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3)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4)物质三态变化时,能量的变化形式为固态 液态
气态。
【高考模拟精练】 1.(2016·济南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 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 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加固训练】 1.(2016·衡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 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
【解析】选C。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 反应,放热反应要发生也需要达到一定能量及活化能, A、B错误;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 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正确;化学反应有 新物质生成,也有能量的变化,D错误。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考点一 焓变 反应热 【核心知识通关】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1)实质:反应物中化学键_断__裂__和生成物中化学键_形__ _成__。 (2)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伴有能量变化;能量转化 主要表现为_热__量__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符号: _Δ__H_,单位:_k_J_/_m_o_l_或_k_J_·__m_o_l_-_1。
2.(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 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8.24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8.24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8页 共 126 页
【例1】根据下图所示,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 答相关问题:
第29页 共 126 页
A(g)+B(g)===C(g) Δ H=-Q1 kJ/mol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g)===A(g)+B(g) Δ H=+Q2 kJ/mol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Q1与Q2的关系:Q1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 等于 于”)Q2。
第32页 共 126 页
类比迁移 1.已知化学反应 2C s O2 g 点燃2CO g , 2CO g O 2 g 点燃2CO 2 (g)
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
第23页 共 126 页
解析:(1)读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可判断 是一个放热反应,据图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 N2完全反应才能得到92.2 kJ的热量,而N2转化率为10%,则实际需要投入10 mol N2才能 转化1 mol N2。
第24页 共 126 页
总能量
第33页 共 126 页
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 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A
第34页 共 126 页
解析:由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含义,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结合题给信息可解 决此题。 据 2C s O2 g 点燃 2CO g 为放热反应可知,12 g C(s)和16 g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8 g CO(g)所具有的能量,但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无法比较;根据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 S(s)+2K(s)===K2S(s) ΔH2=b kJ·mol-1; •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 则x为( ) • A.3a+b-c B.c+3a-b • C.a+b-c D.c+a-b
பைடு நூலகம்思维深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个反应一步完成或几步完成,两者相比,经过的步骤越多,放出的热量越 多( ) (2)已知 C(s)+O2(g)===CO2(g) ΔH1,C(s)+H2O(g)===H2(g)+CO(g) ΔH2, H2(g)+12O2(g)===H2O(g) ΔH3,CO(g)+12O2(g)===CO2(g) ΔH4,则 ΔH1=ΔH2+ ΔH3+ΔH4( )
与 H2O 反应放出热量,ΔH8<0,显然 ΔH7>ΔH8。
3
真题体验·直击高考
4
配套训练
完 谢谢观看
2.(1)①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消耗能量分别如下:
NO2
CO
CO2
NO
812 kJ
1076 kJ
1 490 kJ
632 kJ
②N2(g)+O2(g) 2NO(g) ΔH=+179.5 kJ·mol-1
③2NO(g)+O2(g) 2NO2(g) ΔH=-112.3 kJ·mol-1
试写出 NO 与 CO 反应生成无污染物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效应为 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 【答案】B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专题6 │ 使用建议
6.要从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材料的性质、离子的 放电顺序等方面去复习电解池,利用电子守恒法解决相 关的计算问题。 7.注意这部分内容以社会热点,例如能源危机问题、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科技前沿动态为背景,以身 边的生活经验为情境命题是一个明显的动向,也是近几 年高考命题的重点,需要特别注意。
专题6 │ 使用建议
3.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知识理论性、规律性较强,并且 概念较多,容易混淆,需要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概 念的定义和实例。 4.新型燃料电池、熔融盐电池、二次电池的原理,电 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都是高考中常常涉及的知识,是 重点也是难点。金属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的 书写或正误判断是常见的命题采分点,要注意从原理上去分 析掌握,并了解金属保护的方法。 5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的规律、电解的应用(包 括氯碱工业、铜的精炼、电镀、电冶金)等知识点较多,经常 与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 算等多个知识领域联合命题。
第18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反应热 焓变 【知识梳理】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
判断依据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 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E反应物______ E生成物 >
E反应物______ E生成物 <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释放出的总能量 释放出的总能量 大于 反应物分子 ________ 小于 反应物分子 ________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专题6 │ 使用建议
4.常见的化学电源的题目命题主要落脚点放在正负极材 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总反应式的书写上。而对于金属的 腐蚀与防护主要是放在了原电池的构成水膜的性质以及正极 反应式的不同上。 5.在电解池的编制中,重点对电解的原理与应用、电化 学的解题思路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归纳,特别重视规律的 总结和方法的归纳,体现理论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 6.本专题最后设置了一套滚动卷,滚动范围是专题5、6。

2024版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第31讲能量—反应历程图像、反应热比较能力课件

2024版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第31讲能量—反应历程图像、反应热比较能力课件

2.已知:Mn(s)+O2(g)===MnO2(s) ΔH1 S(s)+O2(g)===SO2(g) ΔH2 Mn(s)+S(s)+2O2(g)===MnSO4(s) ΔH3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ΔH2>0 B.ΔH3>ΔH1 C.Mn+SO2===MnO2+S ΔH=ΔH2-ΔH1 D.MnO2(s)+SO2(g)===MnSO4(s) ΔH=ΔH3-ΔH2-ΔH1
解成 SO2 是吸热反应,ΔH2>0,故 ΔH2>ΔH1,错误;D 项,

