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疫情对某些经济指标的影响.doc

合集下载

传染病对经济的冲击

传染病对经济的冲击

传染病对经济的冲击传染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威胁。

它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次因为传染病爆发而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的例子。

例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传染病的蔓延,导致民众生活困苦、饥荒连连,最终爆发起义。

而近代,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更是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传染病对经济的冲击表现在生产力的下降。

当传染病爆发时,大量劳动力因感染而失去工作能力,这直接导致了生产力的锐减。

以我国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为例,当时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国GDP增速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行业如旅游、餐饮、零售等遭受重创。

而此次新冠疫情,更是让全球各国经济遭受重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前所未有的负增长。

传染病对经济的冲击还体现在消费需求的减少。

在传染病爆发期间,人们出于对健康的担忧,会减少外出消费,从而导致消费需求急剧下降。

以我国新冠疫情期间为例,许多线下门店如购物中心、餐饮、影院等陷入经营困境,不少企业不得不关闭门店,甚至破产。

这种消费需求的减少,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运行,导致经济活动减缓。

传染病还会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影响。

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会导致跨国贸易受阻。

一方面,传染病可能导致各国采取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限制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传染病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使得企业无法正常采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进一步影响国际经济贸易。

新冠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际油价暴跌,全球股市剧烈波动,这些都是传染病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冲击的体现。

然而,传染病对经济的冲击并非全然负面。

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催生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弥补了部分经济损失,还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SARS引发的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SARS引发的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SARS引发的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导读:本文SARS引发的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SARS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倍受关注,国内外众多的相关机构都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从不同的角度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对适时进行宏观调控有积极作用。

应该注意到SARS像一面镜子,它能照出我们发展中应重视的问题,SARS又是试金石,它对我们的经济工作进行检验和评判。

如果我们能从SARS所得到的新启示来深化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那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战略上看,才会逐步实现我国的长治久安。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而且特别提到要惠及13亿人民,经过这次抗击SARS,对十六大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应该把它体现在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升上。

一、SARS所反映的人民需要(一)人民非常需要生命安全保障在全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之后,人民最关心的事物是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在抗击SARS的斗争中,从重视生命健康的强烈愿望中反映出来。

人民甚至理解为这是政府职能的集中表达,是国家内涵的最重要的构成。

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领导人民万众一心取得抗击SARS的胜利,对此人民是拥护和满意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反映出公共卫生管理这种关系全民生命健康事业,过去未能从战略高度给予应有的重视。

传染病既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其传染和扩散还有可能影响公共对政府应急能力的信心,导致不良的经济后果,并可能动摇社会的稳定。

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应伴随着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能力的增强。

从这次SARS之后,我们应明确这是对经济发展的质量检验和评价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被公认为是世界最领先的系统之一,但是在美国的疾病预防方面仍存在控制能力不足、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缺乏、疫苗研究能力萎缩等重大的缺陷。

SARS提醒我们要结合国情建立起一个能基本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体系包括公共卫生系统、医疗保健系统、医疗、医药市场系统以及居民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及公共卫生道德的建设。

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度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面对这场灾害,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沉着应对,使国民经济虽经受了严峻考验,但仍然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下同)累计完成增加值18363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加快4.5个百分点。

全国31个省(区、市),除湖北、广西、云南增速同比有所减缓外,其余28个地区增速都有所加快;工交行业发展态势良好,12个主要工业行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除煤炭和烟草行业外,其它10个行业生产增速快于去年同期。

二、非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非典冲击下,年初以来消费需求逐步扩大的势头出现了明显减缓。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但5月份仅增长4.3%,增幅之低多年未见。

旅游业遭受重创,全行业一度陷入停顿状态。

据国家旅游局估算,二季度国内旅游收入将减少840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减少40亿美元。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商贸、餐饮业明显萎缩。

旅客人数下降使交通行业损失严重,经营状况正在逐步改善的民航业又受重挫,出现较大亏损。

非典对工业生产和出口的影响开始显现。

5月份,工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速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与4月相比,增加值增速与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下降1.2个和2.8个百分点。

