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种子植物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种子植物第一课时

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种子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种子的 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发芽 的关键部分,胚乳则储存营养物质
种子植物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 够萌发,长成新的植株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 子叶,是植物生长的起点
营养物质:为种子发芽提供能 量
水分:帮助种子发芽和生长
繁殖功能: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主要方式,能够繁衍出新的生命。
遗传功能:种子携带了母本的遗传信息,能够传递遗传物质。 适应环境: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保证植物 的生存和繁衍。 生态平衡: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维持生态平衡。
种子植物可以加工 成各种食品,如面 包、饼干、糖果等 。
种子植物的食用价 值在不同地区和文 化中有所不同,但 它们始终是人类饮 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许多种子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如中药材中的麻黄、黄连等。 种子植物的药用价值主要来源于其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位。 种子植物的药用价值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均有广泛应用。 了解种子植物的药用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为人类健康服务。
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 的萌发。 充足的水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水分不足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充足的氧气: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氧气不足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适宜的光照:对于某些种子来说,光照也是影响其萌发的条件之一。
吸水膨胀:种子吸收水分,体积膨胀 呼吸作用:种子开始进行呼吸作用 酶的活化:种子内部的酶开始活化 细胞分裂:种子内部的细胞开始分裂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操作手册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操作手册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操作手册第1章有机农业概述 (4)1.1 有机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4)1.2 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4)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5)2.1 土壤类型与特性 (5)2.1.1 土壤分类 (5)2.1.2 土壤特性 (5)2.2 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5)2.2.1 增加有机质来源 (5)2.2.2 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 (5)2.3 土壤生物活性的提升 (6)2.3.1 增加有机质投入 (6)2.3.2 优化土壤结构 (6)2.3.3 减少化学肥料使用 (6)2.3.4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6)第3章有机肥料的使用 (6)3.1 有机肥料的种类与特点 (6)3.1.1 植物源肥料 (6)3.1.2 动物源肥料 (6)3.1.3 微生物肥料 (6)3.2 有机肥料的制备与施用 (7)3.2.1 制备方法 (7)3.2.2 施用方法 (7)3.3 氮肥管理策略 (7)3.3.1 氮肥种类选择 (7)3.3.2 氮肥施用时期 (7)3.3.3 氮肥施用量 (7)3.3.4 氮肥施用方法 (7)3.3.5 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7)第4章病虫害防治 (7)4.1 病虫害监测与预防 (7)4.1.1 监测方法 (8)4.1.2 预防措施 (8)4.2 生物防治方法 (8)4.2.1 天敌昆虫的利用 (8)4.2.2 捕食性动物的应用 (8)4.3 植物源农药与矿物源农药的使用 (8)4.3.1 植物源农药 (8)4.3.2 矿物源农药 (8)第5章杂草控制 (8)5.1 杂草种类与生长习性 (9)5.1.1 一年生杂草:这类杂草生命周期短,通常在一年内完成生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常见的一年生杂草有稗草、马唐、狗尾草等。

(9)5.1.2 多年生杂草:这类杂草生命周期长,通常能生长数年。

其根系发达,难以彻底清除。

常见的多年生杂草有马蹄草、牛筋草、狗牙根等。

(9)5.1.3 菊科杂草:菊科杂草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

种子科普书

种子科普书

种子科普书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植物繁衍后代的起始点。

种子含有植物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并且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生长。

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包括种皮、种胚和营养组织。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它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例如防止水分流失以及抵御寄生虫和真菌的侵袭。

种皮一般有硬壳或薄皮的形式。

种胚是种子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胚轴和胚乳。

胚轴是种子发育成植物的基础,它会分化出根和茎。

胚乳是种子中的主要储藏组织,含有植物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一些种子,如谷物类,其胚乳和细胞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结构。

