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二
通信光纤实验报告 南邮

(2)SDH 网管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不同的用户管理权限?
4
(2)SDH 复用映射中采用 C12 复用路径涉及 S385 设备中哪些功能单板?
2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实验报告
实验二:SDH 传输设备网络管理操作(2 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网络管理系统中告警管理、性能管理和用户管理等管理操作实现过程, 熟悉和理解网管操作相关性能参数的意义。 实验内容:了解掌握 SDH 传输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的构成及、使用和操作。 实验项目一:中兴通讯 S385 传输系统网管基本操作 1. 观察 E300 网管系统组成。 2. 使用用户名“ny”和口令“ny”登录客户端 GUI。 3. 了解 E300 网管视图及主要菜单。 实验结果和分析: (1)客户端 PC 与网管服务器是什么关系?
南邮通信工程南邮电工电子实验南邮电工电子实验二南邮教务处南邮正方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南邮程序设计报告南邮贴吧南邮通达学院南邮邮箱
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
专
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成建平 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日期:二○一二年六月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2)说明如图所示的子框中 OW、NCP、QXI 和 SCI 单板的名称。
1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三:S385 业务实现 1. 观察和了解节点配置类型。 2. 观察和了解时钟单板工作状态。 3. 观察和了解 E1 业务实现过程。 实验结果和分析: (1)时钟单板面板上 NOM、ALM1 和 ALM2 状态指示灯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传输。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3. 学习使用实验设备进行通信信号的生成、调制、解调和接收。
4. 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器3. 解调器4. 通信系统分析仪5. 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传输介质6. 计算机及相应软件三、实验原理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光波等信号载体,通过一定的传输介质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
1. 模拟通信:模拟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如语音、图像等)转换成连续变化的电信号进行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2. 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四、实验步骤1. 信号生成: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2. 调制:将生成的信号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号。
3. 传输:通过传输介质将调制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4. 解调: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5. 性能分析:使用通信系统分析仪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五、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实验:- 生成模拟信号,如正弦波、方波等。
- 使用调幅(AM)调制方式对模拟信号进行调制。
- 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 分析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比较调制效果。
2. 数字通信实验:- 生成数字信号,如二进制信号。
- 使用幅移键控(ASK)调制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
- 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 分析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比较调制效果。
3. 误码率测试:- 生成一定长度的数字信号。
- 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南邮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成绩内容;ipconfig 实用程序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 配置的设置值。
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 设置是否正确。
但是,如果你的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这个程序所显示的信息也许更加实用。
这时,ipconfig 可以让你了解你的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一个ip 地址,如果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分配到的是什么地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你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
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你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
ping ——对这个域名的解析是通过dns服务器,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示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或dns 服务器有故障(对于拨号上网用户,某些isp 已经不需要设置dns服务器了)。
3、用route命令查询路由表,并写出路由表中三条信息;4、用命令netstat 查看本机活动的TCP连接,列出三条非本地活动的TCP连接;5、用命令tracert查看到达所经过的路径,并把它们列出来,写出最终的IP地址。
最终的IP地址:203.208.43.79实验成绩1、网络拓朴图网络拓朴图2、基本设置计算机A、B的IP地址如上图所示,但不设置默认网关地址。
因为一旦添上默认网关,就相当于在主机路由表添加一个默认路由项。
3、AB之间连接性测试先从A ping B,或者B ping A,其中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的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表示目标主机不可达,因为在主机A的路由表中没有对B的路由项。
4、在主机A的路由表中分别添加特定主机、特定网络、默认路由项,使AB之间的能相互路由。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悉通信设备的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某种媒介传输信息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
