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的热量作业Word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习题详解课件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习题详解课件




(1)
1 2
H2SO4(aq)

NaOH(aq)===
1 2
Na2SO4(aq)

H2O(l)
ΔH=-57.3 kJ·mol-1
(2)①4.0 ②-53.5 kJ·mol-1
[核心考点·层级突破]
1.(1)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
[高考载体·巧妙利用] (1)放热反应 2 mol H2 和 1 mol O2 的总能量大于 2 mol H2O(g) 的能量 (2)221 kJ (3)不是,氢的燃烧热为 ΔH=-285.8 kJ/mol (4)2CO(s)+O2(g)===2CO2(s)ΔH=-566 kJ·mol-1 C 的燃烧热为 ΔH=-393.5 kJ·mol-1 (5)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 (6)ΔH1>ΔH2
• ⑦“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 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 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 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 什么。
• 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 的钱包中,很费劲地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 票车钱箱。 ⑨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 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事隔那么久,小女 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 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 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 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辑)考点五十 焓变与反应热(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辑)考点五十 焓变与反应热(含解析)

考点五十焓变与反应热聚焦与凝萃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缘由,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①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缘由:①微观视角: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②宏观角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打算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5)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越高,该物质越不稳定,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该物质越稳定,即能量越低越稳定。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2)符号:ΔH。

(3)单位:kJ·mol-1或kJ/mol。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打算于反应物总能量(E1)和生成物总能量(E2)的相对大小。

若E1>E2,则为放热反应;若E1<E2,则为吸热反应。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若反应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取能量为E1,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能量为E2,则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为ΔH=E1-E2,若ΔH<0为放热反应,若ΔH>0为吸热反应。

(3)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2Al+6HCl=2AlCl3+3H2↑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9化学能与热能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9化学能与热能

1.下列有关焓变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B.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C.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D.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解析:选B 。

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mol -1,A 错误;恒温恒压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B 正确,C 错误;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通过实验直接测定,如C 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故D 错误。

2.对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ΔH =+131.3kJ·mol -1最准确的理解是()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 热量B.1mol 碳和1mol 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放出131.3kJ 热量C.1mol 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 CO 和1mol H 2,同时吸收131.3kJ 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解析:选C 。

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故A 、D 错误;B 的说法不准确,未强调“水蒸气”,且应为吸收热量。

3.(2014·豫西五校联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解析:选A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表现为热量变化外,还可以表现为电能和光能等。

4.(2014·温州联考)已知热化学方程式(Q 1,Q 2均为正值):C(s)+12O 2(g)===CO(g)ΔH =-Q 1kJ·mol -1,C(s)+O 2(g)===CO 2(g)ΔH =-Q 2kJ·mol -1,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Q 1<Q 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由1mol C 反应生成1mol CO 气体时放出Q 1kJ 热量D.1mol CO 2气体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干冰具有的能量解析:选B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作业Word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作业Word版

[A组基础知识巩固]1.(2019·台州期末)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C.燃料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硫的燃烧热为a kJ·mol-1,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32O2(g)===SO3(g)ΔH=-a kJ·mol-1解析A项,“可燃冰”外观像冰,其化学组成是CH4·n H2O,水的化学式为H2O,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A错误;B项,氧气助燃,所以通入足量的空气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但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会使热量被空气带走,不利于热量的充分利用,B错误;C项,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形式,C正确;D项,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硫转化成气态的二氧化硫,D错误。

答案 C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B.CO(g)的燃烧热ΔH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解析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2O(l)作为标准的,因此A不正确;燃烧热是指1 mol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因此B正确;有水生成的燃烧反应,必须按液态水计算燃烧热,因此C不正确;稀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热,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 kJ,因此D不正确。

高考化学反应热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反应热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反应热1.下列对能量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答案】D【解析】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C.断裂化学键放出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可能相等【答案】A【解析】物质燃烧时向外界释放能量,属于放热反应,A项正确;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项错误;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D项错误。

