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对比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试题通常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山东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些评析:
1. 难度适中:山东高考物理试题整体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但没有过于复杂和艰深的题目。
同时,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分析题等,考察学生在不同类型题目上的综合能力。
2. 知识点覆盖广泛:山东高考物理试题会覆盖各个知识点,包括质点运动、牛顿力学、电路分析、光学成像等。
试题中常常通过情境或实例来引出问题,考察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山东高考物理试题注重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
试题中常常设置实验和观察题目,要求学生基于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4. 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问题:山东高考物理试题中常常涉及到与生活实际或社会问题相关的物理知识和应用。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总的来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在内容上覆盖广泛,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加这些考试,学生能够全面提升物理学科的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7-2009年山东地区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
O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tan mgF =θ B .F =mgtan0 C .tan N mgF =θD .F N =mgtan0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3、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4、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V ,输电线总电阻为r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n 2。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匝数分别为a 3、n 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要使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vt/s图甲图乙A .3214n n n n >B .3214n n n n < C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D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5、如图所示,在x 轴上关于原点O 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 和-Q ,x 轴上的P 点位于的右侧。
清新淡雅回归本质——2009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清新淡雅回归本质——2009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宋连义
【期刊名称】《物理通报》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 1 综合评价rn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山东卷物理部分,突出对物理核心思维方法和重要的处理问题方法的考查,适当注意联系考生生活实践和社会实际,不刻意求新,题目提供信息简捷明确,没有设置冗长的无关信息,减少审题时间,注重思维层次和品质考查.试题模型注重推陈出新,在看似熟悉的物理模型上巧妙设问.统观全卷,给人以"浑然一体,清新淡雅,回归物理本质"的感觉,符合当今物理教学发展的趋势.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宋连义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附中,山东,曲阜,2731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广东卷)分析评价及对2009年高考备考的启示 [J], 刘志敏
2.追根溯源探究本质r——一道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及感悟 [J], 宁鹏程
3.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09年高考备考策略 [J], 王后雄;漆应该
4.追根溯源探究本质——一道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及感悟 [J], 宁鹏程;
5.1999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题及学生答卷分析 [J], 宋树杰;翟所迪;冯学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对比分析5年(含答案)

山东07—12六年高考试题分析与对比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命题点1:平衡条件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弹力与摩擦力的特点与性质。
07—16.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CA .2B .3 C.4 D .5 08—16.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 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0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AA.等于零B.大小为12mg ,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于为32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09—16.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θtan mg F = B .F=mg tan θ C .θtan mg F N = D .F N =mg tan θ答案:A 考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或三角形定则 解析: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定则可得tan mg F =θ,sin N mg F =θ,所以A 正确。
A B F O F P θ提示: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即指向圆心。
正交分解列式求解也可。
演变趋势:定性分析受力——定量计算未知力,要求提高,与考试说明的相关调整相对应。
2010——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m 、2m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m 在地面,2m 在空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1m 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AC A .12sin N m g m g F θ=+- B .12cos N m g m g F θ=+- C .cos f F θ=D .sin f F θ=【答案】AC 【解析】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整体受摩擦力和F 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所以C 正确,D 错误;在竖直方向受支持力N 、重力和F 在其方向的分力,解得12sin N m g m g F θ=+-,所以A 正确,B 错误。
近五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考点分布对比表

近五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考点分布对比表考点/考题题号/考点命题规律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共点力平衡受力分析 16题16题16题17题 19题 (1)选择题和选做题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知识点覆盖面较大。
五年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一样。
(2)重视考查主干知识,计算题突出考查建构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
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数据处理 等全方位的考查,突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所考查的实验。
(4)试题背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前沿, 重视考查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能力。
(5)选考模块试题的命制更加体现了基础性和选择的公平性 ,给当前中学物理选考模块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2.运动学图像及相关知识 20题17题17题16题 3.天体运动 22题 18题 18题 18题 17题 4.交流电变压器 18题 20题 19题 19题 20题 5.点电荷周围电场的性质 19题 21题 20题 20题 21题 6.电磁感应 21题 22题 21题 21题 22题 7.力与运动的关系/功和能 17题19题22题22题 18题 8.物理学史16题 实验23题考查:伏安法测电阻、电路设计、仪表的选择、实物连接考查: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设计 数据处理 考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多用电表的使用,电路故障。
考查:运动学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测定动摩擦因数;测定闭合电路中电源的输出功率、画U-I 图象必做计算24题考查:圆周运动 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考查:圆周运动、平抛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受力分析 圆周运动连接体问题 与摩擦力有关的临界平衡问题考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考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多物体多过程问题)必做计算25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考查: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用图表示粒子的运动轨迹等。
高中物理论文2009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发表于《新校园》)

