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A》试卷及标准答案(2004[1].7.7)
《作物栽培学A》试卷及标准答案(200477)

《作物栽培学A》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分,共15分)1.小麦主茎叶蘖的发生符合n-3 的规律。
2.小麦某一叶龄分蘖数(含主茎)等于前2个分蘖数之和。
3.小麦小花集中退化的时间是四分体前后。
4.主茎开始拔节前,小麦全田总茎数达最大值,此时的分蘖数为最高分蘖数。
5.小麦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籽粒形成过程、籽粒灌浆过程和成熟过程。
6.小麦主茎叶片根据发生的时间、着先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近根叶和茎生叶2个功能叶组。
7.世界春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是23222kg·hm2;夏玉米为16444kg·hm2。
8.中国玉米种植的6个产区是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9.玉米叶龄指数=主茎叶龄/主茎总叶片数×1000 ;确定展开叶叶序的方法常用标记叶序法;数节根层次推断叶序法;数光毛叶位法;数叶脉法。
10.通常,玉米的CO2补偿点为0~10μl·l-1;光呼吸为0.05μmol·m-2·s-1;因此,其碳同化效率高,产量潜力大。
11、根据水稻种植制度和气候条件等,我国共分 6 个稻作区,山东省属于华北单季稻作区。
12、田间总茎蘖数与成穗数相同的时期,称为水稻的有效分蘖终止期,此期一般在拔节前15 天左右出现。
13、甘薯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1:4 ,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
14、甘薯安全贮藏的适宜温度是12-150C ,如果温度低于100C 则发生冷害。
15、甘薯大田生长过程的中期是指从甘薯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的一段时间。
二、简答题(共40分)1.经济系数。
(2分)答: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值。
2.小麦品质。
(3分)答:是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1.5分)。
包含营养品质、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3个方面(1.5分)。
3.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2分)答:作物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品器官数×单个器官重量4.我国小麦种植区划。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
2、绿色栽培:指按照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绿色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3、小麦春化阶段:小麦从种子萌动开始后到生长锥伸长必须经过一个零上低温的阶段,然后才能抽穗、开花、结实,否则终生不实,这一现象称为小麦的春化现象。
4、马铃薯退化:马铃薯品种连续种植几代后,植株逐渐变矮、分枝逐渐减少、叶片皱缩、向上卷曲、生长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连年下降、最后失去种用价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退化5、烟草漂浮育苗—-所谓漂浮育苗,即采用质地很轻的泡沫塑料制成育苗盘,育苗盘的空穴中装上基质(人造土壤),种子播种在基质内,然后将育苗盘移到育苗池中漂浮在营养液表面完成整个育苗过程.二、填空题(共23分,每空0。
5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2、确定烤烟移栽期的依据有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育苗技术、成苗因素等.3、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5、在杂交育种或制种时,为了使两亲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温光反应特性调节播种期。
6、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发芽等3个阶段.7、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粘稻胚乳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8、地膜保温育秧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个时期:密封期、炼苗期、揭膜期.9、烟田管理的“三一致”是指烟苗大小一致,烟株高矮一致,同部位烟叶成熟一致。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1) 什么是作物栽培学?2) 请简要描述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
3) 作物的生育期分为几个阶段?请列举并简要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环境因素?5) 请简要介绍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
2. 答案: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品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栽培技术等内容。
2) 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合理施肥、科学耕作、防治病虫害等。
此外,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
3) 作物的生育期通常分为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
- 发芽期:种子吸水膨胀,开始出芽并生长。