3.将铁粉和硫粉充分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立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此现象说明()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产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答案】B【解析】铁粉和硫粉充分混合后加热,反应一开始立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产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中和反应反应热简称中和热)()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作中和热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答案】C【解析】中和热是指稀酸与稀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可以是强酸、强碱,也可以是弱酸、弱碱,故A、B两项错误,C项正确;H2SO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4沉淀生成,所以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D项错误。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Al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灼热的C和CO2反应生成CO,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C项正确;甲烷的燃烧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能可转变为电能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基本特征之一C.化学反应能量转换遵守能量守恒定律D.化学变化时断裂化学键需放出能量【答案】D【解析】A项,原电池反应中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因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引起的,则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故B正确;C项,化学变化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项,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故D错误;故选D。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B.已知C(s)+12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A【解析】A项,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A正确;B项,燃烧热: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C项,反应热的大小即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差异,C错误;D项,∆H<0,为放热反应,D错误;故选A。

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ΔH为小于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C(s)+12O2(g)=CO(g) ΔH=-110.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化学反应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答案】D【解析】A项,ΔH<0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项,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碳的燃烧热应该是生成二氧化碳时所放出的能量,故B错误;C项,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大小关系,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项,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D 正确。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我们的目标:准确规范速度化学一轮复习作业姓名学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装置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B C D燃气灶硅太阳能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风力发电机2.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如图所示。

若E1>E2,则下列符合该示意图的是A.H+H→H2B.I2→I+IC.CaO+H2O→Ca(OH)2D.Ba(OH)2+H2SO4→BaSO4↓+2H2O3.联氨(N2H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2O2(g)+N2(g)=N2O4(l) ΔH1②N2(g)+2H2(g)=N2H4(l) ΔH2③O2(g)+2H2(g)=2H2O(g) ΔH3④2 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 kJ·mol-1A.O2(g)+2H2(g)=2H2O(l) ΔH5,ΔH5>ΔH3B.ΔH4﹦2ΔH3﹣2ΔH2﹣ΔH1 C.1 mol O2(g) 和2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2O(g)D.联氨和N2O4作火箭推进剂的原因之一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O2→CH3COOH过程中,只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催化剂加快了该反应的速率5.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A B C D反应装置实验现象试管中生石灰和水混合后,A处红色水柱下降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6.(2013·海南化学·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 O2(g)= 2H2O(g) △H2 C(s)+ 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7、今有如下四个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 H2O(g) ;△H1H2(g) + 1/2O2(g) == H2O(l) ;△H2 2H2(g) +O2(g) == 2H2O(g) ;△H3H2O(l) == H2O(g);△H4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4 = △H1-△H2B.△H1 △H2 △H3 △H4均为负值C.△H1= △H2D.2△H1 = △H38.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化学能与热能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化学能与热能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化学能与热能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专题: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 =+(2×283.0)kJ·mol-1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参考答案及解析】B[A项,醋酸为弱酸,电离时要吸热,放出的热量应小于57.3 kJ;C项,甲烷的燃烧热指的是CH4燃烧生成液态H2O;D项,反应中的ΔH 应为-285.8×2 kJ/mol。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十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D.室温下,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解析】C项,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不正确。

