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固体的测定
固体总量测定法

固体总量测定法
固体总量测定法是一种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固体的总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样品中的无机固体、有机固体或混合固体的总量。
固体总量测定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的准备:将待测样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例如研磨、溶解、干燥等。
这一步骤旨在提高样品中固体的可测性。
2. 取样:将经过样品制备的样品取出,称取一定的样品量,以进行后续的测定。
3. 总量测定:根据不同的固体性质和测定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例如重量法、滴定法、光谱法、电化学方法等。
根据样品中固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
4. 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样品中固体的总量。
这一步骤可能需要考虑样品的稀释、回收率等影响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固体总量测定时,应该考虑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和干扰物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去除或修正方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污水厂水质总固体及悬浮固体的测定方法

污水厂水质总固体及悬浮固体的测定方法污水厂是处理废水的设备,目的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以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中的总固体是指溶解态和悬浮态的物质总和,其中悬浮固体是指废水中大小不等的固体颗粒悬浮在水中。
测定污水厂水质的总固体和悬浮固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滤膜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悬浮固体的方法。
通过将废水通过一定尺寸的过滤膜,保留悬浮固体颗粒,然后将过滤膜燃烧,称重差得到燃烧前后悬浮固体的质量差,从而计算出悬浮固体的浓度。
2.旋转蒸发法:将一定量的废水放置于旋转蒸发器中,通过旋转加热使废水蒸发,然后用称量管称量蒸发前后的质量差,即可得到悬浮固体的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结构复杂的悬浮固体样品。
3.水质分析仪器法:现代化的水质分析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废水中的悬浮固体。
例如,利用激光粒度仪可以通过散射原理直接测定悬浮固体的粒径分布,进而计算出悬浮固体的浓度。
除了测定悬浮固体,测定废水中的总固体还需要考虑溶解态的固体。
测定总固体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干燥法:将一定量的废水样品在105℃下烘干,然后用称重差计算总固体的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挥发的溶解态固体。
2.烘箱法:将一定量的废水样品放置于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干,烘干后重量差即为总固体的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易挥发的溶解态固体。
3.水质分析仪器法:现代化的水质分析仪器可以直接测定废水中的总固体含量。
例如,利用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废水中溶解态固体的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总固体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废水样品和测定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
另外,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测定前应对废水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
面粉中的固体〔总量〕和水分化学分析方法

面粉中的固体〔总量〕和水分化学分析方法面粉是家庭和商业烘焙的常用材料之一,在糕点制作、面包烘焙以及其他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面粉中的固体总量和水分含量是面粉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面粉品质的重要参数。
下面将介绍面粉中固体总量和水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固体总量是指面粉中除水分以外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等的含量总和。
固体总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烘干法和称重法两种。
1.烘干法烘干法是根据面粉中的水分在一定的条件下蒸发的原理来测定固体总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称取适量面粉,尽量避免分析过程中受到外界水分的影响。
(2)将称取的面粉样品均匀放置在干净、干燥的皿中,并记录皿的重量。
(3)将面粉样品置于恒温箱中,温度一般为105℃±1℃,并保持一定的时间,通常是2小时。
(4)取出面粉样品,放置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常温。
(5)将面粉样品的皿再次称重,得到烘干后的重量。
计算固体总量的公式如下:固体总量(%)=(烘干后的重量-皿的重量)/面粉样品的质量*1002.称重法称重法是直接称取面粉样品和所含水分的质量,然后通过减法计算出固体总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干燥器预热至105℃±1℃。
(2)称取适量面粉样品,尽量避免分析过程中受到外界水分的影响。
(3)将面粉样品放置在干燥器中,进行烘干,并记录面粉样品的质量(即所含水分的质量)。
(4)取出面粉样品,冷却至常温。
(5)称取干净的皿,记录皿的质量。
(6)将面粉样品放入皿中,并称重得到总质量。
(7)计算固体总量的公式如下:固体总量(%)=(总质量-所含水分的质量)/面粉样品的质量*100面粉中的水分含量是衡量面粉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对面粉的性质和加工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面粉中的水分含量对于控制面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水分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称重法和烘干法两种。
1.称重法称重法是通过直接称取面粉样品及其所含水分的质量来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食品中总固形物的测定标准

