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与新词新语

合集下载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一、利用现代汉‎语既存的构‎词法创造新‎词语1、利用汉语词‎法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通过在原‎有语素基础‎上加词缀或‎准词缀构成‎新词语:多: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渠道等。

炒:炒股、炒明星、炒新闻、炒外汇等。

准:准新词、准词缀、准规范等。

感:手感、质感、群体感、失落感等。

热:留学热、汉语热、寻根热、文凭热等。

2、利用汉语句‎法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通过词根‎复合法创造‎新词语:联合式:评估、帮教、网络、音像。

主谓式:自测、自营、自销、空调。

动宾式:寻根、扶贫、打工、扫黄。

偏正式:共建、立交桥、朦胧诗、反思文学。

动补式:搞活、走红、理顺、走俏。

3、利用汉语修‎辞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不要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这里由“人格”仿出“国格”。

又如:由“文盲”仿出“科盲”“舞盲”,由“国手”仿出“国脚”,由“妇科”“儿科”仿出“男科”,由“晕船”仿出“晕镜头”等,均是利用了‎修辞学造词‎法中的仿词‎法来创造新‎词。

二、旧词新组合‎而成新词语‎,即利用已有‎词语进行重‎新搭配,组合成新词‎语。

如“试管婴儿”“拳头产品”等等。

三、缩略语如:倍增、科普、委培、家教、环保、成教、超市、待业、微机、影视、三讲、三个代表等‎等。

四、吸收方言词‎及港台词语‎而成新词语‎这类词语的‎结构类型与‎汉语语汇既‎存的结构类‎型基本一致‎。

如,源自北京方‎言的新词语‎:帅、棒、大款、练摊儿、火、宰人;源自港台词‎语的新词语‎:看好、资深、连锁店、服装城、写字楼、传媒、共识、运作、纯情、认同等等。

五、旧词新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词义转移。

如“她是女强人‎”中的“强人”一词,旧指“强盗”,后旧义消失‎,被新义“强者”“能人”取代,属词义转移‎现象。

同类的现象‎还有“班子”“持平”等等。

2、词义扩大。

如“亮相”一词,原义是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静‎的姿势,现已扩大为‎表示各种形‎式的公开露‎面或表演。

浅析电视剧台词中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浅析电视剧台词中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浅析电视剧台词中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作者:范东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8期摘要:新词新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变化,并广泛作用于各个领域中,也同样给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电视剧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新词新语对电视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词新语赋予了电视剧台词新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新词新语;电视剧;文化内涵;社会影响“一种艺术的创造,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的创造,一种表达人类精神活动的媒介形式的创造。

一部艺术的历史,往往就是一种艺术语言的发明、形成、发展的历史,一种确立规则与超越规则,创建法度与重构法度的历史。

一门艺术的研究,首先应当是一种艺术语言学的研究,一种艺术语言表达方式与意义的研究。

”我国著名的影视艺术评论家贾磊磊先生明确指出语言对于影视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语言学与影视学同为新型学科,两者相互影响与补充,语言为影视的叙事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材料,是影视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活力;影视为语言的多方向发展提供了平台,让它具有发展的空间,并为其注入各种新鲜元素。

在电视剧台词中出现的一些新词新语,更是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了语言的魅力,“语言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社会上出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以及新动作,都一定会在语言中表现出来对社会文化影响颇深。

”所谓“新词语”指的是“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本民族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词中所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新词义、新用法的固有词。

”新词新语具有广泛性、新颖性、创造性,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

本文以题材为标准把当前对人们影响较深的电视剧分类,分析不同剧中新词新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第一、军旅剧:以《士兵突击》为例军旅剧的主要表现内容是军营生活、战争生活,人物语言固然均显军人风采。

《士兵突击》的军人形象丰富多彩,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军人语言之间存在不少差异,那些风格迥异的语言之间出现了许多幽默而富有哲理的新词语。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概述在当今社会中,新词新语的出现与流行文化息息相关。

新词新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发展和演变,更是流行文化的一种体现。

本文将探讨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新词新语的定义新词新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新近出现、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这些新词新语往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反映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潮流趋势。

新词新语在语言使用中起到了丰富和创新的作用,成为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一种方式。