- 生长期:包括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是植物生长最快的阶段,需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
- 开花期: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重要阶段,花朵开放后授粉和受精。
- 结果期:授粉受精后,植物形成果实,果实逐渐成熟。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水分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调控。
5) 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施肥调控: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产量和质量。
- 水分管理: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机,保证作物生长需求,并防止水分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 温度调控:通过温室、遮阳网等方式调控环境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光照管理:根据作物的光合需求,科学利用光照资源,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以上是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的内容,通过对作物栽培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作物栽培学(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四、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玉米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
作物栽培学试卷及答案18套(新浪)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doc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1.同伸关系: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牛氏或伸长,叫做作物帑官的同伸关系。
2.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3.光补偿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实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达到平衡,表观光合速率等于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点。
4.叶而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
即»r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5.生殖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6.生育期:作物从出苗到成熟Z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生育期(以天为单位)。
一般以籽实为播种材料乂以新的籽实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其生育期是指籽实播种后从出苗开始到成熟所经历的总天数;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则是指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之间的总犬数;需耍冇苗移栽的作物,通常将生冇期分为秧田期和人田期。
7.反馈:在群体中个体的生长发育变化,引起群体内部环境的改变,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个体牛长发育的反复过程叫做“反馈”。
8.I'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牛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m地上同吋或同季节成行间隔种植,称为间作。
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牛育季节相近的作物, 多行一组形成带状间隔种植,称为带状间作。
9.生物产量: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冇机物质的总量(含冇一定水分),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的总收获量。
10.基肥:在土壤耕翻前均匀撒施,耕翻入土,使土肥相融,供作物整个生长期间所需养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光合势、净同化率;2.环境、措施;3.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4.上农篇、重农理论和政策或任地篇、利用土地的原则或辨土篇、强调根据十•壤性质进行耕作或审时篇、讨论耕作及时与否対作物的影响;5.越冬期、返青期;6.刈割法、摘取法;7.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8•胚的后熟、硬实结构、种子内含有某种发芽抑制物质;9.向肥性;10.工艺成熟期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l.D 2.B 3.A 4.C 5.B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前字母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不选或选错均不给分,共10分)1. ABF2. A3. AC4. ADE5. ABDE五、简答题(34分)1.简述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A》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分,共15分)1.小麦主茎叶蘖的发生符合n-3 的规律。
2.小麦某一叶龄分蘖数(含主茎)等于前2个分蘖数之和。
3.小麦小花集中退化的时间是四分体前后。
