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案
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
班级姓名组号使用日期
【中考考点】
正确对待挫折
【学习目标】
1.了解挫折的内涵,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2.学会自我调适和控制,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导:情境导入: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儿
思: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05109,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做好标记,时间5分钟
1、什么是挫折?
2、面对挫折的不同表现以及原因?
3、挫折的影响?(如何看待挫折)
4、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如何做)
议:挫折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展:学生谈论自己经历的挫折并分享从中获得的道理与启发
评:联系本课知识点,进一步理解挫折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
【当堂作业】(时间:10分钟,要求:独立闭卷完成)
组长签字: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D
6.不同意。
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挫折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①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②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一、学习目标1.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树立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2.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3.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2.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挫折的含义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______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______、失利和______,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
(1)面对______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________和行为反应。
(2)即使遭遇______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______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________,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3.挫折的影响(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_____、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______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____的行为。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______、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______ 。
4.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我们需要_______自己的生命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_____、自我调节和_______的能力。
5.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____________。
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____________,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答案:1.平坦阻碍失败2.(1)不同情绪感受(2)同样不同(3)不同时期3.(1)失落负面不恰当(2)清醒生活经验4.发现、挖掘承受力自我修复5.借助外力寻求帮助(二)互动探究贝多芬一生遭受到数不清的磨难。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识,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使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来战胜挫折。
2.提高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解决挫折的能力。
3.懂得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生命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为什么要发掘生命的力量?为了对抗挫折。
那么挫折又是什么?挫折是试图挫败我们的种种折磨。
怎样摆脱挫折的折磨,拨云见日,踔厉前行?(二)新课1.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增强内力)(1)播放视频:《尼克胡哲》。
(2)战胜挫折的第一大方法: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简称增强内力。
2.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
(引入外力)(1)举例:两只狐狸吃葡萄。
(2)战胜挫折的第二大方法: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
简称引入外力。
3.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坚定毅力)(1)案例:长津湖战役。
(课件)(2)战胜挫折的第三大方法: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简称坚定毅力。
(三)课堂总结1.战胜挫折的三大方法:增强内力、引入外力和坚定毅力。
这三大方法以木桶来作为比喻:加长板、补短板,扎牢铁箍,不断的添加和盛满不洒不漏的生命之水,扑灭任何妄图吞噬我们的挫折火焰。
2.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板书设计:1.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增强内力)战胜挫折的方法2.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引入外力)3.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坚定毅力)配套练习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半岁时双耳失聪,她凭借不懈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9.2增强生命的韧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9.2增强生命的韧性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在上面这些情境中:(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
(可以多选)(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等。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议学活动三:如何面对挫折?
图片展示林肯遇到的挫折和感悟:
视频播放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材料展示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此前,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在徐梦桃受伤治疗期间,父母从老家赶来陪伴其左右。
学生思考:从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议学活动一:什么是挫折?
议学活动二:挫折带给我们只是同一种感受吗?
组织学生开展课内情境模拟活动:期中考试后,数学试卷和考试成绩下发。以下3位同学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遇到了挫折。
学生小组讨论:有理有据地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评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徐梦桃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有些成绩还不够理想,让自己陷入了苦闷和失落。2018年平昌冬奥会,致命的滑雪失误让她在赛后曾萌生退役的想法。
在国家队训练,队员们相互鼓励、支持。在她恢复期间,王心迪等队员主动承担照顾她的任务,帮她打饭,逗她开心,用最大的努力,去鼓舞徐梦桃重拾信心。
徐梦桃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三、课堂小结
课后实践: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课后调查活动,了解本班级同学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表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面对挫折,人们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
2.通过开展对挫折影响的课堂辨析教学实践,引领学生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结合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遇到的挫折及其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和问题情境探究,引领学生主动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环境,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培育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韧性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培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较快,面临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学会面对困难,增强心理素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韧性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韧性,培养其面对困难的信心。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提高认识。
3.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改进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韧性现象,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伤痛,学生面对困难坚持学习等。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韧性?为什么我们要增强韧性?2.呈现(10分钟)介绍韧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韧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临困难时如何坚持和适应的经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讨论和分享,总结出增强韧性的一些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给出建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提出自己的计划。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 案

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1.通过分享交流、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2.通过观看视频与交流探讨,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3.通过合作交流,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引领学生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重点】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写字游戏,体验挫折小游戏:体验左手写字,10秒钟之内书写“百折不挠”四个大字。
教师过渡: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甚至是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挫折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一)你说我说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经历,你当时有何感受?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有的人愈挫愈勇,也有的人自暴自弃。
(二)情景剧表演:《拿到数学成绩单后》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是遇到挫折后,人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有的人愤怒、生气、抱怨他人和环境;有的人情绪较为平静,向他人倾诉,寻求帮助;有的人勇敢、乐观,积极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教师提问:情景剧表演的这三位同学,面对挫折,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那你们知道这三位同学对待挫折的做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共同总结: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教师过渡:既然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那么请你根据这三位同学的态度预测一下他们的做法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三)小小辩论赛: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教师归纳: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_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新人教版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详细教案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重点:发掘生命的力量难点: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使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挫折的影响导入:播放视频《鹰的重生》:鹰以这种方式增强生命的韧性,那么人类该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
正课讲授:环节一:1、什么是挫折?出示学习目标:1、什么是挫折?2、挫折的影响3、如何正确对待挫折?4、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过渡: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生活难免有挫折!什么是挫折呢?说一说: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造成这些“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答:略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洪水或战争,这些“不愉快”,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父母态度粗暴或同学老嘲笑我或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这些“不愉快”也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成绩不及格或色盲无法参加招飞或因不诚信档案而面试被拒,这些“不愉快”则是内部因素造成的。
总结:以上列举的“不愉快”,就是挫折。
可见,挫折就是阻碍、失利、失败等。
环节二:2、挫折的影响过渡:知道了挫折的含义,挫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五位名人,第一位:音乐届人士贝多芬。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屡遭磨难,尤其是耳聋对他的打击最为惨重。
这打击曾使他愤怒又难过,并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
但是,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且发出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坚强吼声。
创作出气势雄伟,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9.2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2.能力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3.知识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增强生命的韧性》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本课由“生活难免有挫折”和“发掘生命的力量”两目内容组成。
教材先让学生知道挫折的含义,以及说明人们面对挫折的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的能力。
然后要求学生知道挫折对人的影响,让学生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面对挫折的正确方法和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有两个学生在高考中双双落榜,都非常难过。
其中,甲几天后就振奋精神,重新开始复习功课,以饱满的精神重整旗鼓,准备第二年再考。
而乙却一直情绪低落,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