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
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
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

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
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六、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

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尊严第二课时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尊严第二课时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尊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夸奖那位年轻人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尊严》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深入朗读,品味词句1、学习第一自然段:读句子,想画面。

通过理解逃难、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指导学生读出逃难者的艰苦。

2、学习第二到四自然段:⑴ 当大家都在狼吞虎咽时,只有一个人例外。

那么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些文字是描写这幅图的?⑵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

体会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⑶ 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说说你还体会到了什么?⑷ 小结:对呀,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而杰克逊大叔的善良也感动着我们。

让我们来看看杰克逊大叔是怎样评价哈默的?3、学习五、六自然段,体会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

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感谢您的阅读!。

“7尊严”第二课时教案:从关键概念到教学实践全面展示

“7尊严”第二课时教案:从关键概念到教学实践全面展示

“7尊严”第二课时教案:从关键概念到教学实践全面展示。

一、教学目标:1.了解7尊严的概念和重要性2.理解7尊严的含义和表现方式3.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7尊严二、教学重点1.7尊严的概念和表现方式2.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应用7尊严三、教学内容1.课程引入为引入课程,教师将7尊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猜测这些词的含义,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7尊严的重要性和表现方式。

老师向学生介绍这些概念,解释其含义和重要性,并讲述其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2.课堂讨论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7尊严的概念和表现方式,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历,并提出自己关于这些概念的想法和看法,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7尊严的具体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情况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是否存在7尊严的表现,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概念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4.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练习,例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项目作业等,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概念并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5.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课程,概括学生所学的内容,强调七个尊严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及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2.启发式教学法3.角色扮演法4.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综合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改善教学策略。

同时也可以在课程前、课程中和课程后提供评估,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六、教学创新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多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例如,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视听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绘画和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这些概念和运用它们。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第 课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教 难 材 教 分 学 析 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 具 法 法 点 过程与 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重 点 题 知识与 能 力
课 时 计 划 周 第二(章、单元)第 2 节 第 7、尊严
课时


月 课 型
日 精读课
1、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 2、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教学过程(续) : 1、从以上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年轻人是一无所有的,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 有尊严。从哪些描写看出他有尊严? 2、请找出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对话读一读。 3、为了表现哈默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对人物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描写。 (1)外貌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1.“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就得到这些食物!” 3.“不,我现在就做„” 从这些描写我们体会到哈默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总结感悟 尊严就是用劳动去换取幸福,去劳动,去争取,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故事以“尊严”为 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 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六、当堂检测 1、读下面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或语言的句子, 注意带点的词语,写出你自己的理解。 (略) 2、选词填空.(略) 板书设计: 7、尊严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目光灰暗 蹲下捶背 留下帮工
(年轻人)尊严
作业布置: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 着拟一条人生格言。 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 想,然后交流。 教学后记: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语渲染,创设情境师: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谁能描述一下他们是怎样的?1.“面呈菜色”什么意思?一个面呈菜色的人,平时可能大鱼大肉吗?那么他们吃的什么?2.他们不仅吃不好,一路上,他们翻山涉水,经历了很多困难,他们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难呢?(也许曾遇上狂风暴雨,也许曾碰到可怕的大风雪)3.看到这群可怜的人,沃尔逊人热情的地招待了他们,逃难的人们是怎样做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出示句子,理解狼吞虎咽)(二)、师生对话,深入文本1.就在所有的人都狼吞虎咽的时候,有个人却例外,因为他有尊严。

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从哪儿体会到年轻人有尊严。

(自由读,划句体会)2交流(1)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与众不同饥饿不堪、身体虚弱、急需食物充饥)尽管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

齐读句子(2)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失望杰克逊大叔没有派活儿给他;年轻人非常需要食物;做人的尊严战胜了饥饿)(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尽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

尊严第2课时教案

尊严第2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问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尊严》这篇文章,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一、两名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紧扣课文的中心:“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它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

”这句话展开教学。

二、细读课文,感悟“尊严”哈默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文中哪些句子你可以体会到哈默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呢?(一)学生自读自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哈默的可贵品质。