模拟通信是将信息通过连续变化的信号传输,而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编码为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实验中将使用调制解调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通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
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解调器3. 通信接收器4. 频谱分析仪5.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6. 连接线和电源适配器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设备,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
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将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
4. 利用通信接收器接收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解调,还原为原始信号。
5. 使用频谱分析仪观察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信号的传输质量。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信号的频率、幅度、失真度等参数。
7.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现象。
通过调整调制解调器的参数,可以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
实验数据显示,数字通信方式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信号的频谱分布与调制方式密切相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通信技术实验,我们验证了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处理方面。
实验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探索通信技术的更多领域,以期在通信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南邮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92.168.65.254(192.168.65.254)
目标的MAC地址(Target MAC address:):
vmware_c0:00:01(00:50:50:c0:00:01)
目标的IP地址(Target IP address:):
在主机B中增加对A特定网络的路由项:
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2.1 metric 1
设置好,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AB之间连通性,如用特定网络效果是一样的,AB之间可以通信。
9、如果将主机AB的IP设在同一网络中,则不需要设置路由,并可以直接通信,这就是直接交付。本次试验中,我们试着用了一下这种方法。
Micro-St_09:8e:c2
(44:8a:5b:09:8e:c2)
第二行数据链路层:
Destination(目的地址):_Broadcast(ff:ff:ff:ff:ff:ff)_________(这是个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是一个广播地址,就是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接收这个数据帧)Source(源地址):Micro-St_09:8e:c2(44:8a:5b:09:8e:c2)帧中封装的协议类型:ARP(0x0806)(这个是ARP协议的类型编号。)Trailer:是协议中填充的数据,为了保证帧最少有64字节。
实验总结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三使用Wireshark工具抓取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Wireshark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理解TCP/IP协议栈中IP、TCP、UDP等协议的数据结构
3、掌握ICMP协议的类型和代码
南邮通院认知实习报告

南邮通院认知实习报告一、前言作为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巩固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南邮通院的认知实习,让我有机会走出课堂,亲身感受通信工程的应用和实践,对我今后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南邮通院的多个实验室,包括通信原理实验室、光通信实验室、无线通信实验室等。
在这些实验室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各种先进的通信设备,还亲身体验了通信实验的操作过程。
在通信原理实验室,我们学习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了解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差别。
在光通信实验室,我们参观了光纤通信系统,了解了光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无线通信实验室,我们学习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并亲自动手进行了无线通信实验。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南邮通院的研究室,了解了通信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通过与研究人员的交流,我们对通信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操作通信设备,如何处理通信故障,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对通信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四、实习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深感通信工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当今信息时代,通信工程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总之,这次南邮通院的认知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还激发了我的学术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邮通信原理 实验二 BPSK_BDPSK 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2)

实验一AMI/HDB3码型变换一、实验原理AMI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
这是一种将消息代码0(空号)和1(传号)按如下规则进行编码的码:代码的0仍变换为传输码的0,而把代码中的1交替地变换为传输码的+1、–1、+1、–1…由于AMI码的传号交替反转,故由它决定的基带信号将出现正负脉冲交替,而0电位保持不变的规律。
由此看出,这种基带信号无直流成分,且只有很小的低频成分,因而它特别适宜在不允许这些成分通过的信道中传输。
AMI码除有上述特点外,还有编译码电路简单及便于观察误码情况等优点,它是一种基本的线路码,并得到广泛采用。
但是,AMI码有一个重要缺点,即接收端从该信号中来获取定时信息时,由于它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因而会造成提取钟时的困难。
