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分立电路)

合集下载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带图)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带图)

实用新型(撰写范例)权利要求书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此为独立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

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用语,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即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一个相对大的保护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

主张的是相对较小的技术保护方案。

这样分层次、逐级的撰写有利于对该专利技术的保护。

][权利要求书应使用与说明书一致或相似语句,从技术的角度正面简洁、明了地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如:机械产品应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应使用确定的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语句,如“等”、“大约”、“左右”……。

每一项权利要求应由一句话构成,只允许在该项权利要求的结尾使用句号。

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创新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电路设计,其主要创新点在于提高了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成本。

具体来说,本电路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电源管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源的功耗,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

此外,本电路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电路保护机制,能够有效防止电路过载和短路等故障,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设计,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路保护模块和负载模块。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电源的输入和输出,通过采用新型电源管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源的功耗,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电路保护模块用于监测电路的运行状态,一旦检测到电路过载或短路等故障,能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防止电路损坏;负载模块用于连接电路的负载,能够根据负载的需求,调整电路的输出功率,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高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电路的故障率;降低电路的成本,提高电路的经济性;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电源的功耗;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电路保护模块2和负载模块3。

电源管理模块1用于管理电源的输入和输出,例如,可以采用一种新型的电源管理芯片,能够实现对电源的智能控制,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

电路保护模块2用于监测电路的运行状态,例如,可以采用一种新型的电路保护器,能够实时监测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一旦检测到电路过载或短路等故障,能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防止电路损坏。

负载模块3用于连接电路的负载,例如,可以采用一种新型的负载控制模块,能够根据负载的需求,调整电路的输出功率,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的具体实施例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电路保护模块2和负载模块3。

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2200XXXXX 申请日:2022年XX月XX日一、发明人:XXX二、发明内容: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实用新型专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中的电路设计。

现有的电子产品中,电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现有的电路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输速率不够快、功耗过大、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电路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路设计,包括以下特征:1、采用了新型的元件和材料,使得电路的传输速率得到显著提升;2、优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功耗;3、采用了新型的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

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电路设计包括以下关键部分:1、新型元件和材料的应用:本发明采用了X材料和Y元件,这些新型材料和元件的应用使得电路的传输速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过实验验证,采用这些新型材料和元件的电路能够将传输速率提升至原有传统电路的两倍以上。

2、优化的电路结构:本发明对一般的电路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重新设计布局和连接方式,降低了功耗。

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电路相比,本发明的电路功耗降低了20%以上。

3、新型的制造工艺:本发明采用了最新的制造工艺,包括了新型的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封装工艺等,这些新型的制造工艺使得电路的制造成本得到了显著降低。

四、优点: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传输速率高:采用新型材料和元件,传输速率提升明显;2、功耗低:优化电路结构,降低了功耗;3、成本低:采用新型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五、申请的主张: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在电路传输速率、功耗和成本等方面均有显著改进,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六、权利要求: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的规定,特申请一种电路实用新型专利,其具体实施方式详见附图和权利要求书。

七、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电路设计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电路制造过程示意图。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三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三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三篇篇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分立电路)名称: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说明书摘要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分立电路(LumpCircuit)设计中的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低噪声放大器难以在输入级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有源器件、源简并电感(SourceDegenerationInductance)、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匹配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所构成的低噪声放大器。