营养组织是种子储藏的营养物质,通常存在于胚乳中。

这些营养物质可供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使用,使其能够生长和发展。

不同种类的植物营养组织的成分和含量也有所不同。

种子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发育、成熟、宿存和萌发。

在发育阶段,种子从受精卵细胞中发展而来。

成熟阶段是种子发展完全并且能够维持其存活状态的时期。

在宿存阶段,种子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护自身免受不适宜的环境影响。

萌发阶段则是种子从休眠状态恢复并且开始生长的过程。

种子的萌发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水分、温度和光照。

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它可以刺激种子的新陈代谢和转录活动。

温度对种子的萌发也有重要影响,不同种子对于温度的要求不同。

光照对于某些种子的发芽也是必需的,它可以通过光敏色素刺激种子的发育。

此外,种子发芽还受到氧气的限制,因此在较深的土壤中,种子可能因为氧气不足而无法发芽。

为了保证种子的保存和传播,人们一直在研究种子的储存和耐久性。

种子储藏是保存和管理种子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可以延长种子的寿命并保持其萌发力。

此外,利用冷冻和干燥等技术,也可以有效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总之,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承载着植物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

种子科普书 -回复

种子科普书 -回复

种子科普书-回复什么是种子?种子是许多植物的生殖结构,用于繁殖下一代植物。

它们通常包含了一个胚胎植物、营养物质和一个保护外壳。

种子的结构种子通常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首先是胚胎,它是一小段未成熟的植物,含有根、茎和叶的原始结构。

胚胎还包含能够将养分转化为能量的胚乳。

胚乳是通过植物的叶绿素和光合作用产生的,可以提供胚胎在发芽时所需的能量。

在一些种子中,胚乳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

种子的外层被称为种皮,它是一层坚韧的保护层,保护胚胎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种皮通常具有防水和抗氧化特性,以确保种子在存储和传播过程中能够保持活力。

种子的形成种子的形成始于植物的花朵。

花朵中的花粉传播到花柱上的柱头,使花粉管能够进入花蕾的子房。

一旦花粉管到达子房,它会结合子房中的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会逐渐发展成为胚胎,并与周围的组织合作产生胚乳。

随着胚胎和胚乳的发展,种子的外层也会同时形成。

一些植物的种子外层是由子房壁发展而来,而其他植物则是由孢子囊的外层形成。

无论是哪种情况,种子的外层都是植物保护胚胎和胚乳的关键。

种子的传播种子的传播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植物种子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风、水、动物和重力。

风传播是最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之一。

许多植物的种子具有翅膀状的附件,使得它们能够随着风的吹动远离母体植物。

其他植物则通过将种子包裹在轻盈的果实中,使得它们能够在风中轻易地飘浮。

水传播主要适用于生长在湿地和水域的植物。

这些植物的种子通常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甚至可以长时间地在水中存活,直到找到合适的生长环境。

动物传播是一种依赖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一些植物通过制造诱人的果实来吸引动物,动物在吃掉果实时会将种子带到其他地方。

其他植物则通过将种子附着在动物身上,借助其移动能力来传播。

重力传播主要适用于种子较大且无法被风所传播的植物。

这些植物通常会让种子从母体植物的高处落下,重力将种子引导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种子的重要性种子对于植物的繁殖和存活至关重要。

第1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第1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和安全贮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决定于作物
品种遗传特性,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条
件影响。 种子的物理性和种子的化学成分
有密切的关系,也与种子的加工、贮
藏密切相关。
第一节
一、种子的容重
种子的容重、比重和千粒重
(一)种子容重的概念 种子容重(volume weight)——指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质 量, 单位为克/升。
三、种子堆密度和孔隙度的测定 种子绝对体积×种子容重
种子堆密度=
种子绝对质量 ×100%
种子容重
种子堆密度=
种子比重 ×100%
孔隙度=100%—密度(%) 首先测定种子的绝对质量(千粒重)、绝对体积(千粒实 际体积)及容重,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四、 实践意义:
种堆孔隙度大:
有利于内外气体交换, 温湿气易散发; 熏蒸杀虫效果好 耐贮藏;
(二)种子散落性大小的指标 (1)静止角:指种粒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到水平面上所形成 圆锥体的斜面和底部直径构成的夹角。
(2)自流角:指种粒在一斜面上开始滚动到决大多数种子滚
完,两个斜面与底面构成的夹角即∠ 1 ~ ∠ 2。
籼谷
粳谷
玉米 小麦 大麦 裸大麦 大豆 豌豆
(三)影响散落性的因素
(三)影响散落性的因素
种子比重与种子的形态构造、内含物质地、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光滑无附属物
致密角质 脂肪少
比重大
一般种子愈成熟、愈饱满——比重愈大 油质种子愈成熟、愈饱满——比重愈小
清选分级
种子工作中,种子比重常用于 播前处理 计算种子堆密度: 种子堆密度= 容重/比重×100% 一般种子容重和比重呈正相关。
(三)种子比重的测定方法
种子或杂质分离;