为了保持AMI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人们提出了许多种类的改进AMI码,HDB3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
HDB3码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它的编码原理是这样的:先把消息代码变换成AMI码,然后去检查AMI码的连0串情况,当没有4个以上连0串时,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码;当出现4个以上连0串时,则将每4个连0小段的第4个0变换成与其前一非0符号(+1或–1)同极性的符号。
显然,这样做可能破坏“极性交替反转”的规律。
这个符号就称为破坏符号,用V符号表示(即+1记为+V, –1记为–V)。
为使附加V符号后的序列不破坏“极性交替反转”造成的无直流特性,还必须保证相邻V符号也应极性交替。
这一点,当相邻符号之间有奇数个非0符号时,则是能得到保证的;当有偶数个非0符号时,则就得不到保证,这时再将该小段的第1个0变换成+B或–B符号的极性与前一非0符号的相反,并让后面的非0符号从V符号开始再交替变化。
虽然HDB3码的编码规则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
从上述原理看出,每一个破坏符号V总是与前一非0符号同极性(包括B在内)。
这就是说,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于是也断定V符号及其前面的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再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
现代通信技术 实验报告

南 京 邮 电 大 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专 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成建平、王隽、陈美娟指导单位: 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二○一二年十二月实验一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认知和网管操作实验目的:熟悉中兴通讯S385光纤通信设备结构、机框组成、单板名称及作用;熟悉S385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各功能块面板上状态指示灯的含义。
熟悉中兴通讯E300网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步骤,掌握客户端登陆网管系统和配置网络属性的方法;熟悉网管主要功能和查看系统实际工作状态及告警信息。
实验内容:中兴S385多业务传送设备及单板功能认知,了解设备和E300网络管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光纤通信系统工作状态的查询;系统告警信息的查看。
实验步骤及结果:一. 中兴通讯S385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认知1.观察S385机柜结构。
2.观察S385机框结构。
3.了解S385机柜走线。
分析:实验系统配置成何种网络结构?二.S385业务单板认知1.观察S385子架槽位及单板配置。
2.观察光线路板配置及插槽位置。
3.观察电接口板/支路单元配置及插槽位置。
分析:OL64单板工作状态如何,单板上有哪些指示灯?三. 网管平台E300基本操作1.了解E300网管系统组成。
2.使用用户名“ny”和口令“ny”登录客户端GUI。
3.了解E300网管视图及主要菜单。
分析:客户端PC与网管服务器是什么关系?四. 系统告警信息查询1.观察E300告警信息汇总。
2.查询各级告警类型和数量。
3.查询单板告警信息。
分析:告警分几个等级,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实验二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认知和网管操作实验目的:了解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工作原理。
熟悉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机架、机框、单板及功能。
掌握客户端登陆网管系统的方法;了解网管主要功能和网管基本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1.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课程实验报告
题目:基于Etheral的网络侦听实验
学院通达学院
学生姓名王伟慧
班级学号 10005002
指导教师王珺
开课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日期 2013-6-3
一实验目的
答:在本次试验中,我们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实验目的:
1、了解Etheral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2、了解IPV4包的组成并与实例印证;
3、掌握如何使用Etheral软件抓取FTP服务器,WWW服务器,TCP服务器,UDP包的透明内容。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
答:1、局域网上至少两台已经联网的计算机;
2、Etheral软件,以及所有实验二,实验三用过的软件包与应用程序;
3、文件包;
4、程序。
三实验步骤
答:实验步骤如下:
(一)、实验内容一:
第一步:点击“Etheral”安装包内的“wiresharp-setup.exe”,安装结束后,千万不要重新启动。
第二步:启动:“开始”-“程序”—“wiresharp””—启动Etheral。
第三步:在菜单“Capture”,中找“Interface”。
第四步:选择本机IP地址栏目后面的“Start”,该软件开始捕捉IP网络上的数据包。
第五步:按选项菜单“Capture”的“Stop”结束本次捕捉,并保存本次捕捉的内容。
(二)、实验内容二:
第一步:重复实验一步骤一到步骤四。
第二步:在点击完“Start”之后,马上重新登录,并观察这一瞬间Etheral是否捕捉新的IP包。
(三)、实验内容三:
第一步:重复实验一的步骤一到步骤四。
第二步:首先打开TCP聊天程序客户端,设置服务器地址为:10.108.222.62.设置端口为5000。
第三步:点击“发送”,进行信息之间的接受与传递。
第四步:使用Etheral进行抓包,并保存文件,命名为“TCP响应”。
(四)、实验内容四:
第一步:重复实验一步骤一到步骤四。
第二步:打开UDP通信客户端,设置对方服务器IP地址为10.108.222.61,设置服务器端口为5000。
第三步:在两台机器上运行UDP客户端,打开端口进行数据的接受与传递。
第四步:使用Etheral 软件进行抓包,得到透明数据流,保存文件为“UDP 响应”。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答:(一)、实验内容一的结果:
(二)、实验内容二的结果:
(三)、实验内容三的结果:
(四)、实验内容四的结果:
五.实验体会
在本次的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两点的心得体会:经过本次实验的操做过程,对Etheral抓包软件、两台机器的TCP、UDP软件消息的接受与发送等过程具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与应用,这对于拓宽我个人的知识面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并且进一步增加了我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与热爱
六.思考题
(1)MAC包、IP包、TCP包(UDP包)、HTTP包(FTP包)的关系是怎样,画出框图
mac是二层,数据链路层,通常我们二层协议用以太网协议
ip是三层,网络层,通常是ip协议
tcp是四层,传输层,通常有tcp和udp协议
http属于应用层,是应用层协议
ip(网络层)必须是基于mac(数据链路层),同理tcp是基于ip,http是基于tcp
(2)如何使用软件分析一个IP包的版本号?长度Length?生命周期TTL?头校验?源地址?目的地址?