非典因素是工业增速减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典对工业方面总体影响:一是人流物流不畅,人员正常往来受到限制,致使企业采购、验货、运输、市场销售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二是部分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合资合作项目被迫中止或延期,一些项目的洽谈和招投标受到影响;三是大量的商务活动被迫取消,出口订单减少;四是产品出口受阻,我国出口到欧洲的一些产品被要求增加在港口停留时间,并要求出具无非典病毒证明。

具体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对疫情较重地区的影响比其它地区明显。

5月份,北京、天津、河北、广东等疫情较重地区的工业生产都低于正常水平。

疫情将持续多久析SARS如何影响经济

疫情将持续多久析SARS如何影响经济

疫情将持续多久析SARS如何影响经济投资银行的预测与猜测非典型肺炎(SARS)究竟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发部主任宋国青教授告诉记者,SARS没有先例,而且其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因此要对其宏观经济后果进行预测非常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所谓预测,可能只是大体的“猜测”。

预测也好,猜测也好,面对一个对经济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不确定因素,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对SARS的经济影响所做的独立研究,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考虑到这些经济预测没有标准的答案,《财经》试图尽可能将各个机构的研究进行综合。

为了得到尽可能详尽的信息,《财经》以问卷调查和直接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内地及海外的各大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记者的大量实地采访。

需要特别注明的是,随着情况的发展,这些看法都需要作进一步的修改。

调查之一:SARS如何影响经济?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人们对疫情防范没有充分信心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和企业的投资活动将受到抑制,从而对总需求的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地处北京长安街黄金地段的五星级东方君悦酒店3月份的入住率还曾高达80%,而进入4月份以来,情况却急转直下。

相应地,中国国际旅行社4月初接待的外国游客取消了10000人次,中青旅取消了7000人次。

记者从中国旅行社得到的消息是该社已经损失了3000万元营业收入。

广东国际旅行社的出入境游已基本停掉。

对于各大旅行社来说,“五一”属于三个黄金周之一。

按往年的情形,这个黄金周的收入要占到全年收入的40%左右。

广东国旅一位经理说,在SARS的影响下,可能全年都会是亏本经营。

国泰君安证券经济研究所宏观部经理周克瑜还指出,SARS可能会影响一些高级商务活动的开展和效率,从而对一些投资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心理上的障碍往往很难在短期内消除,这种影响程度很难进行估算。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宋国祥强调,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人们对疫情防范没有充分信心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和企业的投资活动将受到抑制,从而对总需求的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SARS对中 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

SARS对中 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

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2003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席卷中国。

这场疫情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SARS 疫情爆发期间,人们的出行和社交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

旅游业首当其冲受到重创。

原本热闹的旅游景点变得门可罗雀,大量旅游订单被取消,旅游相关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酒店业也遭受了沉重打击,入住率大幅下降,许多酒店不得不暂停营业或裁员以降低成本。

交通运输业同样受到了严重影响。

航空客运量锐减,航班被迫取消或减少,航空公司面临巨额亏损。

铁路和公路客运也因人们出行意愿的降低而客流量大幅下降,运输企业的收入骤减。

消费市场也经历了一场寒冬。

由于人们减少外出就餐和购物,餐饮、零售等行业受到冲击。

商场、超市的客流量明显减少,销售额大幅下滑。

许多中小餐饮企业和零售商面临倒闭的风险。

此外,制造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物流运输受阻,原材料供应不畅,生产进度受到延误,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停产的情况。

同时,出口订单也受到影响,一些国家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实施了更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导致出口量下降。

然而,SARS 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些行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由于人们出行受限,更多地选择在网上购物,电商平台的业务量迅速增长。

这不仅促进了电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为电商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疗保健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为了应对疫情,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推动了医疗技术的研发和医疗设施的改善。

