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稿)

合集下载

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学科门类:经济学类别:经济学类专业代码:020104专业名称:金融学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信托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体要求为: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与信托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基准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为3—6年。

四、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五、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信托与租赁、国际金融、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金融法以及商业银行业务技能训练、证券投资分析技能、商业银行网点现场管理、基金公司运行管理、跨期套利、套期保值等实验实训。

六、毕业与学位1、毕业最低学分为168学分,其中第一课堂160学分,第二课堂8学分。

学分结构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达到《河北金融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及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注:(1)形势与政策在2、3、5、7四个学期机动时间安排专题,合计0.5学分;(2)心理健康教育在2、4、6、7四个学期机动时间安排专题,合计0.5学分。

(3)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在1、4、7学期机动时间安排专题,合计2学分。

(4)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课外安排合计4学分。

金融学专业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0国际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2010国际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1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金融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国际部门、跨国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以及跨国企业从事筹资、融资、投资、国际结算等涉外理财活动以及相关财务工作或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要求: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2、基本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经济、管理、财务和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

3、基本技能要求:有实际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协作或独立动手完成各种实践类的考核,能顺利完成各暑期的社会实践要求。

4、基本能力要求:英语应当达到大学英语6级以上、雅思6.0以上或同等英语水平,具备从事国际融资、投资、结算等涉外等理财活动的听说读写专业英语能力。

在掌握金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迅速理解和熟悉金融从业的业务知识和要求。

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直接从最新的中英文资料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三、培养特色1、专业特色:本专业涵盖了经济类和金融类的基础和中级课程,依托我校强大的金融师资力量,以英文原版教材教学,教授最新的金融知识,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既有金融知识背景,又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同时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知识,有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培养目标特色:在基础课程的教育上,学院以开放型课程设计为原则,通过复合型的基础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思维;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本专业尽量提供更广泛的金融专业基础课程和金融专业课程,使得学生对金融专业有一个更宽阔的专业基础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在各种课程的交叉中寻找创新的思路。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Finance一、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了解中外金融发展现状,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以及WTO关于国际金融业务的规则,能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人才。

The speciality is set to cultivate practical management talents who hav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Finance, and master basic theories and knowledge in subjects of monetary and banking、International finance、securities investment and insurance, and understand financial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know our country’s financial guiding principles,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finance and WTO regula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siness very well, and can be engaged in the relevant job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 (such as commercial bank, securities company, investment bank and insurance company ) and enterprises.二、基本规格要求(Skills Profile)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稿)

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稿)

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稿)经济学院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中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中文名称:金融学。

English name: Finance。

专业代码:020104。

二、学科门类和授予学位类别学科门类名称:经济学。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1.专业培养目标基于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金融学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新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形势,具备较强的开放、创新、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养,掌握宽厚扎实的经济与金融理论基础,具有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能力、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以及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租赁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胜任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理论型人才。

2.专业特色金融学专业是经济学院2004年新开办的专业,我们的专业特色是依托物资学院强大的管理学科和深厚的经济学科,秉承先进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思路,采用“课堂教学+仿真实验+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经济调查、分析、判断能力;银行、保险经营能力;投融资分析能力、运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以及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3.专业核心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实务模拟、投资学、期货市场学、金融经济学、中央银行学、金融数学、农村金融学、公司理财、金融市场学四、学制四年五、毕业合格标准及学分要求(一)毕业学分要求最低总学分: 170学分其中:必修课 90学分选修课最低学分 45学分实践环节 35 学分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七、实践周安排八、学生选课指导选课是学校实行学分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通过选课才能获得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的资格,选课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这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确定自己的专业取向。

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背景介绍: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金融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培养学生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一、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在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金融学学科的全面了解。

学生需要学习金融理论、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前沿知识,了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分析和解决金融市场中的问题。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数学和统计学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金融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实践能力培养: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该设置充分的实践环节,包括实训课程、实习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可以了解金融实践的具体操作和风险控制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意识培养:金融市场的运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学习金融创新理论和方法,了解金融创新的动态和影响,并具备开展金融创新研究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金融竞赛和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金融科技和金融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四、综合素质培养:金融业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全球化的行业,要求金融学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在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可以通过英语课程、口语训练、团队项目等方式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金融职业的需求。

总结: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金融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培养学生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通过学科前沿知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在金融行业中具备竞争力,并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一、背景和导入金融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金融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等方面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二、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能够进行金融分析和决策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基础、金融市场分析能力、金融工具运用能力以及金融决策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金融理论基础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原理等基本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2)金融市场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品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3)金融工具课程:包括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股票投资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对各类金融工具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4)金融决策课程:包括公司金融与投资决策、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决策模型等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2.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金融机构实习,让学生实际接触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课程设计: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金融相关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跨学科培养(1)经济学基础:加强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宏观和微观经济分析能力。

