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七下第3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优秀课件 (2)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在银色的月光下》《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体验新疆少数民族乐曲、民歌的主要特点。
2、感受、体验、探究作品情绪、情感,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
3、通过学习,增进对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及对我国多元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
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
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创"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通过图像资料和作品内容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体验新疆少数民族乐曲、民歌的主要特点,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不同的表现手段感受、体验、探究作品情绪、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随着音乐表演新疆舞。
2、介绍新疆,了解新疆民俗。
活动2【讲授】教学新课
1、简介新疆民族风情。
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歌的种类也较多,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民歌为主。
人音版音乐七下第3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word教案1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柯尔克孜族民族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能力目标:1、学会用库木孜,欢快活泼的琴弹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2、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舞蹈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柯尔克孜族民间歌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唱吧,库姆孜》,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
有人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它是哪个民族的?(生:《唱吧,库姆孜》、柯尔克孜族)很好!柯尔克孜族一个热情,开朗豁达的民族,让我们在这首歌的带领下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个民族吧!(板书课题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二、学习与感受1、随乐学唱,激情导入,走近柯尔克孜族音乐。
2、组织教学,师生歌声问好。
3、舞蹈秀,背景播放《唱吧,我的库木孜》。
4、视听感受,了解柯尔克孜族。
(1)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场各民族的服装秀,同学们能否指出哪几套是柯尔克孜族服饰?并说说对柯尔克孜族还有哪些了解?生:尔克孜族有自己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阿拉伯字母基础拼音文字柯尔克孜族主要经营牧业兼营农业和畜产品加工主手工业柯尔克孜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彩群众流传着各种形式诗歌、音乐、传说、故事、童、寓言和造型艺术传统工艺美术有剌绣、擀毡、雕刻、织花、制作金银饰物等赛马、叼羊、摔跤、马上角力、姑娘追等传统体育活动都带有牧区生活特点逐水草而居夏季住帐篷冬季多定居山谷地带住四方形土屋饮食奶制品和牛、羊肉等食品喜喝茯茶服饰:男穿白色绣有花边圆领衫外套袷袢(无领对襟长衣);妇女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南部妇女穿小竖领衬衫;青年妇女喜好红色衣裙戴红丝绒圆顶小帽或顶系珠子、缨穗、羽毛大红皮帽丧葬:尸体洗净用白布缠头和全身行土葬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禁忌:禁食猪、驴、狗肉和自死牲畜及切动物血;严禁住宅附近大小便;谈时能擤鼻涕;忌讳骑快马门口下马因意味报丧或有吉利消息;忌撒谎、欺骗和赌咒柯尔克孜族宗教信仰,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音乐七年级下人音版第3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案2人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案教学内容: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教学目的:1、能够对我国柯尔克孜族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配伴奏,并能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填充配器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中国地图、多媒体教学光盘、库木孜乐器。
教学设计:1、歌曲知识《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是一首叙事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方法,赞美柯尔克孜民族乐器———库木孜,并通过赞美库木孜表扬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开朗与豁达。
2、导入新课跳一段维柯尔克孜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图上找出此民族所处的省份。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板书课题“《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3、歌曲学唱(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民歌所用的乐器。
(2)讨论总结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表现了柯尔克孜民族的活力与生活的热情。
4、表演(1)播放一段维柯尔克孜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2)请同学们为歌曲《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为歌曲伴舞。
5、创造(1)将课本《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乐谱打击声部的配器补足。
(2)教师总结板书。
(3)给部分同学发放打击乐器,有钢琴特长的同学弹钢琴,其他同学击掌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做伴奏。
6、合作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小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维柯尔克孜族歌曲,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
