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减速箱设计模版
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减速器的结构设计1、确定箱体的结构和主要尺寸:减速器采用剖分式箱体,分别由箱座和箱盖两部分组成。
用螺栓联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箱体。
剖分面与减速器内传动件轴心线平面重合。
此方案有利于轴系部件的安装和拆卸。
剖分接合面必须有一定的宽度,并且要求仔细加工。
为了保证箱体刚度。
在轴承座处设有加强肋。
箱体底座要有一定宽度和厚度,以保证安装稳定性和刚度。
减速器箱体用HT200制造。
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成本低。
铸造箱体多用于批量生产。
其主要尺寸如上表2、减速器的润滑润滑方式的选择:各级齿轮的圆周速度均小于12m/s ,所以采用浸油润滑。
另外,传动件浸入油中的深度要求适当,既要避免搅油损失太大,又要充分的润滑。
油池应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储油量。
两级大齿轮直径应尽量相近,以便浸油深 度相近。
润滑油牌号的选择:一般选用选用220工业齿轮油 油量计算:以每传递1KW 功率所需油量为350--700cm 3,各级减速器需油量按级数成比例。
该设计为双级减速器,每传递1KW 功率所需油量为700--1400cm 3。
实际储油量:由高速级大齿轮浸油深度约0.7个齿高,但不小于10mm ;低速大齿轮浸油深度在)(3161--齿轮半径;大齿轮齿顶距箱底距离大于30—50mm 的要求得:(设计值为50)最低油深:411167.5505063.956262d mm⋅+=⨯+=最高油深:411167.5505077.93232d mm ⋅+=⨯+= 箱体内壁总长:L=314mm 箱体内壁总宽:b=280mm设计油深度为50mm ,箱体有足够的储油量.。
齿轮减速箱总体设计

XX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链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专业班级: XX姓名:XX学号:XX指导老师: XX 完成日期: XX一、课程设计任务书图1-1链式输送机传动简图1-电动机;2-V 带轮;3-减速器;4-直齿齿轮传动;5-链轮传动链轮的转速:sm s m np z /2.0/10006010014100060n V 11=⨯⨯=⨯=解得:8.57r/min n =(P —链节距,Z1—主动链轮的齿数,n —主链轮的转速r/min ,V —链轮的平均速度)三、电机的选择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2、电动机功率选择:(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792.096.099.097.098.096.02424=⨯⨯⨯⨯=⨯⨯⨯⨯=链联轴器齿轮轴承带总ηηηηηη(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KWFV 884.0792.0100020.035001000P =⨯⨯==总工作η因此要求选择电机的功率必须大于884W 。
七、链轮的设计输入功率P =1.1×0.78×0.95×0.96×0.96kW =0.75kW ,转速n 3=30.1r/min, 传送比i =3.5,n 4=30.13.5r/min =8.6r/min设计项目 计算及说明z 1=17 z 2=60 a 0=800mmL p =110节1.链轮齿数取小链轮齿数z 1=17,大链轮齿数为z 2=i ∙z 1=17×3.5=59.5取z 2=602.计算功率 查得K A =1.0,K z =1.52,单排链,则计算功率为P ca =K A K z P =1.0×1.52×0.75kW =1.14kW 3.选择链条型号和中心距根据P ca =1.14kW 及n 1=30.1r/min ,查得选取16A ,查得链条节距为p =25.4m m 。
4.计算连接数和中心距初选中心距a 0=(30~50)p =(30~50)×25.4mm =762~1270mm 取a 0=800mm 。
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

放油孔与放油螺塞装配的画法: 见设计指导书P72图108。
5.起吊装置
见手册P216图18-2。 作用:为方便减速器的搬运,而 在箱体上设置起吊耳或起吊钩。
结构尺寸:见手册P149表11-3。 画法:参考手册P220~221。
6. 设置定位销
作用:保证箱盖与底座装配时准 确定位。在两端的凸缘上叉开各 布置一个。
2. 通气器
作用:保持箱体内、外压力的平 衡。在箱体顶部或直接在视孔盖 板上设置通气器,如图示。
通气器的结构型式及尺寸: 见手册P150表11-5。
通气器结构设计: 参考手册P216图例18-2。
3. 油标(见手册P84表7-10) 作用:检查、指示减速器内油面的 高度。
1)油标孔位置及结构: 见手册P221图18-7。注意,油孔最 低点应略高于箱内油面高度,螺
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
一、箱体各部分名称 见手册P146~147表11-1、图11-1。
二、箱体的结构
箱体做成剖分式,分箱盖与 底座。
注意:剖分面与轴线在同一平面。
1. 轴承座孔旁联接凸台
此部位设计成加厚,以增加联接 刚性。
凸台厚度尺寸h: 根据Md1查手册P149表11-2,定出 C1、C2,通过作图确定出h。
7. 设置1~2个启盖螺钉 以方便打开箱盖。
塞螺纹直径选M16 1.5
2)油标装配结构的画法: 见手册P84表7-10及P216图18-2。
4. 放油孔及放油螺塞
作用:排放箱体内的污油。放油 螺塞用细牙螺纹,规格:M20× 1.5。
装配结构:螺塞和凸台端面间加 有防漏用的油垫,以保持密封。
位置设计:应在机座油池的最低 处设置放油孔,油池底面做成向 放油孔方向倾斜10~20。