4.主茎开始拔节前,小麦全田总茎数达最大值,此时的分蘖数为最高分蘖数。
5.小麦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籽粒形成过程、籽粒灌浆过程和成熟过程。
6.小麦主茎叶片根据发生的时间、着先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近根叶和茎生叶2个功能叶组。
7.世界春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是23222kg·hm2;夏玉米为16444kg·hm2。
8.中国玉米种植的6个产区是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9.玉米叶龄指数=主茎叶龄/主茎总叶片数×1000 ;确定展开叶叶序的方法常用标记叶序法;数节根层次推断叶序法;数光毛叶位法;数叶脉法。
10.通常,玉米的CO2补偿点为0~10μl·l-1;光呼吸为0.05μmol·m-2·s-1;因此,其碳同化效率高,产量潜力大。
11、根据水稻种植制度和气候条件等,我国共分 6 个稻作区,山东省属于华北单季稻作区。
12、田间总茎蘖数与成穗数相同的时期,称为水稻的有效分蘖终止期,此期一般在拔节前15 天左右出现。
13、甘薯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1:4 ,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
14、甘薯安全贮藏的适宜温度是12-150C ,如果温度低于100C 则发生冷害。
15、甘薯大田生长过程的中期是指从甘薯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的一段时间。
二、简答题(共40分)1.经济系数。
(2分)答: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值。
2.小麦品质。
(3分)答:是对特定用途的适合性(1.5分)。
包含营养品质、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3个方面(1.5分)。
3.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2分)答:作物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品器官数×单个器官重量4.我国小麦种植区划。
(5分)答:(1)春麦区:①东北春麦区;②北部春麦区;③西北春麦区;(1.5分)(2)冬麦区:①北部冬麦区;②黄淮冬麦区;③长江中下游冬麦区;④西南冬麦区;⑤华南冬麦区;(2分)(3)冬春麦兼兼播区:①新疆冬春麦区;②青藏春冬麦区。
(1.5分)5.小麦兼顾高产和优质的适宜收获期。
(3分)答:人工收获时以蜡熟中期为宜(1.5分),机械收割时以完熟初期为宜(1.5分)。
6.当前世界玉米生产进一步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
(2.5分)答:当前世界玉米生产进一步提高其单产的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4点:(1)进一步培育和推广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种;(0.5分)(2)增加肥料投入并积极发展科学施肥技术,研究各种类型的混合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料,特别是化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0.5分) (3)在玉米生产中推广少耕和免耕技术,尤其是在玉米高产的国家;(0.5分)(4)实用性的系统工程及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如“玉米专家”系统。
(1分)7.玉米群体结构的概念及合理密植的原则。
(2.5分)答:玉米群体结构是指群体的组成、群体密度、群体分布与群体动态变化等(0.5分)。
合理密植的原则是根据品种和栽培条件的改变确定适宜的密度,使得群体的最适叶面积系数的光截获率达到95%左右,光能在冠层的分布合理。
同时,保证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使穗数、粒数和粒重三者的乘积达最大值(0.5分)。
具体为(1)依据品种定密度(0.5分);(2)根据肥水条件定密度(0.5分);(3)根据光照、温度等生态条件定密度(0.5分)。
8.玉米种子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2.5分)答:玉米种子是由受精的子房发育而成的颖果,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时期:(1)子粒形成期。
一般为15天左右,此期果穗和子粒体积增大,子粒呈胶囊状,胚乳呈清浆状,至此期末,子粒体积达成熟期体积的75%左右,粒重的10%左右。
(0.5分)(2)乳熟期。
大约15~20天,子粒和胚的体积均接近最大值,日增干重最多,干物质积累占最大干物重的70%~80%,胚乳变为糨糊状,呈乳白色。
(0.5分)(3)蜡熟期。
大约10~15天,子粒干物质积累速度慢,数量少,胚乳由糊状变为蜡状。
(0.5分)(4)完熟期。
干物质停止积累,子粒变硬,表面呈现鲜明光泽,子粒基部出现黑层,乳线消失,子粒产量此时最高。
(1分)9.简述高油玉米的品质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2.5分)答:高油玉米是子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玉米类型,含油量高达7%~10%,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80%以上)。
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具有高能、高蛋白、高赖氨酸、高色氨酸和高维生素A、维生素E等优点。
高油玉米的栽培要点:(1)选择优良品种。
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的杂交种。
(0.5分)(2)适期早播。
高油玉米生育期较长,子粒灌浆较慢,中、后期温度偏低不利于高油玉米生产,适期早播是延长生长季节,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0.5分)(3)合理密植。
适宜密度介于普通紧凑型和平展型玉米之间,为60000~75000株/hm2。
(0.5分)(4)合理施肥。
氮磷钾及锌肥配合施用,施肥方法遵循“一底二追”的原则。
(0.5分)(5)根据玉米的田间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化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
