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和除杂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收集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装置示意图
图1
图2
主要仪器
试管、酒精灯、
导气管
试管、导气管
典型气体
氧气
氢气、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
试管口方向、 出气导管的深
出气导管的深度
2)固液常温型
小红,咱们收集 几瓶CO2,做其 性质实验吧!
讨论:如 何改进实 验装置?
小明,怎么 总得加药品, 真麻烦。你 有好办法么?
等
中考仿真
(3)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 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 反应放热引起发生 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 置是 A; 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 气体应从_b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中考仿真
2、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 (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 化氢气体。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 么收获?
小结
1、对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收集进行巩固;
2、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能灵活运用气体净化(包括干燥) 尾气处理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思考: 在制取气体前我们都必须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气体受热膨胀法”是常用方法。请课 后思考,如何检查下图(I)、图(Ⅱ)装置的气 密性。
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
a、制取大量的气体
1取大量的气体
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
b、能随时添加液体
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
c、连续制取并能控制反应速率
三、收集装置和注意点: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收集和除杂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收集和除杂--------------------------------------------------------------------------作者: 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五科学探究5.2气体的制取、收集&除杂(2013年版)【中考导航仪】中考说明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解读考纲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如下要点:①学会H2、O2、CO2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制取的原理、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组装顺序和操作顺序) 、收集方法、检验(或验满、验纯)等基础知识。
②会根据所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需要的反应物状态等性质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水溶性、密度等)选择收集装置。
考情回顾(江西省)考点年份情况统计气体的制取、收集&除杂2012年20题9分实验题考查制取CO2& O2以及SO2的除杂2011年25题5分实验题考查制取O2&制得的CO2除杂2010年5题2分单选题考查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等的操作2010年25题6分实验题考查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装置2009年24题3分分析题考查除去CO中的杂质气体O2装置命题预测今年将继续考查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三种常见气体(H2、O2、CO2)的制取、收集和除杂,分值约6分,题型主要是实验探究题。
【教材放大镜】知识点一: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方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使用仪器→实验步骤→验满方法或检验方法→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⑴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除杂&干燥)→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⑵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⑶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1.反应原理的选择:即用什么做反应物,需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项07 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25题(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项07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1.通过学习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总结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在确定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A.反应所需的药品及反应条件B.气体的收集和放置方法C.整个反应体系是否安全、环保D.气体的颜色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择制取气体的原理时,应考虑反应速率,且速率越快越好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提前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以便于收集气体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要在瓶口处验满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3.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组装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时,先左后右、先下后上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下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装置组合为6.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氧气,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7.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气体,并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下列所选试剂制备相应气体合适的是①用硫酸铜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制备O2②用铝片与稀盐酸混合制备H2③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备O2④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混合制备CO2⑤用氯酸钾固体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备O2A.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⑤8.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和干燥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和干燥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药品加热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固(+固)] Δ锌粒(Zn)和稀硫酸(H2SO4)[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反应原理2H2O22H2O + O2↑2KMnO4 == K2MnO4+MnO2+O2↑Zn+H2SO4=ZnSO4+H2↑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装置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罩干冷小烧杯,产生淡蓝火焰,杯内壁有水珠,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法验满验纯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验纯:<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验满: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放置正放倒放正放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试口要塞一团棉花。
防此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初中化学气体制作收集实验知识

初中化学气体制作收集实验知识一、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1.排水法:(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2.排气法:(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空气集气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但所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注:A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放在桌面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二、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1)排水法:集气瓶里的水要装满,瓶口处不能留有气泡,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出为止。
