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第2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解析】在Rt△ABC中, AB= 602 202 , 57 所以A,B两点间的距离是 57m.
8
【例题】
【例2】一个2.5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AC
的距离为2.4m.如果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0.4m,那么梯子底端
B也外移0.4m吗?
A
【解析】在Rt△ABC中, ∵∠ACB=90°,
—— 托尔斯泰
16
D
∴ AC2+ BC2=AB2,即 2.42+ BC2=2.52,
∴BC=0.7m.
由题意得:DE=AB=2.5m,
C
BE
DC=AC-AD=2.4-0.4=2(m).
在Rt△DCE中,∵∠DCE=90°, ∴ DC2+ CE2=DE2 ,即22+ CE2=2.52, ∴CE=1.5m, ∴BE=1.5-0.7=0.8m≠0.4m.
4米 【解析】如图,根据勾股
定理,得 32 43;5=9(米).
13
4.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 去,又竖起来拿,结果竹竿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竹竿斜着时, 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竹竿长多少米?
【解析】设竹竿长x米,则城门高为 (x-1)米.
D
C 【解析】∵在Rt△ ABC中,∠B=90°,
AB=BC=50dm, ∴由勾股定理可知:
AC AB2 BC2
A 50dm B
502 502 5000 71(dm)
7
【跟踪训练】
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方向成直角的AC方向 上的一点,测得CB=60m,AC=20m ,你能求出A,B两点间的 距离吗?(结果保留整数)
AC AB2 BC 2 12 22 5 m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 (第2课时)》公开课课件.ppt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 (第2课时)》公开课课件.ppt
3 4 5 ,…
1
12 3
45
• 用同样的方法,你能 否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 1 ,…2
3
45
1
0 1 2 32 5 3 4 5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
别等于55cm,10cm和6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
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
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1/92021/1/92021/1/92021/1/9
谢谢观看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92021/1/92021/1/91/9/2021 3:20:19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92021/1/92021/1/9Jan-219-Jan-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92021/1/92021/1/9Saturday, January 09,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92021/1/92021/1/92021/1/91/9/2021
。2021年1月9日星期六2021/1/92021/1/92021/1/9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92021/1/92021/1/91/9/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1/92021/1/9January 9, 2021
所以BD=OD-OB
A
C
=1.77-1=0.77。

2017年春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17.1、勾股定理课件144

2017年春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17.1、勾股定理课件144
2 2 2 2
B O OD-OB = 2.236 -1.658 __________ ≈0.58 BD __________ __________ .
OD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5 2.236
D
所以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5m,梯子底端外移______ 0.58 m
C 解:由图可知 AB = 3 2+ 4 2=5 BC = 5 2+ 12 2=13 2 2 CD = 6 + 8 =10 所以蜗牛走的路为5+13+10=28分米, 即2.8米
勾股定理的应用二:小鸟飞行
如图.有两棵数,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 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数的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 求小鸟至少飞了多少米? B
8米 . ..
8 2米
8米
E
C 2
A
8
勾股定理的应用二:小鸟飞行
如图.有两棵数,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 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数的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 求小鸟至少飞了多少米? 解:过点C作CE AB,垂足是E B 则CE=AD=8m,BE=AB-CD=6m 在直角三角形BEC中, BC =BE + CE = 6 + 8 =100 8 E BC = 100=10m
2 2 2 2 2
C 2
答:至少飞行10米
A 8
D
勾股定理的应用三:生活实例
3、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男孩 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 头顶5000米,求飞机速度?
C 4000 B 分析:求BC
A
勾股定理的应用三:生活实例
3、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男孩 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 头顶5000米,求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x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x
17
【纠错园】 如图是一个长4 m,宽3 m,高2 m的有盖仓库,在其内壁 的A处(长的四等分点)有一只壁虎,B处(宽的三等分点) 有一只蚊子,求壁虎爬到蚊子处最短距离是多少.
18
19
【错因】本题考虑问题不全面,只考虑按长方体的高棱 展开,没考虑按长方体的长棱展开,漏掉其中一种情况.
20
13
【解析】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
由题意知 1
AC=3,CE=205× =4, ∴AE= 32 4=2 5. ∴葛藤的最短长度为25尺.
答案:25
14
【备选例题】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 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 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
17.1 勾股定理 第2课时
1
【基础梳理】 1.勾股定理的应用 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已知两边可求第三边: Rt△ABC中,∠C=90°,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 边,(1)若已知边a,b,则c= a2 b2 ;(2)若已知边a,c,则 b= c2 a2 ;(3)若已知边b,c,则a= c2 b2.
10
11
知识点二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线 问题 【示范题2】(2017·东营中考)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 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 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
12
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 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 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 藤的最短长度是________尺.
2
2.立体图形中距离最短问题 (1)如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长__方__形__,点B的位置应 在长方形的边CD的_中__点__处,点A到点B的最短距离为线 段_A_B_的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PPT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PPT精品教学课件
13 .由此,可以依照如下方法在
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
如图,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A, 则OA=3,过点A作直
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点B,使AB = 2,以原点O为圆心,以
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 13 的点.
0
1 2

