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带图)

合集下载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文

一、发明人信息发明人姓名:张三发明人手机:138xxxx5678发明人身份证:110101************二、名称一种新型节能灯泡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灯泡。

四、现有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传统白炽灯泡,存在以下问题:1. 能耗高:白炽灯泡的能耗约为普通节能灯泡的5倍以上,不利于节能减排。

2. 寿命短:白炽灯泡的寿命约为1000小时,而节能灯泡的寿命可达5000小时以上。

3. 发热量大:白炽灯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节能灯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五、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1. 一种新型节能灯泡,包括灯泡本体、灯丝、镇流器和散热片,其特征在于:(1)灯泡本体采用高强度玻璃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2)灯丝采用新型稀土金属丝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高的热稳定性;(3)镇流器采用电子镇流器,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4)散热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节能灯泡,其特征在于:(1)灯泡本体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内层玻璃为高强度玻璃,外层玻璃为普通玻璃;(2)灯丝采用稀土金属丝,其直径为0.1mm,长度为10mm;(3)镇流器采用电子镇流器,其功率为20W;(4)散热片采用铝制材料,其厚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 节能: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稀土金属丝材料和电子镇流器,使灯泡的能耗降低,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2. 高效: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玻璃材料和稀土金属丝,提高了灯泡的发光效率;3. 安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和散热片,降低了灯泡的发热量,减少了安全隐患;4. 经济: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附图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文【范本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文【范本模板】

专利申请书范文的范本—-看专利文件的撰写技巧权利要求书!1.一种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设置在啤酒瓶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含有瓶身区(23)和瓶颈区(21)及其间的过渡区(22),由塑料薄膜整体制成,并紧裹在啤酒瓶体的周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是在所述瓶身区(23)的下端一体设有底环(24),塑料薄膜的厚度0。

04-0.25mm,整体呈无裂缝的环体,且所述瓶颈区(21)的厚度大于瓶身区(23)的厚度,其梯度差在其间的过渡区(22)内逐渐过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氯乙烯薄膜制成,其外侧设有印刷层(2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薄膜制成,其外侧设有印刷层(20).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氯乙烯薄膜制成,其内侧设有印刷层(2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贴(2)系采用环形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薄膜制成,其内侧设有印刷层(20).说明书包裹式防爆啤酒瓶瓶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啤酒瓶的瓶贴。

长期以来,啤酒瓶及其瓶贴的结构乃至形状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一成不变,即在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纸上印刷有商标、商品名、净含量、厂名、厂址、容量、配料表、酒精度等内容,分别粘贴在瓶体的反面或正面。

因此存在着瓶贴粘贴不甚平整,易破损,易撕脱,易长霉等缺陷而影响美观,不适用于冷藏柜存放,以及在防伪性、防止啤酒氧化等方面的不足。

尤其是由于啤酒瓶的瓶体壁时常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当气温高至35℃左右时,酒液中所含有5g/l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使其瓶壁要承受大于或等于0.80Mpa 的高压。

此时,若不慎翻倒瓶体等,即会引起啤酒瓶体的炸裂.轻则皮开肉绽,重则五官创伤、伤筋残疾。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集成电路)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集成电路)

名称: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说明书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设计中的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一个源简并电感(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串联在MOS 晶体管的源极以提供串联负反馈效应,使得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in Z 和噪声最优源阻抗opt Z 满足*in opt Z Z ;然后利用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将MOS 管的栅极匹配到信号源,从而使得本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同时实现了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不仅能够达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小噪声系数min NF ,而且实现了功率的最大传输;最后利用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实现MOS 管的漏极与负载之间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功耗约束噪声优化技术(Power-Constrained Noise Optimization Technique)选择MOS 管M1的适当尺寸,在功耗约束条件下实现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的同时匹配。

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1、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工艺实现,即将有源和无源元器件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输入级能够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匹配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OS 晶体管M1作为放大器件按照共源结构连接;源简并电感s L (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连接在MOS 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其提供的串联负反馈效应使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电容1C 和电感1L 组成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栅极相连,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 C 与信号源连接;电容2C 和电感d L 组成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漏极相连,另一端与负载连接;限流电阻d R 一端于电源dd V 相连,另一端与d L 相连;一个电流镜电路由晶体管M2、电阻器1R 和2R 组成,M2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源极接地电位,1R 的一端与电源Vdd 相连,另一端与M2的漏极相连,2R 的一端与M2的栅极相连,另一端连接在c C 和1L 的公共连接点上。

实用型发明专利申请书模板

实用型发明专利申请书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尊敬的专利局:我司特此提交一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以就我司研发的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以下是该产品的详细信息: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体应用领域]的[产品名称]。

二、背景技术[简要介绍现有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名称],其具有[具体优点和/或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产品的结构、组成、功能等。

]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附图数量]张,分别是:[附图1:[附图说明]][附图2:[附图说明]][附图3:[附图说明]]……五、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产品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制作方法、使用步骤等。