2009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09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恰当的体现了“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注考查考试的科学素养。
”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具有突出主干、情景求新、新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不避陈题、推陈出新的特点,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
这些特点和变化趋势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给来年的高考备考指明了方向,为新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知识内容(见表1)覆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各部分主干知识。
从表中可以看出突出考查了必修力学、电磁学部分,总分为82.8%,再加上选修3-4种振动和波部分,则力电部分占总分的84.3%。
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且更加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能量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在今年试卷中占69分,为总分的78.7%,这充分体现了考查主干知识和学科主要思想方法的命题思路,且今年更加注重的是“力和运动的观点”,整卷占52多分,体现了命题更加注重基础性。
例1.(第25题)如图1所示,建立Oxy 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 、Q 垂直于y 轴且关于x 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 ,第一四象限有磁场,方向垂直于Oxy 平面向里。
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 轴间右连接发射质量为m 、电量为+q 、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 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2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边缘的影响)。
已知t =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 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
上述m 、q 、l 、t 0、B 为已知量。
(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1)求电压U 0的大小。
(2)求12t 0时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历年高考07年高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

. . 。
.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一.试题总体评价1.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2006年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相比,试题结构没有变化,试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20分。
2.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上,尤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的创新性比2006年有进一步的加强。
与往年相比,今年物理试题较难,一是对运用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二是对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高,三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高。
3.试题很好的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运用的考查,对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初步估分为:三本72分。
4.2007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从表中可看出,物理主干知识中的力学与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75.8%。
二.分类分析1.力学部分力学有5个题,分别是选择题第14、15、18题,计算题为第23、24题。
内容涉及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图像、力和运动图像、运动学追赶问题、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其中14题(万有引力定律),23题(运动学追赶)较简单;15题(振动和波动图像),18题(力和运动图像)达中等以上难度;24题(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则要求对弹性碰撞的概念有准确认识,同时还要求能完成反复碰撞后速度减小的递推公式并求出指数方程的解,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2.电磁学部分电磁学部分有3道题,分别是选择题20、21题,计算题第25题。
内容涉及匀强电场、电势、电磁感应图像、右手定则、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其中20题(匀强电场和电势)与99年题目几乎相同;21题(电磁感应图像和右手定则)对图像的要求较高,达中等以上难度;25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学生的几何知识要求较高,对学生分析问题灵敏性和严谨性的要求也很高,是一道难题。
3.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热、光、原子物理各有1道题,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但设问新颖,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这3道题的难度明显比往年大。
09年高考物理调测试卷分析 ------09年新课程高考复习启示与建议-PPT课件