种子生物学

种子生物学

绪论种子的概念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是指所有被用作播种的植物器官真种子: 即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器官类似种子的果实:即植物学上定义的果实,由整个子房发育而来,有的还附有花器的其它部分发育而成的附属物营养器官:由块根、块茎、球茎、鳞茎等营养器官作为无性繁殖器官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种子的重要性:亲代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植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为下一代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保障;易传播、贮藏,能长期保持生命力。

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种子大小的表示,一是以种子的长、宽、厚(mm)表示,另一种是以种子的千粒重(g)表示种被:由果皮和种皮组成,起保护作用,成熟后细胞死亡,内含物消失,只留下细胞壁。

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一般分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内珠被发育成内种皮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脐条(种脊):又称种脊或种脉,它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内脐: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种阜: 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种胚:可分为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胚根、胚轴和胚芽合称为胚中轴或胚本体。

胚乳:贮藏营养,对幼苗健壮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外胚乳:由珠心层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内胚乳:由受精极核细胞发育而成根据胚乳的有无将种子进行分类,有些种子含有少量胚乳(胚乳遗迹),如十字花科和豆科的某些属,也都列入无胚乳种子植物形态学分类:1包括果实及外部的附属物2包括果实的全部3包括种子及果实的一部分4包括种子的全部5包括种子的主要部分第二章种子的化学成分以生理作用可分为四大类:1.结构物质2.贮藏营养物质3.生理活性物质4.水分淀粉:差异不大;蛋白质:小麦>玉米>水稻脂肪:玉米>小麦>水稻玉米胚大,含油高自由水:又称游离水,是指种子中不被种子胶体所吸引或吸引很小,能自由流动的水束缚水:又称结合水,是指种子中与亲水胶体牢固结合,不能自由流动的水临界水分:是指种子中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为达饱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安全水分:是指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确定种子安全水分最重要的依据是临界水分。

种子的成熟、产量预测、调制和调拨

种子的成熟、产量预测、调制和调拨

第二章种子的成熟、产量预测、调制和调拨第一节种子的成熟和脱落一、种子的成熟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的内部总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干物质在种子内部不断地积累,各有机质的矿质元素从茎、叶流入种子,以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形态贮存在种子内部。

种子发育初期,内部充满液体由于贮藏物质不断积累,这种液体逐渐混浊而成为乳状。

以后水分继续减少,不断浓缩,最后种子内部几乎全被硬化的合成的产物所充满。

在物理性状上,种子的成熟过程常常表现为绝对重量的增加和含水量的下降,种子充实饱满,种皮组织硬化,透性降低;在外观形态上随树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在生理上则种胚有了发芽能力。

种子成熟包括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是生理成熟,即种子成熟过程中,当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达到生理成熟。

达到生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还较高,内含物还处于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种子不饱满,抗性弱,这样的种子不易贮藏,同时生理成熟的种子还没有充分完成种胚的生长发育过程,因此发芽率低。

种子具有成熟的特征时,称为形态成熟,形态成熟的种子内部生化变化基本结束,营养物质的积累已经终止,内含物由易溶状态转为难溶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水量下降,酶活性减弱,呼吸作用也减弱,种子开始进入休眠状态,这样的种子易贮藏,发芽率高。

种子的成熟,必须具有形态上的成熟和生理上的成熟两个方面,才能称为种子的真正成熟,只具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都不能称为种子真正的成熟。