【答案】C3、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解析】A项,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错误;B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若某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3.在催化剂作用下,H2O2发生分解,其反应能量随反应的进程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分解反应的ΔH>0B.催化剂的加入使反应的热效应减小C.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H2O2的分解率D.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进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H2O2分解速率4.(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5.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I2(g)+H2(g)2HI(g)ΔH=-9.48 kJ·mol-1②I2(s)+H2(g)2HI(g)ΔH=+26.48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D.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6.已知:①破坏1 mol A—A键、1 mol B—B键、1 mol A—B键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8 kJ、463 kJ的能量;②反应2A2(g)+B2(g)2A2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系中A2、B2最活泼B.E1=1 370 kJ·mol-1C.ΔH=-482 kJ·mol-1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反应:(1)CH4(g)+2O2(g)CO2(g)+2H2O(l) ΔH1=a kJ·mol-1(2)CH4(g)+2O2(g)CO2(g)+2H2O(g) ΔH2=b kJ·mol-1其他数据如下表所示:C O O O C798x4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g)H2O(l)ΔS<0,ΔH=(a-b) kJ·mol-1B.当有4N A个C—H键断裂时,该反应放出热量一定为a kJC.表中x=D.利用反应(1)设计的原电池电解精炼铜时,当负极输出0.2N A个电子时,电解槽的阳极一定减轻6.4 g8.已知:①CH3OH(g)+O2(g)CO2(g)+2H2O(g) ΔH=-a kJ·mol-1②CH4(g)+2O2(g)CO2(g)+2H2O(g) ΔH=-b kJ·mol-1③CH4(g)+2O2(g)CO2(g)+2H2O(l) ΔH=-c kJ·mol-1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cB.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b kJ·mol-1C.2CH3OH(g)2CH4(g)+O2(g)ΔH=2(b-a) kJ·mol-1D.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mol9.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ΔH=-12.1 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A.-69.4 kJ·mol-1B.-45.2 kJ·mol-1C.+69.4 kJ·mol-1D.+45.2 kJ·mol-110.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是Cl-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1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aq)+2Cl-(aq)ΔH=-116 kJ·mol-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11.(15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氢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纳米级的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0 mol水蒸气发生反应:2H2O(g)2H2(g)+O2(g)ΔH=+484 kJ·mol-1,不同时段产生O2的量见表格:上述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转化为能,达平衡过程中至少需要吸收光能kJ(保留三位小数)。

(2)氢气是合成氨工业的原料,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2 kJ热量。

已知:则1 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

(3)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②N2(g)+2O2(g)2NO2(g) ΔH=+67.7 kJ·mol-1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2.(20分)工业上合成反应2SO2(g)+O2(g)2SO3(g),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或“降低”),理由是。

(2)图中ΔH= 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

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 mol·(L·min)-1,则v(O2)= mol·(L·min)-1、v(SO3)= mol·(L·min)-1。

(5)已知单质硫的标准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 SO3(g)的ΔH=。

图113.(15分)人类研究氢能源从未间断过,而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H2是在水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中间物,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为H2和O2,这是一种节约能源、节省反应物料的技术,图1是热化学循环制氢气的流程:(1)实验测得,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整个流程参与循环的物质是和(填化学式),最难进行的反应是(填序号)。

(3)汞虽然有毒,但用途广泛。

用汞和溴化钙作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经过下列反应使水分解制氢气和氧气:①CaBr2+2H2O Ca(OH)2+2HBr↑;②……③HgBr2+Ca(OH)2CaBr2+HgO+H2O;④2HgO2Hg+O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合成氨用的H2可用甲烷为原料制得。

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图2课时规范练6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A B项、C项属于电化学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营养物质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过程,是被O2氧化的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选A。

2.C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项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H2H+H的变化是断裂了H—H共价键,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C项正确;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条件无关,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如燃烧反应,D项错误。

3.D由图可知,反应物H2O2具有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B项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不能提高H2O2的分解率,C项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进程,提高H2O2的分解速率,D项正确。

4.D A项,由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CH3COOH,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为100%,正确;B项,由示意图可知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C—H键断裂,正确;C项,①的总能量高于②,①→②转化过程放出热量,并形成了C—C键,正确;D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的移动方向,不能提高转化率,错误。

5.D因为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彻底,254 g I2(g)与2 g H2(g)反应放热小于9.48 kJ,A错误;根据盖斯定律,1 mol固态碘和1 mol气态碘的能量差为9.48 kJ-(-26.48 kJ)=35.96 kJ,B错误;反应①和反应②的产物HI状态相同,稳定性相同,C错误;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的能量低,因此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正确。

6.A由题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E1表示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即反应的活化能),则E1=2×436 kJ·mol-1+498 kJ·mol-1=1 370 kJ·mol-1,B正确;E2可表示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热量,则E2=2×2×463 kJ·mol-1=1 852 kJ·mol-1,ΔH=E-E2=1 370 kJ·mol-1-1 852 kJ·mol-1=-482 kJ·mol-1,C正确;图中A和B具有的能量最高,因此A1和B最活泼,故A错误。

7.C水从气态到液态、从液态到固态的变化均是熵减的过程;根据盖斯定律,H2O(g)H2O(l)可由[(1)-(2)]得到,即H2O(g)H2O(l)ΔH=(a-b) kJ·mol-1,A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