食品中总固形物的测定标准食品中总固形物的测定是食品分析及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标,其含义为除水分外的所有非挥发性物质。
总固形物的测定不仅可以反映食品的成分含量,还可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总固形物的测定标准以及测定方法。
一、总固形物测定标准总固形物的测定标准应与食品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食品中总固形物的含量应符合下列标准:1.饮用水:不得超过500mg/L2.果汁及果汁饮料:不得少于Brix 10度3.糖果:不得少于90%4.罐头蔬菜和罐头水果:不得少于原产地标准或国家标准规定5.肉制品:根据不同制品种类采用不同标准二、总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总固形物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干燥法、蒸发法和仪器法。
1.干燥法干燥法是历史上最传统的总固体分析方法之一,通常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物等固体物质的分析。
该方法基于样品经过加热除去水分后残留的质量来计算总固体含量。
其操作步骤如下:(1)取样:将测定的样品称量,然后放入事先称好的干净蒸发皿里。
(2)干燥:将蒸发皿和样品放入目前普遍使用的3-5温度阶梯式电子天平内部设有加热器件,使用电阻式电加热器或其他加热方式,升温时屏幕显示现在加热的温度,并支持自动温度控制、自动波动范围内保持恒温等操作。
功能非常完善。
(3)称重:将干燥后的蒸发皿和样品放入电子天平中,将其质量称量。
(4)计算:总固体质量等于称量蒸发皿和样品的质量减去蒸发皿的质量。
2.蒸发法蒸发法是一种快捷而粗略的总固体测定法,可用于食品、饮料、乳制品和其他液体样品的分析。
该方法基于样品在高温下(通常为100℃)加热蒸发时,所有非挥发性固体残留物的重量来测定总固体含量。
其步骤如下:(1)取样:称量所需的样品数量,并放入事先称好的耐热玻璃容器中。
(2)蒸发:将容器放入烘箱中,在100℃下恒温蒸发至干燥。
(3)称重:将干燥后的容器和样品放到电子天平中,记录称量值。
(4)计算:总固体质量等于称量容器和样品的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
露酒中的总固体物含量化学分析方法

露酒中的总固体物含量化学分析方法方法一:干燥法干燥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可用于测定酒精饮料中的总固体物含量。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露酒样品,使水分挥发掉,然后测定剩余的固体物质质量来确定总固体物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将适量的露酒样品倒入干燥皿中。
2.干燥样品:将皿放入烘箱或加热板中,用温度不超过100℃的低温加热样品。
同时注意避免过高的温度加热导致样品的挥发损失。
3.冷却样品:待样品完全冷却后,称取样品及皿的质量,记录下来。
4.计算总固体物含量:用下式计算总固体物质含量(TS,以百分比计):TS(%)=(m2-m1)/m0×100其中,m0为初始样品质量,m1为加热皿的质量,m2为加热后皿中的质量。
方法二:抽提法抽提法可以测定酒精饮料中的总固体物含量,适用于含有颜色、香味等成分的露酒。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适当溶剂将固体物抽提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并干燥残渣来测定固体物的质量。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将适量的露酒样品倒入初始质量已知的容器中。
2.抽提样品:用适当的溶剂(如水、醇类溶剂等)将固体物抽提出来,在适当条件下搅拌抽提。
3.过滤样品:将抽提后的溶液过滤,去除悬浮物。
4.蒸发溶剂:将过滤后的抽提物加热,使溶剂蒸发,得到固体物残渣。
5.干燥残渣:将残渣放入烘箱或加热板中进行干燥,直至质量不再变化(常用温度为100℃)。
6.计算总固体物含量:用下式计算总固体物质含量(TS,以百分比计):TS(%)=m1/m0×100其中,m0为初始样品质量,m1为干燥后残渣的质量。
总结:以上介绍了干燥法和抽提法这两种常用的测定露酒中总固体物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其中干燥法适用于无颜色和气味成分的酒精饮料,而抽提法适用于含有颜色、气味等成分的露酒。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总固体测定方法(精)