多数种子是在生理成熟之后进入形态成熟;有些树木的种子两种成熟时间几乎一致,如杨、柳、榆等;有些树木的种子,在形态上已表现出成熟的特征,而种胚未发育完全,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发芽能力,则称为生理后熟,如银杏、刺楸等树种。

这样的种子只有在采收后经过具备低温、湿润、通气条件的层积贮藏后才会具有发芽能力。

在自然状态下则是在脱落坠地以后,种胚才逐渐伸长至正常的大小而具有发芽能力(图2—1)。

不同树种的种子成熟期是很不相同的。

种子加工与贮藏

种子加工与贮藏

种子加工与贮藏复习指导绪论1.种子加工与贮藏的意义:(1)保持与提高种子的优良种性。

(2)利于机械化播种和环境保护,提高劳动效率。

(3)节约种子、粮食,减少种子保管费用。

(4)为扩种、备荒提供种子,为育种工作者提供种质资源。

2.种子加工贮藏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内容:(1)种子的物理特性。

(2)种子干燥清选原理与技术。

(3)种子处理与包装技术。

(4)种子加工贮藏工艺流程。

(5)种子贮藏生理、贮藏技术。

(6)种子仓库及种子入库管理。

(7)种质资源保存。

任务:(1)了解种子在贮藏期间的生命活动变化规律及贮藏环境的相互关系。

(2)探索不同种类的种子的最佳贮藏条件,使种子数量的损失降到最低。

(3)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种子,为育种家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第一章种子的物理特性1.名词解释(1)容重: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重量(g/l)。

(2)比重:种子绝对重量与绝对体积的比值(g/ml)。

(3)密度:种子的绝对体积与容器的体积之比(%)。

(4)孔隙度:容器内种子间隙的体积与容器的容积之比(%)。

密度+孔隙度=100% (5)静止角:种粒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部直径所成的夹角。

(6)自流角:种子在斜面上开始滚动时的角度和绝大多数种子滚落时的角度。

2.种子的孔隙度和种子加工贮藏的关系:(1)种子的孔隙度大,有利于内外气体交换,温湿气体易散发,使种子堆温度易降低及干燥。

(2)种子的孔隙度大,熏蒸杀虫效果好。

(3)计算种子O2的含量。

(4)有毒气体散发快,耐贮藏。

3.种子散落性和种子加工贮藏的关系:种子的散落性: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会形成一股流水状,称它为种子流,种子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散落性。

(1)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散落性会逐渐发生变化例(如贮藏条件不适,使种子回潮、发热、发霉、发酵、发生大量危虫,散落性就会显著下降,发热、发酵、发霉的种子,严重时会结块,有时整个种子堆形成直壁,完全失去散落性,所以在种子贮藏过程中,定期检查散落性的变化,可以大致预测种子贮藏的稳定性,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照成意外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含量高,则热容量大
(二)种子堆热容量的计算 种子堆的热容量是种子干物质热容量和水分热容量 之和。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C =
C0(100-V)+V 100
C为含有一定水分的种子堆的热容量;C0为种子绝对干
燥时的热容量;V为种子含水量。
(三)热容量的应用 1、计算种子在贮藏期间放出的热量,以便采取适当措施;
种子堆的孔隙度(种子 堆总体积-籽粒和固体
杂质所占实际体积)/
种子堆总体积×100%
二、影响种子密度和孔隙度的因素
1、种子形状、大小和整齐度:种粒大且均匀,孔隙度大 2、种子表面性状:有颖壳或毛,孔隙度大 3、杂质:种堆中轻型杂质多,孔隙度大 4、水分:种子干燥(未吸潮),孔隙度大
5、其它:种堆薄、未受挤压,孔隙度大
有毒气体散发快。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种子的物理特性
种子的容重、比重和千粒重 种子堆的密度和孔隙度 种子堆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种子堆的导热性和热容量 种子的吸附性、吸湿性和平衡水分
一、种子散落性
(一)种子散落性的概念 当种子堆从高处落下向低处移动时,形成一股流水状, 种子堆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种子堆的散落性。
种子加工与贮藏
郭 涛
第一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第一节 种子的容重、比重和千粒重 第二节 种子堆的密度和孔隙度 第三节 种子堆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第四节 种子堆的导热性和热容量 第五节 种子的吸附性、吸湿性和平衡水分