新词新语的流行途径新词新语的流行途径多种多样。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加快速,各种新词新语也随之而来。

人们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新词新语往往在这些平台上迅速流行起来。

其次,娱乐媒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大众文化作品中常常引入一些新词新语,这些作品的播出会引发人们对新词新语的热议和使用。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互动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新词新语往往是流行文化的产物。

流行文化经常涌现新兴的概念和现象,这些概念和现象往往以新词新语的形式出现,成为了流行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例如,“网红”、“佛系”、“打卡”等词汇,都是近年来流行文化中产生的新词新语。

其次,新词新语也能够推动流行文化的发展。

当一个新词新语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时,它会进一步影响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流行文化作品往往会利用这些新词新语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系列的讨论和分享。

新词新语的社会影响新词新语的出现不仅仅是语言的变革,更是社会的变革。

新词新语能够准确地概括和表达社会的新兴事物和热点问题,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交流和理解。

当一个新词新语被广泛使用时,它会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推动相关议题的讨论和解决。

新词新语还能够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变迁,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结论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

影视流行语

影视流行语

影视流行语概述影视流行语是指在影视剧、综艺节目等娱乐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和传播的词语或短语。

这些流行语往往由于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用法或者特定人物的台词而广为人知,逐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

影视流行语通过电视荧屏或网络平台等媒介,迅速传播至全国甚至全世界,成为人们交流和打趣的方式之一。

影视流行语的特点1.来源丰富:影视流行语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经典影视剧中的经典台词,也可以是综艺节目中的搞笑短语,还包括某些明星的个人标志性语言等等。

2.情感共鸣:好的影视流行语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让大家产生共鸣。

这些流行语往往承载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或价值观,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引发人们的共鸣。

3.时代气息:影视流行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着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影视流行语,它们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人们对当下社会的理解。

4.普及度广:好的影视流行语通常能够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使用,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仅在影视圈受欢迎,也在社交网络、聚会等场合中频繁被引用。

影视流行语的影响1.文化标志:影视流行语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标志。

它们可以传递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间的信息,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彩故事。

2.社交媒介:影视流行语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让观众之间产生了更多的话题和共同语言,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创造、创新和传播流行语的机会。

3.商业价值:优秀的影视流行语往往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一些知名的影视流行语会被用于商业宣传中,成为品牌广告和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相关影视作品和品牌带来更多关注度和话题性。

影视流行语给生活带来的启示1.娱乐享受:影视流行语带给观众的第一层意义就是娱乐享受。

人们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感受到其中的幽默、感动或搞笑,与影视人物之间建立一种情感联系,通过流行语的使用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和认同。

2.情感纽带:影视流行语成为观众之间的共同点,成为一种情感纽带。

新词新语及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及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概念:什么是新词新语?新词新语也就是流行语,就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

二、09年十大热语NO.1 槑拼音:méi,古义同“梅〞,今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NO.2 JP极品〞的拼音缩写。

JP现在意为令人非常讨厌的人。

在论坛中常常可以见的贬义词。

NO.3 打酱油,现指对于网络上的某些话题不关心,更在意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

NO.4 很X很XX,很黄很暴力、很好很强大、很傻很天真等系列词组。

近半年来,由于一连串突发事件戏剧性地扎堆儿出现,“很X很XX〞这样的词组成为08年媒体上最时尚的标语。

NO.5 山寨演变至今日,变成了有仿冒嫌疑或伪造嫌疑的意思,更衍生出“某某现有事物的粗糙模仿版〞的引申含义。

NO.6 囧,这是个生僻字,原意是窗户,现在被作为一个表情符号。

现在网络上多指郁闷、悲伤、无奈等、无语等等NO.7 雷指看到某些文字或画面,脑子里突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中一样。

被雷到是指被吓到,用来形容极度震惊、无奈和恐惧、恶心。

NO.8 宅男宅女“宅男宅女〞是新兴的网络语言,指“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的新新人类NO.9 俯卧撑,对某事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