根据盖斯定律 ΔH1=ΔH+ΔH2,ΔH1-ΔH2=ΔH<0,则 ΔH1<ΔH2,错误。 [答案] A
1.(2022·临沂模拟)Li/Li2O体系的能量循环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ΔH3<0 B.ΔH3+ΔH4+ΔH5=ΔH6 C.ΔH6>ΔH5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C [由循环图可知ΔH1>0,ΔH2>0,ΔH3>0,ΔH4>0,ΔH1+ΔH2+ΔH3 +ΔH4+ΔH5=ΔH6,C项正确。]
1. (2022·徐州检测)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8
kJ/mol,在V2O5存在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ΔH=E4-E3+E2-E1 B.加入V2O5后反应经过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决定反应速率 C.加入V2O5,ΔH不变,但反应速率改变 D.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 时,反应放热198 kJ
1234
2.(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T14 改编)铁的配合物离子(用L-Fe-H+表 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第一轮复习第6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轮复习第6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4. H2O2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 用 已知: Cu(s)+2H (aq)===Cu2 (aq)+H2(g) ΔH=+64.39 kJ· mol 2H2O2(l)===2H2O(l)+O2(g) ΔH=-196.46 kJ· mol 1 H2(g)+ O2(g)===H2O(l) 2 ΔH=-285.84 kJ· mol
(1)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
点燃 加热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 C+O2=====CO2, 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均指化学反应。 ①浓 H2SO4、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 但不是放热反应; ②NH4NO3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也不属于吸热反应。 (3)物质的能量(焓)越大,键能越小,越不稳定。
生成 2mol H2O(l) 3.书写 时要 释放571.6 kJ 的能量。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 s 、 l 、g、 aq 分别表示固热
-1 -1 -1 -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 878 kJ·mol-1 C.1 746 kJ·mol-1
) B.2 658 kJ·mol-1 D.1 526 kJ·mol-1
解析:燃烧热的定义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
热量。本题中的稳定氧化物指的是CO2(g)和H2O(l),故A项正确。
得的结果偏低。
四、能源
五、盖斯定律 1.含义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它只与反应体系的 始态 和 终态 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2.应用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的反应热。 3.举例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讲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讲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第2讲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应用。

2.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3.能进行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运用反应焓变合理选择和利用化学反应盖斯定律 及其应用2023全国甲,T28;2023全国乙,T28;2023湖南,T16;2023湖北,T19;2023山东,T20;2023年6月浙江,T19;2022年6月浙江,T18;2022广东,T19;2022全国甲,T28;2021湖南,T16;2021重庆,T10;2021年1月浙江,T24;2020年7月浙江,T22;2020全国Ⅱ,T28;2019全国Ⅱ,T27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基于盖斯定律,结合键能、焓变等信息,计算未知反应的焓变;能对燃料、能源使用方案进行简单评价;能结合数据信息,根据目的选择物质,设计反应;能从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角度,创造性地设计反应,合理利用能量。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测定典型反应的反应热,并分析误差;能探究反应热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命题分析预测1.以盖斯定律的应用为载体命题,常以非选择题中某一问的形式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的计算。

2.预计在2025年高考中,有关反应热的考查内容将不断拓宽,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律的应用要求会有所提高,另外试题很可能会涉及能源问题,以引导考生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考点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盖斯定律(1)定义: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1] 相同的 。

即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2] 始态 和[3] 终态 有关,而与[4] 反应途径 无关。

如:途径一:A→B途径二:A→C→B则ΔH1、ΔH2、ΔH的关系为ΔH=[5]ΔH1+ΔH2。

(2)本质: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都是确定的,等压且没有除体积功之外的其他功产生时,从反应物变成产物,无论经过哪些步骤,它们焓的差值都是不变的。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

复习内容回顾:重 点知识点梳理
复习方法总结:有 效复习策略分享
复习成果展示:典 型题目解析与答案
展望未来:二轮复 习计划与目标
明确高考目标:了 解高考化学考试要 求,确定个人学习 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根 据个人情况,制定 详细的学习计划和 时间表
强化薄弱环节:针 对自己的薄弱环节 ,加强练习和巩固
评估标准与方式:介绍评估学生答题情况的标准和方式,包括分值分配、答题时 间、答题规范等方面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针对不同知识点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技巧 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答疑服务 定期进行学习进度和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单元测试目的: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测试内容:涉及本单元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评估方法:根据测试成绩和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薄弱环节
后续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辅导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试题来源与特点:分析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总结出题规律和特点
解题技巧与方法:针对不同题型,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浓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增 大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多,有 效碰撞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加快。
光照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有 些化学反应在光 照条件下进行, 光子可以提供能 量或激发某些分 子从而使其更容
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选择和 使用:选择合适 的催化剂可以加 快反应速率并提 高产率;使用催 化剂时要注意其 用量和温度等条
和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 剂:介绍氧化 剂和还原剂的 概念、性质和
常见实例
电子转移的表 示方法:解释 氧化还原反应 中电子转移的 表示方法和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