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中国的光伏发电现状及展望

中国的光伏发电现状及展望

中国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展望1、中国光伏发电的战略地位1.1 中国的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现状和预测;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

图一给出了世界和中国主要常规能源储量预测。

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人类的主要能源来源,因此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的,世界各国都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根据欧洲JRC 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在世界电力的供应中显现其重要作用,达到10%以上,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占到30%;2050 年太阳能发电将占总能耗的20%,可再生能源占到50%以上,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发电将在能源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

图二是欧洲JRC 的预测。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

2003 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6.8 亿吨,比2002 年增长13%,其中:煤炭占67.1%、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8%、水电等占7.3%,石油进口达到9700 万吨。

由于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有所提高,比2002 年提高1 个百分点。

图三给出了我国2003 年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我国政府重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主要有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如下:水能:我国经济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为3.9 亿千瓦,年发电量1.7 万亿千瓦时,其中5 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为1.25 亿千瓦。

到2003 年底,我国已建成水电发电装机容量9000 万千瓦,其中小水电容量3000 万千瓦。

风能:我国濒临太平洋,季风强盛,海岸线长达18000 多公里,内陆还有许多山系,改变了气压的分布,形成了分布很广的风能资源。

根据全国气象台风能资料估算,我国陆地可开发装机容量约2.5 亿千瓦,海上风能资源量更大,可开发装机容量在7.5 亿千瓦,总共可开发装机容量10 亿千瓦。

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光伏发电行业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严重性日益加剧,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产能快速增长:光伏发电行业近年来产能迅速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2.5吉瓦(W)增长到2024年的76.6吉瓦(W),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2.技术进步持续推动:光伏发电技术不断创新,太阳能电池的效能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多晶硅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主流,而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同时,光伏发电与能量存储、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结合也呈现出更大的潜力。

3.国家政策倾斜:为促进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各国纷纷实施了相关政策。

例如,中国实施了太阳能补贴政策,推动了光伏发电行业的快速增长。

此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也通过采购电力、补贴奖励等方式吸引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

1.晶体硅和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并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仍然是主导技术,但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适应性,尤其在柔性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潜力。

未来,晶体硅和薄膜太阳能技术将共同发展。

2.电池技术的创新:随着对更高效、更稳定、更耐用太阳能电池的需求,研发人员正在探索新型太阳能电池,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混合材料太阳能电池等,这些新技术有望在未来取得突破。

3.光伏发电与能量存储的结合: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是其面临的挑战之一,而能量存储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目前,电池储能和氢能储存技术是较为成熟的能量存储解决方案,未来光伏发电与能量存储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4.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指的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建筑物屋顶或其他合适场所,通过自发自用或向电网出售余电的方式发电。

随着技术成本的下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形式之一总之,光伏发电行业在持续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发展迅猛。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无噪音等优点,成为了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光伏发电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技术水平和效率均显著提高。

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光伏电池是硅基光伏电池,其效率一直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光伏材料,如钙钛矿、有机光伏材料等,其效率甚至可以超过传统硅基光伏电池。

此外,光伏发电技术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使得光伏发电逐渐成为一种经济可行的能源选择。

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常见的屋顶光伏电站和大型光伏电站外,光伏发电还可以应用于农业、交通、建筑等领域。

例如,许多农田建设了光伏农业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农业灌溉、照明等提供能源支持。

光伏水泵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解决了某些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此外,随着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光伏发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幕墙、窗户等,实现建筑本身就是电厂的概念。

二、光伏发电技术的未来趋势从技术角度看,光伏发电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型光伏材料,力求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

特别是钙钛矿这个新兴的光伏材料,具有丰富的资源、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光伏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光伏系统的储能技术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如何更好地储存光伏发电的电能,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光伏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还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光伏发电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将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促使其成为主流能源。

同时,光伏发电技术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未来几年光伏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0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完善,而传统的发电方式存在很大的落后性,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技术。

本文对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展望,从而促进我国光伏发电系统的不断发展。

1 光伏发电系统构成及并网方式1.1 光伏发电系统构成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由太阳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直流配电箱、逆变器和交流配电箱组成。

其中不同组元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和太阳能电池方阵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太阳能电池方阵主要依靠串联的方式,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在一起,从而使得电压足够大,符合输出的要求。

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是光伏原件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在元件上发生电荷一侧聚集,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是工作点变化快、输出直流电、功率有限、不能主动调控。

1.2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方式目前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集中式并网又称为发电量全部上网。

集中式并网就是将所发的电能直接输送至大电网,在经过大电网的调控,统一分配至用电用户,与大电网之间的电力是单向的。

第二种是分散式入网又称为发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光伏系统所产生的电能直接供应给负荷,不足或者多余再由大电网进行吸收或者补充。

这两种并网方式的基本条件是,逆变器输出之正弦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与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相同。