NO.10 做人不能太NN是某西方媒体,在报道XX“打、砸、抢〞事件当中,新闻报道中严重歪曲事实,误导新闻受众抹黑中国形象。

三、09新词新语1、新词政治类:德治、反恐、反贪、公示等。

经济类:彩民、炒手、解套、套现、网络银行、乡企、循环经济等。

农业类:陈化粮、坑农、三农、散养等。

军事类:电子战、、环境武器等。

文教类:海归、开题、可读性、考博等。

医药卫生类:非典、禽流感、苏丹红等。

2、新语——英文字母js:奸商。

游戏中的常用语VIP=付费。

PMP=拍马屁。

BS=鄙视。

FB=腐败,指多人吃饭类集会活动。

BTW=顺便说一句。

CU (See You) 再见U (You) 你VG (Very Good) 非常好taxi:太可惜。

从语用学角度看中国影视剧中的流行用语

从语用学角度看中国影视剧中的流行用语

从语用学角度看中国影视剧中的流行用语【摘要】在快餐文化以及娱乐精神迅猛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作为最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之一,已经在影响年轻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突显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对影视文化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存在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动向,是十分重要的,而影视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其中涌现出的大批流行用语。

因此,笔者决定从语用角度出发,对近几年来中国影视文化中出现的流行用语进行一次大胆的解读。

【关键词】语用学;影视文化;流行用语;解读一、引言在近近几十年中,随着影视文化的迅速发展,其带来的流行用语已经成为了不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类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们能够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紧跟时代。

因此,影视文化中出现的流行语对社会和其它文化形态所产生的强力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大多数评议都是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而笔者希望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希望借此浅析影视文化中的流行语所寄生的文化特点及其发展、变异与创新,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应的文化发展。

二、流行语的概念流行语的英文名称为Catchwords,在《韦氏美语学习词典》中,对于流行语的定义为:A well-known and effective word or phrase repeated so often that is becomes a slogan。

在《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中,将流行语定义为:A word used for representing a particular idea,usually one that is popular for a short time。

由此可以看出流行语的另一特征,那就是是它通常只会在短时间内流行。

而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则将流行语定义为:时兴流行、反复使用,特别是和政治或其他组织有关的词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流行语具备的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它具有高重复率,能够被人们不断的模仿和重复使用,其传播速度是很快的。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作为语言现象中的“新贵”,新词频频出现在广告、影视、文字作品及日常生活中。

因其创新、鲜活、意味深长、时代气息浓厚,一直以来倍受语言学家、年轻人以及一些追求时尚人士的青睐。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词,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名词+名词组合和形容词+名词组合的新词是一种语言活力的标签。

没有新词的诞生,该语言也即将会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成为死亡语(dead language)。

然而,对于新词意义的构建过程,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在认知语义框架中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合理解释。

曾经有人尝试用概念隐喻解释,但由于概念隐喻是一种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映射,关心的是确定概念关系及对他们做出的阐释,较少关注即时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认知机制,所以阐释力较弱。

新词的意义构建过程需要的是一种理论,能够“对隐藏于隐喻幕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作出更为深入的揭示。

”(王文斌,2004)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

2. 概念合成理论上世纪末,由Fauconnier 为首的一批美国学者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

该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里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使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Conceputual Packet)(Fauconnier&Turner 1996:113)。

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4个空间构成的:两个输入空间(InputI, Input II),一个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以及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

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

示例
例如,“躺赢”一词来源于某电视剧 中的台词,用来形容在竞争中轻松获 胜的情况;“老铁”则是指关系亲密 、信任的朋友或伙伴,来源于东北方 言。
新闻事件新词
总结词
新闻事件新词是指因新闻事件而产生 的词语,通常与特定事件或社会现象 相关。
详细描述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一些具有特殊含义或表达效果的 词语,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后,会被广 大读者接受并广泛传播,形成新闻事 件新词。这些新词通常与特定事件或 社会现象密切相关,能够生动形象地 表达人们对事件或现象的看法或态度 。
媒体平台
02
新闻媒体自身的平台,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也是新词语传
播的重要渠道。
媒体影响力
03
新闻媒体具有广泛的影响
口头传播
口耳相传
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新词语传播给周 围的人。
日常交流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会使用新词语来表达特定 的意义或情感。
语言习惯
新词语逐渐成为人们的语言习惯,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心力。
05 新词语的规范与使用
新词语的规范
符合语言规范
新词语的创造和使用应符合汉语语言规范,不能随意杜撰或混淆 字词含义。
避免粗俗和低俗
新词语应避免使用粗俗、低俗或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保持语言 的文明和雅致。
符合社会价值观
新词语的创造和使用应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不能有悖于道德和 社会公序良俗。
新词语的使用场合
示例
例如,“撒狗粮”一词在东北方言中 用来形容情侣之间的甜蜜互动;“黑 科技”则是在南方一些地区的方言中 用来形容高科技产品的词汇。
02 新词语的特点
简洁明了
总结词
新词语通常简短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作品与新词新语
作者:裴文倩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
摘要:新词新语产生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表现在它和影视作品的关系上,一是新词新语能够通过影视作品而催生并广泛传播。

