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音

合集下载

写乡音的格律诗

写乡音的格律诗

鸟儿啁啾林间飞,田野麦浪秀丰稀。

乡音如歌入人耳,心荡情怜岁月归。

柳岸莺飞啼晓时,田野耕牛助农仔。

乡愁萦绕故园梦,岁月如歌带乡思。

桑叶舞飞渔舟过,山村田野美画图。

乡音浸润心灵深,思念故园成家讴。

林间小径日已斜,村庄温暖入人家。

乡音悠扬传万古,浓情醉卧故乡花。

晨钟暮鼓唤人起,田园风景入画帙。

乡愁悠然心弥漫,岁月如歌与山齐。

蝉儿鸣叫树阴下,田野耕种兴农家。

乡音融入灵魂处,思念故园涌心涯。

桃李飘香春光融,村庄风景压全东。

乡音诉说久别情,回眸故土入人逢。

牛羊归来鸡犬闹,稻禾丰收乐无边。

乡愁乡思寄归处,
岁月如歌寄家园。

村庄小巷幽静深,田野麦浪醉人心。

乡音入耳岁月长,思绪久久随笔蜒。

柳岸春风轻拂过,村庄烟柳画烘染。

乡愁飘香入人怀,家园如歌入脉搏。

关于咏乡音诗句

关于咏乡音诗句

咏乡音诗句关于咏乡音诗句乡音是什么,是我们出身地的语音基础即家乡的纯正语言的特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咏乡音诗句,以供参考!(第一首)锤声激荡绕山岗,号子诙谐笑断肠。

手举百斤人不累,腰承重力腿如钢。

苦中找乐精神爽,忙里煽情意味长。

岁月留痕残梦现,滑稽石匠建家乡。

(第二首)还乡最爱是乡音,甜美温馨趣意深。

句句回归游子梦,声声再现故人心。

青春高调飞山路,年暮低吟坐树林。

欣喜呀呀童稚语,乡情浓郁古传今。

(第三首)枝头老叶瘦嶙峋,异客西风恰此心。

风里寒砧飘欲乱,陌头雁影望还沉。

秋来云淡天谁写,夜寞蛩只月自吟。

不是他山无寄处,乡音每向梦中亲。

(第四首)当年一别到如今,旧梦依稀何处寻。

人在他乡多寂寞,身离故土少欢心。

无边愁绪天天有,不尽相思夜夜临。

转眼青丝成白发,从来未改是乡音。

(第五首)港埠春城景色明,青山绿水自然成。

松江滚滚轻舟过,天雨蒙蒙碧草生。

朵朵莲荷迎旭日,行行杨柳舞东风。

一帘画卷千般秀,花好月圆飞彩虹。

(第六首)牛鞭响处父呵春,老母溪棰笑语频月下情人心语诉,家中稚齿梦乡吟泪珠始落家园井,思绪仍归土舍门热血一腔溶故水,乡河注入欲归心(第七首)何处传来燕赵声,乡音阵阵动心旌。

高台演绎兴亡史,粉墨尽书今古风。

善恶忠奸一场戏,悲欢离聚万般情。

曲终人散三更后,梦里依稀意正浓。

(第八首)老鹊不言返故难,涛急乘轿省云帆。

鸢羁愁绪孰归去,雨锁焦思怎寄还。

半卷黄书仍细啃,双潭碧水且别干。

头白勿把他人恨,切记回程走下关。

(第九首)拨弦静看手轻盈,醉眼迷离梦自惊。

细语飘飘传悱怨,乡音阵阵诉衷情。

平湖倒影偷山色,夜月惊风带水声。

绕岸榴花芽正艳,家家酒熟向君呈。

听着乡音淳朴对偶句

听着乡音淳朴对偶句

听着乡音淳朴对偶句摘要:一、乡音的定义和特点二、乡音对偶句的欣赏三、乡音对偶句在文学中的运用四、乡音对偶句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五、总结乡音对偶句的意义和价值正文:乡音,是指源于我国各地的地方方言。

它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淳朴的情感。

乡音对偶句,是指用乡音表达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句子。

它既有语言的美感,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一、乡音的定义和特点乡音,源于地方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

乡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发音方面,乡音有着独特的音调、音素和语音组合,使得乡音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词汇方面,乡音中有大量的地方词汇,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

语法方面,乡音的语法结构、句式和表达方式也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体现了乡音的独特性。

二、乡音对偶句的欣赏乡音对偶句,是指用乡音表达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句子。

它既有语言的美感,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欣赏乡音对偶句,不仅能感受到乡音的韵味,还能领略到汉语的对仗之美。