(完整)二级减速器箱体设计

1.箱体初步设计二级齿轮减速器的箱体采用铸铁(HT200)制成,为了保证齿轮啮合的质量,采用剖分式结构,箱体上下部分采用67is H 配合。
(1)在机体外增加肋条,外轮廓为长方形,增强了轴承座的刚度(2)考虑到机体内零件的润滑、密封和散热,采用浸油润滑,同时为了避免运行时沉渣溅起,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H 大于40mm(3)为保证机座与机盖连接处密封,联接凸缘应该有足够的宽度,联接表面应精创,其表面粗糙度为 3.6。
(4)为保证机体结构有良好工艺性,铸件壁厚为9mm ,圆角半径R=5.机体外型较简单,拔模方便.2.箱体附件设计 (1)检查孔及检查孔盖在机盖顶部开有检查孔,能看到机体内部传动零件啮合区的未知,并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便于伸入进行操作。
检查孔有盖板,用垫片加强密封,盖板用铸铁制成,紧固螺栓选用M6。
(2)油螺塞放油孔位于油池最底部,并安排在减速器远离其他部件的一侧,以便放油,放油孔用螺塞堵住,因此油孔处的机体外壁应该凸起一块,由机械加工成螺塞头部的支承面,并用封油圈加以密封。
(3) 油标油标设置在便于观察减速器油面并且油面稳定之处。
油尺安置的位置不能太低,防止油进入油尺座孔从而溢出。
(4)通气孔由于减速器运转时机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
为便于排气,在机盖顶部的检查孔改上安装通气器,以保证箱体内压力平衡。
(5)盖螺钉启盖螺钉上的螺纹长度要大于机盖联结凸缘的厚度。
钉杆端部要做成圆柱形状,以免破坏螺纹.(6)位销为了保证剖分式机体的轴承座孔的加工及装配精度,在机体联结凸缘的长度方向各安装一个圆锥定位销,用以提高定位精度。
(7)吊钩在箱座上直接铸出吊钩,用以搬运或起吊较重的物体.3.箱体的结构尺寸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表11—1,可知多级传动时,a取低速级中心距,a=235mm。
4.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1)因为变速器是封闭式齿轮传动,齿轮的圆周速度小于4。
5m/s,所以采用浸油润滑的润滑方式.轴承利用大齿轮的转动把油溅到箱壁的油槽里输送到轴承进行润滑。
减速箱装配图ppt课件

轴承6206
外径为 62mm 内径,06×5=30mm 宽度为16mm
精选ppt
11 ▼
15
3、拟定表达方案、定比例、图幅
3)定比例 、图幅
• 根据总体尺 寸和视图数量 ,选择合适的 图幅和比例
A2图幅
1:1
1/15 16
精选ppt
结构较简单,用两个视图
1)主视图
• 按工作位置放置,表外为主
•为表示箱体、箱盖用圆锥销定 位,用螺栓连接的装配关系, 以及透气塞、视油窗、放油孔 螺塞等减速箱附件的结构和装 配关速箱
目录 作业要求 作图过程
1 、读懂示意图了解原理 立体图 分解图
2、读懂零件图 箱体 箱盖 齿轮轴 轴 齿轮 透盖 挡油环
3、定方案、图幅等
5、画图 画俯视图:齿轮轴 轴承等 闷盖等 透盖等 从动轴系 具体结构 完成俯视图 俯视图 放大 画主视图
6、标注尺寸
7、零件编号、明细表等
最主要
精选ppt
环节! 14 ▼
• 细节结构可先不画 ,只画大致轮廓
• 画剖视图时要尽量 从主要装配线入手由 内向外逐个画出
•画齿轮轴轮廓,小齿轮的 中线与箱画箱体体主对内要称壁轴线线线对齐
•画从对动称轴中,心轴线向定位 以齿轮位置为依据
箱体
本装配图 用A2图幅 地位略不 够,故此 处用断开 的画法
23 立体 齿轮轴 输出轴 挡油环
8/1精5选ppt
齿轮 轴承
小透盖
▼
• 大齿轮、套筒、 轴承内圈依次套在 轴上并靠紧轴肩
• 轴承外圈由调 整环和端1盖9 定位
• 画俯视图的具体结构
• 画轴承的细节(简化画法)、 圆角、螺栓孔、销孔等
透孔端盖孔径大于轴 径,与轴不接触,要 画两条线
华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及参考图例

第八章减速器结构及参考图例第一节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图8-1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立体图;图8-2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之一:凸缘式端盖);图8-3 高速齿轮轴工作图;图8-4 圆柱齿轮工作图;图8-5 低速轴工作图;图8-6 减速器箱盖工作图;图8-7 减速器箱座工作图;图8-8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之二:嵌入式端盖)。
图8-1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立体图图8-2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之一)图8-4 圆柱齿轮工作图图8-5 低速轴工作图图8-8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之二)第二节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图8-9为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的立体图;图8-10为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图8-11为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结构图(立式);图8-12 圆锥齿轮工作图。
