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章第1课 城市空间结构(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优质课件(共61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优质课件(共61张PPT)
主要因素
政治 ——古都、首都或省会、
作为政治中心新建的城市
政策
军事
宗教
作为政治中心新建的城市
伊斯兰堡 堪培拉
华盛顿 巴西利亚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概念
——从政治文化角度来分析某一城 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
主要因素
政治 ——古都、首都或省会、
作为政治中心新建的城市
政策
军事
宗教
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经济地理区位
概念
——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
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 ——大庆、大同、鞍山、 交通 ——海港、河港、铁路枢纽 旅游 ——张家界、黄山市 科技
经济地理区位
概念
——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
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 ——大庆、大同、鞍山、 交通 ——海港、河港、铁路枢纽 旅游 ——张家界、黄山市 科技 ——酒泉、硅谷
政策 ——深圳、珠海
军事 ——旅顺、威海、伦敦、巴黎、维也纳
宗教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概念
——从政治文化角度来分析某一城 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
主要因素
政治 ——古都、首都或省会、
作为政治中心新建的城市
政策 ——深圳、珠海
军事 ——旅顺、威海、伦敦、巴黎、维也纳
宗教 ——耶路撒冷、麦加、梵蒂冈、拉萨
主要区位
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自然地理区位
概念
——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 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地理区位
概念
——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 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主要因素
地形 气候 水源

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7
结合下图思考:武汉市的形成于发展与经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1、武汉市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并 且这里有我国重要的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通过,还有多 条交通线分布。 2、武汉东南部大冶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为武汉发展钢 铁工业提供了原料。 3、武汉市紧邻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江汉平原,有 雄厚的农业基础。
商品粮 基地
铁矿
8
3、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是指从政治文化角度来分析某一城市与其他行政 单元的空间关系。比如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跨 越式发展,就是得益于它们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 理区位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一个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经济地理区位因素,政治文化区位 因素。
分类: 从城市职能来看,大致可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 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 城市等。
3
一、城市区位分析 区位: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区位: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事物之间
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1、自然地理区位 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
13
功能区 商业区
面积 最小
区位特征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 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工业区 住宅区
居中 最大
不断向郊区外移 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低级住宅与低地,工业区 相邻;高级住宅与高坡, 文化区相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 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14
: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补充】
9
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并在其人流、物流 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共19张PPT)

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共19张PPT)

河北辛集中学

石家庄
二十世纪初,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 那时的获鹿是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 码头”之称,随着正太铁路在石家庄兴建通车, 石家庄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 清光绪33年(1907年),正太铁路为了避免在滹沱 河上建桥,在石家庄和京汉铁路连接,将正太铁 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 的交汇点,并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1968年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
地理 湘教版 必修Ⅱ
第一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有心人
思考:城市和乡村有哪些异同
城乡异同表 同 异 聚落 人口建筑密集 产业活动 交通与通讯
河北辛集中学
一:城市概述
1、概念: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 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高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河北辛集中学
活动:阅读思考
P26阅读材料,思考: 1.什么是城镇人口? 2.从职能看,城市可分为哪些类型?
3、分类: 职能: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 人口数量:特大城市、大城市、小城市 经济水平: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河北辛集中学
二、城市区位
区位:事物的位置(where)、原因(why)
河北辛集中学
商业 地形 自然
河北一集——辛集
河北省中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
辛集,旧称束鹿、新集,据 《束鹿县志》记载,明朝时, 此地是全国重要的皮毛聚散 地,为“直隶一集”。卫嘴 子,京油子,斗不过辛集的 皮猴子
地标建筑: 辛集国际皮革城、 河北辛集中学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2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2
通不便。 答案:(1)D (2)D
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租金的高 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而地租高低主要是受距离市中心远 近和交通通达程度两个方面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 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二、城市土地利用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1)类型多样。
自然地理条件 、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状况等。
2.城市空间结构
同心圆 、 B______ 扇形 (1) 西方有上图中 A________ 和 C________ 多核心 三种理论模 式。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 级制度,同时又因地制宜,自由布置。 [灵犀一点] 中心商务区的内部分异
分布;商业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小,更为集中,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
线两侧、街角路口处。 (4) 注意各种功能区人口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注一天中人流和
车流出现时间的变化,把握三个时间:8点左右为上班时间,18点左右
为下班时间,22点左右为休息时间。
2.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考查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
3.关注地租曲线的变化
理解影响地租的因素是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并从图
中仔细观察其变化。如在图中从甲到乙的地租变化曲线为右图中的曲 线④。
2 . (2013年高考山东卷 ) 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
1 . (2012年高考全国卷 )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 (1)~(2)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空间结构 课件 (共2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空间结构  课件 (共28张PPT)