]六、权利要求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本申请人要求授予以下权利要求:1. [具体权利要求]2. [具体权利要求]3. [具体权利要求]……七、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产品名称],具有[具体优点和/或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

通过采用[具体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什么功能或效果]。

八、发明人信息发明人:[发明人姓名]单位:[发明人单位]地址:[发明人地址]九、申请人信息申请人:[申请人名称]地址:[申请人地址]联系人:[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特此申请。

申请人:[申请人名称]日期:[申请日期]注:以上内容仅作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模板,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示例(官方版)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示例(官方版)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示例(官方版)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请填写申请人名称,可填写个人或企业名称。

申请人地址
请填写申请人地址,包括省份、城市、区/县、街道/镇、邮编。

发明名称
请填写发明的名称。

技术领域
请填写发明的技术领域,例如机械、电子、化学等。

背景技术
请简要说明与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及现有技术的问题或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请详细描述发明的内容、结构及其操作原理,并配合技术方案书、附图等逐一说明。

实施方式
请详细描述实施发明的方式,包括使用的工具、具体步骤等内容。

附图说明
请提供发明的图示,其中应用的符号需与技术方案书中一致,并在图示说明书中逐一介绍各图的内容、技术特点以及其在发明中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请依照技术方案书编写权利要求书,确切而明确地要求权利。

权利要求书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逐一列明所要求的
权利,具体描述发明的技术特点。

摘要
请简述发明的内容、结构及其操作原理,并在其中包含向公众
传达其实质特征的描述。

以上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点和步骤,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
电话
邮政编码
地 址
第名称
国籍或居所地国家或地区
电话
邮政编码
地 址
⑨联


姓 名
电话
邮政编码
地 址
⑩确定非第一署名申请人为代表人声明特声明第署名申请人为申请人的代表人






名称
代 码
邮政编码
电 话
地 址
代理人
1
姓名
代理人
2
姓名
工作证号
工作证号
电 话
电 话
分案申请
原申请号:
原申请日: 年 月 日

转让证明
4.权利要求书

专利代理委托书
5.说明书

经证明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份数
6.说明书附图

原案申请文件副本

其他证明文件(注明文件名称)
权利要求的项数 项


18全体申请人或专利代理机构签章
年月日
19专利局对文件清单的审核
年月日
□初审程序
□授权后程序
费用减缓请求书
□实审程序
请按照本表背面“填表注意事项”正确填写本表各栏
实名


型称







在先申请
国别或地区
在先申请日
在先申请号

已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已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最新最标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带图)

最新最标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带图)

实用新型(撰写范例)权利要求书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此为独立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

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用语,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即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一个相对大的保护范围。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

主张的是相对较小的技术保护方案。

这样分层次、逐级的撰写有利于对该专利技术的保护。

][权利要求书应使用与说明书一致或相似语句,从技术的角度正面简洁、明了地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如:机械产品应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应使用确定的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语句,如“等”、“大约”、“左右”……。

每一项权利要求应由一句话构成,只允许在该项权利要求的结尾使用句号。

最新最标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

最新最标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

实用新型(撰写范例)权利要求书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此为独立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

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用语,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即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一个相对大的保护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

主张的是相对较小的技术保护方案。

这样分层次、逐级的撰写有利于对该专利技术的保护。

][权利要求书应使用与说明书一致或相似语句,从技术的角度正面简洁、明了地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如:机械产品应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应使用确定的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语句,如“等”、“大约”、“左右”……。

每一项权利要求应由一句话构成,只允许在该项权利要求的结尾使用句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新型(撰写范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此为独立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

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用语,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即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一个相对大的保护范围。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

主张的是相对较小的技术保护方案。

这样分层次、逐级的撰写有利于对该专利技术的保护。

]
[权利要求书应使用与说明书一致或相似语句,从技术的角度正面简洁、明了地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如:机械产品应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应使用确定的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语句,如“等”、“大约”、“左右”……。

每一项权利要求应由一句话构成,只允许在该项权利要求的结尾使用句号。

]
说明书
试电笔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
的试电笔。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
极串联而成。

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

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
的文件。

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

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
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
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
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
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
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
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
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因此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系。

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

]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2.绝缘外壳,3.弹簧,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7.识别电极,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

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

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具体实施方式:是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应当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应与技术方案相一致,并且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

附图中的标号应写在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之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现,必要时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

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电路板(17)的印刷线路图
图3是电路板(17)与金属片铆合后的轴侧图
图4时绝缘外壳(15)底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2-限流电阻;3-氖管;4-触点;5-二极管;6-二极管;7-CMOS集成块;8- CMOS集成块;9-电阻;10-电容器;11-压电陶瓷片;12-手触电极;13-金属片;14-铆钉;15-绝缘外壳;16-弹簧;17-电路板;18-空;19-弹性金属片;20-金属片;21-螺钉;22-凹槽
(备注:上图与前述文字不符,仅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