图8-9 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立体图图8-10为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图8-11为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结构图(立式)图8-12 圆锥齿轮工作图第三节单级蜗杆减速器图8-13为单级蜗杆减速器的立体图;图8-14为单级蜗杆减速器的装配图;图8-15为单级蜗杆减速器装配图(有散热片);图8-16 蜗杆工作图,图8-17 蜗轮工作图。
图8-13 单级蜗杆减速器立体图图8-14 蜗杆减速器的装配图图8-15 单级蜗杆减速器装配图(有散热片)图8-16 蜗杆工作图图8-17 蜗轮工作图第四节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图8-18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立体图;图8-19为两种形式的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图8-20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焊接结构)。
图8-18 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立体图图8-19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图8-20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第五节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图8-21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立体图;图8-22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之一);图8-23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之二)。
图8-21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立体图图8-22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之一)图8-23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之二)。
齿轮减速箱装配图绘图用图30页PPT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减速箱设计报告模板

减速箱设计报告模板————————————————————————————————作者: ————————————————————————————————日期:ﻩ目录设计任务书--------------------------------------------(2)ﻫ传动方案的拟定和说明---------------------------------(4)ﻫ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5)ﻫ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8)轴的设计计算------------------------------------------(18)轴承的选择与计算--------------------------------------(27)ﻫ键连接选择与计算--------------------------------------(31)联轴器的选择------------------------------------------(33)ﻫ减速器附件的选择--------------------------------------(33)润滑与密封方式选择、润滑剂选择-----------------------(34)设计小结--------------------------------------------(35)参考资料目录-----------------------------------------(36)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减速器传动装置分析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深化和发展。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
通过设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一)设计任务 (2)(二)原始数据 (2)(三)工作条件 (2)二、传动总体方案设计 (2)(一)平面布置简图: (2)(二)运输带功率: (3)(三)确定电动机型号: (3)(四)计算各级传动比和效率: (4)(五)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4)三、V带传动设计计算 (6)四、齿轮传动设计 (8)(一)对高速齿轮设计: i=3.600 (8)(二)对低速速齿轮设计: i=2.800 (16)五、轴的设计 (22)六、轴承的选择与设计 (33)七、键联接的设计 (34)八、联轴器的计算与设计 (37)九减速器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38)十、装配图设计 (42)十一、零件图设计 (42)十二、课程体会与小结 (42)十三、参考文献 (43)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铸工车间一造型用砂型运输带,系由电动机驱动传动装置带动,该减速器传动装置由一个双级齿轮减速器和其他传动件组成,运输带每日两班制工作,工作7年。
设计此传动装置。