二是新词新语在影视作品中被体现,这既帮助新词新语的传播,又使影视作品具有了生动活泼的特性,更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关键词:新词新语;影视作品;催生;反映
[中图分类号]:I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2
一、新词新语与影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是一对共变体,是共同发展变化的。

它一方面对社会有绝对的依附性,另一方面它对社会的发展有应变性。

语言要适应社会变化着的交际需要并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语言和社会的变革中,它们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语言诸要素的变化,而语言同样地也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词新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方言中,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

社会不断发展,语言系统不断变化,词汇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处于经常变动之中,曾经的新词新语可以进入基本词汇或者消亡,这样便变成了旧词语;而一些消亡不用的旧词语也会被重新启用,并被赋予新义而踏入新词新语的行列。

电影的最初产生只是一种科学研究,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

虽然就目前来看,电影相比80年代受众人数已经大为减少,但是随着电视机、电脑及网络的普及,影视的受众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影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变化当然也会反映到语言中去。

这种反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视对语言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和影视科技相关的新词新语,如电影、电视、长镜头、动作片、动画片等等,二是影视作品对语言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影视作品与新词新语的关系说起。

二、影视作品催生新词新语
本文的影视作品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说法,它包括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以及在电视节目中播出的所有综艺节目、记录片、科教片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人民娱乐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就目前来看,人们已经具有了接触大量影视作品的现实性。

记得在1986年,我所在的河南老家一个行政村(当时也叫一个大队,含四个自然村)仅有三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能收看到的电视节目也仅仅只有河南台和中央电视台,节目相对匮乏。

但是发展到今天,受益于物质与经济的发展,该行政村几乎每家都有至少一台彩色电视机,多的一家可能有两到三台。

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及电脑的普及,平均每10户人家都有一台联接互联网的电脑,这就为人们接触到更多的影视作品提供了物质条件。

其次,和当年相比,随着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加大,尤其是随着卫星接收器和有线电视的普及,现在的节目源也大大丰富,仅接收到的河南省节目就有9个,中央台的有13个,总的下来都有50多个。

而有网络的用户可以随时从网上下载到各种各样的国产及原声电影及电视。

这也为影视作品催生大量的新词新语产生了便利。

综艺尤其是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是催生新词新语的一个重要舞台。

每年的小品类节目都会催生一些新词新语并广泛流传并成为当年的流行语,完成了其由潜到显的转变。

如2010年小品《同桌的你》则让“此处略去xx字”则让这一语言格式迅速流行开来,报刊文章、手机短信、朋友聚会聊天……,人们都纷纷仿用。

该格式最早产生的年代现在不好说,但当年能让它引起人们注意的则要归功于贾平凹的《废都》,当此格式由显到潜基本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之后,赵本山却又重新让它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并迅速流行。

它在小品中,不仅可以让人们浮想联翩,还可以使人忍俊不禁、忍无可忍、哈哈大笑,产生了诙谐幽默的效果。

再如2009年的央视小品《不差钱》也让“不差钱”成为近几年流行语,其它的还有“你太有才了”(赵本山小品《策划》)、“达人”(中国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拐了拐了”(赵本山小品《卖拐》)等等。

其次,电影和电视剧也是催生新词新语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随着电视连续剧《婚姻保卫战》的热播,“家庭煮夫”在一夜之间就走上了千家万户,成为近期网络报刊上的一个新词热词。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仿“家庭主夫”通过谐音而产生的一个新词,因为在传统观念上,男主外女主内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某些家庭,女主外男主内已经成为了主旋律,男人在家里做起了以往女人做的事情,所以,家庭煮夫的出现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同时,家庭煮夫能够将家庭主夫的“煮”的特性更好地表达出来,也更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