商业区





城市经济活动 需占用土地
各地区交通
经 济 空 间 活
动 空 间 上


地 域 功 能 区
工业区 行政区
界 线 模
通达性





文化区

二、城市功能分区
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 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一般位于交通干线旁的城市外缘
大团呈团状和条状,分布于市中心和街 道两侧
由此可以得出中心地有大有小形成一定的等级,高一级 别的服务区域一般较大,而低一级别的中心地服务区域 一般较小。据图2-10分析中心地等级体系:
中心地理论
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 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体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数目;②互补区域(即中心地所服务的地区)的 数目;③互补区域的半径;④互补区域的面积;⑤提供中心财货种类及其数量; ⑥中心地的标准人口数;⑦互补区域的标准人口数等。 中心地理论模式将随人口数、生活习惯、技术等的改变而变化;同时也随人口 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或中心财货价格的差异而表现互补区域大小 的不同。 中心地体系可分别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最优原则而形成。中心地有等级、层 次之分,一个较大的中心地市场区总是包含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每个较高 级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并将南德中心地分为七级。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提出生产区位经济 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西北欧各国得到承认,并在居 民点网和交通网规划中应用。1960年在国际地理代表大会和国际城市地理讨论 会上得到高度评价。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质是静止的,没有考虑城市 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它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小系统成分的 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间,以及同一个小系统中同级居民点间横向职能(功能) 联系。另外,其假设的城镇空间分布及其他条件也都脱离现实。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优质课件(共14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优质课件(共140张PPT)

C、河口
D、山区冲积扇
6、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 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不相同的城市是
(
)
A、上海
B、桂林
C、黄山
D、张家界
6、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 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不相同的城市是
(A)
A、上海
B、桂林
C、黄山
D、张家界
7、有关城市区位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 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思考: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有:
1、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 2、位于江汉平原,地形平坦。 3、水源充足。
(二)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影响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因素有哪些?
1、自然资源:邻近矿产资源地,形成工矿城市 (如大庆) 2、交 通:邻近多条铁路,形成铁路枢纽城市(如郑州)
①煤炭——伯明翰、曼彻斯特(英),匹兹堡(美),大同、 抚顺、平顶山(豫)
思考:影响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因素有哪些?
(三)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耶路撒冷
(三)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耶路撒冷
(三)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 梵蒂冈
圣彼得大教堂
(三)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三)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1、地形 高原:热带多分布在高原,如巴西利亚
山区:沿河谷底等,汾河谷地(太原),
渭河谷地 (西安)
2、气候
气温:中低纬度临海边缘 降水:适中(湿润半湿润地区)
3、河流
城市用水:沿海城市 运输:河运起点、干支流交汇、河流入海口
军事防卫
(二)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第一课时))(共33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第一课时))(共33张PPT)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概述
1、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 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 化中心。
乡村: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城乡最基本的差别? (城市的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二、城市区位分析
2、经济地理区位
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往往是形 成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
3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区域的政治中心地位会促进城市的 发展,如华盛顿、巴西利亚 堪培拉。
宗教圣地:麦加 麦地那 拉萨 耶路撒 冷
三、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 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 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枢纽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 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二、城市区位分析
3、自然地理区位 (3)河流与城市区位 A、供水功能——水资源是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 区位因素。 B、运输功能——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 位,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C、防卫功能——河流作为防御的屏障对早期城 市的选址所起的作用非凡。
嘉陵江
河流与城市区位
岷 江
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过河点的位置陆路交通线穿过
四、城市区位的选择
避开地质灾害 码头应该建在河流的凹岸处
选择地基稳固处、地形优越点、 生态良好 区
如何理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 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 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 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讲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讲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2