1、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哈默维护自己尊严的句子。

2、四人一小组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感悟。

◆出示重点句一: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引导学生体会逃难的人在接受沃尔逊人的食物时,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哈默当时也很饥饿,但他没有这样做,说明他在维护自己的尊严。

】①学生交流感受。

②“狼吞虎咽”【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哈默“狼吞虎咽”的句子,画出来,并与此句作对比。

】③师:什么是“狼吞虎咽”呢?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a、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

b、相同:可以体会到逃难者和哈默都很饥饿,迫切需要食物。

不同:逃难者默然地接受了沃尔逊人的食物,而哈默是先劳动再吃食物,说明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出示重点句二: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引导学生体会哈默当时饥寒交迫,生活艰难。

即使到了这等地步,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四年级下《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代石油大王哈默以自尊赢得镇长的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本文对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致的描写来体现的。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

2.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走近哈默,领悟他的品质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2.全班交流(1)指名分别读三次对话。

(2)学习第一次对话a.出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需要您做。

”b.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预设:通过“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这句话中感受到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c.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入理解“尊严”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育学生要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体会“尊严”的含义。

(2)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尊严》这篇课文,认识了文中的主要人物,谁能来说一说?(指名回答)2、那谁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句子和感受。

3、全班交流汇报。

(1)外貌描写“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年轻人非常饥饿、疲惫、虚弱)(2)动作描写“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从这两个动作描写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年轻人的礼貌和饥饿)(3)语言描写“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通过年轻人的语言,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尊严、自尊自爱)4、分角色朗读杰克逊大叔与年轻人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5、思考: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这个年轻人?(因为他看到了年轻人身上的尊严和潜力)(三)理解重点语句1、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2、小组讨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

课文写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

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下的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

本文尊严的内涵十分深刻,学生在理解上存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的比较和感悟中体会人物的感情,从而训练他们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

另外,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蜜罐里,他们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时会有困难。

因此,借助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
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同学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身的尊严。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和词语。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新授内容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进行体会。

(1)描写年轻人的外貌的句子: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2)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3)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4)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1、谁来读读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指名读)
①谈体会:你从这句话的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②“骨瘦如柴”是什么意思?
③投影:“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他最需要的是
什么?(指名说说)
2、然而,他有没有选择这些?他选择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①指导朗读:“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②当年轻人听到没有活儿做时,他表现怎样?(指名说)投影:“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理解:
a、“顿时灰暗”是什么意思?
b、他的目光为什么顿时灰暗起来?
c、此时,他在想什么?
d、谁来读读这句话?
e、读到这儿,你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
3、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指导朗读。

①分角色读。

②从这两人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4、最后,年轻人有没有吃上这些食物?
①理解“狼吞虎咽”。

②这一动作说明了什么?
③年轻人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人?
5、表演人物对话。

3、巩固内容:
由于年轻人的这种高尚的品格得到了杰克逊的赞赏。

1、什么是“赞赏”?
2、杰克逊是怎样赞赏这个年轻人?
3、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投影)(指名读,谈体会。


①“什么都没有”说明了什么?
②“百分之百是个富翁”的“富翁”指什么?
③杰克逊为什么这样夸他?
4、杰克逊的话有没有成为现实?(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4、总结全文
1、你认为哈默和杰克逊是个怎样的人?
2、从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3、现在,我们知道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吗?
六、课外延伸
阅读《嗟来之食》,思考问题:
1、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人有尊严?
2、从他的身上,我们学到些什么?
3、有关尊严小故事
(1)有一次,周总理去会见某外国元首。

那个国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国和中国人民。

就在和周总理礼节性的握过手之后,他从衣服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手帕放回了兜里。

这时,周总
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洁白的手帕扔进了垃圾箱!一生节俭的周总理,用一块洁白的手帕,又一次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2)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只见周恩来从上衣口袋中抽出一支钢笔,说道:“事实的确如此。

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
(3)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周恩来回答道:“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七、布置作业
找一找有关尊严的故事,看看它给你有什么启发。

八、板书设计
尊严
↗↖
年轻人杰克逊
↖↙
赞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