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世界物质统一性-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目的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论,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了解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本章重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3、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本章难点:1、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讲授内容: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本章的内容将围绕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而展开。
主要讲“三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还有意识论,“三观”和意识论共同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看法。
把万物(个别)的共性、本质认定为物质,这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态度和立场,但物质本身是什么,它是个别的东西还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可知还是不可知,辩证唯物主义是如何理解物质的,这是首先要搞清的问题。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如前所述,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试图用物质的原因来说明世界,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没有科学的论证;他们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根据当时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成果,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特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如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这种看法,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传统论,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 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 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 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恩格斯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 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地球公转
月球表面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是光在一年 时间里所行驶的距 离,约为1013公里。
——恩格斯
第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 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 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 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 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 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恩格斯
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 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 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
1秒钟之内:
蜗牛爬行 1.5毫米
地球公转 30千米
马奔跑25米
光波传播 30万千米
第二,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古人云: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一寸光阴 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 阴”,“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都是 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第三,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密切联系的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基石。 实践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 是10万光年,中心厚度 约为1.2万光年
地球
银河系正面图
地球到银河系中心 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 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基 本 粒 子
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不同 而不同,表明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关系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圣才出品】

第2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1复习笔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以及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对“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1.物质的根本特征: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阶段:(1)古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
古代哲学家们从世界的“本原”、“基质”、“统一性”问题,引出了物质概念,并认为水、火、气、原子等构成了世界的本原。
(2)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近代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不变的属性,从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并得出原子是世界本原的结论。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2.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现实中千差万别的物质存在,归根到底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即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自然存在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客观事物,包括无机界、有机界和生物界;社会存在是指为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以及自然环境。
(1)现代科学为合理地划分物质存在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划分物质存在形态的依据是物质的运动形式。
①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一般说来,物质运动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形式。
在这五种运动形式中,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又可归结为无机界的运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pt课件

不天大
董 仲 舒
变 。
不 变 ,
出 于
25
(四)运动与静止关系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 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方生方死,方死方 生,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庄子
26
相对主义诡辩论
人连一 次也不能踏 进同一条河 流。
——克鲁底诺
27
三、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一)含义 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第一节 物质 第二节 运动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
第一节 物质
一、哲学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
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机械唯物 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
物质观
3
(一)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泰勒士: “水”是万物的始基
38
• 1、时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指时空间的
无限性和有限性。
•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辩证唯物主
义认为物质是无限的,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 物质世界及其无限发展的多样性,必须通过 时空间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 物质的无限性和运动的永恒性,也就必然承 认时空间的无限性。
• 另一方面,某一具体事物,总有其产生、发
第三,无限包含有限。无限乃由有限构成。
第四,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 对的;无限则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
48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客观现实世界是多 样的,又是统一的。 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也就是说,物质世 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这是彻底科学的唯 物主义一元论。
马思主义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
-
目录
CONTENTS
01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主要内容
02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马思主义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
1
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
马思主义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思主义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 认识论和方法论。它 告诉我们,要正确认 识世界,必须从客观 实际出发,尊重客观 规律,按照客观规律 办事。同时,我们也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不断推动认 识和实践的发展
马思主义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世界、利用世界,必须坚持科学的价值 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价值观是指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 科学的方法论是指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方法论 只有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世界、利用世界
马思主义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同时,人类社会 也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些规律都是由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所决定的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它告诉我们,自然界是物 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 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宇宙也是物质的,它是由无数个星系组成的庞大的系 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只 有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第一,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据。 第二,实践是人生存的前提。 第三,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第四,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 第五,实践使人在历史发展中自我完善和发展
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实践主体与客体是表征人作为活动者和活 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主体是 指从事实践、认识等活动的人。客体是指 实践、认识等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形而上学不变论
——
道天道
亦,之
不天大
董 仲
变 。
舒
不 变 ,
出 于
两种错误倾向 相对主义诡辩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 生,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庄子
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空间是指运动着物质的广 延性。任何物体都占有一 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体 积和一定的形状。空间就 是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 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 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 和排列次序特性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绝对静止和没有 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非物质的纯粹运动 是没有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 统一。
静止 1、涵义 2、静止的相对性表现
A 、性质未变 B 、位移未变
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 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
的越时科 无来空学 限越有的 性证限发 。 明论展
着所不 时设断 间置地 和的冲 空界破 间限着
,
时间和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辩证关系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
1/2
1/4
1/8 ……
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圣才出品】

第2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______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______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______。
【答案】客观实在;感觉;复写、摄影、反映【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来自于《列宁选集》第二卷:“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______范畴是唯物世界观的基石。
【答案】物质【解析】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唯物主义对于物质观的理解,对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的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3.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是______。
【答案】客观实在性【解析】物质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体现了______与______的有机统一,______与______的有机统一。
【答案】唯物论;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为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
同时,它又是以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总结,是人类以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的理论结晶。
它立足于不断变革的社会实践,在理论上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强调自己的任务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在于现实地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的根本特点是,它从______与______的关系中去理解“物质”,定义“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讲解

时空相对性的表现
1、时空特性随着物 体的运动速度不同 而不同
2、时空随着物体形 态的不同而不同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 别是非欧几里得几何 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时 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 性,而且更深刻地揭 示了时间和空间同物 质运动的联系,时间 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 对性的统一。
❖形而上学不变论
——
道天道
亦,之
不天大
董 仲
变 。
舒
不 变 ,
出 于
两种错误倾向 ❖相对主义诡辩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 生,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庄子
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空间是指运动着物质的广 延性。任何物体都占有一 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体 积和一定的形状。空间就 是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 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 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 和排列次序特性的
•第三、时间和空间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 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 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 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 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是不存在的。
E=MC2
M = M0
1
V C
2 2
章
书
来识衰回
。,;,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 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空间的 特点是三维性。
Y
高
Y1
P•(X1,Y1,Z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
3、基督教的观点 4、近代唯物主义者的思考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 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 写、摄影、反映。
——列宁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物质的根本特征 3、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5、物质的固有属性
仰望星空
词:温家宝 曲:天助
仰望星空.flv
永恒的问题/主题
宇宙的本质 世界的状况 认识的过程 人类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
宇宙的本质→唯物论 世界的状况→辩证法 认识的过程→认识论 人类的历史→历史观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
1、古希腊的思考 泰勒斯 毕达哥拉斯 德谟克利特
2、中国人的智慧 阴阳五行 周易 王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北航校歌《仰望星空》能否千古不朽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兰亭序》为何千古不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 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赤壁怀古》为何千古不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6、运动的五种形式 7、运动与静止 8、时间和空间
三、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1、物质前提 2、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 力量
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自然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2、生产方式决定社映像
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2、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3、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六、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证明 2、实事求是及其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