构。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绿化带、别墅区、
工业区。
(×)
图中①处附近有电车轨道,交通便捷,远离城市中心, 所以可能是别墅区;图中②处分布在工业区与城区之间 则可能是绿化带;图中③处主要布局在河流下游且位于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城区,有电车和铁路,交通便 利,则可能是工业区。
考点一 城市与城市区位 试题调研
(2)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右岸容易受到河水的侵 蚀、搬运,而泥沙在左岸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 于聚落的发展。 (3)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也有 利于城市建设。
考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基础梳理
(1)区位的含义: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空间关系 。
考点一 城市与城市区位 基础梳理
(2)城市区位因素 含义
指城市与周围 的山脉、河 自然 流、湖泊、海 地理 洋等自然地理 区位 事物的空间关

特点
对城市的影 响相对稳定
实例
水源条件较好 的山前平原,
荒漠中的 绿洲
有利于形成城 市
考点一 城市与城市区位 基础梳理
1.城市土地利用
基本形态
地域差异
、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工业区 、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
地、特殊功能区等。
考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基础梳理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历史文化因素 、经济发展 水平、交通运输状况 。
(3)中心商务区

积小, 口昼夜差别 通干线两

呈点状 大、建筑物 侧、街角路

或条状 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
的分区
考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深化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城市由于纬度低,多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一定的海
拔高度上,气候较凉爽。
【答案】
(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
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2)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 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
规律技巧总结 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捷径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如地形、气候、河 流、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宗教等,而
D.③④
【思维过程】
第(1)题,由图可知,1982~2000年,市中心常住
人口密度甲城市变小,乙城市变大,故A项错误; 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变大,故B项错误;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大,故甲城市的 等级高,服务范围大,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第(2)题,中心商务区的楼房最高,卫星城位于城
6.若图表示地租等值线,O点表示市中心,则造成 该城市东北部和西南部地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B ) A.西南部交通通达度高 B.东北部风景名胜区 C.西南部知名度高
D.东北部工业发达
【解析】 第5题,该城市以东北风为最大风频,住宅区应 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 第6题,交通通达度高、知名度高均会导致地价
上涨;图中显示的却是西南部地租低,故A、C选
项错误。工业区一般布局在地租较低的地区,D 选项错误。风景名胜区促进所在区域的第三产业 发展,并吸引高级住宅区布局在此区域,进而导 致交通通达度提高,使其地租升高,B选项正确。
7.(2011·江苏)图1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图2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读
地形
矿产 资源
பைடு நூலகம்
(2)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
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
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 基地等都是城市的区位因素。
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 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城市的分布与
人口、生产力的分布相一致。即人口密度高、生产
力水平高的地区,城市的密度也较高;人口密度低、 生产力水平低的地区,城市的密度也较低。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市较多,在两条河 流交汇处或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比如两条或多条铁路交 会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两条或多条公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①河湖的供水功能; ②河、湖、海洋的运 输功能; ③河流还可以作为军 事防卫的天然屏障 影响结果 宽阔的河谷地带、河 运起点、河流交汇处、大 河的过河点、河口、湖泊 、海洋沿岸往往成为人员 和货物的集散地
水源
区位 因素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影响结果
气候
世界的城市,特别是 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 的地区,由于人口众多有 适中的中低纬度的沿海 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地带,热带地区的城市 是城市的重要区位条件 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 西利亚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 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 分布在平原地区 产富饶,对外联系方便 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 有矿产资源,又适合 开采利用和工矿业的迅速 开发的地区往往是城市 发展,导致人口集聚而形 的重要区位,并出现了 成矿产城市 一批新兴的矿业城市
市的郊区,并且常住人口密度会增大,故应选B。
规律技巧总结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城镇 等级
高 低
城镇 数量
少 多
城镇 距离
远 近
服务 范围
大 小
职能 种类
多 少
服务 功能
强 弱
城镇 规模
大 小
(2011·海淀区4月月考)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