在进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过程中,即使达到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王玉楠,张广太(甘肃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兰州 730050)摘 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目前正向成熟化方向发展,并且逐渐成为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运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时,需要依据系统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设计,以避免其对并网运行效率的影响,并且还需落实相应的安全保护技术,避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风险事故的发生。

本文从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以及并网特点入手,对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韩伟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韩伟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韩伟摘要:我国光伏发电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依然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总体上来讲,其发展前景是很好的,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光伏发电的投入,大力扶持我国的光伏发电企业,加快对光伏技术的科研投资,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帮助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一些前沿科技,不断突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封锁,大大促进了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精进,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促进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相关技术;现状;展望1光伏发电并网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从光伏发电并网项目实际来说,其有不错的节能性,具体体现如下:以某228MV光伏电站为例,项目总占地面积7000余亩,在实际运行中,年均提供32899.3万kMh左右的绿色能源,和同等电量火电厂对比,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11.5万吨,并且能够减少大气污染物。

其中,二氧化氯排放能够减少9902.6吨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能够减少28.7万吨左右;氮氧化物排放能够减少4951.34吨左右;烟尘排放能够减少约8.98万吨。

由此可见,光伏发电并网项目,不仅能够缓解环境污染,而且能够获得不错的节能减排效益。

2新能源光伏发电并网发展现状2.1太阳能发电技术影响力扩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地区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保证电网的整体运行。

同时,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太阳能发电使用范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整体的影响也很大。

2.2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面临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的推进还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

在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开展了相关研究,美国、日本和德国开展了太阳能发电的研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增加了投资。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1.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伏发电技术的效率不断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越来越好。

目前,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等多种光伏电池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在生产工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2.成本不断下降:光伏电池的成本一直是制约其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能的扩张,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技术在竞争上变得更有优势。

3.推动政策力度增大:各国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纷纷出台了鼓励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

比如,通过固定和提高电价补贴、光伏发电项目招标、安装并网等措施,大力支持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

4.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光伏发电作为最常见的清洁能源技术之一,在市场上有着巨大的潜力。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光伏发电技术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1.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未来,光伏发电技术将继续向着高效、稳定、环保的方向发展。

新型光伏电池技术如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等也将逐渐成熟,为光伏发电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打下基础。

2.低成本的实现: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能的提高,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会继续下降。

同时,随着电池材料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光伏发电将更加有竞争力。

3.大规模应用的加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发电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家庭、企业、农业、工业和城市等,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利用。

4.政策支持的加强:政府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等问题上的重视,使得光伏发电技术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政策的推动将使得光伏发电技术更好地融入能源体系,推动其发展。

总之,光伏发电技术作为清洁能源技术的代表,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

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市场前景展望

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市场前景展望

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市场前景展望1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扩大,光伏发电行业正朝着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对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一、技术水平的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伏发电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首先,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从传统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到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再到新兴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每一种新型材料都能比传统电池提供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其次,光伏组件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如柔性光伏技术、薄膜太阳能技术等的出现,使得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更加方便灵活,适应性更强。

此外,光伏发电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为光伏发电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与农业一体化等,进一步拓宽了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

二、成本的逐步降低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光伏发电的成本逐步降低。

首先,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制造工艺的改进使得光伏组件的价格大幅度降低。

其次,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光伏发电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降低了运营和维护的成本。

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也为光伏发电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降低成本的途径。

随着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将更加有吸引力,并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能源。

三、市场前景的广阔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光伏发电作为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光伏发电可以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解决能源供应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其次,光伏发电可以在各种场景下应用,包括家庭光伏、商业光伏、工业光伏等,满足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

再次,光伏发电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此外,光伏发电还可以应用于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为偏远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探讨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探讨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探讨发布时间:2022-09-02T09:25:02.36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2月第3期作者:王家成[导读]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王家成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清洁能源的诉求日益增强,作为清洁能源的宠儿的光伏并网技术引领了新的潮流。

发展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秉承了新时代的呼声,同时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本文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并网逆变器以及太阳能储能装置方面对该技术的几个重要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光伏发电并网情况,展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太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现状;前景1、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原理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阵、并网逆变器太阳能储能装置和控制器等,下面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讲述。

1.1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是该技术最基础的部件,其一般由硅片、铝合金框架、接线盒、粘接剂、玻璃面板、背板等组成。

理论上讲,多种半导体材料都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板,由于硅(Si)的储量大、提纯技术成熟等因素,使得单晶硅成为了当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支柱,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且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地位都不会被撼动。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之所以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单晶硅的造价极高,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进程。

太阳能发电的原理是光电效应以及光化学效应,半导体材料(硅)内部的电子在太阳光的辐射下可以产生定向移动,这就形成了电流,将光能转化为了电能,但是这一部分电能很不稳定,而且电压很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到应用端。