(2)排空气法: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能放在集气瓶内。
三、气体的干燥与除杂气体的干燥原则: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
干燥时,装置要么是“长进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气体净化除杂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不引进新的杂质。
除杂方法:酸性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碱性杂质用酸性试剂吸收,或者用能与杂质生成沉淀或生成可溶性物质的试剂。
除杂顺序:一般来说,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氧气的制取2KClO3 =MnO2△=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1、实验操作步骤: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初三化学气体的制备、收集、验证除杂及干燥

气体
试剂或方法
现象及结论
有关化学方程式
CO
CH4
HCl
H2O(气)
四、气体净化:除去H2、O2、CO2(SO2)、CO、HCl、H2O(气):
H2
试剂或方法
有关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O2
CO2(SO2)
CO
HCl
H2O(气)
五、常见干燥剂(吸水)能干燥的气体:
⑴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有,不能干燥的气体有。
⑵氢氧化钠能干燥的气体有,不能干燥的气体有。
⑶无水硫酸铜能干燥的气体有。
气体的制备、收集、验证除杂及干燥
一、H2、O2、CH4的制取、收集及验证:
气体
制取原理化学方程式
装置
步骤
收Hale Waihona Puke 方法验证方法H2O2
CH4
二、几种常见的制取气体、验证气体或净化气体的装置:
固体加热制气体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
注意:
①气体净化:先除杂后干燥,②气体验证:先验水后验其他气体。
中考化学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净化

方案二:加热碳酸氢铵 NH4HCO3 NH3↑+H2O+CO2↑ 。
上述两个方案中哪个更合理,并说明不选另一个方案的理由:
课堂考点探究
[答案] (1)锥形瓶
(2)水倒吸炸裂试管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BFHC (4)方案一;方案二产生的气体不纯,还需分离或除杂 [解析] (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2)在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未及时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则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水倒吸进入热试管中,使试管炸裂。(3)某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E装置,未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
再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除掉二氧化碳和水,另外还需要装有铁粉的干燥管除去氧气和水。
课堂考点探究
例6 根据图16-6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A和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在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未及时将导气管从水 槽中取出,则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图16-6
课堂考点探究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净化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一 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确认气体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选择什么药品、通过
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确认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根据反应所用药品的 状态 和 反应条件 选择,分为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
(1)写出仪器的名称:D
,H
。
。 。 图16-1
(2)利用图中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所用药品是 (3)若补充一种仪器 中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管进入。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高锰酸钾以及图 (填“左”或“右”)端导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CAB abc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日期:7月11 日 姓名: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固)][固+液]简易装置[固+液]排水法向上 排空气法向下 排空气法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氧气(O 2)氢气(H 2)二氧化碳(CO 2) 药品高锰酸钾(KMnO 4)或双氧水(H 2O 2)和二氧化锰(MnO 2)锌粒(Zn )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 2SO 4)石灰石(大理石)(CaCO 3)和稀盐酸(HCl )反应原理2KMnO 4== K 2MnO 4+MnO 2+O 2↑或2H 2O 2==== 2H 2O+O 2↑Zn+H 2SO 4=ZnSO 4+H 2↑Zn+2HCl=ZnCl 2+H 2↑CaCO 3+2HCl=CaCl 2+H 2O+C O 2↑MnO 2练习一、氧气的制法和性质1、药品及反应的原理:(1)高锰酸钾应选用装置(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应选用装置(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应选用装置2、收集方法:因为可采用收集氧气;因为可采用收集氧气(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4、检验方法:,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5、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6、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2)停止反应时,应先撤,后移(防止(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7、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变化)8、氧气的用途: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是还原剂)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及原理:用和反应原理:2)装置的选择与设计:设计依据:A、发生装置:根据、来选择①固体+固体→ 气体(需要加热)②固体+ 液体→ 气体(不需要加热)③固体+ 液体→ 气体(需要加热B、收集装置:根据、来选择排空气法: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②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排水法(溶于水、水发生反应)3)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固体+ 液体→ 气体(不需要加热)气体收集方法:因为可采用收集二氧化碳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则是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氧气能支持燃烧
可去除的试剂 灼热的铜网 饱和 NaOH 溶液
灼热的氧化铜
①固体粉末:由 色 ①:
变 色;
H2
② 无 水 硫 酸 铜 : 由 ②:CuSO4+5H20=CuSO4·5H2O 色
灼热的氧化铜
变
色。
-2-
H2O
无水硫酸铜:由 色 变
色。
CuSO4+5H20=CuSO4·5H2O
例如,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 CO2,可先用浓 NaOH 溶液吸收 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无水 CuSO4 灼热的铜网 灼热的 CuO
可溶性气体:HCl、NH3 等 H2O O2 H2、CO
NaOH 固体 碱石灰 NaOH 溶液 浓硫酸
CO2、HCl、H20 CO2、HCl、H20 CO2、HCl H20
,然后再
。
②固体+ 液体→ 气体(不需要加热)
a.若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导管下端应插入液体药品的液面下;
b.块状固体应有适当大小,不能很碎,防止反应剧烈不易控制。
③固体+ 液体→ 气体(需要加热)
⑵收集装置的选择:选择依据
、
以及是否能与水或空气反应来确定来选择。
收集装置
选择条件
注意事项
排水法: 溶于水、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
塞一团疏松的
;
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
泡
、均匀的放出后再收集;
④排水法收集完后,先
,
再
;
① ②向 小)
法(不溶于水); 排空气法(ρ 比空气
点燃,罩
的小烧杯,产
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
珠(生成物只有水)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加药 品;③固定试管;④验纯;⑤ 收集
①长颈漏斗末端
应
;
②反应器中的导气管应刚露出
检验 方法
验满 方法 实验操作 步骤
注意 事项
① ②向
法(不易溶于水); 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
木条复燃
用带
的木条靠近集气瓶
,
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满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药品;③固定 试管;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集;⑥ 将导管撤离水槽;⑦熄灭酒精灯
①导管口应略
倾斜;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靠近管口处应
水、酸液
气体 药品
反应p;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 ③双氧水&二氧化锰。
①:
②:
③:
固液常温型:
固固加热型:
实验 装置
C.