同时,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大幅提高,促进了保健品、健身器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也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企业和学校采用了远程办公和在线教学的方式,以减少人员聚集。

这推动了相关技术和平台的发展,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SARS 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短期的冲击。

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

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

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1. 引言1.1 SARS疫情背景介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002年底,该疾病首先在中国广东省出现,随后迅速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SARS,并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我国,SARS疫情持续了大约半年的时间,从2002年底至2003年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SARS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应对类似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研究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全面评估SARS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报告共分为八个章节,依次为:引言、SARS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SARS疫情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影响、SARS疫情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SARS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SARS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政策应对与经济恢复、结论。

接下来,我们将从经济增长、消费市场、对外贸易、金融市场和区域经济等多个角度,详细分析SARS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SARS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1 SARS疫情对GDP的影响SARS疫情的爆发对中国GDP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9.9%下滑至第二季度的6.7%,下滑幅度达到3.2个百分点。

其中,疫情较为严重的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其经济增长受到的冲击更为显著。

2.2 SARS疫情对产业增长的影响SARS疫情对中国的三次产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产业方面,由于疫情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

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防控措施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蔓延,人们开始关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肺炎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1. 生产活动受到限制:为了遏制病毒的传播,政府采取了封锁措施,关闭了一些工厂和企业,限制了人员的流动。

这导致了生产活动的暂停,供应链的中断,影响了物资的生产和分配。

许多行业,尤其是旅游、餐饮、航空等服务性行业,受到了重大冲击。

2. 贸易受到打击:全球市场的需求减少,国际贸易受到冲击。

由于许多国家采取了限制措施,出口和进口都受到了阻碍。

一些国家还限制了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动,导致全球供应链的破裂。

3. 金融市场波动:肺炎疫情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

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导致了股市的下跌,金融市场出现了剧烈的震荡。

此外,货币的贬值和资产价格的下跌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二、防控措施1. 增加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并优化医疗体系,提高疫情防控的能力。

加强疫苗研发和医学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

2. 暂停非必要活动:政府应向公众传达正确的卫生知识,教育人们掌握个人防护措施,同时鼓励人们暂停非必要的社交和经济活动,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支持受影响行业: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受到疫情冲击的行业,为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减轻其经济负担,同时鼓励企业精简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市场。

4.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通过跨国合作,加大医疗物资的生产和分配,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5. 加强监测和预警:政府应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以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加强对病毒变异和传播途径的研究。

6. 保障就业和社会稳定: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稳定社会就业。

应对SARS疫情冲击的经济政策及其启示

应对SARS疫情冲击的经济政策及其启示

应对SARS疫情冲击的经济政策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王梅梅 赵学军摘 要:2003年,为应对SARS疫情的冲击,政府及时出台了多项经济支持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扶持企业生产,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对民航、旅游、商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给予阶段性贷款贴息。

在金融政策上,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维持适度充裕的流动性。

金融机构对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延展债务,确保其正常经营。

这些支持性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但支持性经济政策也存在一些后遗症,固化甚至是强化了当时亟待完善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迟滞了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

当前中国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当年的SARS疫情,但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SARS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 经济政策中图分类号:R184;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20)07-0108-1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经济学家和投资者都在争先恐后地预测疫情所引发的经济衰退深度及其各种可能的后果,尽管视角与结论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都自然而然地将2003年的“非典”疫情作为参照。

①学者们分析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大部分是讨论疫情对地区、行业以及GDP增长率等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冲对策,试图对症下药。

②甚少有人去梳理2003年应对“非典”冲击的各项经济政策,研究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寻找当年的经验教训,提出应对新冠疫情的历史启示。

既然新冠疫情对经济冲击与当年“非典”对经济的冲击有诸多相似之处,那么,回顾、总结2003年应对“非典”冲击的各项经济政策及其经验教训,能够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提供政策借鉴。

