。

肺部感染发生在机械通气后0.5~6月。

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1]:(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胸闷等;(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4)血白细胞计数&gt;10×109/L或&lt;4×109/L;(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意1项加第5项,如果排除了肺结核、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等,则可以确立临床诊断。

重症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呼吸频率&gt;30次/min;(2)氧分压&lt;60 mmHg;(3)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48 h内病变扩大&gt;50%。

具备以上任意2项即可确定诊断。

1.2 分组与治疗 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的22例为对照组,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予以常规敏感抗病原体治疗,同时给予白蛋白等营养支持。

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的24例为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250 mg/(kg·d)],连续使用3~7 d。

2组在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gt;0.05)。

1.3 观察指标统计各组临床有效率、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再发情况。

其中临床有效率按《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2]。

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CD4、CD8、CD4/CD8),CD4、CD8采用美国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并计算CD4/CD8比值。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再发情况试验组有效22例(91.67%),发生重症肺部感染2例(8.33%),无肺部感染再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对照组有效10例(45.45%),发生重症肺部感染9例(40.90%),再发肺部感染3例(1
3.63%),死亡3例(13.64%)。

2组间临床有效率、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再发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1)2.2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P&gt; 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8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lt; 0.05),而试验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lt; 0.01),且2组间差异显著(P&lt; 0.01)。

表1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 &lt; 0.05,△△P &lt; 0.01;与对照组比较*P &lt; 0.013 讨论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相当高,这类感染的特点是耐药菌株多,治疗难度大,
病死率高。

其机制除与患者气道黏膜失去屏障保护、胃内容物及口咽分泌物误吸、气管内吸引操作等有关外,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也有相当的关系。

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蛋白质消耗增加,同时因老年患者进食及消化吸收差,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蛋白质合成不足,从而导致免疫球蛋白降低,免疫力下降。

反过来肺部感染又进一步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有学者认为,机械通气本身可以导致免疫功能抑制。

细胞免疫在抗感染免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抗胞内菌感染免疫很大程度依赖于以T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免疫,而CD4、CD8 T细胞是体内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最重要细胞,它能促进B细胞、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的增生与活化,协调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故临床上常检测CD4、CD8及CD4/CD8作为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指标,即CD4上升,CD8下降,CD4/CD8比例升高提示正相免疫调节占优势。

有研究显示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较病情稳定患者CD4下降,CD8升高,CD4/CD8比例下降,这种细胞免疫减弱极易合并细菌感染。

因此从理论上讲,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补充适当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国外亦有资料显示,对数百例需长期机械通气和手术的病人研究表明,规范的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显著降低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