D.
氢气(H2)
锌与稀硫酸
E.. 二氧化碳(CO2)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固液常温型(启普发生器的简 固液常温型: 易装置):
收集 方法
-1-
⑴将实验室制取 O2、、H2、和 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填入下表中(填装置图的字母代号,下同):
制取气体 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氧气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大理石和稀盐酸
氢气 锌粒和稀硫酸
A或B
D或F
⑵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的气体的实验时,应选用装置 和装置 连接,并对其中的 装置应
1.反应原理的选择:即用什么做反应物,需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通常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的确定
⑴发生装置的选择(原则):根据要制取的气体所需的 (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反应物状态(药品)等来确 定。
①固体+固体→ 气体(需要加热)
a.试管口应稍向 倾斜;
b.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②不能用纯的碳酸钠粉末、碳
酸钙粉末代替大理石;
③长颈漏斗末端应应
;
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是
导管应伸到容器底部
知识点三:气体的净化——除杂&干燥 【温馨提示】解答对混合气体进行除杂、干燥实验的相关问题,可参考下列规律:
①净化原则:a. 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不减: 所用试剂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发生反应。 ②考虑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橡皮塞即可;
③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
导管应伸到容器
;
④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及浓盐
酸来制取氢气;
⑤气体必须验纯
向
排空气法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通入
,石灰水变浑浊
用
的木条靠近集气瓶 ,
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气密性; ③加大理石或石灰石;④加稀 盐酸;⑤收集
①不能用浓盐酸、硫酸代替稀
盐酸;
气体的制取、收集&除杂
【教材放大镜】
知识点一: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使用仪器→实验步骤→验满方法或检验方法→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⑴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除杂&干燥)→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⑵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⑶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做的改动是
。
■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归纳下列各装置图,检查气密性的原理。
原理: 例如: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3.气体的检验&鉴别
物质
检验试剂或方法或装置
O2
带火星木条
CO2
澄清石灰水
CO
B
C
D
反应现象 木条 澄清石灰水变 ①固体粉末:由
变 ②澄清石灰水变
色 色;
。
①: ②:
应
水发生反
①集气瓶中的水需盛满,倒置时瓶
底不得留有
。
②待气泡
地
冒出时方
可收集气体若气泡冒出立即收集的
气体会混有
。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 、 反应
伸入瓶中的长导管要接
空气发生 近
,使瓶底的空气快速排
出。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 、 反应
伸入瓶中的长导管要接
空气发生 近
,
使瓶底的空气快速排出。
例如:现有 A、B、C、D、E、F 六种装置(如下图):
-3-
③接口的连接: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球形干燥管的连接一般是“大进小出”,且两口都应堵一团脱脂棉,防止干燥颗 粒进入导气管;U形干燥管和玻璃管(盛装碳粉或氧化铜)则无特殊要求,一般按照仪器接口的字母顺序连接。
④尾气的处理,常采用吸收或点燃两种方法。
1.气体的净化(除杂):
⑴吸收法:选择吸收剂原则是所选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气体,而不与气体发生反应。
NH3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则说明是 NH3
NH3 是碱性气体
【温馨提示】先后顺序,所有气体先检验 H2O;
有 CO2 和 CO 时先检验 CO2 并吸收除去 CO2,再检验 CO;H2 检验方法类似。
知识点二:比较 O2、CO2、 H2 的实验室制法
浓硫酸、 碱石灰、生石 灰、NaOH 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