(二)原始数据(三)设计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启动,轻微载荷,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二、传动总体方案设计(一)平面布置简图:此传动系统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先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入带轮,再由带轮传到两级圆柱减速器,然后通过联轴器及开式链传动将动力传至砂型运输带。
传动系统中采用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其结构简单,但是齿轮相对于轴承位置不对称,因此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及低速级均为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电机和工作机的安装位置:电机安装在远离高速轴齿轮的一端; 工作机安装在远离低速轴齿轮的一端。
(二) 运输带功率:总效率:71.702.9093.909.907.905.90252链2联5滚2齿轮带=⨯⨯⨯⨯=⨯⨯⨯⨯=ηηηηηη电动机所需输出功率:w0P 2.828P 3.668KW 0.771η=== (三) 确定电动机型号:(四) 计算各级传动比和效率:总传动比:144039.98436.014m w n in ===∑各级传动比:初取传动比:10减速箱=i2.2i =链10低高减=⨯=i i i 解得 高速级传动比:i 高=3.536低高25.1i i = 低速级传动比:i 低=2.82839.9841.8172.23.535 2.878i i i i i ∑===⨯⨯带带低高 (五) 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各轴输入功率:03.668P k W =轴I : 0 3.668I P P k W == 轴II : II 3.6680.95 3.485I P P kW η=⋅=⨯=带 轴III :III II 3.4850.990.97 3.347P P kW ηη=⋅⋅=⨯⨯=高滚 轴IV : 3.3470.990.97 3.214IV III P P kW ηη=⋅⋅=⨯⨯=齿滚轴V : 3.2140.9930.99 3.160V IV P P kW ηη=⋅⋅=⨯⨯=联滚 轴VI : 3.1600.920.99 2.878VI V P P kW ηη=⋅⋅=⨯⨯=链滚 2、转速:轴I : m i n /1440r n n m I ==轴II : 1440792.515/min 1.817m II n n r i ===带 轴III : 792.515224.128/min 3.536II III n n r i ===高 轴IV 、轴V : 224.12879.253/min 2.828III IV V n n n r i ====低轴VI :79.25336.024/min 2.2V VI n n r i ===链 3、输出转矩:轴I : 66 3.6689.55109.551024325.9721440I I I P T N mm n =⨯⨯=⨯⨯=⋅轴II : 66 3.4859.55109.551041995.104792.515II II II P T N mm n =⨯⨯=⨯⨯=⋅ 轴III : 66 3.3479.55109.5510142614.265224.128III III III P T N mm n =⨯⨯=⨯⨯=⋅ 轴IV : 66 3.2149.551095509.5510387287.54879.253IV IV IV P T N mm n =⨯⨯=⨯⨯=⋅ 轴V : 66 3.1609.55109.5510380780.53879.253VV V P T N mm n =⨯⨯=⨯⨯=⋅ 轴VI :66 2.8789.55109.5510762960.80436.024VIVI VI P T N mm n =⨯⨯=⨯⨯=⋅三、V带传动设计计算带校核后的数据四、齿轮传动设计(一)对高速齿轮设计: i=3.536(二)对低速级齿轮设计: i=2.828对轴IV进行设计六、轴承的选择与设计1、轴II上滚动轴承的设计由齿轮受力情况可求出轴承受力和轴向力预期寿命取13000h按承载较大的滚动轴承选择其型号。
应支承跨距不大,故采用两端单向固定式轴承组合方式,轴承类型选为角接触球轴承,型号7000AC2、 轴III 上滚动轴承的设计按承载较大的滚动轴承选择其型号。
应支承跨距不大,故采用两端单向固定式轴承组合方式,轴承类型选为角接触球轴承,型号7000AC3、 轴IV 上滚动轴承的设计按承载较大的滚动轴承选择其型号。
应支承跨距不大,故采用两端单向固定式轴承组合方式,轴承类型选为角接触球轴承,型号7000AC七、键联接的设计设计要求:根据轴径选择键 选用平键键圆头A 型 取[p σ]=100MPa 设计参数:材料:轴径d 键槽宽 b 轮毂长L1 键长L(比轮毂小5~10mm,标准值) 有效长度L ’=L-b 连接传递的转矩T =p d hl σ'41σp 挤压应力 [σp]许用挤压应力八、联轴器的计算与设计初步分析,选用GB5014-85 弹性柱销联轴器 T=387536.931N ·mm由表19.3,动力机为电动机,工作机载荷平稳,取 K=1.4 Tc=K T=1.4x387536.931=542551.703 N ·mm根据:Tn>Tc 取HL3型 Y 型轴孔 Tn=630000N.mm d=35mm L=82mm九、减速器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方式的选择十、装配图设计(一)、装配图的作用作用:装配图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表明减速器整体结构,所有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关零件间的联接性质及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减速器装配、调试、维护等的技术依据,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装配和拆卸的可能性、次序及减速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二)、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1、装备图的总体规划:(1)、视图布局:①、选择3个基本视图,结合必要的剖视、剖面和局部视图加以补充。