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下列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C ) A.工业区——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真题2】(2011· 山东)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 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
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 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
必修Ⅱ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1课
城市空间结构
考点1
城市区位分析 一、城市与乡村
比较项目 人口 规模
乡村 农业人口 较小
城市 非农业人口 较大
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交通运输与信息交流
联系
低 不发达
高 发达
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区位 因素
图回答问题。
(1)1988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其扩展的主 东南 东北 西南 要因素有___________。 河流和铁路 (2)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_____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下风向;交通便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断向市区外缘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 集聚成片 移动,趋于沿主 两侧 要交通干线分布 占地面积 大,是城 市的主要 功能区, 工业化后 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 ,高级住宅区和 低级住宅区分化 ;位置上,高级 住宅区和低级住 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 住宅 区
低级 住宅 区
城市的外缘 ,与高坡、文化 区联系
内城、工业 区附近,与低地 、工业区联系
B.商业区——行政因素、社会因素
C.住宅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D.科教区——历史因素、环境因素
2.若在图中①—④处进行工业布局,下列不合理 的是( D ) A.①化工厂 C.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B.②污水处理厂
D.④造纸厂
【思维过程】
第1题,图中工业区是由环境因素和交通运输条件
决定的;商业区是由经济因素(地价)和人口密度决 定的;科教区是由环境因素和行政因素决定的;A、 B、D选项错误。住宅区由经济因素(地价)和社会因 素(从事职业等)决定,C选项正确。
第2题,从图中河流粗细可判断④位于河流上游,
造纸厂建在此处会对城区用水造成污染,不合理。
(2011·成都市二诊)下面是我国城市(单位:个) 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 C )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和110°E~120°E的地区 D.2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4.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D ) A.热量、交通 B.土壤、矿产 C.地形、矿产 D.地形、交通
【思维过程】 第(1)题,法属圭亚那的库鲁火箭发射基地是世界优良
的航天发射基地之一,也是欧空局开展航天活动的主
要场所。该基地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该基 地位于5°N,地理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 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第二, 该基地与大西洋沿岸港口较近,海运便利。第三,该
基地分布在平坦的草原上,地形开阔、人口密度小,
向东为大西洋,发射安全性较好。其不利因素:该基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多,天气多变。
【思维过程】
第(2)题,图中所列城市,60°经线东侧为法属圭
亚那首府卡宴、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圭亚那首 都乔治敦,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有利于充分 利用沿海方便的航运条件。西侧为哥伦比亚首都圣 菲波哥大、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秘鲁首都利马,这
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
可能的是( B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路干线交会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 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真题1】 (2010·浙江)下图是某区域略图。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
利因素。 (2)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 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改善是积极因素
动态地分析
问题
考点2
城市空间结构
1.三种最基本的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经济活动最繁 占 地 面 忙;人口数量昼夜差 市中心, 商业区 积 小 , 呈点 别大;建筑物高大稠 交 通 干 线 两 侧 状或条状 密;内部有明显的分 、街角路口 区
(续表)
功能 区 工业 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且各个区位因素存在包含或交叉的关系,从而增
加了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的困难。 分析城市区位因素时,应分两步,如下所示:
①分析城市诞生的区位因素: 分析是什么因素使得该城市在 此诞生
城市区位是
一个综合因
素,也是不 断发展的因 素。硬挨发 展地看问题、
②分析城市发展的积极与消极 区位因素:如矿产资源的枯竭
是消极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
住宅 区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交通通达度;距 市中心的远近。
各种功能活动对土地的竞争能力表现为支
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只有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 活动才能租用。
3.城市空间结构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平原地形,城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 市各功能区经过 成都 同心圆 ,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不断的侵入和迁 、日本 学说 中心呈同心圆状 移,呈同心圆状 东京 自核心向外扩展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 沈阳 扇形学说 交通 状向外扩展 、烟台 城市地域发展多元 地形、地价 化,远离城市中心的郊 多核心 重庆 区出现新的核心,城市 、交通和居住拥 学说 布局并无一定序列,大 挤等 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