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尊严》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活人一定要活出尊严,就像老师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位年轻人。

二、学生自读课文读前设问: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小组合作研讨四、集体汇报交流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确: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1.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名人的成长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故事?查阅资料后写出来。

2.小组为单位,读一读自己所写的资料。

让学生去自读自悟,重要的是能通过本篇课文学会怎样去做人。

《尊严》教学设计11【教材分析】《尊严》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哲理性极强的文章。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尊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尊严》教学设计篇一本课由“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三框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怎样预防违法等内容。

第一框“走近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生活离不开法律”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第二框“法不可违”。

“谁都不能违法”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

并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最后简要说明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必受惩罚”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

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

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认清犯罪危害”告诉我们犯罪的危害。

通过初中生自身的事例说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纪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可见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不仅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给家庭和自己带来灾难,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主要介绍预防犯罪、要防患于未然等内容。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尊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尊严》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

课文通过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命运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的道理。

仔细品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记叙文,在本单元,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明确向人们昭示了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进一步探究__的写作特色,发现它在表达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这也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理解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它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

教学过程:揭示课题:请学生说一说对尊严这个词语的理解。

使学生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段落多读几遍。

把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周围的伙伴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认读词语,重点指导"善"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读的过程中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的意思。

读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深挖内涵:紧扣课文的中心:"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它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

"这句话展开教学。

首先,请学生说一说:富翁是什么样的人然后采用反诘法出下面的问题:富翁是指有钱人,可是哈默没有权势,没有地位,甚至连饭都吃不上,这样的人怎能是富翁呢我觉得他跟本就不是富翁。

学生这时很可能反驳教师,阐述哈默是富翁的理由是因为他有尊严。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你们的理由还不够充分。

要想让我认同你的观点,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要么你用生动的朗读打动我,要么你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有理有据的说服我。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尊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词句理解中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了解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尊严的详细含义和现实价值;感受文章的表达特色。

3.联系词句理解,指导读好重点句段。

[教学预备]生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自读“尊严”事初知“尊严”意〔一〕试说题意,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相机指导“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解题。

〔调动积累或查阅工具书,说说自己对“尊严”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同学自读。

3.反馈自读状况。

⑴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⑵相机强调生字读音〔如:沃尔逊、杰克逊……〕〔三〕引导质疑二、细读“尊严”语体会“尊严”味〔一〕通过质疑引导理解“例外”一词的意思;抓住“例”引出逃难情景,整体感知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逃难群象。

〔以引读为主〕1.联系词句感知、想象逃难情景,理解“逃难”。

〔相机指导读准多音字“难”;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理解生词“面呈菜色”、“疲乏不堪”〕2.想象逃难人吃饭的样子,体会“狼吞虎咽”的意思。

〔一〕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自读建议: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联系课后思索第三题,看一看哈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并把哈默说的话勾画下来,再结合他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同学自读。

〔老师相机指导〕3.沟通、商量。

〔1〕哈默说了些什么呢?听了哈默所说的话,你有什么感觉?〔2〕品词析句。

〔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敬重同学的多元理解〕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①想一想哈默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②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③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看法真诚……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立刻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①引导同学结合前文抓住提示语中的“立刻”、“灰暗”等词语,体会哈默听到没有活干时的绝望;抓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详情描写,体会哈默此时的饥饿……等冲突心情。

《尊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尊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尊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尊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2、让学生习得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理解“尊严”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什么叫尊严?我们先来完成这道练习题。

课件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字典中对“尊”的解释:①地位或辈分高;②敬重;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④量词;一尊佛像()自尊()令尊()尊严()....那么“尊严”一词是什么意思?尊严:指的是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本文主要讲谁有尊严?哈默。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哈默,感受他如何赢得了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二、品读感悟,思考“尊严”(一)1、根据意思,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1)指某人因某事或营养不良而脸色变得很难看。

()(2)形容非常疲乏。

()(3)脸上没有一丝血色,()(4)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5)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2、对照答案自我纠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齐读,你发现这些词语写什么?(这是对逃难人外貌的描写。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当中去。

请在课文里找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大家能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外貌: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逃难人和年轻人的外貌和吃相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结:逃难者劳顿奔波,饥寒交迫,让所有的逃难人身体虚弱、饥饿不堪、急需食物充饥。

(二)、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形象。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师:当善良的沃尔逊人把食物送到这些逃难人的面前时,有一个人与大家表现不一样。

课文第二自然段那个词说明“不一样”?“例外”哈默的例外表现在哪里?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什么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哈默的例外?(年轻人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小学语文《尊严》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语文《尊严》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语文《尊严》教学设计优秀3篇《尊严》教案篇一【教材内容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吃这份食物。

他的言行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由衷赞赏,他被杰克逊大叔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在困境中仍坚守自己的尊严;从杰克逊大叔的言行中感悟到每个人都应该诚挚地维护他人的尊严和尊重别人,认识到尊严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