例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句诗用江南的乡音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乡音对偶句在文学中的运用乡音对偶句在文学中的运用,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都运用了乡音对偶句,使得作品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许多现代文学作品,如乡土小说、散文等,也广泛运用了乡音对偶句,表现了乡音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四、乡音对偶句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乡音对偶句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乡音对偶句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使得文学作品更具地方特色,更具有吸引力。

其次,乡音对偶句有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最后,乡音对偶句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关于乡音的经典句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乡音的经典句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乡音的经典句子1.乡音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声音,承载着乡愁与情感。

2.乡音是乡村的记忆,记录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

3.乡音是乡亲之间的默契,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4.乡音是心灵的寄托,在异乡听到它仿佛回到了故乡。

5.乡音是田野间的唱诗班,让大地充满生机与欢乐。

6.乡音是生活的节奏,它悠扬而舒缓,如同大自然的呼吸。

7.乡音是乡愁的图腾,永远留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8.乡音是文化的标志,是乡村人民智慧的结晶。

9.乡音是艺术的源泉,是诗歌与歌曲的灵感之源。

10.乡音是语言的故事,每个音符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

11.乡音是民俗的传承,是乡间风土人情的见证。

12.乡音是乡村生活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

13.乡音是温暖的拥抱,用简单的声音传递着深情。

14.乡音是大地的声音,是乡亲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15.乡音是情感的纽带,让人与乡亲们心有灵犀。

16.乡音是乡村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的奥秘。

17.乡音是童年的回忆,是小时候无忧无虑的乐章。

18.乡音是乡亲们的共鸣,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19.乡音是人文的宝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20.乡音是永恒的旋律,它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席之地。

21.古人云:“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故乡的温暖。

22.方言是一门丰富而深奥的语言,它是乡音的一种表现形式。

23.每当远离故乡时,听到乡音,仿佛置身于家的温馨和亲人的拥抱之中。

24.正是因为乡音的独特,才使我们的语言世界更加多彩多姿。

25.乡音是乡愁的寄托,它让我们想起故乡的山川、田园、亲人和友人。

26.乡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

27.乡音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和风俗习惯。

28.乡音是乡村生活的独特标志,它是田野间的歌唱,是村庄里的闲谈。

29.乡音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它能够打破地域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30.乡音是一种乡愁的倾诉,它让我们追寻着记忆的轨迹,找回遥远的时光。

【初二作文】乡音 关于家乡情的作文600字

【初二作文】乡音 关于家乡情的作文600字

【初二作文】乡音关于家乡情的作文600字乡音
家乡,是我生长的地方,是我永远的牵挂。

每当我回到家乡,那熟悉的乡音便映入我的耳中。

家乡的乡音清澈婉转,带着一种朴实和温暖,仿佛是大地母亲的呢喃。

在这片土地上,蕴藏着无尽的爱和浓浓的情谊。

我深深被这种柔和而朴实的声音所吸引,仿佛置身于家人的怀抱之中。

家乡的乡音,是一首美丽动人的歌曲,每一个音节都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勤劳勇敢。

在家乡的田野上,劳作的人们挥舞着镰刀,留下深深的痕迹。

当他们唱起家乡的歌谣,那种深情款款的声音仿佛能够穿越时光,让人心底温暖。

这些乡音,传承着家乡的文化和历史,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家乡的乡音,是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每一个音符都勾勒出家乡的美好和传奇。

在夜晚,家乡的老人们会聚在一起,弹奏着古老的乐器,唱起家乡的山歌。

那种古老而深情的乡音,仿佛能够唤醒家乡的灵魂,让人心驰神往。

在这美妙的音乐中,我仿佛能够看到家乡的繁华和辉煌,感受到家乡的力量和魅力。

家乡的乡音,是一缕清新的清风,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勃勃生机和希望。

在家乡的田野上,欢乐的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他们的笑声和欢乐仿佛融入了家乡的乡音之中,让人感到无比愉悦和欣慰。

这些年轻的声音,承载着家乡的未来和希望,让我深深感受到家乡的活力和朝气。

民谣的优秀作文素材5篇13

民谣的优秀作文素材5篇13

民谣的优秀作文素材5篇无人问津的角落,是民谣带给了我们力量。

怎么才能写好关于民谣的作文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民谣的优秀作文素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民谣的优秀作文素材1乡音,是熟悉的家乡方言;乡音,是动听的家乡民谣;乡音,是古老的鼓词和南戏乡音,是来自家乡声音记忆……我生活在一个鱼米之乡,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她的天然绿色和清新空气。