1、选择好捕包网卡,左连还有一些其它捕包条件供选择,如果当所选网卡不支持“杂项接收”功能,系统会提示相应信息,出现该情况时您将无法获取与本网卡无关的数据包,换言之,您无法获取其他电脑之间的通讯包,所以,建议您更换网卡。
不支持“杂项接收”的网卡,多数为一部分无线网卡及少数专用服务器/笔记本网卡。
2、协议过滤通常情况下,可不选,除非您对协议类型较为熟悉。
3、设置捕包缓冲确省的捕包缓冲区大小为 1M,如果您的要追踪的网络规模较大,可适当调大该值;另外,如果追踪主机 CPU 处理能力不够,也需加大缓冲;否则,可能出现丢包的情况。
4、IP过滤 IP过滤里可以设置想要捕包的IP地址或是设置要排除的IP地址等信息。
5、端口过滤端口过滤过滤里可以设置想要捕包的端口或是设置要排除过滤的端口等信息。
体验“捕包分析” 1、设置捕包过滤项这里的过滤和“追踪任务”过滤设置是独立分开的,请不要混淆,其可选内容项更多。
点按钮:上述选项中,最为复杂的是“数据块匹配”部分,详细的介绍将在下面的章节部分出现,这里只需要配置好正确的网卡即可,其他选项可以不做任何设置。
2、开始捕获,点按钮。
(3)一个TCP包如何确知自己的数据段是HTTP包。
①传送HTTP报文前是否有TCP的三次握手;
②判断数据包中是否含有诸如“GET”、“HTTP/1.1”等关键字。
(4)已知一个IP包,如何知道该IP包的数据段是TCP包还是UDP包。
看IP包头中的协议字段,如果该字段数值为6就表示,里面的数据是TCP的。
如果是17则表示是UDP的
(5)已知一个TCP包,分析其数据段(净荷)的组成结构是怎样的?UDP包的数据部分又是怎样结构?
TCP包: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字段——各占2字节。
端口是传输层与应用层的服务接口。
传输层的复用和分用功能都要通过端口才能实现。
序号字段——占4字节。
TCP连接中传送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
序号字段的值则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号字段——占4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数据偏移——占4bit,它指出TCP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 CP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
“数据偏移”的单位不是字节而是32bit字(4字节为计算单位)
保留字段——占6bit,保留为今后使用,但目前应置为0。
紧急比特URG——当URG=1时,表明紧急指针字段有效。
它告诉系统此报文段中有紧急数据,应尽快传送(相当于高优先级的数据)。
确认比特ACK——只有当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
当ACK=0时,确认号无效。
复位比特RST(Reset) ——当RST=1时,表明TCP连接中出现严重差错(如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原因),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运输连接。
同步比特SYN——同步比特SYN置为1,就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终止比特FIN(FINal)——用来释放一个连接。
当FIN=1时,表明此报文段的发送端的数据已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运输连接。
窗口字段——占2字节。
窗口字段用来控制对方发送的数据量,单位为字节。
TCP连接的一端根据设置的缓存空间大小确定自己的接收窗口大小,然后通知对方以确定对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
检验和——占2字节。
检验和字段检验的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这两部分。
在计算检验和时,要在TCP报文段的前面加上12字节的伪首部。
紧急指针字段——占16bit。
紧急指针指出在本报文段中的紧急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选项字段——长度可变。
TCP首部可以有多达40字节的可选信息,用于把附加信息传递给终点,或用来对齐其它选项。
填充字段——这是为了使整个首部长度是4字节的整数倍。
UDP包:
UDP信息包由UDP标题和数据组成。
UDP的标题结构由5个域组成:源端端口、目的地端口、用户数据包的长度、和检查和,前4个域组成UDP标题,每个域由来个字节组成;检查和域占据2个字节,它有来检测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错误;用户数据包的长度包括所有5个域的字节数。
(6)练习一下 sniffer 软件,回答一下 sniffer还有什么其它功能?
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
(7)针对实验内容五,分析下FTP工作的过程是怎样的?
1. 主进程
2.从属进程
主进程工作步骤如下
a,打开熟知端口,使客户进程能够链接上b,等待客户进程发送链接请求
c,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还会创建一些子程序
d,回到等待状态
从属进程包括
a,控制进程不用来传输文件b,数据传输进程数据链接用来传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