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生物的遗传 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 (6)
22.1生物的遗传(第三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苏科版)

1.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分析一对杂合子的子代表现型比例。
2.利用遗传图解,解决一个含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遗传疾病的发生原因。
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结合遗传疾病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遗传健康,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
-讲解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活动导入新课。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组家庭成员的照片,包括父母、子女和祖父母,并提问:“你们注意到家庭成员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遗传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接着,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关于遗传的知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遗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DNA、染色体等。
2.掌握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简单遗传问题。
3.认识到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1.遗传规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
2.遗传图解的分析和推理过程,学生容易混淆和错误。
3.学生在学习遗传规律时,容易混淆相关概念,教师需采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4.部分学生对遗传与变异的关系认识不足,教师可通过实例讲解,使他们认识到遗传多样性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章节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遗传学的奥秘。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遗传规律及其实际应用。
3. 能够分析生物的遗传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的概念和特点2. 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其实验过程3. 遗传规律的应用4.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5. 遗传变异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遗传规律的实验过程及结论2.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3. 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作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兴趣。
2. 通过实验演示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遗传规律。
3.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遗传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如身高、眼皮等,引发学生对遗传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遗传的概念、特点,以及遗传规律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遗传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遗传规律的应用,如农业、医学等领域。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遗传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遗传概念、遗传规律及其应用的理解,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相关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
2. 实验器材:如孟德尔遗传实验所需的植物材料、放大镜等。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遗传研究的发展动态和应用案例。
八、教学拓展:1. 邀请遗传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遗传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遗传实验室,了解遗传研究的具体过程。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的遗传教案

《生物的遗传》◆教材分析第一节生物的遗传,在这节内容中就会出现很多学生们前所未闻的抽象物质,肉眼不能观察到,只能靠想象,如遗传的物质DNA,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控制生物性状的等位基因,生物体基因传递的过程,基因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以及这个显性和隐性基因又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表达等,这些内容都是抽象的,而且有一部分内容都已经涉及到原版的高中课程,而对于学生们现有的知识基础去完全理解这些内容应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步步引入、环环相扣,并在讲解的同时注意询问学生的理解程度,争取做到把这个知识块讲的更加的透彻明了。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在认识性状与基因的知识基础上,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教学进程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性和隐性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并按小组进行记录,能否归纳出一定规律。
班级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与全班讨论。
2.引导学生阅读P6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部分内容,并结合P1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对基因显隐性有初步认识。
学生自主阅读。
3.播放豌豆杂交试验课件。
提问:(1)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代?(2)高和矮这对性状,谁为显性性状,谁为隐性性状?(3)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杂种豌豆的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跟随老师展示的课件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5.分析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引导学生阅读P7基因对生物性状控制内容,填写图22-6内容,播放相关课件。
提问:(1)图中子女的基因组成和表现性状如何?(2)这对夫妇生出不能卷舌孩子的可能性有多大?生出卷舌孩子的可能性呢?自主阅读观看,填写图22-6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1节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