放大器首先通过一个源简并电感L串联在MOS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用来提供串联负反馈效s应,使得MOS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然后利用一个输入匹配网络,将MOS管的栅极匹配到信号源,从而使得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同时实现了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不仅能够达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小噪声系数NF,而且实现了min功率的最大传输;最后利用一个输出匹配网络,实现有源器件的输出端口与负载之间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能够很好地被设计者掌握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2、摘要附图3、权利要求书4、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用分立电路(LumpCircuit)实现,即利用分立的有源和无源元器件制作在射频电路板上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输入级能够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设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由有源器件、源简并电感(SourceDegenerationInductance)、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匹配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构成。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有源器件由共源结构的MOS管所组成,即MOS管的栅极作为输入端口,漏极作为输出端口,源极作为公共端口;源简并电感L连接在sMOS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其提供的串联负反馈效应使MOS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电容C和电感1L1组成一个L型输入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管栅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直电容C相连接,3C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容2C和电3感L组成一个L型输出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管漏极相连,另2一端与隔直电容C相连接,4C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两路直4流偏置电路分别由电感L、电阻1R、电容5C和6C以及电感4L、电阻2R、3电容C和8C组成,电感3L的一端连接MOS管的栅极,电感3L的另一7端与电阻R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5C的一端,电容5C的另一端接地电1位,电阻R的另一端接至电源g V,电容6C的一端接至电源g V,电容6C1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感L的一端连接MOS管的漏极,电感4L的另4一端与电阻R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7C的一端,电容7C的另一端接地2电位,电阻R的另一端接至电源d V,电容8C的一端接至电源d V,电2容C的另一端接地电位。

实用新型专利书范本

实用新型专利书范本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一、申请人信息甲方(申请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 - 地址:________________ - 电话:________________ - 邮编:________________ -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二、代理人信息乙方(代理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 - 地址:________________ - 电话:________________ - 邮编:________________ -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三、专利申请内容1.专利名称:________________2.申请号:________________3.申请日:________________4.首次实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5.国省代码:________________四、权利要求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如下: 1. 权利要求一:________________ 2.权利要求二:________________ 3. 权利要求三:_________________五、摘要专利申请摘要如下: ________________六、附图说明附图共()幅,具体内容为_______________七、申请费用缴纳方式1.费用项目:________________2.费用标准:________________3.缴纳方式:________________八、其他事项1.本申请书一式两份,具有法律效力。

2.申请人和代理人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申请人(盖章):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代理人(盖章):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一式两份,申请人和代理人各执一份,双方共同遵守。

电路板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电路板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电路板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申请权利要求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设计实用新型,具体权利要求如下:1、一种电路板设计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主体,电路板主体上设有模块电路,模块电路上设有电源模块、芯片模块、电容模块、电阻模块、电感模块、接口模块、可编程模块以及晶体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源电流,芯片模块用于实现电路板功能,电容模块、电阻模块、电感模块、接口模块、可编程模块以及晶体模块组成电路板的组件,用于实现电路板的功能。

2、一种电路板设计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电路板主体上还设有排线模块,排线模块上设有排线管,排线管上连接有接口电缆,接口电缆连接有模块电路的接口模块,以便实现模块电路之间的连接。

二、说明书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设计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实现电路板的功能,实现模块电路之间的连接。

1、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路板主体、模块电路、电源模块、芯片模块、电容模块、电阻模块、电感模块、接口模块、可编程模块以及晶体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源电流,芯片模块用于实现电路板功能,电容模块、电阻模块、电感模块、接口模块、可编程模块以及晶体模块组成电路板的组件,用于实现电路板的功能,此外,电路板主体上还设有排线模块,排线模块上设有排线管,排线管上连接有接口电缆,接口电缆连接有模块电路的接口模块,以便实现模块电路之间的连接。

2、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各个模块电路按照设计的电路原理图接线,并将各个模块电路连接在电路板主体上,将电源模块、芯片模块、电容模块、电阻模块、电感模块、接口模块、可编程模块以及晶体模块等组件安装在电路板上,将排线管上的接口电缆接到模块电路的接口模块上,以实现模块电路之间的连接,并将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输入到电路板上,以实现电路板的功能。

3、实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简单,结构紧凑,易于安装,排线管上的接口电缆可以实现模块电路之间的连接,实现电路板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专利模板 电气类

实用新型专利模板 电气类

实用新型专利模板-电气类背景介绍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某个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提出的技术改进。

电气类实用新型专利是电气技术领域中常见的一种专利类型。

为了保护电气领域的创新成果,制定了一套特定的模板来帮助申请人撰写电气类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实用的新型专利模板,以帮助电气类专利申请人更有效地填写申请文件。