(0.5分)10.水稻三叶期的特点。
(3分)答:(1)胚乳中养分已耗尽,称“离乳期”(0.5分);(2)植株根内形成通气组织,田面可以保水层(1分);(3)抗寒能力下降。
稻苗三叶期对低温和病虫的抵抗力最弱,生产上青枯、死苗都发生在三叶期,育秧时要注意渡过这一危险期(1.5分)。
11.水稻的空壳及其形成的原因。
(3分)答:空壳——由于环境不良,使受精过程遇到障碍而没有受精或颖花的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的谷粒称为空壳(即谷壳完整而其中没有米粒)(1分)。
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①开花受精时低温,日均温≤20℃(1分);②开花期干旱(1分)。
12.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甘薯块根的形成?(3分)答:(1)温度适宜(22—24℃)(0.5);(2)土壤水分适宜、通气良好(1分);(3)光照充足(0.5);(4)土壤多K ,容易形成块根(1分)。
13.甘薯的T/R 比值及其生物学意义。
(3分)答:T/R ——茎叶鲜重与块根鲜重的比值(1分)。
T/R 比值的生物学意义——T/R 比值大,表明同化产物分配到茎叶中的多(1分);T/R 比值小,表明同化产物分配到块根中的多(1分)。
14.甘薯起垄栽培的意义。
(3分)答:①局部加厚松土层(1分)。
②提高地温。
由于比平栽接受的日光面积大(0.5)。
③有利于排水(0.5)。
④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块根膨大。
一般增产7—9%,垄向南北比东西向的增产7%(1分)。
三、论述题(共45分)1.试从产量构成因素的角度论述小麦主茎春季不同叶龄的追肥效应。
(10分)答:春1叶露尖时施肥,增加分蘖的作用大,也有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1分)春2叶露尖时施肥,仍有增加分蘖的作用,但通过增加分蘖成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更大;(1.5分)春3叶露尖时施肥,已不能增加分蘖,但具有促进分蘖成穗的作用;(1.5分)春4叶露尖时施肥;仍有一定的促进分蘖成穗的作用,同时是有增加穗粒数的作用;(1.5分)春5叶(倒2叶)露尖时施肥,有明显的增粒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增加粒重的作用;(1.5分)春6叶(旗叶)露尖时施肥,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作用都比较显著;(1.5分)旗叶展开时施肥,增加穗粒数的作用变小,但增加千粒重的作用仍比较明显。
(1.5分)2.试根据以下所给条件,计算适宜的小麦播种量。
(10分)(1)品种为中穗型品种,千粒重45克。
(2)土壤肥力为一般大田。
(3)播种~出苗所需积温为120℃·日。
(4)冬前总积温为570℃·日。
(5)适期播种。
(6)种子发芽率为95%,田间出苗率80%。
答:品种为中穗型品种,其适宜的亩穗数为40~45万(1.5分),因为是一般大田,根据合理群体结构的要求,其冬前分蘖数应为适宜亩穗数的1.8~2.0倍,即72~90万/亩(1.5分)。
又由冬前总积温知,出苗后的积温为450℃·日,因为小麦冬前每长出一片叶需75℃·日,则知冬前可长出6片叶,按照叶糵同伸规律,可得出冬前单株苗数为5个(含主茎)(4分),用冬前分蘖数除以单株分蘖数(含主茎)就可算出基本苗数应为12~15万/亩(1分)。
亩田间出苗率发芽率千粒重计划基本苗亩播种量/9.81.710001000)/(kg ~kg =⨯⨯⨯⨯=(2分)3.根据玉米的光合特性分析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7分)答:玉米是C4植物,具有高的光饱和点和高产光合速率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低的光呼吸合二氧化碳补偿点,因此,其光合效率较高,产量潜力大。
(个体方面)(2分)叶面积系数是衡量群体光合的重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随叶面积系数的增加,群体光合速率提高,干物质生产增加。
一般认为平展型品种的最适叶面积系数为4~5,紧凑型品种为6~7,即达到最适叶面积系数时的光截获率都在95%左右。
在玉米的生育期内,群体的叶面积变化可以分为4个时期: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一个理想的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是“前快、中稳、后慢”的Logistic 模型,这样可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获得较高的产量。
(2分)光合势是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也称叶面积持续期,在一定范围内光合势越大,光能利用效率越高,群体干物质积累与生产越多,但是不能超过合理的范围。
不同生育时期光合势的分配比例是不同的,大致为:苗期2.4%,拔节至散粉期30.4%,散粉后至完熟期67%。
不同生育时期的净同化率和物质生产不相同,存在两个高峰,一是拔节至大口期,二是授粉后15~25天(乳熟期);因此要提高玉米产量,既要适当增加肥水、合理密植、增加光合势,又要提高后期净同化率,改善光合产物的分配并减少其消耗。
(3分)4.试述玉米穗期和花粒期的特点及管理措施。
(8分)答:玉米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雄,春玉米一般为25~35天,夏玉米为20~30天。
穗期的生育特点是从拔节开始,植株进入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茎叶旺盛生长,雄、雌穗先后开始分化,秆物质积累进入直线增长期,需肥、需水量日渐增加(1分)。
大喇叭口期正值雄穗四分体和雌穗小花分化期,是玉米水分临界期,外界条件适宜,肥水供应充足,就能增加有效果穗数,形成大穗和每穗粒数,打下丰产基础。
此期存在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生长发育所需与环境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1分)。
因此,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应该是通过肥水措施等壮秆、促穗,使穗多、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