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一).ppt

合集下载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①该反应过程中共吸收 679 kJ能量,共放出 862 kJ能量。 ②该反应 放出 (填“放出”或“吸收”) 183 kJ热量,为 放热反应。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②微观——分析反应过程
物质: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吸收能量(E1),释放能量(E2)
③微观——分析能量变化
E1>E2,反应 吸收 能量(吸热反应); E1<E2,反应 放出 能量(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条件: 说明:不能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加热 吸热或放热
“三个不一定”
①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
③吸热反应也不一定需要加热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 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释放 热量,有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实验6-2】将20gBa(OH)2.8H2O晶体研细 后与10gNH4Cl晶体仪器放入烧杯中,并将烧 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用玻璃棒快速 搅拌,闻到气味后迅速用玻璃片盖上烧杯, 用手触摸烧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 观察现象。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现象: 1、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烧杯变凉,滴有几滴水 的木片粘到了烧杯底部 3、烧杯内产物呈糊状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①所有燃烧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②少数的化合反应
类型 ③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化合反应
③固态铵盐与碱的反应
④活泼金属跟水或酸的反应
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④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注意:
2Na + O2 = Na2O2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二、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 反应 物质的量 和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 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 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92kJ/mol 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为: ,1mol H2 -30.67kJ/mol 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5克
4、已知: S(s) + O2(g) = SO2(g) ΔH =-290.6KJ, 求 1.6克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思考与交流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 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正确书写其应当 注意哪几点?
小结∶热化学方程式不单表示了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效应。
D、1/2CH4 (g)+O2 (g) =1/2CO2 (g) +H2O (l) ΔH = -890 kJ/mol
3、已知
(1)H2(g)+1/2O2 (g) =H2O (g) ΔH1 = a kJ/mol
(2)2H2(g)+O2 (g) =2H2O (g) ΔH2 = b kJ/mol
(3) H2(g)+1/2O2 (g) = H2O (l) ΔH3 = c kJ/mol (4) 2H2(g)+O2 (g) =2H2O (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ΔH4 = d kJ/mol 。
A、 2CH4 (g)+4O2 (g)=2CO2 (g)+ 4H2O (l)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CH4 (g)+2 O2 (g) =CO2 (g) +2H2O (l) ΔH = -890 kJ/mol ΔH = -890 kJ/mol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特别提醒: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属于化学 反应, 一些物质溶于水, 也会有吸热和放热现象:浓 H₂SO₄ 、NaOH(s) 等 溶于水要放热;NH₂ NO₃ (s) 、NH₄Cl(s) 等溶于水要吸热,但不能说是放热反应和吸热 反应。
新教材新高考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1 、C 、H₂ 、CO等高温下作还原剂例:C+CO₂、H₂+CuO、C+H₂O(g)2、大部分分解反应3 、Ba(0H)₂·8H₂O+NH₄Cl4.盐酸与碳酸氢钠
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50*5%a
kwi6
新 教 材 新 高 者> 火箭发射的动力是什么?能 量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请随我一起走进教材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志 刚王亚平神 舟 十 三 号圆 满 发 射 成 功神 习E 7 三 T
新教材 新 高考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和相互作用着,如分子平动能、分子转 动能、分子振动能、分子间势能、原子间键能、电子运动能、核 内基本粒子间核能等等。系统内部这些能量的总和叫做系统的内 能即热力学能,也就是中学教材上所说的物质具有的能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图6-2化学反应吸热使烧杯与木片 间的水凝结成冰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感 觉用手拿起烧杯,木片粘结 到烧杯的底部
该反应产生 NH₃ ,吸收热 量
Ba(OH)₂8H₂O+2NH₄Cl=BaCl₂+10H₂O+2NH₃↑以上两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伴有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D.②④⑥
8
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反应要吸收能量.
9
1.焓与焓变
返回
2.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强、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 应热。又称焓变。
返回
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出 能 量
放 热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吸 收吸 能热 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
a
369
的能量/kJ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C
D.200
16
第一课时 总结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放热反应
◦ (1)活泼金属与水或者酸的反应,如钠与水的反应; ◦ (2)酸碱中和反应,如烧碱与稀硫酸的反应; ◦ (3)燃烧反应,如各类燃料的燃烧; ◦ (4)多数化合反应,如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 (5)缓慢氧化 ◦ (6)铝热反应
系能量
.+
>
升高
21
练习
22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大部分化合反应2可燃物的燃烧3酸碱中和反应4金属与酸或水反应5缓慢氧化6铝热反应吸热反应1大部分的分解反应如caco高温分解2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如nh还原cuo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cl10h2o反应bbaohcl的反应c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 焓变与反应热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7
C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1.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1.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B.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
返回
分析:A项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未标明聚集状态; C项中 ΔH的单位不正确;D项中为放热反应,ΔH应为“-”号。 答案:B
返回
分析:由于生成物H2O的状态不同,H2O(g)→H2O(l) 要放出能量,因此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各物 质的状态。 答案:因为由气态水变为液态水要放热,放热越多焓 变越小
返回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5=0=0==℃=2SO3 ΔH=-196.6 kJ/mol V2O5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____减__少__实__验__过__程_。中的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 的数值___偏__小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响”)。
返回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
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
返回
3.判断正误。
(1)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
(2)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
(3)在稀溶液中,酸与碱产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
(4)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ΔH=-57.3 kJ/mol。
返回
热化学方程式
是整数,既表示微粒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电能》PPT课件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电能》PPT课件