(2)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提高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养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四、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1.教材选择: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注重国内外比较和前沿理论的引入。

2.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团队项目、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金融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学科。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不断壮大,金融学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本文将从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培养目标,即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从基本素质来看,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应有以下能力:一、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方法;二、良好的数理化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四、较强的创新、实践与团队合作能力。

从专业技能来说,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金融理论和技能,有较强的金融实践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二、课程设置一份好的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定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接受以下课程的教育: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的运作、财富分配、决策过程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2. 会计学:研究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原理与方法。

3. 金融学原理:研究金融基本概念和理论。

4. 金融证券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主要研究证券分析技能、资产配置、资产价格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等。

5. 风险管理:重点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技术。

6. 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环境和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机制。

7. 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研究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和交易方式、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

8. 实践课程:包括金融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

三、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对于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现行的金融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重理论和概念的讲解,而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导。

因此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未来学生在金融行业的就业。

四、实践机会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一定要通过实践机会来实现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较扎实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

(2)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能够运用金融理论和知识进行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产品设计。

(3)掌握金融管理和金融决策的基本原理,具备金融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能力。

(4)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能够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金融研究。

2.思维与能力要求(1)具备较强的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工具设计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金融市场中的问题。

(2)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能够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金融项目和任务。

(4)具备独立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能够持续跟踪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1)政治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3)宏观经济学(4)金融学导论(5)会计学(6)管理学(7)市场营销(8)统计学(9)计量经济学(10)财务管理2.专业课程(1)金融市场与机构(2)投资学(3)证券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4)金融衍生品(5)国际金融(6)金融风险管理(7)金融工程(8)金融数据分析(9)金融市场与公司治理(10)金融监管与法律3.选修课程(1)货币银行学(2)保险学(3)金融市场分析(4)金融产品设计(5)金融机构管理(6)金融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管理四、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

2.专业实践和实习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金融机构实习,了解金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企业适应能力。

3.科研训练和论文写作鼓励学生参与金融领域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要求毕业生完成一篇本科毕业论文。

五、培养效果评估针对每门课程的成绩评定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通过阶段性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院
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中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
中文名称:金融学。

English name: Finance。

专业代码:020104。

二、学科门类和授予学位类别
学科门类名称:经济学。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专业培养目标
基于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金融学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新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形势,具备较强的开放、创新、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养,掌握宽厚扎实的经济与金融理论基础,具有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能力、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以及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租赁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胜任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理论型人才。

2.专业特色
金融学专业是经济学院2004年新开办的专业,我们的专业特色是依托物资学院强大的管理学科和深厚的经济学科,秉承先进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思路,采用“课堂教学+仿真实验+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经济调查、分析、判断能力;银行、保险经营能力;投融资分析能力、运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以及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3.专业核心课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实务模拟、投资学、期货市场学、金融经济学、中央银行学、金融数学、农村金融学、公司理财、金融市场学
四、学制
四年
五、毕业合格标准及学分要求
(一)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 170学分
其中:必修课 90学分
选修课最低学分 45学分
实践环节 35 学分
2010级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七、实践周安排
八、学生选课指导
选课是学校实行学分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通过选课才能获得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的资格,选课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这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确定自己的专业取向。

在选课过程中,学生应首先查阅所修专业的教学计划,了解所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等相关事项;其次,根据教学计划中的
课程安排、学分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和兴趣爱好选择每学期应该选修的课程。

在选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学生完成第一、二学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后,要求学生在专业选修课中的专业英文文献选读、金融学(双语)、英语综合能力强化等课程中至少选择两门课,确保学生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学生可以在专业选修课中选择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及商业银行经营实务模拟课程作为必选课。

3.毕业后欲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租赁及其工商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可适当选择与所从事的工作相近的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4.欲在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学生,可适当进行跨学科和跨专业选课,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5.欲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较深的课程。

6.从拓展素质的角度考虑,建议在全院性选修课中,选择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体育和社会科学中的非经济类课程,尽量不选或少选经济类课程。

在选课过程中要注意:
1.认真阅读选课指导手册,严格遵守选课时间。

2.严格按班级指导课表选课,禁止跨专业、跨系选课。

3.选课结束后,打印课表,并将打印好的课表留存,以备查对期末考试成绩。

4.选课过程须由本人独立完成,课程一经选定,严格按课表上课。

如所选课程无故旷课,以零分计。

5.休学、留级的同学免修、补修、选修的课程,在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完成。

九、课程结构分析表与应修学分参考表
说明:课内总学分为13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含思政课课外实践10分和数学课程实验2分),学生应修总学分为170分。

说明:学生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少于15学分,最多不超过30学分。

专业负责人:年月日院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年月日院长、主任: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