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2013)-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3、学唱歌曲
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表现了柯尔克孜民族的活力与生活的热情。
4舞蹈表演
5、教师伴奏学唱
6、欣赏各民族的服装秀并对柯尔克孜族的了解
柯尔克孜族的舞蹈:柯尔克孜族把舞蹈称为“比依”,主要是反映柯尔克孜族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特点。柯尔克孜族舞蹈按参加的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男女对舞和
教学
难点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伴奏。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1、《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是一首叙事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方法,赞美柯尔克孜族民族乐器——库木孜,并通过赞美库木孜表现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开朗与豁达。
2、民族概况
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在中国被称为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居民使用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以来自于东欧平原地区的斯拉夫字母(国外),阿拉伯字母(国内)为基础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北疆的有些人能说哈语,南疆的部分人能说维语。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通用汉语、蒙古语。
。
男女合舞等,舞步比较复杂且变化多样,基本步伐以跳跃为主,另外还有碎步、蹉步、移步、跺步、转身、拉手、翻滚、上蹲、曲膝、两臂上举、手掌抖动等。柯尔克孜舞节奏快,热情奔放、情感细腻、舞姿优美、风趣滑稽,具有浓厚的草原乡土气息。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欣赏曲目参考教案 (2)

欣赏曲目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哈萨克族,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冬不拉乐器的音色。
2、视听感受,了解新疆风土人情。
3、初步了解塔塔尔民族的风俗习惯,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
4、初步了解柯尔克孜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学难点: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一、《我的金色阿勒泰》欣赏:冬不拉弹唱《金色的阿勒泰》(1) 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2) 提问并分组讨论:看课本上的图,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你们想去哪儿旅游吗?如果去那里,需要做哪些准备?你们会有哪些准备?二、《赛乃姆》欣赏《赛乃姆》1、教师播放音乐片段,学生辨别民族属性。
2、反复播放视频片段。
请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欢的表演形式(打击乐表演或舞蹈),教师到学生中分别给予指导。
3、教师补充评价并总结。
4、教师介绍《赛乃姆》风格特点,总结基本典型节奏型及基本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
5、教师补充新疆各地《赛乃姆》的特点。
三、《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一)了解作品相关文化出示曲谱,播放音乐《在那银色月光下》,初步了解塔塔尔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
A、地理位置、人口、民族迁徙历史。
B、婚嫁习俗。
C、教育、人口素养。
(二)歌曲学唱1、播放音乐《在银色月光下》,学生用哼唱2、强调歌唱姿势,引导学生从刚才的分析中确定恰当的情绪情感,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试视唱曲谱。
(强调歌唱姿势)3、再次播放歌曲、指导学生模唱歌词。
四、《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说说《歌唱吧,我的库木孜》的节奏特点,和《赛乃姆》相比有什么不同?五、《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欣赏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1、介绍乐曲的创编意向、乐曲风格,主要演奏乐器。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案2人音版word格式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案教学内容: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教学目的:1、能够对我国柯尔克孜族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配伴奏,并能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填充配器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中国地图、多媒体教学光盘、库木孜乐器。
教学设计:1、歌曲知识《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是一首叙事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方法,赞美柯尔克孜民族乐器———库木孜,并通过赞美库木孜表扬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开朗与豁达。
2、导入新课跳一段维柯尔克孜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图上找出此民族所处的省份。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板书课题“《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3、歌曲学唱(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民歌所用的乐器。
(2)讨论总结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表现了柯尔克孜民族的活力与生活的热情。
4、表演(1)播放一段维柯尔克孜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2)请同学们为歌曲《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为歌曲伴舞。
5、创造(1)将课本《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乐谱打击声部的配器补足。
(2)教师总结板书。
(3)给部分同学发放打击乐器,有钢琴特长的同学弹钢琴,其他同学击掌为《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做伴奏。
6、合作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小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维柯尔克孜族歌曲,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