【典例2】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 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偿训练】 1. 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铜是正极 B.溶液中的Fe3+向铜棒移动 C.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碳棒 D.碳棒上有红色铜生成
【解析】选C。首先书写此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电池反应式)2Fe3++Cu====2Fe2++Cu2+,在此反应中铜 失电子,作原电池负极,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碳棒,在 碳棒上电子与溶液中的Fe3+结合生成Fe2+,所以碳棒作 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溶液中的Fe3+向正
【思考·讨论】 (1)原电池内部阴、阳离子如何移动?移动的原因是什 么?
提示:阴离子要移向负极,阳离子要移向正极。这是因 为负极失电子,生成大量阳离子积聚在负极附近,致使 该极附近有大量正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要移向负 极;正极得电子,该极附近的阳离子因得电子生成电中 性的物质而使该极附近带负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
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A、B、C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 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D.A极发生氧化反应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原电池问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C。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溶解,质量减小,故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D项 正确;A、B、C分别为Zn、Cu和稀盐酸时,可以构成原电 池,且现象符合题意,B项正确;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 向正极,C项错误。
(1)火力发电存在几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提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 转化为电能3种形式。 (2)试分析火力发电有哪些弊端? 提示:①使用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②化石燃 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SO2、CO等)及粉尘 ,污染环境;③能量经过多次转化,能量利用率低。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

小结
一、反应热、焓变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 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 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 和压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 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 中和反应 溶液里的置换 吸热反应 一般的化合反应 特殊的分解
电离 强碱与铵盐 一般的分解 特殊的化合
1、1mol C与1mol H2O(g)反应生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 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 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 反应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某一反应中,质量和能量成正比关系 热量用Q表示
①体系向环境做正功,Q>0,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②体系向环境做负功,Q<0,得到能量→吸热反应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部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焓变反应热》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焓变反应热》ppt课件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 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能量,这就是放热反 应.反之,为吸热反应.如下图所示:
返回
2.微观角度——从本质上认识 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 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 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时,即新化学 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则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 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的差即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返回
点击此图片进入训练全程跟踪
返回
返回
[特别关注] 浓H2SO4、固体NaOH溶于水时有热量放出,但不属
于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但不属于吸热 反应.
返回
返回
考查点一 焓变、反应热
[例1] 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 的总焓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96 kJ/mol
返回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 生成物分子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键 能之和减去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设N≡N键的键能为E(N≡N),则有 2 mol×3×391 kJ/mol-1 mol·E(N≡N)-3 mol×436 kJ/mol=92.4 kJ 解得E(N≡N)=946 kJ/mol. 答案:B
上等于 恒压 条件下的焓变),用 ΔH 表示. (2)单位:ΔH的单位常用kJ/mol.
返回
1.焓变和反应热是什么关系? 提示: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就是焓 变.因此它们的符号均为ΔH,单位也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