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河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合集下载

2010河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2010河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1、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2、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3、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4、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5、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6、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7、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9、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10、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12、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13、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4、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1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16、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17、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18、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9、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2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不是教育家?()A.孔子B.庄子C.老子D.韩愈正确答案是:B.庄子。

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并不是教育家。

而其他三位都是教育家,故选B。

2、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诗经》中的作品?()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正确答案是:D. 《鹿鸣》。

《鹿鸣》是《小雅》中的作品,而《关雎》、《蒹葭》、《子衿》都是《风》中的作品,故选D。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A.爱国守法B.敬业爱生C.学术腐败D.教书育人正确答案是:C.学术腐败。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而学术腐败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有一次,一个孩子犯了错,老师批评了他,并要求他回家后请家长到学校来。

孩子不敢告诉家长,便欺骗了家长。

第二天,老师来询问家长是否已经到学校来过,孩子说没有。

老师再三追问,孩子始终否认。

老师便打给家长,得知家长已经到学校来过。

于是老师对孩子进行了更严厉的批评,并要求他写检讨书和保证书。

孩子回家后大哭一场,其家长也十分气愤,认为老师不应该为一件小事对孩子这么严厉。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怎么做?对于老师的这种做法,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对错。

老师是为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才批评他的,这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但是,老师也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和家庭情况,不能过于严厉和过于追求完美。

同时,老师也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位老师的做法,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的特征的是()。

A.全面性B.基础性C.民主性D.职业性正确答案是:D.职业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特征具有全面性、基础性、民主性、发展性。

2010江苏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2010江苏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1、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2、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4、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6、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7、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8、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1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12、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13、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1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15、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6、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1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18、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中学综合素质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中学综合素质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D.墨子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学教育的基本特征?A.全面性B.普及性C.单一性D.发展性答案:C.单一性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育”范畴?A.德育B.智育C.美育D.劳动教育答案:D.劳动教育4、下列哪个学派主张“性善论”?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A.儒家5、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重阳节B.中秋节C.清明节D.圣诞节答案:D.圣诞节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述中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答案:中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基础教育,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

具体来说,中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请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答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和过程性。

新课程改革还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3、请简述有效教学的特征。

答案: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教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第三,有效教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效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注重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互动。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D.墨子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学教育的基本特征?A.全面性B.普及性C.单一性D.发展性答案:C.单一性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育”范畴?A.德育B.智育C.美育D.劳动教育答案:D.劳动教育4、下列哪个学派主张“性善论”?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A.儒家5、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重阳节B.中秋节C.清明节D.圣诞节答案:D.圣诞节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述中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河北省教师资格认定(初级中学)考试试卷

河北省教师资格认定(初级中学)考试试卷

河北省教师资格认定(初级中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2、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____ 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运动技能3、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这些是教育的____A.社会功能B.人口功能C.本体功能D.经济功能4、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5、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____A.一般迁移B.顺向迁移C.特殊迁移D.逆向迁移6、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__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挫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____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的成熟时期始于____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9、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之间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____A.公益性B.垄断性C.独立性D.非自愿性10、三结合教育中的“三结合”是指____A.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1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A.2岁B.4岁C.6岁D.8岁12、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____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13、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____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14、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____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考试考查D.实施要求15、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1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D.经验思维17、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A.教育B.教学C.实践活动D.上课18、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____A.《大教学论》B.《理想国》C.《学记》D.《论语》1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规定教师节的时间是____ A.每年的10月1日B.每年的9月1日C.每年的9月10日D.每年的10月10日20、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A.提高学生素质B.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C.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D.学生的个性发展21、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____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22、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____原则。

2010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2010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34、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5、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的学者是(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55、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56、下列分别是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正确的是( )。
A.《孔乙已》、《春》、《龙须沟》
B.《茶馆》、《日出》、《屈原》
D.学校
13、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14、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22、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教师这样的行为( )。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历年考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历年考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历年考试真题下面为大家精心了近几年证的真题,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 )的法律关系A.隶属型B.平权型C.调整性D.保护性参考答案:B【解析】平权型的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视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属于平权型的教育法律关系。

2.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根本功能是( )A.保障功能B.标准功能C.管理功能D.鼓励功能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包括保障功能、标准功能、制约功能、管理功能、鼓励功能。

其中,保障功能是教育政策、法规的根本功能。

3.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 )A.主体B.被监护人C.公民D.未成年人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详细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当义务的人和组织。

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三类: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

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学生与教师。

4. 依照法律规定应承当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以( )为主要内容的责任A.人身自由B.人格尊严C.人身平安D.财产参考答案:D【解析】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破坏了平等主体之间正常的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依照法律规定应承当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责任。

5.法律责任人人必须承当,任何违法者不得逃避或拒不承当。

这表达了( )A.责任的法律规定性B.责任的国家强制性C.责任的专权追究性D.归责的特定性参考答案:B【解析】法律责任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有力手段,人人必须承当,任何违法者不得逃避或拒不承当。

这是责任的国家强制性的表现。

6.学校之间签订的协作合同,经过协商后修改某些法定义务或履行期限及条件等。

这属于( )A.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B.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C.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D.教育法律关系没有变更参考答案:C【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变更,即主体、客体、内容的变更。

2010安徽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2010安徽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一点通

1、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2、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3、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4、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7、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8、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9、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10、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11、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12、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1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14、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5、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1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2、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4、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5、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

A.安徒生
B.阿?托尔斯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马雅可夫斯基
6、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7、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8、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9、“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0、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11、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
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
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
12、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13、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A.社会性
B.继承性
C.特殊性
D.阶级性
14、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高铭暄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16、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7、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白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18、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
B.勇于创新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19、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20、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白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21、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22、(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
B.加涅模式
C.自学一辅导式
D.范例教学模式
23、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24、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25、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高铭暄
26、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27、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28、对未完成义务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部门
D.学校
29、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
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30、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31、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

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

教师这样的行为( )。

A.是正确的,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B.是正确的,老师没有侵犯的学生的身体健康
C.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依法执教
D.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团结合作
32、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
B.校长
C.部
D.地方政府
33、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
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
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
34、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
B.维纳
C.申农
D.普里戈金
35、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
A.学生的家庭类型
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C.学生干部情况
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
36、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
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
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