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ZN-YX-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说明书CN201420839400.7

合集下载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公告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代码:002092 证券简称:中泰化学公告编号:2014-096
关于本公司参股公司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参股公司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凯纳”)于2014年4月4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连续化生产石墨烯粉体工业装置》,详细内容见2014年7月16日披露的《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工作进展情况公告》(公告编号:2014-076)。

近日厦门凯纳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上述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详细情况如下: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化生产石墨烯粉体工业装置
专利号:ZL201420166500.8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日:2014年4月4日
专利权期限:10年(自专利申请日起算)
证书号:第3763265号
专利权人: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上述专利的取得不会对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特此公告。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二○一四年九月五日。

喂药器[实用新型专利]

喂药器[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11]授权公告号CN 201410106Y[45]授权公告日2010年2月24日专利号 ZL 200920027057.5[22]申请日2009.06.19[21]申请号200920027057.5[73]专利权人张秋红地址271100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大桥北路89号市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72]设计人张秋红 王芳 李俊华 [51]Int.CI.A61J 7/0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54]实用新型名称喂药器[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喂药器,包括带刻度的套管(1)和置于套管(1)内的推杆(2),推杆(2)前端为活塞头(3),后端设置手柄(4),活塞头(3)与套管(1)内壁气密配合,套管(1)前端设置药管(5),药管(5)上套接药勺(6)。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计量准确的有益效果。

200920027057.5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刻度的套管(1)和置于套管(1)内的推杆(2),推杆(2)前端为活塞头(3),后端设置手柄(4),活塞头(3)与套管(1)内壁气密配合,套管(1)前端设置药管(5),药管(5)上套接药勺(6)。

200920027057.5说 明 书第1/2页喂药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喂药器具,特别涉及一种液体药剂的喂药器。

背景技术目前,对于液体药剂通常采用药勺或水杯工具喂药,存在的问题是:1、容易倾洒,特别是不配合的精神病人和儿童,容易乱动,喂药费时费力;2、计量不准确,由于药剂的倾洒,更造成喂药量难以把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计量准确的喂药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喂药器,包括带刻度的套管和置于套管内的推杆,推杆前端为活塞头,后端设置手柄,活塞头与套管内壁气密配合,套管前端设置药管,药管上套接药勺。

一种六分柱状氧化锌石墨烯压电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六分柱状氧化锌石墨烯压电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名称:一种六分柱状氧化锌石墨烯压电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洪均,曹飞平,杨永生,唐孝生,曾国金
申请号:CN202111311839.3
申请日:20211108
公开号:CN114054011A
公开日:
20220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方柱状氧化锌石墨烯压电光催化材料及其绿色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方法主要包括:(1)将氧化石墨烯与纯水混合均匀,并超声分散;(2)将醋酸锌与纯水混合均匀;
(3)将步骤(1)与步骤(2)溶液混合搅拌后加入氨水调节pH,并升温至沸腾进行反应;(4)将反应产物分离、洗涤后,即得到六方柱状氧化锌石墨烯压电光催化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氧化锌具有六方柱状结构,形态可控,结构稳定,催化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压电光电催化效应,能够在黑暗中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及杀灭微生物,制备方法绿色和设备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量产。

申请人: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516083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龙海二路303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邓聪权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喂药器[实用新型专利]

喂药器[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11]授权公告号CN 2688289Y [45]授权公告日2005年3月30日[21]ZL 专利号200420044013.0[22]申请日2004.03.26[21]申请号200420044013.0[73]专利权人陈振泉地址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新兴街121巷25号7F[72]设计人陈振泉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代理人李永庆[51]Int.CI 7A61J 7/00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9 页[54]实用新型名称喂药器[57]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喂药器,是由导夹管、导水部及盛水部组成,其中导夹管为弹性管状体,其前端的夹口呈扁平直立椭圆状,在导夹管内部设有一止落部;导水部外形为锥斗状,设置在导夹管后端,在导水部后端顶部设有注水口;盛水部为外形呈杯状的开口容器,设置在导水部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可使药丸不与舌体相碰触,达到降低服药时的不适、苦感,帮助病人服药。

200420044013.0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喂药器,是由导夹管(1)、导水部(2)及盛水部(3)组成,其特征是:导夹管(1)为弹性管状体,其前端的夹口(11)呈扁平直立椭圆状,在导夹管(1)内部设有一止落部(12);导水部(2)外形为锥斗状,设置在导夹管(1)后端,在导水部(2)后端顶部设有注水口(21);盛水部(3)为外形呈杯状的开口容器,设置在导水部(2)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药器,其特征是:在导夹管(1)前端夹口周围设有多个呈径向分布的出水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药器,其特征是:导水部(2)盛水部(3)之间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喂药器,其特征是:导夹管(1)内的止落部(12)是由管身中段底部管壁向内隆凸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喂药器,其特征是:导夹管(1)由两段套接而成,其内部的止落部(21)为带通孔的挡板,止落部(21)设置在与导水部(2)连接的一段导夹管(1)的末端面上。

一种新型微胶囊[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微胶囊[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92844.X(22)申请日 2015.12.25B01J 13/22(2006.01)(73)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地址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72)发明人刘峰 慕卫 张大侠(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张贵宾(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微胶囊(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微胶囊,可用于包覆药物,包括农药、医药、兽药,特别适合用于农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包覆有有效成分的海藻酸盐芯层和若干层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为金属离子络合单宁酸和海藻酸形成的膜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海藻酸盐凝胶物形成的微球存在机械强度差和包覆水溶性药物后容易泄漏的问题,并且通过加入不同量的囊壁材料来调节囊壁厚度(囊壁厚度易调),并且单宁酸和海藻酸与金属离子络合后形成的聚合物在植物表面或者土壤中相对容易降解,可以保证囊芯全部释放,不会造成药物(农药、医药、兽药)的浪费以及因残效期太长而造成药物残留。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05323699 U 2016.06.22C N 205323699U1.一种新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包覆有有效成分的海藻酸盐芯层和若干层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为金属离子络合单宁酸和海藻酸形成的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2-10层复合膜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有有效成分的海藻酸盐芯层的直径为1微米-3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层的厚度为1微米-2毫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层的厚度为5微米-500微米。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5323699 U一种新型微胶囊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金属离子络合海藻酸和单宁酸作为囊壁的新型微胶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