这里没有城市的繁杂,拥挤,只有微微的凉风,清新无杂的空气,还有树繁叶茂的树木,黄黄的土地。

这个清新脱俗的小乡村,自然有她独特的韵味。

我时时刻刻都在聆听她自然的声音。

清晨,太阳刚刚起床,第一缕阳光洒下来。

我还没睡醒,就听见一声又一声清脆的“喔喔喔”的鸡啼声。

如果说鸡啼是歌唱家在唱高音的话,那小鸟们则是钢琴家在弹着清亮的曲子。

虽然节奏不太对得上,但如果以金黄色的太阳光、绿油油的树木为背景的话,这也算是一幕别有滋味的演出啊。

家乡的早市让我印象深刻。

若是你没有感受到我们南通人民的热情,便可去我们的早市走上一走。

早市是热闹的。

记得有一次跟妈妈去早市,吆喝声、讲价还价声、车喇叭声、铃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真是热闹非凡啊,让我至今都难忘。

家乡的夏日是最难熬的。

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地面,树叶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油光发亮,一切仿佛禁止了,只有偶尔的热风轻轻地碰碰树叶。

晚饭后,和家人坐在屋外乘凉,难免腿上会多几个小疙瘩,那是恼人的蚊子。

不但有蚊子,树上还有不厌其烦唱歌的蝉,它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歌,配合着这个无聊烦躁的夏日。

在大人眼里,这是让人烦躁的噪音,可在我眼里,这是夏日里的一道风景,也是专属于夏日的交响曲。

家乡存储了我快乐的时光。

我爱我的家乡。

民谣的优秀作文素材2初次听民谣,是因为张悬。

这个名字可能大多数同龄不熟悉,但我只要一提她的经典歌曲《宝贝》,想必大家都会立刻振奋。

张悬和三毛在台湾可谓旗鼓相当,只不过一位在乐坛,一位在文学界。

前者唱爱,后者写情,但都共同成就了不朽的传奇。

【初二作文】乡音 关于家乡情的作文600字

【初二作文】乡音 关于家乡情的作文600字

【初二作文】乡音关于家乡情的作文600字家乡,是我们生命最初的起点,是我们情感最深沉的纽带。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乡都是一颗永远的心灵之树,凝聚着我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深厚的情感。

我的家乡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独特的乡音。

乡音,是家乡最独特的标志之一,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我喜欢家乡的乡音,它像一阵清风,吹过耳边,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每次听到家乡的乡音,我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和陌生感,在这种感觉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童年的欢乐时光。

家乡的乡音有许多特点。

它十分浓郁,让人难以忘怀。

无论是寻常白天还是深夜,家乡的乡音总是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我们。

每当听到这独特的声音,我总是能想起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种种美好时光,那是那么温馨,那么幸福。

家乡的乡音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爷爷奶奶的声音,叔叔阿姨的笑声,这些都成为了家乡乡音的一部分,传承了乡土文化的精髓,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家乡的乡音还是我们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

家乡的乡音独特而亲切,给人一种和谐而和睦的感觉。

在家乡,每个人都能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和声音相互交流,传递着心灵的声音。

几句亲切的问候,几句温暖的嘱托,让人感到自己是被关心和爱护的。

这种沟通方式和声音传承了家乡的乡音特色,使人们对家乡的道路和感情更加的深厚。

家乡的乡音像一串美妙的音符,奏出了亲情的歌谣。

每当听到家乡的乡音,我总会愉悦而兴奋,仿佛听到了亲人的声音,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我心中,家乡的乡音是那样美丽,那样纯真,让人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它和我们的血脉相连,永远不能忘怀。

家乡,因为有了乡音,让人的心灵在远离家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无论身在何处,我都能依靠家乡的乡音,找到归属感和自信。

这是我无法言语表达的骄傲和自豪,只是默默地将我的思念和祝福传递给家乡。

家乡的乡音是最幸福和美好的,它像一阵甘霖,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让我们珍惜家乡的乡音,展示我们自己的乡土文化。

关于乡音的诗句

关于乡音的诗句

关于乡音的诗句有:
1.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出自:李商隐《昭州》
2.常教孙子学乡音,犹话平时好城阙。

--出自:元稹《和李校书新题
乐府十二首·缚戎人》
3.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