专利申请的目的•保护发明人在电气领域的创新成果。

•防止他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制造、销售专利技术。

专利申请的结构1.标题:简洁明确地说明电气类专利技术的名称。

2.背景技术:描述相关技术领域的背景,引出申请专利的问题。

3.发明内容:详细介绍电气类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内容及其实施。

4.附图说明:附上与发明内容相关的图示,以帮助理解发明的实施方式。

5.具体实施方式:描述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阐述其优点和效果。

6.权利要求:明确描述所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

7.说明书摘要:对所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和说明。

撰写要点•清晰明了: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申请的专利技术。

•具体详细:对专利的发明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详细的描述,以便他人可以轻松复制和实施申请的专利技术。

•准确陈述优点:确切地陈述所申请专利的优点和效果,使人们能够明确了解其创新之处。

•图文并茂:为了更清晰地描述专利技术,附上与发明内容相关的图示,并在说明中对图示进行适度的解释。

注意事项•避免模糊描述: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概念,确保描述尽可能精确和具体。

•法律合规:专利申请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专利申请的范围和要求等。

•避免侵权:在填写专利申请时,要注意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权。

结论通过本文档所提供的实用新型专利模板,电气类专利申请人可以更好地撰写专利申请文件。

合理使用该模板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成功率。

当然,在实际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专利申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电路设计专利申请

电路设计专利申请

电路设计专利申请引言:电路设计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从电子产品的功能实现到性能优化的各个方面。

为了保护电路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专利申请成为了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颖的电路设计,并对其专利申请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路设计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然而,传统的电路设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功耗高、体积大、信号干扰等。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电路设计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XXX技术的电路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减小体积,并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该电路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1. XXX模块:该模块采用了先进的电子元件,用于实现信号的处理和放大。

与传统设计相比,该模块能够在保持信号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功耗。

2. XXX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和优化技术,用于动态调整电路的工作状态。

通过对电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该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电路参数,以提高电路的性能。

3. XXX调节器:该调节器用于实现电路的稳定工作和抗干扰能力。

通过对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精确的调节和过滤,该调节器能够有效地降低信号干扰,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XXX模块: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设计并制造XXX模块。

该模块需要包括先进的电子元件,以实现对信号的处理和放大。

2. 开发XXX控制单元: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开发并实现XXX 控制单元。

该控制单元需要采用先进的算法和优化技术,以实现对电路工作状态的动态调整。

3. 制造XXX调节器: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制造XXX调节器。

该调节器需要能够实现对电路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精确调节和过滤,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四、优点和效果与传统的电路设计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和效果:1. 降低功耗:采用先进的电子元件和优化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电路的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说明书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分立电路(Lump Circuit)设计中的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低噪声放大器难以在输入级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有源器件、源简并电感(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匹配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所构成的低噪声放大器。

放大器首先通过一个源简并电感
L串联在MOS管
s
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用来提供串联负反馈效应,使得MOS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然后利用一个输入匹配网络,将MOS管的栅极匹配到信号源,从而使得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同时实现了噪声匹配和功率增
NF,而且实现了功率的益匹配,不仅能够达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小噪声系数
min
最大传输;最后利用一个输出匹配网络,实现有源器件的输出端口与负载之间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能够很好地被设计者掌握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用分立电路(Lump Circuit)实现,即利用分立的有源和无源元器件制作在射频电路板上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输入级能够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设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由有源器件、源简并电感(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匹配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构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有源器件由共源结构的MOS 管所组成,即MOS 管的栅极作为输入端口,漏极作为输出端口,源极作为公共端口;源简并电感s L 连接在MOS 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其提供的串联负反馈效应使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电容1C 和电感1L 组成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栅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直电容3C 相连接,3C 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容2C 和电感2L 组成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漏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直电容4C 相连接,4C 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两路直流偏置电路分别由电感3L 、电阻1R 、电容5C 和6C 以及电感4L 、电阻2R 、电容7C 和8C 组成,电感3L 的一端连接MOS 管的栅极,电感3L 的另一端与电阻1R 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5C 的一端,电容5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阻1R 的另一端接至电源g V ,电容6C 的一端接至电源g V ,电容
6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感4L 的一端连接MOS 管的漏极,电感4L 的另一端
与电阻2R 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7C 的一端,电容7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阻2R 的另一端接至电源d V ,电容8C 的一端接至电源d V ,电容8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分立电路(Lump Circuit)设计中的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低噪声放大器需要放大接收到的弱信号,要求自身产生的噪声应尽量小。

