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7尊严(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5篇范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5篇范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临朐县慧敏爱心小学王树升)7、尊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尊严、款待、赞赏、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从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学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难点:1、体会什么是尊严。

2、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写法。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

2、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嗟来之食”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讲后教师慨括)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年轻人有关尊严的一个故事,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板书:尊严)二、学生自读课文: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内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全班内师生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后教师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不白白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1、读写生字新词,根据课文理解词义。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按要求画出:描写小伙子外貌的句子: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尊严 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尊严 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的身上我学习到善良、尊重他人、注重人品的品质。
课文结构
开端:难民受款待 先干活儿 接受食物 再吃饭 不吃饭 获得食物 成为好手
尊 严
经过
不干活儿 为人捶背 留在庄园
赢得尊重
拥有尊严文主旨
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
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
了什么?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wò)尔逊(xùn)小镇
上来了一群逃难[nàn]的人。他们面呈(chénɡ)菜色, 疲惫(bèi)不堪(kān)。 从“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可以看出什么? 从“面呈菜色”可以看出难民一直过着食不果 腹的日子,他们最需要的是食物。从“疲惫不堪” 可以看出难民经过长途跋涉,非常疲劳。
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 尊重,尊严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推荐阅读
您给了我的琴声以尊严 李丹崖 在法国一个人头攒(cuán)动的街心花园里,有一个乞
讨者,他的名字叫阿姆。
和其他的乞讨者不同,阿姆穿着燕尾服,乞讨的时候, 优雅地站着,聚精会神地拉着一把提琴,嘴角微微扬起,像 是一弯温暖的月。面对这样一位绅(shēn)士乞讨者,很多 人都愿意慷慨解囊(náng)。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施舍阿 姆都接受。
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串珠问题: 1.课文围绕“尊严”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哈默,在饥肠
辘辘的情况下,执意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给他的 食物,维护了做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后来 成为石油大王的故事。
2.文中称赞谁有尊严?为什么说他有尊严? 文中称赞年轻的哈默是个有尊严的人,因为逃难
7 尊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草场中心小学:李久明【教案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教材分析】《尊严》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

课文通过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命运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的道理。

仔细品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记叙文,在本单元,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明确向人们昭示了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进一步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发现它在表达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这也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

【基于学情】本班学生比较喜欢朗读,特别擅长将自己变成课文中的角色去读、去悟。

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的好文章。

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教学方法】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学习。

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变逐段讲授的地毯式教学为抓住重点语句深刻体会的挖坑式教学。

并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1、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说出人物品质,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尊严的理解。

2、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读重点句子,用自己的话说出对“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它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

”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抓住描写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理解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它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第二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第二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题:7、尊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书,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语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严”。

3、通过读书、思考、讨论,懂得尊严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语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严”。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案板书设计:7.尊严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整体感知《尊严》二.复习词语,导入新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逃难尊严哈默杰克逊三.概括文章,整体感知1.你能用上红色的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本文讲述了:南加州沃尔逊镇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善良的人们给这些难民送去了食物,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但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

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却坚持要为杰克逊大叔干活后才能吃饭。

杰克逊大叔让年轻人捶了背,并给了年轻人食物。

杰克逊大叔评价他: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个年轻人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四.品词析句,体会尊严(一)质疑问难:1、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可是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却这样评价他出示(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板书:哈默逃难人】1)现在:现在的哈默是怎样的处境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2自然段寻找答案。

答:哈默是逃难人,(那文中是怎么描写逃难人的呢?)此时的他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这些都是对哈默外貌的描写)看到这样的哈默,你感受到了什么?(特别的想吃饭。

)【板书:外貌描写】背井离乡,缺吃少穿的逃难人,此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这群面呈菜色的人需要的是————;这群疲惫不堪的人需要的是————;这群脸色苍白的人需要的是————;这群骨瘦如柴的人需要的是————。

【吃饭】所以,当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尊严》(第二课时)教案(朱文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尊严》(第二课时)教案(朱文条)

课题: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尊严》(第二课时)上课班级四(1)(3)班备课教师朱文条上课时间2017年3月6日第4周星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运用按写作顺序,抓重点句子,引导感悟。

学法指导学习小组合作、探讨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导入一、回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进入课文学习。

用谈话的方式导入,勾起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回忆。

p12分钟初学新知二、深入到文本1、教师提问从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年轻人是一无所有的,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从哪些描写看出他有尊严?2、找出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P2-1015分钟合作探究引导析疑三、课文对哈默有哪些具体描写,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1)外貌:①用心地再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十分饥饿,脸色苍白,非常瘦弱,瘦的皮包骨头,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倒……)。

②你们说的非常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此时此刻他最需要什么?可是当食物摆在面前时,他却拒绝了,为什么?(2)语言(3)动作:哈默的动作也蕴含在对话的过程中。

哪个小组愿意交流?①仰起头:地位平等,人格平等,不准备让别人施舍;目光灰暗:说明哈默很失望,没有活干,他就不能吃东西;轻轻地捶背:干活认真)②狼吞虎咽: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③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学生找出课文里边符合问题的句子,并讨论句子表现出来的哈默的形象。

-人教版四年级《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nbsp&nbsp&nbsp&nbsp设计理念:以朗读为主,使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想像,去读感悟、读体会。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觉是从对象中来的,是由对象认识的一种产物。