3 4
新知导入
想一想:
2, 3, 5 …的线段(图1).
随堂练习
4.如图,在△ABC中,AB=AC,D点在CB 延长线上,
求证:AD2-AB2=BD·
CD.
A
证明:过A作AE⊥BC于E.
∵AB=AC,∴BE=CE.
在Rt △ADE中,AD2=AE2+DE2.
在Rt △ABE中,AB2=AE2+BE2.
AD2-AB2= DE2- BE2
= (DE+BE)·( DE- BE)
键是仔细观察所给图形,面积与边长、直径有平
方关系,就很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练一练:
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3和4,
则b的面积为( D )
A.16
B.12
C.9
D.7
随堂练习
64 cm²
1.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角形外作三个半圆,则这三个半圆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
S1 S 2 S3
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归纳: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相连的正方形、半圆及
正多边形、圆都具有相同的结论:两直角边上图
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本例考查了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2课时应用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2课时应用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解】(1)如图,过点A作AE⊥CD于点E,
则∠AEC=∠AED=90°.
∵∠ACD=60°,∴∠CAE=90°-60°=30°.


∴CE= AC=

DE=



km.∴AE=


km,
km.
∴AE=DE.∴△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 = = AE= ×
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D )
A.x2-3=(10-x)2
B.x2-32=(10-x)2
C.x2+3=(10-x)2
D.x2+32=(10-x)2
【点拨】
如图,已知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即AC=x尺,
则AB=(10-x)尺,BC=3尺.在Rt△ABC中,AC2+BC2=
AB2,即x2+32=(10-x)2.故选D.
2.[2023·岳阳 新考向·传承数学文化]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
算术》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圆材,径二尺五寸,欲为
方版,令厚七寸,问广几何?”结合如图,其大意是:今
有圆形材质,直径BD为25寸,要做成方形板材,使其厚
度CD达到7寸,则BC的长是( C )
A. 寸
B.25寸
C.24寸
D.7寸
选B.
4.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
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脚的距离为0.7 m,顶端距离地面2.4
m.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
端距离地面2 m,那么小巷的宽度为( C )
A.0.7 m
B.1.5 m
C.2.2 m
D.2.4 m
【点拨】
如图,BC=2.4 m,AC=0.7 m,DE=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17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第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17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第2课时)

检测反馈
1.小明用火柴棒摆直角三角形,已知他摆两条直角边 分别用了6根和8根火柴棒,他摆完这个直角三角形共
用火柴棒 ( C )
A.20根 B.14根 C.24根 D.30根
解析: ∵摆两直角边分别用了6根、8根长度相同的火 柴棒,∴由勾股定理,得摆斜边需用火柴棒=10(根62),∴8他2 摆完这个直角三角形共用火柴棒6+8+10=24(根).故 选C.
解析:将圆柱平均分成五段,将最下边一 段圆柱的侧面展开,并连接其对角线,即 为每段的最短长度,为 42 32 5 ,所以葛藤的最短长度为5×5=25(尺).
5.如图(1)所示,两点A,B都与平面镜CD相距4米,且 A,B两点相距6米,一束光由A点射向平面镜,反射之后恰 好经过B点,求B点与入射点间的距离.
解:如图(2)所示,作出B点关于CD的对称点B',连接AB',交CD于点O,则O点就
是光的入射点,连接OB.因为AC=BD,∠ACO=∠BDO=90°,∠AOC=∠BOD, 所以△AOC≌△BOD.所以OC=OD= 1 AB=3米.
2 在Rt△ODB中,OD2+BD2=OB2,所以OB2=32+42=25,所以OB=5米.
离为
2.5(2米 2)..4故2 选 0A.7.
3.已知A,B,C三地的位置如图所示,∠C=90°, A,C两地相距4 km,B,C两地相距3 km,则A,B两地 的距离是 5 km.
解析: C 90, A,C两地的距离是4km,
B, C两地的距离是3km,
AB AC 2 BC 2 42 32 5km.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2课时)》公开课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2课时)》公开课课件.ppt