种子的物理特性:种子本身所具有的或者是种子堆在移动、
堆放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多种物理特性.
第二节
种子堆的密度和孔隙度
一、概念 种子(堆)的体积实际是由种粒(包括固体杂质)和空隙构成。
种堆密度: 种粒体积占种堆总体积的百分数。
种堆孔隙度:种堆空隙体积占种堆总体积的百分数。 二者互为消长,之和恒等于100%,即密度+孔隙度=100%
种子堆的密度=籽粒和 固体杂质所占实际体积 /种子堆总体积×100%
复的标准差,凡与平均数之差超过2个标准差测定值的均略
去,计算其余重复的平均值。
• 全量法——将全部净种子式样或称取一定重量的种子全部 计数, 然后换算出千粒重。
(四) 规定水份千粒重的换算
1-实测水分%
国家标准水分种子千粒重=实测千粒重×
1-规定水分%
国家规定籼稻种子水份含量不高于13%,如果某批次籼稻种子实测
2、种子本身特性:淀粉类种子高于脂肪类种子
3、种堆情况:干燥疏松的种子堆不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三)种子导热性在农业实践中的意义 1、有利方面:冷贮
2、不利方面:造成种子发热
造成结露 造成种子堆内部水分的转移
二、种子的热容量: (一)热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热容量:1kg种子升高1℃所需热量,单位为 kJ/kg.℃ △ 种子的热容量主要受化学成分影响: 假如水为1.0,则脂肪0.49,淀粉0.37,纤维 0.32; 种子含水量高,则热容量大;
1、排水法
2、比重瓶法
种子质量/种子体积
利用已知比重的二甲
苯来测量种子的比重。
(四)种子比重测定的意义 种子工作中,种子比重常用于: 清选分级 播前处理
计算种子堆密度:种子容重/种子比重×100%
一般种子容重和比重呈正相关。
三、千粒重 (一)千粒重的概念
指国家标准水分农
作物种子1000粒的重量 (克),通常则指自然 干燥状态下1000粒种子 重量(克)。
(二)种子吸附的四种形式及有关概念 吸附:一种物质的气体分子凝集在种子胶体的表面称吸附。 吸收:种子吸附之后,气体分子进入毛细管内部而被吸着叫做吸收。
种子内部的毛细管构造
(二)种子吸附的四种形式及有关概念
毛细管凝结:气体分子在毛细管内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凝结成液 体称为毛细管凝结。 化学吸附:一部分气体分子渗透到细胞内部而与胶体微粒密切结 合在一起,甚至和种子内部的有机物起化学反应,形成一种不可逆 的状态,称化学吸附。
和安全贮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决定于作物
品种遗传特性,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条
件影响。 种子的物理性和种子的化学成分
有密切的关系,也与种子的加工、贮
藏密切相关。
第一节
一、种子的容重
种子的容重、比重和千粒重
(一)种子容重的概念 种子容重(volume weight)——指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质 量, 单位为克/升。
干燥的种子是一种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
在种子表面和毛细管内壁,可以吸附其他物质的气体或者
其他分子,这种特性称为种子的吸附性。 例如,种子遇见农药、化肥、汽油、煤油等物质时就 很有可能吸附。
相关概念
吸附容量: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吸附气体的能力。
吸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的气体的数量。 解吸作用: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从种子表面或毛细管内部释放出来, 而散出到空气中去的过程。 吸附平衡:单位时间吸附和解吸的气体数量相等时的吸附状况。
种子或杂质分离;