再如电影《阿凡达》的热播,也让“阿凡达”成了一个新词并在汉语中大量出现,不过,和电影中的意思不太一样,它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是3D相关,指绚丽多彩,如“虎年春晚很阿凡达,赵本山小品也玩植入(杨子晚报 2010年2月14日)”,这里指春晚的效果相当“3D”,形式相当漂亮。

二是指有创意。

如“新年楚才作文很阿凡达(武汉晨报 2010年3月8日)。

”三是指虚拟不真实。

如“国家统计局有关房价的统计数据,真的很阿凡达(杭州日报2010年3月11日)。

”2010年,姜文电影《让子弹飞》的热播则让“让xx飞”成为一种新的相对固定的格式并流行开来。

“让房价飞”、“让中国电影飞”、“让梦想飞”、“让爱情飞”大量在日常生活及报刊媒体中出现。

三、新词新语在影视作品中的反映
影视作品会催生一些新词新语,反过来,新语新语也会在影视作品中有所反映。

这种反映,一是体现在口语中,一是体现在字幕中。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名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文章,之后,“给力”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

反映到影视作品中,是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节目,主持人使用“给力”的频率基本上是大大提高。

再就是反映现代生活的影视剧,比如,“人肉搜索”原本是网络中流行的一个新词,但在电视连续剧《婚姻保卫战》中,为了找到骗子,主人公采用“人肉搜索”的方式找到了骗子的地点并成功地抓到了他。

所以,“人肉搜索”在剧中人口中多次出现也就是上正常并且很有必要的了。

这样,“人肉搜索”使《婚姻保卫战》更有新潮性,而反过来,《婚姻保卫战》也使“人肉搜索”更加贴近了人民大众的生活,扩大了该新词的影响力。

再如“锐词”,它起源于互联网,是由热点新闻事件浓缩概括衍生出来的关键词,被网友们统称为“锐词”。

如“打酱油”、“躲猫猫”、“俯卧撑”、“很黄很暴力”、“欺实马”、“囧”、“雷”、“山寨”、“犀利哥”等等。

这些“锐词”的背后其实都是来源于一个新闻事件或一类社会现象,而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恰当鲜明地总结出来后,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了这些关键信息。

在江西卫视节目《杂志天下》中就有一个小节叫“锐词”,通过对最近的一些锐词进行解释说明,让人们了解这些词,了解这些词背后的故事。

新词新语通过此种方式进入到了影视作品中,同时,通过这些节目,这些锐词也很快地推入到了千家万户。

其次,随着网络的普及及中国网民人数的大量增加,外国原声电影也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这里暂不讨论版权的问题)。

由于存在着一些外语水平高并且喜欢和推广电影的网友,所以,在国内没有上映的电影或电视剧很快都可以在网上下载到。

为了便于普通人观赏,这些人往往自发的进行翻译工作,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不同于政府的翻译人员,他们具有新潮性,所以往往将一些新词新语用在了字幕中。

如“神马”。

“神马”并不是一匹马,它来自于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

”是“什么”的意思,它也是由于网友在打字时漏打了分隔符号而造成的一种错误现象,但是由于具有谐音并且具有新异性,网友们也就将错就错,将其作为一个新词流行开来。

在网上下载的美国动画电影《火星救母记》的字幕中,该新词大量出现,如“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你在说神马?)”、“what do you drop out of?(你们跳到神马外面?)”、“…to be without the crazy love thing,(没有神马爱)”等等。

其它如mam(马麻)、wait(淡定)、cool it (淡定)也多次出现在字幕中。

不同于影视作品催生新词新语的现代性,新词新语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对时代背景有很大的要求,因为新词新语尤其是流行语具在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所以,在反映较早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影视作品,现阶段产生的新词新语是不能出现的,当然,这要排除那些搞笑的无厘头的电影。

参考文献:
[1]、刘楚群陈波,《家庭煮夫的前世今生》[J].语文建设,2011,(6):37-38.
[2]、陈一,《有关“此去略/删去xx字”》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2011,(4):42-43.
[3]、许晓玉《流行语在“飞”》[J].语文建设,2011,(3):43-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