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学设计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学设计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歌唱吧,我的库木孜》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第7节课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 感受并理解《歌唱吧,我的库木孜》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用库木孜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了解库木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尊重。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演奏,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5. 通过音乐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水平各不相同。
有些学生可能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表现力,而有些学生可能对音乐不太感兴趣,缺乏音乐知识和技能。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音乐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而有些学生可能对音乐知识知之甚少。
在音乐能力方面,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唱、演奏或创作,而有些学生可能在音乐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音乐素质方面,有些学生可能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鉴赏力,而有些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3. 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对音乐学习的影响也很大。
有些学生可能能够自觉地参与音乐活动,认真听讲和练习,而有些学生可能缺乏自律,容易分心和走神。
此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也对音乐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学生可能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和积极性,而有些学生可能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对《歌唱吧,我的库木孜》这节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采取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课堂教学设计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第5课《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第5课欣赏课,《歌唱吧,我的库木孜》属于叙事歌曲之类。
歌曲由衷地赛美柯尔克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一库木孜,并通过赞美库木孜来表现柯尔克孜人民的开朗与豁达。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为A大调,是拍,速度较快,由四个乐句构成,为单乐段结构。
歌曲的音域仅为六度,但利用得却十分充分,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歌曲的旋律依据歌词的句法分句。
第一乐句(1-6小节)起始音较低,落音稍高;第二乐句(7-12小节)与第一乐句非常对称,形成一种对答的呼应关系;第三乐句(13-16小节)仅有一个长音,起到了发展变化的作用;而第四乐句(17-24小节)则变得较长(其中包含了三个乐节)连续出现的附点节奏,旋律变得跳动、欢快、活泼。
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柯尔克孜族音乐优美动听的旋律特点,以及表现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能鉴赏音乐的结构特点,能哼唱主题曲(三)创意实践通过声势动作和律动或器乐演奏等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四)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以及音乐实践创造活动的参与,促使学生获得新疆塔塔尔民族的知识技能、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及风格特点。
(一)教学重点:1.能鉴赏歌曲的结构特点,能哼唱主题曲(二)教学难点:1.通过声势动作和律动或器乐演奏等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一、“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新疆地区除了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民族,塔塔尔族还有什么民族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那我们欣赏的这部作品是一首柯尔克孜族民歌,名字叫作《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板书《歌唱吧,我的库木孜》)【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身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颈按弦,右手
用拇指食指弹拨琴弦,或用五指轮奏。
历史
库木孜,历史悠久。库木孜与蒙古族的火不思同源,都是中国古代西 北游牧民族人民创制的弹弦乐器,库木孜即火不思的谐音。相传西汉 时期,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妻,胡人珍视王昭君的琵琶,仿 制的新乐器又不相像,始有“浑不似”之名。宋代俞琰《席上腐谈》: “王昭君琵琶坏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 今讹为和必斯”。1905年,在新疆吐鲁番招哈和屯发掘的唐代高昌古 画中,有一儿童抱弹长颈勺形乐器的图像,与库木孜较为相似。表明 早在唐宋时期,库木孜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流行。
• 库木孜,是柯尔克孜族弹拨弦鸣乐器。 译名还有考木兹。流行于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 什、乌恰、阿克陶、阿合奇、伊犁哈 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Fra bibliotek形制结构
库木孜外形与蒙古族古老的弹弦乐器火不思相似,但 形制上与火 不思已有了较大差异。民间传统的库木孜,用 整块杏木挖制而成,使羊筋弦。特克斯等天山地区的库木孜 ,共鸣箱呈扁平的葫芦形;而阿图什、乌恰等帕米尔山区的 库木孜,共鸣箱则为不等边扁六方形,上窄下宽,上边与琴 颈相接,下边则为琴尾。
现代库木孜,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 和琴 弦等部分构成。常使用杏木、桑木和白松制作,琴体全长88 厘米。共鸣箱扁而平,呈葫芦形,由面、背、框板胶合而成 ,面宽20厘米。头、颈用一块木料制成,琴头无饰,弦槽后 开,左侧置三个弦轴,琴颈细长,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 位。音箱背、侧板用杏木或桑木为之,其上蒙以松木面板, 上部开有一个直径1厘米的圆形小音孔。琴弦由弦孔中穿出 ,通过面板中间的梨木琴马,系于下端的尾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