除了低噪声的性能之外,低噪声放大器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增益,来抑制接收机后续其他单元的噪声对整个接收机的影响。

请参考图1,低噪声放大器包括有源器件,以及分别用于控制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输入匹配网络和输出匹配网络。

在进行输入匹配设计时,将信号源与晶体管的输入阻抗之间进行共轭匹配,便可以获得最大功率传输,即获得最大增益;相应地,为了达到最小噪声系数
min NF ,必须将信号源匹配到晶体管的噪声最优源阻抗opt Z ,便可以使放大器得
到最佳的噪声性能。

然而实现最小噪声系数和最大功率传输之间存在矛盾,设计者只能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很难实现噪声和功率的同时匹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分立电路设计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即利用分立的有源和无源元器件制作在射频电路板上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可以在输入级实现最小噪声系数和最大功率传输的同时匹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包括有源器件、源简并电感(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匹配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

有源器件由共源结构的MOS 管所组成,即MOS 管的栅极作为输入端口,漏极作为输出端口,源极作为公共端口;源简并电感s L 连接在MOS 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其提供的串联负反馈效应使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电容1C 和电感1L 组成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栅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直电容3C 相连接,3C 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电容2C 和电感2L 组成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漏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直电容4C 相连接,4C 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两路直流偏置电路分别由电感3L 、电阻1R 、电容5C 和6C 以及电感4L 、电阻2R 、电容7C 和8C 组成,电感3L 的一端连接MOS 管的栅极,电感3L 的另一端与电阻1R 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5C 的一端,电容5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阻1R 的另一端接至电源g V ,电容6C 的一端接至电源g V ,电容6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感4L 的一端连接MOS 管的漏极,电感4L 的另一端与电阻2R 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7C 的一端,电容7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阻2R 的另一端接至电源d V ,电容8C 的一端接至电源d V ,电容8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优点在于:
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低噪声放大器在输入级同时做到了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不仅能够达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小噪声系数min NF ,而且实现了功率的最大传输。

⑵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能够很好地被设计者掌握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的放大器设计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时匹配低噪声放大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有源器件由共源结构的MOS 管所组成,即MOS 管的栅极作为输入端口,漏极作为输出端口,源极作为公共端口。

有源器件部分亦不限于只有一个共源结构的MOS 管,而可为具有串迭(Cascode)架构的电路结构。

源简并电感s L 连接在MOS 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其提供的串联负反馈效应使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

电容1C 和电感1L 组成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用于实现MOS 管输入阻抗和信号源阻抗之间的匹配,其中一端与MOS 管栅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直电容3C 相连接,3C 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电容2C 和电感2L 组成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用于实现MOS 管输出阻抗和负载之间的匹配,其中一端与MOS 管漏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直电容4C 相连接,4
C
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两路直流偏置电路分别由电感3L 、电阻1R 、电容5C 和6C 以及电感4L 、电阻
2R 、电容7C 和8C 组成,电感3L 的一端连接MOS 管的栅极,电感3L 的另一端与电
阻1R 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5C 的一端,电容5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阻1R 的另一端接至电源g V ,电容6C 的一端接至电源g V ,电容6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感4L 的一端连接MOS 管的漏极,电感4L 的另一端与电阻2R 的一端共同接至电容7C 的一端,电容7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电阻2R 的另一端接至电源d V ,电容8C 的一端接至电源d V ,电容8C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是以MOS 晶体管为范例,在实际的电路实现上,双极性晶体管或其它具有放大功能的有源器件均可按此设计方法施行。

虽然以上描述的示例性LNA 只包括一级放大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能够应用到含有任意数目的放大器级的LNA 。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说明书附图
直流偏置
有源器件
输入匹配网络输出匹配网络信号源负载
图1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