【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分析:对于尊严一词,学生在理解上是有困难的。

因为它太抽象,无法用言语清楚地表达出来。

应该说那是一种意会的精神。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尊自强的认知是浮于表面的,不能真正从内心产生认同感。

要孩子们通过文中对主要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感受其中深刻的含义那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孩子们毕竟还是有他们阅读后的一些感受和体验的,让他们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学习,相信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下,也能有一定的感悟。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有自己一定的见解,而且有较强的发言积极性。

【教学目标】教养: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通过对哈默、杰克逊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从中懂得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6篇)《尊严》教学设计篇一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能根据课文情境读好年轻人说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人格魅力,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1、从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2、理解杰克逊大叔赞扬年轻人的话,体会为什么说年轻人有尊严,百分之百是富翁。

一、激趣引疑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故事,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读后交流。

三、研读课文,感受人格魅力板块一: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年轻人多么需要食物。

找出有关句子,反复读一读。

2、读后交流。

板块二: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面对杰克逊大叔送上的食物时,是怎样说,怎样做的?2、交流:指名读有关句子,随机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年轻人疲惫但坚定的语气。

3、引读。

4、说说读完这部分内容后的感受。

板块三:1、读课文,找出写杰克逊大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随机引导:年轻人没有(),但他有()。

2、想象说话:我想对()说:(自由选择对年轻人或杰克逊大叔说)。

尊严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特别关注尊的写法,尊与遵用法的区别。

堪、瘦、喉的写法。

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面呈菜色的意思。

2、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理解“别看他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重点:1、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别看他什么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尊严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尊严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尊严教学设计(精选3篇)尊严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和接纳。

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课文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显然、狼吞虎咽、例外、苍白、骨瘦如柴、需要、灰暗、喉结、赞赏、思量、惬意、僵硬、许配。

(认知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德育目标)【教学重难点】1、重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2、难点: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小故事。

2、风雪声的录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风雪大作的声音),老师动情地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他们需要食物、衣服、炉火)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尊严》的教学设计
雅邑学校李芳
教学课题:《尊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逃难、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抓住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初步感知“尊严”的具体含义。

2、边读边想,品味词语,与哈默展开对话,体会人物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体会什么是尊严。

教学时间:2个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收集哈默的生平事迹。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哈默自尊、自强、自立及杰克逊善良、真诚待人的可贵品质。

“尊严”是本文课题,意思比较抽象,四年级的学生因为阅历有限,很难理解其具体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初识尊严
1、讲述成语故事“嗟来之食”,师:穷人宁愿饿死也不吃别人侮辱性施舍的食物,这说明他是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人。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有尊严的人——阿曼德·哈默。

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尊严》,板书课题。

3、理解课题:什么是尊严?(尊贵庄严)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生字,学习时注意生字的音节、音序、结构、偏旁并自己寻找识记方法。

2、开火车式检查自学生字情况,教师重点指导“善”书写时注意上边是“羊”子,“瘦”书写时注意竖和下边的“又”相连。

3、通过范读、男女对读、指名读、接龙读等多种形式学习新词。

三、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检查课文朗读,及时纠错。


3、复述课文内容。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实际能力,只能把课文的部分情节读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4、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和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概括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做适当引导。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的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交流哈默的生平事迹,导入新课
1、出示哈默图片,汇报交流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哈默的生平事迹。

2、师:哈默能成为石油大王、亿万富翁,这不是偶然,不是靠运气,这跟他年轻时的为人处世分不开。

下边我们一起细细看看他年轻时是怎样为人处世的。

二、精读课文,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从哪看出这群逃难的人非常饥饿?(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让学生自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2、画出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对话,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3、圈出描写年轻人动作、外貌、语言的词语,读一读,从这些词语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


4、小组内讨论: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
思想。

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
4、全班讨论:
年轻人的饥饿和一定要劳动后才吃饭的原因。

(教师相机板书)5、找出描写镇长杰克逊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镇长杰克逊是个怎样的人?(教师相机板书)
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小组齐读六、七自然段。

2、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这是谁评价的?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3、镇长杰克逊凭什么这么说?
哈默是个拥有尊贵人格的人,他不因穷困潦倒而自卑,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换取应得得酬劳,只有这样,才觉得舒心、踏实。

他的穷困是暂时的,凭着他的骨气和毅力,一定能创造财富。

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四、课后延伸
指名回答: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记录身边有尊严的人的事迹。

板书设计:
7、尊严
饥寒交迫不失尊严的人
自尊
哈默面对施舍不失尊严的人自强
自立
面对施舍牢记劳动的人
杰克逊:善良真诚
教学反思:虽然四年级不再把字词教学作为重点来抓,但根据我们班语文基础较差的情况,教学中我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识记字、词的方法。

在教学课文中注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