②、选择俯视图作为基本视图,主视和左视图表达减速器外形,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集中反映在一个基本视图上。
布置视图时应注意:a、整个图面应匀称美观,并在右下方预留减速器技术特性表、技术要求、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的位置。
b、各视图之间应留适当的尺寸标注和零件序号标注的位置。
(2)、尺寸的标注:①、特性尺寸:用于表明减速器的性能、规格和特征。
如传动零件的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等。
②、配合尺寸:减速器中有配合要求的零件应标注配合尺寸。
如:轴承与轴、轴承外圈与机座、轴与齿轮的配合、联轴器与轴等应标注公称尺寸、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
③、外形尺寸:减速器的最大长、宽、高外形尺寸表明装配图中整体所占空间。
④、安装尺寸:减速器箱体底面的长与宽、地脚螺栓的位置、间距及其通孔直径、外伸轴端的直径、配合长度及中心高等。
(3)、标题栏、序号和明细表:①、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数量、比例、材料、标准规格、标准代号、图号以及设计者姓名等内容。
查GB10609.1-1989和GB10609.2-1989标题栏和明细表的格式。
②、装备图中每个零件都应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的上方用明细表来说明。
(4)、技术特性表和技术要求:①、技术特性表说明减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精度等级、表的格式参考机械设计标准,布置在装配图右下方空白处。
②、技术要求包括减速器装配前、滚动轴承游隙、传动接触斑点、啮合侧隙、箱体与箱盖接合、减速器的润滑、试验、包装运输要求。
2、绘制过程:(1)、画三视图:①、绘制装配图时注意问题:a先画中心线,然后由中心向外依次画出轴、传动零件、轴承、箱体及其附件。
b、先画轮廓,后画细节,先用淡线最后加深。
c、3个视图中以俯视图作基本视图为主。
d、剖视图的剖面线间距应与零件的大小相协调,相邻零件剖面线尽可能取不同。
e、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要一致。
十一、零件图设计(一)、零件图的作用:作用:1、反映设计者的意图,是设计、生产部门组织设计、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2、表达机器或部件运载零件的要求,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二)、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1、选择和布置视图:(1)、轴:采用主视图和剖视图。
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再在键槽处的剖面视图。
(2)、齿轮:采用主视图和侧视图。
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全剖),反映基本形状;侧视图反映轮廓、辐板、键槽等。
2、合理标注尺寸及偏差:(1)、轴: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92,径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标注,有配合处径向尺寸应标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轴孔配合端面及轴端面为基准,反映加工要求,不允许出现封闭尺寸链。
(2)、齿轮: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99:径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轴孔、齿顶圆应标相应的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端面为基准,键槽尺寸应相应标出尺寸偏差。
十二、课程体会与小结这次关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从事设计工作,刚开始不免一些激动和紧张,听老师和同学介绍这个课程设计十分有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对大一大二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
通过三个星期的设计实践(中间因为有考试实际时间不过两周),使我对机械零件这门课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将为我们以后从事工作积累一些经验。
在这次设计中,我越发觉得机械设计是确实博大精深,有很多很多的标准,几乎每一个零件都有其相应的标准。
在大量的查阅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机械设计者的艰辛。
也明白机械设计作为自己的专业课确实有很大的实用性。
掌握这门技术是我们机械专业的需要,但是作为本科阶段的我们,我感觉我们应该学好自己的各门课程,因为每一个技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知识的综合和应用的过程。
以前经常听人说大学的很多课程对以后就业没有多大用处,但是我觉得不然,最起码作为机械的学生,我有勇气说大学的很多课程都十分有用,尤其是数学,力学和自己的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