一、引言2003年“非典”爆发伊始,就有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展开了疫情对经济冲击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政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疫情对某些经济指标的影响
2003年非典疫情对中国部分行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部分疫情比较严重的省市的相关行业所造成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经济影响主要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涉及到商品零售业、旅游业、综合服务业等,很多方面难以进行定量地评估。

现仅就SARA疫情较重的某城市商品零售业、旅游业、综合服务业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分析。

已知某市从1997年1月-2003年12月的商品零售额、接待海外旅游人数、综合服务收入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表1-1 商品的零售额(单位:亿元)
表1-2 接待海外旅游人数(单位:万人)
试根据这些历史数据建立预测评估模型,评估2003年SARS疫情给该市商品零售业、旅游业和综合服务业所造成的影响。

SARS疫情对商品的零售额的影响情况如表1: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值163.2 159.7 158.4 145.2 124 144.1
预测值156.0996 154.8565 149.4379 148.6303 162.7145 158.0936
相对误
0.043507 0.030329 0.056579 0.023625 0.312214 0.09711

月份7 8 9 10 11 12
实际值157 162.6 171.8 180.7 173.5 176.5
预测值161.7471 162.179 174.1406 179.2938 163.3038 155.4135
相对误
0.030236 0.002589 0.013624 0.007782 0.058768 0.11947

表1. 2003年商品的零售额的实际值域预测值
024681012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SARS 疫情对接待海外旅游人数的影响情况如表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值15.4 17.1 23.5 11.6 1.78 2.61 预测值14.4828 39.444 25.0538 31.9921 33.9504 32.3963 相对误
0.059558 1.306667 0.066119 1.75794 18.07326 11.41238 差
月份7 8 9 10 11 12
实际值8.8 16.2 20.1 24.9 26.5 21.8 预测值29.1158 35.4191 33.7513 33.2912 30.7309 25.0645
相对误
2.308614 1.186364 0.679169 0.336996 0.159657 0.149748 差
表2. 2003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的实际值域预测值
024681012
510152025303540
SARS 疫情对综合服务业累计数额影响情况如表
月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实际值 241 404 584 741 923 1114 1298 1492 1684 1885 2218 预测值 279.5609 434.9344 608.102 732.6269 938.302 1120.4 1299.3 1474.8 1685.5 1855.3 2189.4 相对误差 0.160004 0.07657 0.041271 0.0113 0.016579 0.005745 0.001002 0.011528 0.000891 0.015756 0.012894
23456789101112程序如下:clc,clear
x0=[90.3 97.4 109.5 121.7 138.7 142.9];
n=length(x0);
[exp(-2/(n+1)) exp(2/(n+1))];%级比范围x0=x0+800;
lamda=x0(1:n-1)./x0(2:n)%落入级比范围range=minmax(lamda)
x1=cumsum(x0);%做一次累加
for i=2:n
z(i)=0.5*(x1(i)+x1(i-1));%均值生成
end
B=[-z(2:n)',ones(n-1,1)];
Y=x0(2:n)';
u=B\Y
x=dsolve('Dx+a*x=b','x(0)=x0');
x=subs(x,{'a','b','x0'},{u(1),u(2),x1(1)}); yuce1=subs(x,'t',[0:n-1]);
digits(6),y=vpa(x) %为提高预测精度,先计算预测值,`再显示微分方程的解
yuce=[x0(1),diff(yuce1)]
epsilon=x0-yuce %计算残差
delta=abs(epsilon./x0) %计算相对误差
rho=1-(1-0.5*u(1))/(1+0.5*u(1))*lamda %计算级比偏差值
yuce=yuce-800%还原数值
y1=[156.0996 154.8565 149.4379 148.6303 162.7145 158.0936 161.7471 162.179 174.1406 179.2938 163.3038 155.4135
];
y2=[163.2 159.7 158.4 145.2 124.0 144.1 157.0 162.6 171.8 180.7 173.5 176.5];
x=[1:12];
数学建模讲稿
plot(x,y2,'-*',x,y1,'-ro')
legend('出现SARS疫情后商品的零售额','正常情况下商品的零售额')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