--出自:元稹《黄草峡听柔之
琴二首》
4.梦里乡音近,天边雁字迟。

--出自:方孟式《病中思归》
5.休牵世态遮山色,任改乡音和橹声。

--出自:陈子升《自南安至南
康晤廖昆湖太守》
6.乡音何处吒,客恨几时休。

--出自:王珪《和人闻雁二首·塞长霜
草白》
7.往来江海两年馀,自怪乡音已变吴。

--出自:陈渊《钱塘过廖次山
以诗见赠次韵》
8.乡音何处认,哀泣似淮堧。

--出自:释元肇《陆税院》
9.乡音不到愁来雁,野性无拘羡去鸥。

--出自:戴炳《秋暮出关即事》
10.自从登驿路,几见换乡音。

--出自:沈说《征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理说,常年孤身在外的人都会有一种乡音情结,可是,我却并不认为乡音能给我带来太多的亲切和惊喜。

相反,乡音有时甚至会带我抵制情绪。

一听到乡音,我就会想到为蝇头小利而破口大骂的悍妇﹑整天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邻里婶婆以及勤于耕作终年劳累却只能清苦度日的乡人,那拗口且不乏粗俗的乡音象四周的山峦一样将乡人的日子团团围出,透不进一丝外面的光彩,陈现一派落后﹑闭塞的景象,使我一次又一次滋生逃离和背叛的念头,尤其是走出校门仍是被“发配”回乡音的包围圈之后,这种念头日益强烈,尽管我明白这对养育我的乡音是一种贬损。

于是,我来到了深圳,在这块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独自踏上了谋生之路。

从那时起,我就将乡音死死地捂在那个土得够资格的行李袋里,开始进入远离乡音的陌生与孤独之中。

那段日子艰辛而酸涩,但更多的是新鲜和希望推着我走。

繁华的街上,好听的普通话贯穿着我的寻觅﹑奔波﹑彷徨,又隔离着我的追求﹑理想﹑热情,心情在这种艰难与希望中起起落落。

我重新审视了呼唤我的乡音,有个声音告诉我﹕新与旧的交替,心灵必然要承受舍弃与接纳的撞击的洗礼。

后来,我有了一些朋友,再后来,我有了更多的朋友,有北京哥们﹑有江西老表﹑也有两广兄弟,我们大多数时候用统一的普通话讨论吃饭﹑工作和女人,但有时他们也炫耀他们的家乡土话,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我也开始怀念正在我生活中逐渐隐退的乡音,可是,乡音却又一次无情击碎了我怀念的心情。

有人没完没了要我找工作﹑找我借钱﹑找我借地方睡,更有一位小兄弟寻工未果在我这里吃好喝好睡好回家后居然将我臭骂一顿,一时我成了乡人眼里的陈世美。

自此我对乡音退避三舍,所以尽管我的朋友中有几个也是家乡人,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用普通话交流,我们宁愿用发音不准的“呢系边度人”来取乐,也极少用家乡土话下酒,想是都有同感的缘故。

当有人问﹕你们不是老乡么﹖怎么也用普通话﹖有那时我就默不作声,我知道我是用沉默来抗拒乡音,抗拒对家乡的联想。

在家乡,尽管乡人对走乡串户的外地生意人那悔涩的普通话有着出奇的热情,但对说普通话的本地人往往是痛心疾首﹑嗤之以鼻的,所以注定我那曾时不时用普通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承受学生和乡人的讥讽与耻笑。

现在,有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年青人回家,偶尔说漏了嘴,都无一例外会招来一阵斥责。

我也难逃此劫。

每次回家,尽管我小心又小心,舌头有时还是不识趣,惹得被指着背脊骂﹕洋不洋,土不土,有什么了不起﹗骂得我冷汗冒了一身又一身。

更有一事,我还为此与一位家乡姑娘的爱情交之失臂,只因我一不留神冒的一句普通话,紧张得那姑娘的老妈赶紧拽媒婆衣角﹕那小子不可靠、不可靠﹗──那次相亲算是告吹了。

尽管如此,在外面混了好几年的我却还是咬不准普通话。

和陌生打交道,我只要一开尊口,别人准说﹕先生怕是湖南人吧﹖老江湖更是会说兄弟想来是湖南邵阳人了﹗弄得我的脸不知往哪挂。

还有趣的是,我只要一激动(如大急大怒大喜大乐之时),土得掉渣的家乡话便会冲口而出,譬如“哈宝”﹑“线吊货”(昵称)之类,我曾努力改过,但没用,静下心来想了很久,最终给自己的解释是﹕尽管我常常用语言或一些行为来抵制或者抗拒乡音,但我的骨子里却还是深深怀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