项目
非脂乳固体的测定
学时
7学时
任务
检测方法
学时
6学时
技能点
总固体的测定
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乳与乳制品中总固体的测定方法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会测定牛乳中总固体含量
知识目标
掌握总固体的概念
掌握乳及乳制品中总固体的测定方法
态度素质目标
积极进取,勤于思考
规范操作、科学严谨
教学重点
蒸发操作
讨论法
课件
统计、记录
任务实施
1.准备材料和仪器设备。
2.检样操作:
(1)铝盒的恒重
(2)试样的蒸发
(3)试样的干燥
(4)结果计算
实验法
仪器设备
动手操作
任务反馈
学生汇报检测结果,总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讨论法பைடு நூலகம்
讨论
归纳总结
测定牛乳总固体含量时的注意事项。
提问
思考、回答问题
作业
用流程图形式书写总固体的测定步骤。
能准确测定牛乳中的总固体含量。
讲授
课件
听讲
检查资讯
1.试剂和材料
2.仪器与设备
3.分析步骤
4.分析结果的表述
提问法、讲授法
视频、课件
回答问题、观看
制定工作计划
1.制定计划。
内容包括:各项检测需要的药品;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其他辅助材料;小组内人员的分工。
2.修改计划。
修改内容包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其他辅助材料。
教学难点
恒重操作
教学条件要求
教材、技术标准、视频
1总固体、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的测定分析实验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的测定分析实验一、 总固体的测定分析固体分为总固体、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
总固体是水或污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溶解性固体”(即通过过滤器的全部残渣,也称可滤残渣)和“悬浮固体”(即截留在过滤器上的全部残渣,也称不可滤残渣)。
1、 实验目的(1) 了解总固体的含义;(2) 掌握测定分析总固体的原理和操作。
2、 实验原理将混合均匀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于蒸气浴或水浴上蒸干,然后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所增加的质量为总固体的含量。
3、 仪器(1) 蒸发皿(或烧杯);(2) 烘箱;(3) 蒸气浴或水浴;(4) 分析天平;(5) 干燥器;4、 操作步骤(1) 将蒸发皿(或烧杯)每次在103~105℃烘箱内烘30min ,冷却后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 )。
(2) 取适量混合均匀的水样(如25mL ),使总固体质量大于25mg ,置上述蒸发皿中,于蒸气浴或水浴上蒸干(水浴面不可接触皿底)。
移入103~105℃烘箱内,每次烘1h ,冷却后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 )。
5、 计算总固体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610A B Vρ-⨯=式中:/mg LA gB gV mL——水中总固体的浓度,;——总固体质量与蒸发皿质量之和,;——蒸发皿质量,;——水样体积,。
二、溶解性固体的测定分析1、实验目的(1)了解溶解性固体的含义;(2)掌握测定分析溶解性固体的原理和操作;2、实验原理将用滤膜(孔径为0.45μm)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然后在103~105℃烘至恒重,增加的质量为溶解性固体的含量。
3、仪器(1)全玻璃或有机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2)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3)吸滤瓶、真空泵;(4)无齿扁嘴镊子;(5)蒸发皿;(6)烘箱;(7)蒸气浴或水浴;(8)分析天平;(9)干燥器。
4---总(全)固体的测定

第八节 总固体的测定重量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总固体含量大于25mg/L 的天然水、冷却水、炉水水样的测定。
2 分析原理水中总固体是溶解性固体和悬浮物的总称。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置于已知质量的蒸发皿中蒸干后,转入105~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所得剩余残留物为水样中总固体。
3 分析仪器3.1 移液管(25、50和100mL );3.2 恒温水浴锅;3.3 烘箱和干燥器;3.4 瓷蒸发皿100~200mL 。
4 分析步骤4.1 移取一定量充分摇匀的水样(总固体含量大于25mg )于已烘干且恒重的蒸发皿中,置于沸腾的水浴锅上蒸干;4.2 将已蒸干的水样残留物连同蒸发皿置于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4.3 取出蒸发皿放在干燥器内冷至室温,迅速称量。
4.4 于相同条件下烘干0.5h ,冷却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5 分析结果水样的总固体以质量浓度ρ1计,数值以毫克每升(mg/L)表示,按下式计算:62111)10ρm m V -⨯=(式中:m 1 ——蒸发皿的质量的数值,g ;m 2 ——烘干后总固体与蒸发皿的质量的数值,g ;V 1 ——水样的体积的数值,mL ;6 注意事项6.1在蒸发过程中注意不要使水样沸腾。
6.2防止环境中杂质的污染,应在蒸发皿上放置三角架,并加盖表面皿或防护罩。
6.3浴锅的水面不能与蒸发皿接触,以免沾污蒸发皿,影响测定结果。
7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5mg/L。
8 附注本方法与GB/T 14415-2007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固体的测定——重量法(与GB/T 14415等同)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全固体含量大于25mg/L的天然水、冷却水、炉水水样的测定。
2 方法原理
水中全固体是溶解性固体和悬浮物的总称。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在一定温度下蒸发至干时便可称得全固体的质量,进而可计算出水样中全固体的含量。
3 分析仪器
3.1移液管(25、50和100mL)。
3.2恒温水浴锅。
3.3烘箱和干燥器。
3.4瓷蒸发皿(100~200mL)。
4 分析步骤
4.1 移取一定量充分摇匀的水样于105~110℃已烘干且恒重的蒸发皿中,置于100℃水浴锅上蒸干;
4.2将已蒸干的水样连同蒸发皿置于105~110℃的烘箱中,烘干2h;
4.3取出蒸发皿放在干燥器内冷至室温,迅速称量。
4.4于相同条件下烘干0.5h,冷却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5 分析结果
水样中全固体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全固体(mg/L)=(m1-m2)×106/ V
式中:m1--残留物与蒸发皿的总质量, g;
m2--蒸发皿的质量,mg;
v--水样的体积,mL;
6 注意事项
6.1在蒸发过程中注意不要使水样沸腾。
6.2为防止环境中杂质的污染,应在蒸发皿上放置三角架,并加盖表面皿或防护罩。
6.3水浴锅的水面不能与蒸发皿接触,以免沾污蒸发皿,影响测定结果。
7附注:本方法与GB/T 14415-2007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