(2019年)1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 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 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 压力为 A mg/3 B 2mg C mg D 4mg/3
(2019年)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 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 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 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 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1、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 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 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 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题号
14 15
2019年
原子能级跃迁 光的传播和本性 (全反射、干涉、 色散) 理想气体的内能及 其变化 机械波 胡克定律,理想模 型(四种情况弹簧 的伸长); 电磁感应(直升 螺旋浆叶片运动) 带电体在电场中运 动(电场力做功问 题); 牛顿运动定律,图 象问题 原子 物理 光学 超重、失重
近六年高考选择题部分分析 及对09年高考物理选择题部分的 启示和复习建议
内容提纲 一、选择题部分在理综卷中的地位 二、近五年高考物理选择题回顾 三、值得参考的几份试卷 四、展望09年浙江理综物理选择题 五、09年高考物理选择题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的120分中,选择题占了48分 (40%)。 2009年的高考卷中,选择题设置方式进行 了调整。把往年的选择题分解为单选题与多选题,这 就为学生创造了“得分点”。但得分容易,失分也会 更容易,因此在高考时必须重视选择题的解答。快速、 正确地解答选择题对于在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是非常 重要的,一方面如果选择题能得到全部的48分或42分, 物理的分数就不会太低;另一方面迅速完成选择题就 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后面的大题而获得更理 想的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海南)近地人造卫星 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海南) 海南 近地人造卫星1和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的周期分别为和.设在卫星 ,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 动的周期分别为和.设在卫星l,卫星 各自所在的高 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太小分别为,, ,,则 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太小分别为,,则
4.交流电 4.交流电 变压器问题
18.(07)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某变压器原,
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 : , 按图示规律变化, 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 负载. 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V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 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 :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 :9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 .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 V,频率为 Hz ,频率为50
07-09年 07-09年
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对比评析
1,试卷结构 ,
理科综合试卷中, 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试题 第I卷7个选择题,共28分; 卷 个选择题, 分 个选择题 个非选择题, 第II卷5个非选择题,其中; 卷 个非选择题 其中; 实验题( 实验题(07-08)一个,09两个 ) 两个 计算题 计算题 两个 三个(任选2个 选做题 三个(任选 个) 共61分,全卷合计89分. 分 全卷合计 分
17.(0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 据此判断图乙(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图象如图甲所示, 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表示物体的位移) 表示物体的位移 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3.天体运动问题 3.天体运动问题 18.(08)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 18.(08)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 链一号01 01星 2008年 25日在西昌卫星 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 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 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
3.天体运动问题 3.天体运动问题
22,( 07)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 , ) 年 月 日 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 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 这颗围绕红矮星 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 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 光年, 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 距离地球约为 光年 , 直径约 为 地 球 的 1.5 倍 , 质 量 约 为 地 球 的 5 倍 , 绕 红 矮 星 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 天 .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 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运行的周期约为 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 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 A.飞船在 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 天 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 B.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 .飞船在 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 7.9km/s C.人在 .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 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v
t/s
图甲
图乙
7.(09海南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 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 . 海南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F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海南)物体在外力的作用 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和时刻相对于出发点 的位移分别是和.速度分别是和,合外力从开始至时刻做的功是, 的位移分别是和.速度分别是和,合外力从开始至时刻做的功是,从 至时刻做的功是, 至时刻做的功是,则 A. x 2 = 5 x 1 B. x 2 = 9 x 1 C. x = 5 x 2 1 D. v 2 = 3v 1
A B C D
F = (m a + m b ) g
F = (m a + m b ) g
f1 = f 2
f1 ≠ f 2
f1 = f 2
,
m a g < F < (m a + m b ) g
m a g < F < (m a + m b ) g f 1 ≠ f 2
2.力学图像问题 2.力学图像问题
20.( 07)如图所示 , 光滑轨道 . 底端对接且ON= )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 = 2MO,M,N两点高度 和 底端对接且 , , 两点高度 相同.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 相同. 小球自 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 , , , 点右静止自由滚下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 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 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 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 能正确反映小球自 点到 点运动过程的是
v 2 = 3v 1
v 2 = 5v1
W 2 = 8W1
W 2 = 9W1
8. (09海南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 海南)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 海南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 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 的面积分别为和(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 ).初始时 图中 和 的面积分别为和 A.若 s 0 = s 1 + s 2 . 两车 不会相遇 B.若 s < s 两车相遇2次 . 两车相遇 次
17.(08)质量为1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17.(08)质量为1 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 图象如图所示. A.前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前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 前 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前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
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 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 星 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度大于7.9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运行速度大于 B.离地面高度一定 离地面高度一定,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 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大小相0.(08) 20.(08)图1,图2分别表示两种电压的波 其中图1所示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 形,其中图1所示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表示交流电, A.图1表示交流电,图2表示 直流电 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C.图 C.图1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 式为u=311sin100 tV
A. g T 1 = ( 1 ) 4/3 g2 T2 B B. g 1 = ( T 2 ) 4 / 3
g2 T1
g1 T = ( 1 )2 C. g T2 2
D.
g1 T = ( 2 )2 g2 T3
5.( 广东)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 .(09广东 .( 广东) 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 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 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 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 ,这样选址的优 点是, 点是,在赤道附近 A.地球的引力较大 .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 C.重力加速度较大 . 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
0 1
C.若 s 0 = s 1 . D.若 s 0 = s 2 .
两车相遇1次 两车相遇 次 两车相遇1次 两车相遇 次
广东) (09广东)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 根据图象可知 广东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根据图象可知 A.0—2s 内的加速度为 内的加速度为1m/s2 B.0—5s 内的位移为 内的位移为10m C.第1s末与第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 末与第 D. 第1s末与第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末与第5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末与第
16.(08) 物体, 16.(08)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0现用该弹簧 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 的物体, 斜面倾角为30 30, 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0斜面倾角为30,如 图所示. 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等于零 B.大小为 大小为, A.等于零 B.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于为, C.大于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大于为 D.大小为 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3.天体运动问题 3.天体运动问题
18.(09)2008年 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 日至28 18.(09)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 .(09 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 343千米处点火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 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 343千米的圆轨道 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 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 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90分钟 的是( 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 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 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 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