兴趣。 一、遗传、变异的概念 举例,引导学生分析 讨论 1. 哪些属于遗传?哪些属于变 异? ①爸爸是高个子儿子也是高个 子 ②一只母兔子生了 2 只小兔 引导学生发 现问题并自 己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 归纳推理株番茄藤上结了黄色的和 红色的小番茄 ④妈妈是双眼
性状的遗传与什么有关?
2.列举人的相对性状
图归纳的能 力, 通过画图 练习让学生 能更好地掌 握知识。 通过强化练 习, 让学生更 好地掌握染
三、染色体、 DNA、 基因、 3. 判 断 下 列 哪 些 属 于 相 对 性 性状的关系 小结 板书 四、 染色体、 基因在亲子代 之间的传递 总结 五、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结果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 制 例题讲解 1.高茎和矮茎杂交后代都 是高茎,为什么? 2.杂交后代高茎豌豆自花 传粉结出的种子长出的幼 苗既有高茎, 也有矮茎, 高 茎的多数,为什么? 总结: 1.一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 性状时, 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如用 A、a 表示),分别 控制显性和隐性性状。 2. 当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 显性基因控 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 例题: 有耳垂(A) 无耳垂(r) 一男有耳垂,一女无耳垂, 精子 卵细 精子 后代体细胞 父体细胞 母体细胞 卵细胞 读图,分析 1.亲代和子代间染色体、基因的 传递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 。 存在,生 状?水稻的早熟和晚熟,水稻的 早熟和抗倒伏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绵羊的粗毛 和细毛 4. 生物的遗传与细胞核中的什 么物质有关?它位于哪里?
七、人类的性别决定 小结: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种类: 分析得出结论,思考:为什么近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图片:色盲的检测 亲结婚后代的遗传病发病率高 于正常? 阅读课文:怎样预防遗传病?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遗传的概念和实质,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
2. 让学生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理解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让学生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表现。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遗传的概念和实质1. 遗传的概念2. 遗传的实质3. 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二课时:遗传变异的概念和作用1. 遗传变异的概念2. 遗传变异的作用3. 遗传变异的类型第三课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1.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的概念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遗传中的表现3.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的应用第四课时:基因的传递1. 基因的分离与组合2. 基因的连锁与交换3. 基因的传递规律第五课时:实验与探究1.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遗传特征2. 实验二:观察动物的遗传特征3. 探究:遗传变异对生物进化的作用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等方式,掌握遗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探究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遗传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五、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内容第五课时:实验与探究(续)1. 实验三:观察植物的杂交现象2. 实验四:观察动物的杂交现象3. 探究:遗传图解的绘制与分析七、教学内容第六课时:人类遗传病1. 人类遗传病的概念2.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3. 人类遗传病的预防与治疗八、教学内容第七课时:生物技术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1. 基因工程的概念与原理2. 基因工程技术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3.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实例九、教学内容第八课时:生物多样性与遗传资源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2. 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 我国遗传资源保护的政策与实践十、教学内容第九课时:复习与拓展1. 复习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2. 分析与讨论遗传问题案例3. 拓展遗传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领域十一、教学内容2.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 布置课后作业十二、教学资源1. 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2.1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

本案例注重反思与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这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的做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5.丰富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方面,既注重遗传学基本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全面掌握遗传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同时,强调遗传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2.1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生物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理解生命现象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节教学案例聚焦于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生物的遗传”(苏科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探索基因与生物特性的关系。
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1.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
2.如何判断一个性状是由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3.遗传变异的原因有哪些?它们对生物有哪些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共同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亲子照片,让他们观察并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接着提问:“为什么我们会长得像父母?这背后有什么科学道理?”通过这个话题,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遗传。
生物的遗传教学案第一课时_苏科版_初二_八年级