1.2太阳能光伏控制器上文提到太阳光的变化很大,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的电也时刻随着太阳辐射在波动,这种波动对于太能能电池板是致命的,会很大程度影响电池板的寿命,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艾欣, 韩晓男, 孙英云, AI Xin, HAN Xiaonan, SUN Yingyun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刊名:
现代电力
英文刊名:Modern Electric Power
年,卷(期):2013,30(1)
被引用次数:5次
1.王长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综述(上)[期刊论文]-太阳能技术与产品 2008(03)
2.马胜红;陆虎俞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1)--光伏发电与光伏发电系统[期刊论文]-大众用电 2006(01)
3.阳光电源参与建设的宁夏三个大型光伏电站同时并网发电 2010(02)
4.张晗阳光电源承建的上海世博会大型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2010(04)
5.马宁太阳能光伏发电概述及发展前景[期刊论文]-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1(02)
6.郑志杰;李磊;王葵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接入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02)
7.查晓明;刘飞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上) 2010(02)
8.杨金焕;邹乾林;谈蓓月各国光伏路线图与光伏发电的进展 2006(04)
9.雷一;赵争鸣大容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与并网影响综述[期刊论文]-电力电子 2010(03)
10.李晶;窦伟;徐正国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太阳能学报 2007(03)
11.王东栋;孟庆昌;张磊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11(31)
12.崔岩;蔡炳煌;李大勇太阳能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太阳能学报 2006(06)
13.叶满园;官二勇;宋平岗以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的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期刊论文]-电力电子技术 2006(02)
14.杨玉林;龚跃玲;张玲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期刊论文]-电子设计工程 2011(20)
15.Kadri R;Gaubert J P;Champenois G An Improv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for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Based on Voltage-Oriented Control 2011(01)
16.杨卫东;薛峰;徐泰山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及相关需求分析[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04)
17.Tran-Quoc T;Le T M C;Kieny C Behaviour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s in Islanding Operation 2011
18.Weitzl Z;Varjasi I Fault Ride-Through versus Anti-Islanding i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2010
19.杨立永;王周龙;田红芳光伏并网系统中的无功及谐波电流检测与补偿[期刊论文]-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1(01)
20.杜春水;张承慧;刘鑫正带有源电力滤波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期刊论文]-电工技术学报 2010(09)
21.Li J;Zhou F;Wang X W A Grid-Connected PV System with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Boost + Dual-Level Four-Leg Inverter 2009
22.刘伟;彭冬;卜广全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综述[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09(19)
23.汪海宁;苏建微;张国荣光伏并网发电及无功补偿的统一控制[期刊论文]-电工技术学报 2005(09)
24.钱军;陶梅玉;孙智一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电压闪变的影响[期刊论文]-低压电器 2011(22)
25.董密;罗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20)
26.Yang Bo;Li Wuhua;Gu Yunjie Improved Transformerless Inverter With Common-Mode Leakage Current Elimination for a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Power System 2012(02)
27.张轶;鲁国起;张焰光伏电站并网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华东电力 2010(05)
28.杨海柱;金新民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期刊论文]-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4(02)
29.郭小强;赵清林;邬伟扬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技术[期刊论文]-电工技术学报 2007(04)
30.Kuo Y C;Liang T J;Che J F A high efficiency single-phase three-wire 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外文期刊] 2003(01)
2004
34.Wang L;Lin T C Dynamic Stability and Transient Responses of Multiple Grid-connected PV Systems 2008
35.Pyo G C;Kang H W;Moon S I A New Operation Method for Grid-Connected PV System Considering Voltage Regul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 2008
36.De Souza K C A;dos Santos W M;Martins D C Optimization of the Ferrite Core Volume in a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PV System with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2010
37.Wang Z Y;Zhao B C;Shi X C A new method of detecting PV Grid-connected Inverter Islanding based on the frequency variation 2011
38.Shimizu T;Suzuki S Control of a High-Efficiency PV Inverter with Power Decoupling Function
39.Fanbo He;Zhengming Zhao;Liqiang Yuan A DC-link Voltage Control Scheme for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PV Inverters 2011(11)
40.Jiang S;Cao D;Li Y Grid-Connected Boost-Half-Bridge Photovoltaic Micro Inverter System Using Repetitive Current Control an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2011(11)
41.Riley D M;Venayagarnoorthy G K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a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Using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2011
42.Balathandayuthapani S;Edrington C S;Henry S D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a Photovoltaic System:Application to a High-Penetration Case Study 2011(02)
1.姚致清.于飞.赵倩.张群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36)
2.王新海.张永军.李俊涛.宗红梅单晶炉二次增料技术与装置[期刊论文]-轻工机械 2014(2)
3.吴振威.蒋小平.马会萌.马速良多时间尺度的光伏出力波动特性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电力 2014(1)
4.刘伟.朱继柱光伏产业的“中国梦”——从美国的“双反”说起[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 2013(8)
5.杨鲁溪小型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3(12)
引用本文格式:艾欣.韩晓男.孙英云.AI Xin.HAN Xiaonan.SUN Yingyun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现代电力 2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