()
A. 4 3 B. 3 C.2 3 D.3
5. 如图,已知一根长8 m的竹竿在 离地3 m处断裂,竹竿顶部抵着地面, 此时,顶部距底部有 m. 6. 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1.求图中四边 形ABCD的周长. D
A
C
B
7.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和2,则第三边 长是多少?
本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用了哪些方法? 你有哪些体会?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0年12月16日星期三2020/12/162020/12/162020/12/16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62020/12/162020/12/1612/16/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62020/12/16December 16, 2020
[来源:Z|xx|]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62020/12/16W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C 2 DC 2 AD 2
2 2 2 AD DE AE B、
2 2 2 AD DE AC C、
D、 BD BE
2
2
1 BC 2 4
强化训练 2、一木杆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木杆顶端落 在离木杆底端4米处。木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解:由题意可知,在Rt△RPQ中,∵PR=3,PQ=4 ∴RQ2=PR2+PQ2=32+42=25 ∴RQ=5
PR+RQ=3+5=8
∴木杆折断之前有多高8m。
强化训练 3、如图,山坡的坡角为30°,山坡上两株木之间的坡面距离是 4 3 米,则这两株树之间的垂直距离是 _____米,水平距离是 米. 2 3 6 解:(1)由题意可知,在Rt△ABC中,∵∠A=30° ∴BC= AC= ×
1 2 1 2
C
=
4 3
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2 b2 c 2
2、勾股定理有广泛的应用. 3、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强化训练
1、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下面 等式错误的是( ) D
2 3
A
30
B
(2)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
∴AB2=AC2-BC2= ( ) 2 -4 3 =36 (2∴3 RQ ) 2=6
2m
A
∵木板的宽2.2米大于2米,
∴竖着也不能从门框通过. ∴ 只能试试斜着能否通过,对角线AC 的长最大,因此需要求出AC的长,怎样 求呢?
1m
B
新课讲解
例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 宽2.2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 为什么?
C
A
1m
解:在Rt△ABC中,根据勾股理, AB2 + BC2 12 + 22 AC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24 5 AC=_____≈______ 2m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2.2 B 所以木板能从门框内通过.
新课讲解
例2:一架2.6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 这时AO的距离为2.4m.如果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0.5m, 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m吗? 解:根据勾股定理, A A AB2 - OA2 2.62 - 2.42 1 OB2=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O 1 1 OB=____=______ C 在Rt△COD中,根据勾股定理, B D O O 2 CD2 -OC2 2.62 - (2.4-0.5) 3.15 OD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15 1.77 OD=_____≈______ 0.77 1.77-1 BD=OD-OB≈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0.5m,梯子底端B并不是外移0.5m, 而是外移约0.77m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第2课时)
新课引入
1、下列各图中所示的线段的长度或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 (注: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
SA=289-64=225
S B 172 82 225
y
36 15 39
2 2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模具,量得其中两边的长分别为5cm、3cm,• 34 4cm 或 cm 则第三边的长是 。
D
新课讲解
1、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 方向成直角的AC方向上一点,测得BC=60m,AC=20m.求A、B两 点间的距离(结果取整数)
解:如右图所示,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 理, AB2=BC2-AC2=602- 202=3200 AB≈56 ∴A、B两点间的距离约为56m。
学习目标
1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树立 数形结合的思想;
2
能经历探究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体会勾 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新课讲解
知 识 点 一 勾 股 定 理 的 应 用
Hale Waihona Puke 例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 宽2.2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 为什么?
C
∵木板的宽2.2米大于1米, ∴ 横着不能从门框通过;
B C
A
新课讲解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5,0)和B(0,4).求这两点之间的 距离.
解:由题意可知,在Rt△AOB中,∵OA=5,OB=4
y
∴AB2=OA2+OB2=52+42=41 ∴A、B两点间的距离约为6m。
∴AB≈6
4 B
A O
5
x
课时小结
1、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a,b,斜边为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