课题:生物的遗传(第1课时)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
3.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4.初步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能力目标: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包含的生物学本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遗传学知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重点】举例说出相对性状;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法设计】讲授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课堂学习】1、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书中学过,在生物的细胞中,与遗传有关的物质叫做遗传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指,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上。
2、导入新课由图片和俚语引入3、课堂研讨(1)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a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①交流调查表,想一想:除了这几种特征外,你与父母还有哪些相同的特征?②举一举:其他生物还有哪些类似的遗传现象,归纳出遗传的概念。
b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①性状的概念,展示多幅动植物图片。
②比一比: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图片),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2)认识基因和染色体a小组合作,用图解或表解的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
b说一说:1、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2、基因以何种形态存在?3、染色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c读一读,了解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4、小结归纳:你有什么收获?5、板书设计第21章第1节生物的遗传(1)一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二认识基因和染色体【巩固练习】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A.染色体又叫基因 B.染色体位于基因中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2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A.染色体 B.细胞 C.细胞核 D.基因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高身材和胖体形 B.人的单眼皮和蓝眼珠C.人的黑皮肤和有耳垂 D.人的卷舌和不卷舌4. 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 ( )A.生物体的特征相同 B.生物有遗传现象C.生物体是统一的整体 D.生物的性状相同5.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6.生物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是____________,它可以分成许多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这些片断叫做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下册 21.1 生物的遗传教案(1)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小故事:双眼皮的父亲与割双眼皮的母亲的孩子是单眼皮,闹出了笑话,从中引发学生思考:什么叫遗传?
活动二、
认识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问题:
1、番茄、家兔各有哪些性状?
2、举例说明什么叫性状。
3举例说明什么叫相对性状。
思考讨论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A、23对 B、23条 C、13条 D、46对
思考问题,讨论交流
小结
做练习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教学札记
学生主体活动
【情境导入】
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的什么现象?
俗语:“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说明了生物的什么现象?你还知道说明生物此类现t;说出遗传和变异的相关概念。
<2>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概念。
<3>基因的传递方式(遗传图谱)。
【合作探究】
活动一、
进行交流
思考讨论
分小组讨论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活动三、认识基因和染色体
指导学生自读教材,思考问题
1、你认为孟德尔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什么叫基因?它与染色体间是什么关系?
3、基因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
活动四、过程分析基因的传递
问题:
1、基因是如何从上代传给后代的?
2、你能解释自己与父亲、母亲想象的性状是如何得来的?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下列属于同一性状的是( )
A、单眼皮与双眼皮 B、单眼皮与大眼睛
C、高个子与胖子 D、黄皮肤和蓝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云县四队中学学案巩固案 年 级
八年级 学 科 生物 执笔人 杨春妍 审核人 吕兴洲 编 号
002 授课时间 02.20 班 级 八年级 姓 名 杨春妍 课 题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二)
【导学过程】
人类的性别决定
1.____________________为22对(常染色体男女相差不大),性染色体的数目为1对(性染色体男女相差很大),_______是决定男女差异的因素.
2.从理论上讲,一名孕妇不论生多少胎生男孩的机率是50%,生女孩的机率也是50%.
从上述分析中可得
①出男女性别比为:
②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精子的类型
③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于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 ,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 。
因此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母共同决定的。
人类的主要遗传病
3.我们每个人的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携带一些_______,当这些致病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人体上表现出来时,人就会患某种_____
4.色盲病是一种遗传病。
遗传病不仅会给家庭造成极大不幸,还会降低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
我们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等积极的措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5.色盲基因是____(显或隐)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它们都位于_______上。
因此:色盲的男孩,其色盲基因一定是来自母亲(母亲可能是色盲或者色觉正常但带有色盲的基因),和父亲无关(父亲可能是色盲或色觉正常)。
色盲的女孩,其色盲基因一半来自父亲(父亲一定是色盲),一半来自母亲(母亲可能是色盲或者色觉正常但带有色盲的基因)。
6.常见的遗传病除色盲病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要比随机婚配的后代大得多。
这是因为近亲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近亲男女之间具有的相同基因比较多,带有___________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些致病的基因往往通过生殖传递给子女,因此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代性别
父 亲 母亲XX XX 女 男 男 女 X X
Y 产生精子 产生卵细胞 生殖细胞 受精卵 受精 发育
巩固案
1、下列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A、动物的毛色
B、植物的高度
C、人的血型
D、ABC都是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的白毛和卷毛
B、狗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D、番茄的红果与海棠的红果
3、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A.细胞核
B. 染色体
C.基因
D. DNA
4、将甲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羊的性状()
A.与甲羊相同
B. 与乙羊相同
C. 与丙羊相同
D.既像甲羊又像丙羊
5.豌豆植株中,高(D)对矮(d)是显性,如果一代豌豆植株的50%是矮茎的,则它们的亲本基因组成是:()
A、Dd和dd
B、Dd和Dd
C、DD和dd
D、dd和dd
6、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则Aa?Aa杂交,其子代性状表现可能有几种?()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7、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A.白喉
B. 色盲
C.出血热
D.沙眼
8、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近亲婚配的家庭不稳定
B. 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C.近亲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D. 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9、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其子女是单眼皮的百分比约为?()
A.100%
B.75%
C.50%
D.25%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