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六中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政治试题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

7Aunit8 Fashion 第四课时 Vocabulary(新授课) 主备人: 张霞 审核人: 黄华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shirt, shorts, suit, jacket, light, heavy, boring 课前预习 in bed.A. much B.many C. lots of D. more ( )8.When I am playing a game ,there are always a lot of people _______me to finish. A.waiting for B.to wait to C.to waiting for D. waiting 二、翻译句子. 1运动鞋通常穿的很舒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丹尼尔看上去很潇洒很时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双黑色的鞋子正好配我红色的裤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正梳着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希望工程募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真不知道为他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 一、背记下列单词: jumper , shorts , suit , heavy , light , boring , a pair of shorts 二、阅读96页的内容,完成书上练习. 三、根据所给汉语,完成句中单词. (1). I think it is _______ (有趣的)to give a fashion show in our school. (2) I don’t like this coat at all. It’s too ________ (艳丽的). (3) He is always wearing a modern hairstyle,but I prefer ________ (短的) hair. (4)This kind of ________ (轻薄的) long skirt is good for slim tall women. (5).She can’t run fast because she is wearing a _______ (重的) coat. 【反思与心得(约 5 分钟)【课堂检测】 ’t think the trainers fit your _______.(foot) 2.Do you like the colour of the _______ (boot)? 3.How _______ (comfort) it is to swim in the sea in such a hot day ! 4.Who has _______ (many) fashionable clothes things. 5.Some animals enjoy the _______ (colour) things. 6.He look ________ (fun) wearing the strange costumes. 7.My mother wants me to be ________ (health) than before. 8.Of all my hobbies, I like drawing ________ (good) 9.Do you find the _________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ins? 10.______ (be) everyone here today? 二、完型填空. Ann and Joan are ___1____ .Ann looks____2___ .Joan ,and Joan looks like Ann. People often __3____ that Ann is Joan ,and that Joan is Ann.But it’s ____4___ to tell ___5____ difference. The two ___6____ like the same cl.thes. But they like different ___7____.Ann’s favourite colour is blue.Can you ___8____ her in the picture ? She’s ___9____ a blue skirt, a blue hat ,and ablouse.___10____ Joan’s favourite colour is orange .Her skirt is orange. Her skirt is orange ,and her blouse is orange.Her skirt is orange ,and her blouse is orange .Her shoes are orange,too. ( )1.A.brothers B.students C.twins D.boys ( )2.A.at B.after C.for D.like ( )3.A.find B.know C.tell D.think ( )4.A.easy B.hard C.good D.nice ( )5.A.a B.an C.the D.( )6.A.boys B.girls C.friends D.students ( )7.A.colours B.caps C.dresses D.sweaters ( )8.A.look B.read C.see D.watch ( )9.A.on B.in C.from D.with ( )10.A.And B.Now C.Or D.Then 【作业布置】 ’t interesting (同义句) The story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6. Sandy’s skirt is old . (同义句) Sandy’s skirt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7. Sandy often wears a black skirt .(用now改写句型)Sandy ______ _____ a black skirt now . 二.选择 () 1. ____________ is the silk blouse ?A. How manyB. How oftenC. How muchD. How long () 2. --- Your coat looks very nice .--- _______________.A. No, it isn’t nice at allB. Yes , it’s very niceC. Thank youD. Yes , my mother bought it for me () 3. --- ____________ girl is your sister ?---The girl in a red skirt .A. WhichB. WhoC. WhatD. Where () 4. ____________ she _____________ a pair of leather boots ?A. Does , wearsB. Is wearingC. Did, woreD. Are , wearing () 5. Simon is wearing a colourful T-shirt . He ________ very cool .A. seesB. looksC. watchesD. looks at 三.翻译: 1、Daniel看起来神气又时尚。
甘肃省武威六中10-11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

武威六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满分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材料表明()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③对世界和人生,人们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④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世界观、人生观等因素的影响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有意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俗语的哲学寓意是A.人的意志在客观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物质与意识是对立的关系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的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4..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橘子,并且喊道: "我要吃水果!"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A.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 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5.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
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
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
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
”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甲是唯物主义观点,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甲是唯心主义观点,乙是唯物主义观点C.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B.意识对物质有没有能动作用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7.“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政治(文)试题.pdf

D.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
5.下列不属于抽象思维形式的是(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概括
6.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
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央文明委《关于广泛开展向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兴起学习宣传时代楷模热
潮,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以“弘扬‘最美’精神 培育文明风尚”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7.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发表2013年新年讲话,指出:“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
选择,郑重的承诺”。文化学者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
统的继承,因为(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3.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 )
①矛盾律 ②排中律 ③同一律 ④不矛盾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在思维过程中要做到概念明确的最基本要求是( )
A.对事物性质及其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断定
B.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后要保持一致
C.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两者统一
美司机”“最美军人”……他们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在张丽莉
甘肃省武威六中11-12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附答案)