利用斜面清选机进行种子分级; 可利用种子的自动分级特性来提高工作效率。
(四)减小自动分级的方法 1、入仓前准备:提高进仓清选工作的水平,使种子基本上达 到纯净和整齐一致。
2、设备改进 :改进相关设备,如可在仓顶或圆筒仓的出口处
上方安装锥形设备。
第一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第一节 种子的容重、比重和千粒重
(二)千粒重测定的必要性: 1、千粒重是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千粒重大,发芽迅速
整齐,出苗率高,幼苗健壮
2、千粒重是多项品质的综合指标,测定方便:与种子的饱满 度、充实度、均匀度、籽粒大小成正相关,其测定只需要 天平 3、千粒重是正确计算种子播种量的必要依据
(三)千粒重的测定方法:
千粒重的测定方法有千粒法、百粒法和全量法:
(二)种子吸附的四种形式及有关概念
种子堆的吸附与解吸主要靠气体的扩散作用进行:
周围的气体扩散到种子堆内部
吸附在种子表面
扩散到毛细管内部
吸附 吸收 毛细管凝结 化学吸附
气体分子凝结
渗透到细胞内部
(三)影响种子吸附强弱的因素
1、气体浓度
2、气体的化学性质 3、温度 4、种子的形态结构 5、吸附面大小
空隙中空气流动(对流传热)。
(二)种子堆导热性的影响因素
1、导热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静止种子堆的热量。
2、导热系数:指1m2厚的种子堆,当表层和底层的种温相差
1℃时,在每小时内通过该种子堆每平方米表层面积的热量,
单位是千焦/小时.米.度。种子的导热系数一般很小。
△ 影响导热性的因素 1、水分含量的高低:水份含量越高,热传导越快
第二节
第三节
种子堆的密度和孔隙度
种子堆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第四节
第五节
种子堆的导热性和热容量
种子的吸附性、吸湿性和平衡水分
第四节
种子堆的导热性和热容量
一、 种子堆的导热性(thermal conductivity) (一)概念: 种子堆的导热性是指种子堆传递热量的性能。
种子堆传热方式:
种粒彼此直接接触(传导传热);
包括:容重(volume weight),比重(specific gravity),千粒重(weight per 1000 seeds),密度(density),孔隙度(porosity),散落性(flow movement),自动分级(auto-grading)等.


种子的物理特性是种子加工与贮藏的基础,与种子加工方法
种子比重与种子的形态构造、内含物质地、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光滑无附属物
致密角质 脂肪少
比重大
一般种子愈成熟、愈饱满——比重愈大 油质种子愈成熟、愈饱满——比重愈小
清选分级
种子工作中,种子比重常用于 播前处理 计算种子堆密度: 种子堆密度= 容重/比重×100% 一般种子容重和比重呈正相关。
(三)种子比重的测定方法
(二)种子散落性大小的指标 (1)静止角:指种粒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到水平面上所形成 圆锥体的斜面和底部直径构成的夹角。
(2)自流角:指种粒在一斜面上开始滚动到决大多数种子滚
完,两个斜面与底面构成的夹角即∠ 1 ~ ∠ 2。
籼谷
粳谷
玉米 小麦 大麦 裸大麦 大豆 豌豆
(三)影响散落性的因素
(三)影响散落性的因素
千粒法——从净种子中数取1000粒(大粒500粒)称重,两 次重复,两次重量差若<5%—取其平均数;若 >5%,则称 取第三份试样,选两次差距最小的计算平均值
• 百粒法——从净种子中数取每份试样100粒,八次重复,称
重后计算变异系数:若带稃壳种子< 6 . 0,其它种子 < 4 . 0, 换算千粒,若超过此数值,则应再测8个重复,计算16个重
2. 容重是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如大麦,小麦等; 3. 容重是计算仓容的必要依据。
容重的测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稃壳,茸毛的有无,操作的主观性等等, 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已于1976年删去容重测定部分.
第一节
种子的容重、比重和千粒重
(四)、种子容重的测定
容重测定一般适用于 麦类、玉米、高粱、栗和豆 类等种子,目前国内外通用 的容重器是排气式容重器.
D、出仓先后
E、振动
(三)自动分级的作用及影响 自动分级打破了种堆平衡,常导致:

孔隙度大小不一; 吸湿性增强,易返潮; 易发热、生虫发霉 ; 影响熏蒸效果; 影响扦样的代表性 。
(三)自动分级的作用及影响


利:
许多清选工具利用自动分级特性设计:

利用筛子的旋转运动或前后摇摆将比重不同的
二、种子的自动分级(auto-grad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