教学目标:1、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教学流程:1、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尊严》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板书课题:〈〈尊严〉〉)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尊严2、入情入景,朗读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给你们一种新的朗读方法,你们想不想学呀?生:想。

师:其实要想学会这种方法非常的简单,只需同学们记住这个字(板书:像)要想读得像,还有一个小窍门:读哪句话,你的脑海中必须要浮现那句所表现的情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读什么就要像什么。

(1)、范讲第一自然段“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能告诉老师,当你读了这句话之后,再你的眼前看到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指名答)根据你的想像,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生评价,再读)师:他们的脸色?生:面呈菜色。

师:神情?生:疲惫不堪。

师:想想,如果你是逃难者之一,又饥又渴,还会读得那么有力吗?生读(指名读,生评价,再读),老师提示:一定要读像。

师:这时,有一些好心人送来了许多好吃的食物,如果你就是这群逃难者之一,你会怎样?(生答)同学们都已经体会到了逃难者的艰苦,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3、图文并貌,深切体会“在这里面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当他面对美味可口的食物时,是怎样做的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观察这幅图,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生答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些文字是在描写这幅图的?(2—4自然段)(生答,指名朗读,扮角色读,生评价,再读)划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尊严(第二课时)

尊严(第二课时)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 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 动,说:“先生,那我不能 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 ,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 现在就做,等 做完了您的活 儿,我再吃这 些东西!”年 轻人站起来说。
“不,我 现在就做,等 做完了您的活 儿,我再吃这 些东西!”年 轻人站起来说。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 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
有价值。
——海卡尔
策划:屠元成 斯苗儿 郑少艾 制作:金毅 审核:滕春友 责编:朱卫国 宁宇
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11-11-20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课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课时)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金毅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他仰起头, 问:“先生, 吃您这么多东 西,您有什么 活儿需要我做 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 光顿时灰暗了,他的 喉结上下动了动,说 :“先生,那我不能 吃您的东西,我不能 不劳动,就得到这些 食物!”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 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陶行知
▲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
——普列姆昌德
▲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
懂得什么。
——桑塔亚那
▲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
尊严来守卫他。
——爱默生
▲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 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 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 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 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小学四年级语文《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问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尊严》这篇文章,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一、两名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哈默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文中哪些句子你可以体会到哈默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呢?●二、细读课文,感悟“尊严”(一)学生自读自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哈默的可贵品质。

1、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哈默维护自己尊严的句子。

2、四人一小组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感悟。

◆出示重点句一: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引导学生体会逃难的人在接受沃尔逊人的食物时,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哈默当时也很饥饿,但他没有这样做,说明他在维护自己的尊严。

】① 学生交流感受。

② “狼吞虎咽”【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哈默“狼吞虎咽”的句子,画出来,并与此句作对比。

】③ 师:什么是“狼吞虎咽”呢?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a、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

b、相同:可以体会到逃难者和哈默都很饥饿,迫切需要食物。

不同:逃难者默然地接受了沃尔逊人的食物,而哈默是先劳动再吃食物,说明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出示重点句二: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引导学生体会哈默当时饥寒交迫,生活艰难。

即使到了这等地步,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① 学生交流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尊严(第二课时)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领悟文章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点:
学习从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中认识自尊的可贵。

教学难点:
认真阅读课文,能够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分析,懂得什么是尊严;从哈默的故事中受教育,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解题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尊严》,“尊严”是什么意思?(以自尊
赢得别人的尊重。

很有自尊)2、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这群逃难的人他们为了躲避灾难,背井离乡,个个面呈菜色,又冷又饿,疲惫不堪。

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是不是所有逃难的人都这样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呢?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年轻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2—5自然段。

1、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

(板书:杰克逊、年轻人)2、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划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把体会写下来或与同学交流。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3

请同学们汇报你划出的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多仔细呀!5、现在我们朗读第一句话“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这句话中“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以看出什么?年轻人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6、朗读第二句话“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从哪里看出来?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7、杰克逊大叔怎么回答?大家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这么回答? 8、朗读第三句话“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与“我一定要劳动,才得到这些食物。

”再读读这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9、杰克逊大叔尊重这位年轻人,他怎么说?10、杰克逊大叔满以为这次年轻人肯定会吃这些食物了。

他猜对了吗?11、朗读第四句话“‘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从哪里体会到的?再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12、杰克逊大叔觉得这位年轻人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呢?(板书:赞赏)13、年轻人这坚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们,也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杰克逊大叔为他提供了捶背的机会,那么,年轻人是怎样为杰克逊大叔捶背的?请大家读出第五句话:“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14、年轻人付出了劳动才接受了食物,饥饿难耐的他吃起东西来是什么样子的?(狼吞虎咽)一起读读第六个句子“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课文中还有哪个地方也用到“狼吞虎咽”这个词?找出来,比较一下两个句子。

课件出示:(1)这些逃难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15、分角色朗读文中三处对话。

三、略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这位年轻人?2、杰克逊大叔是怎样评价年轻人的?一起读出这句话。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3、杰克逊大叔既说年轻人什么都没有,又说他是个富翁,这是不是很矛盾?为什么?“现在什么都没有”是什么意思?“富翁”是什么意思?4、当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面前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5、同学们,你们知道文中的年轻人是谁吗?一起朗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

课件出示:哈默的图片,简介亚蒙·哈默 ____年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西方,他被称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

____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

三、感情升华,思想教育。

1、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吗?(课文讲了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