甘肃省武威六中11-12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命题人:齐天柱审题人:齐天柱)(本试卷共4页,大题2个,小题33个,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混乱的东西。
”据此回答1-2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一种朴素的世界观 D.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混乱的东西。
”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没有区别的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3.关于“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关系,正确的是()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方法论人人皆有,世界观只有哲学家才有C.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之所以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因为()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只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必定能取得成功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5.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生存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8.中国明代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
甘肃省武威市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试题(本试卷共4页,大题2个,小题32个。
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2.假设某企业2016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
2017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A.4元、4元、60万元B. 6元、8元、90万元C.4元、6元、90万元D. 8元、6元、120万元3.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将黄金作为对冲美元贬值风险的资产。
因此,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的走势具有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黄金价格连续出现创新高的走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黄金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B.国际市场美元的购买力上升C.黄金的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 D.国际市场美元的购买力下降4.一般来说,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2月,全球一系列重大节日的相继到来,使得黄金消费量保持旺盛,推动了黄金价格的走高。
这说明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是A.黄金的使用价值增多 B.黄金的市场需求增大C.黄金的价值不断提高 D.黄金的市场供给增加5.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政治(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思维的特征是()①间接性②概括性③先进性④趣味性A. ①②B. ②④C.③④D.①③2.下列不属于科学思维的特征的是()A. 认识的客观性B. 认识的定量化C. 认识的无限性D. 结果具有预见性3.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①矛盾律②排中律③同一律④不矛盾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①③④4.在思维过程中要做到概念明确的最基本要求是()A.对事物性质及其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断定B.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后要保持一致C.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两者统一D.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5.下列不属于抽象思维形式的是()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概括6.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③④7.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发表2013年新年讲话,指出:“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
文化学者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③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④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每年的母亲节在5月份,在2012年的母亲节中,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
2010-2023历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1政治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1政治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这表明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3.下面两个图蕴涵的哲理有: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
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
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由此可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欢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常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电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6.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模块学习学段检测政治试题(无答案).pdf

(本试卷共4页,大题2个,小题29个。
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将千变万化的运动形式与我国汉字架构相联系,是一种创新。
创新的哲学依据是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认识是实践的基础C.辩证否定观D.事物是相对稳定的 2.中国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弃其糟粕,取其精华D.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4.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段话说明了(? )A.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B.只要否定就能发展C.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5.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①?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 ②?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总有一天要被否定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不了解辩证的否定,也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 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 B.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 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 D.理论创新无止境 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8.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 9.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指导我们不断取得改革开放的新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威六中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斯密与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
①为人民自己获得丰厚的收入或者物质创造条件②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③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④为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回答第2-4小题。
2.“任何一件物品的价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斯密的这句话体现的道理是()
A.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B.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C.使用价值大的东西,交换价值也大
D.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
3.斯密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这一观点()
A.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B.正确地揭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C.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D.掩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亚当•斯密提出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
4.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A.上帝之手 B.社会规律 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D.无法被人看见的手5.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
A.工人、资本家和土地的创造力 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C.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 D.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老的政治智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6.浙江某市领导班子常用“无为而治”来概括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
20世纪80年代,该市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创造宽松环境,推动了民营经济的繁荣。
该市这一思路的经济学依据是()
A.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B.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C.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D.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得越少越好7.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市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开始更多地考虑“有为”,如出台保护民营经济的法规和政策、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该市商誉、通过规划引导民营产业合理布局等。
这表现()
A.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
B.民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规范与引导
C.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
D.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
A.《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年草稿)》 B.《巴黎笔记》《伦敦笔记》C.《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D.《资本论》
9.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①唯物辩证法②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③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④从人联系到物,再从物上升到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表明()
①相同商品只能卖同样的价钱②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③商品交换和商品价格反映的总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平等关系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A.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C.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D.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12.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就是要()
①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②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③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④鼓励公平竞争,反对垄断行为、地方保护主义及各种不正当竞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
这就会()
①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②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③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④使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价格受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①商品交换都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②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③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④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
A.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B.国家接管私人企业
C.一切采取军事化管理
D.取消工会组织,降低工人工资
16. 下面是某地鞋业生产出现的三种情况,在这三种情况下,该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①某鞋厂劳动生产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
②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某鞋厂劳动成产率未变
③某鞋厂与本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相同幅度
A.提高、不变、降低 B.降低、提高、不变
C.不变、不变、提高 D.不变、降低、降低
1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
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
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8.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
这次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于()A.依靠市场规律是不行的
B.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
C.过分地依靠市场的作用使资本主义到了崩溃的边缘
D.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依赖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
19.毛泽东曾说过,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
毛泽东的上述观点表明()
A.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
C.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0.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武威六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思想政治选修2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材料一在将资本圈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的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
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材料二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利益。
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4分)
(2)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4分)
(3)应如何评价材料一中斯密的观点?(8分)
22.材料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
在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地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存在自然、历史、区位、经济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差距逐年拉开。
材料三目前,我国钢铁、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
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日渐枯竭,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四百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城市河段90%左右被污染,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0分)
(3)简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何影响。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