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集化答案。
地域文化01-04任务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01-04任务参考答案地域文化01-04任务参考答案单选题(大洋洲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
(大洋洲遗址)的发掘再次证明,赣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殷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赣南) 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浒湾镇)是我国最大的刻板印刷基地之一。
(角山遗址)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
(角山遗址)为目前所知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代窑炉。
(南丰)被称为“傩舞之乡”(青花)烧造成功,使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独占鳌头。
(吴城遗址)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吴城遗址)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物最为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存。
(西周)时期江西地方文化遗址密集出现(弋阳腔)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吴与弼)“鹅湖之会”的地点是(鹅湖寺)“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描述的是江西哪一种商品远销海外(茶叶)“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指的是江西历史上哪种商品 (茶叶)“江西”得名于(江南西道)“江西”是以(长江)为座标而得名的?“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黄庭坚)“江西填湖广”指的对象是(人口)“马祖”是指(道一)“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还魂记》) “傩”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生自古谁元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诗句。
“四十八家药材行,还有三家卖琉黄”形容的是(樟树镇)“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上栗)“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行业是(建筑业)“馀汗之水”是指 (信江)“元诗四大家”中有(3)人是江西籍的。
《岛夷志略》的作者是(汪大渊)《广舆图》的作者是(罗洪先)《禾谱》的作者是(曾安止)《集古录》的作者是(欧阳修)《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欧阳修)《十送红军》由(《送郎歌》)改编而来。
《宋史》中,有(86 )江西人有传记。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徐稚)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舆地图》最早刊石于(龙虎山)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于(1922)年。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篇一:《地域文化(本)》试题及答案(2)】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题2010年7月1.越王勾践在吴国受辱后返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后消灭了吴国,称霸中原。
( )2.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米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 )3.距今9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 )4.良渚文化是史前著名的青铜器文化的代表。
( )5.早在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中考古学者就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已经用上了丝织品。
( )6.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有8000多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舟”的称号。
( )7.青田石,地质学称“叶蜡石”,是一种不耐高温的矿物。
( )8.浙东史学派的开山鼻祖当首推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
( )9.小说《春蚕》的作者茅盾先生是浙江富阳人。
( )10.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因擅长经商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指的是( )。
a.宁波人b.温州人c.湖州人d.嘉兴人2.“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百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
a.河姆渡文化遗址b.跨湖桥文化遗址c.良渚文化遗址d.上山文化遗址3.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
a.杭州b.嘉兴c.绍兴d.湖州4.胎质细腻、釉色光亮、纹饰简朴的越窑瓷器制作业主要分布于( )一带。
a.宁波、宁海、台州b.温州、永嘉、苍南c.上虞、余姚、绍兴d.嘉兴、湖州、杭州5.浙江现存最早的两部文言长篇历史小说是( )。
a.《越绝书》和《世说新语》b.《搜神记》和《吴越春秋》c.《越绝书》和《吴越春秋》d.《齐谐记》和《续齐谐记》6.代表元代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是( )。
a.赵孟頫b.黄公望c.沈 周d.王 蒙7.杭州人沈括在( )里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梦溪笔谈》b.《笔溪梦谈》c.《西京杂记》d.《金匮药方》8.被梁启超誉为“中国的卢梭”的杭州人是(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地域文化》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最新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地域文化》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最新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东晋在南京始建_太学_,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2、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_史学馆、文学馆_、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3、最早创办的_茅山_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4、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楚_沛地_居住达10年之久,孔子曾前往沛地向老子访学。
5、公元前472年,范蠡在吴越西境筑_越城_ (今南京长干里),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6、苏州_草鞋山_遗址、淮安_青莲岗_遗址、高邮_龙虬庄_遗址等均发现了稻作遗址。
7、南北朝形成了江苏境内中古时代的两大语言板块:_江淮_语区和吴语区。
8、在道教发展与变革史上,吴地方士_葛洪_、陆修静和_陶弘景_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9、陆机的《_文赋_》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专论创作的文章。
10、钟嵘的诗歌评论专著《_诗品_》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11、南唐后主_李煜_填词技艺娴熟,情境别致,被誉为“词中之帝”。
12、黄河夺淮入海给_苏北_地区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江南的经济开始超过了江北。
13、江苏境内科学家_沈括_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14、元朝重修大运河,奠定了江北运河沿线在全国的运输枢纽地位,使当时的南京、苏州、_扬州_列名世界十大城市。
15、金坛人_段玉裁_的《说文解字注》为其一生最得意之作,历时30余年方成。
16、兴化人_施耐庵_的《水浒传》、淮安人_吴承恩_的《西游记》、寓居南京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是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名作。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2、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般都是本族子弟。
《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

3、齐云山作为道教名山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齐云山作为道教圣地,始于唐代。据史料记载,唐朝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天门岩修炼传法;虽无建迹,却留下道教遗踪。南宋宝庆年间,道士余道元自黟北(黄山)游至齐云山天门岩,得潜师天谷子印记“宜我室此”,遂拜请于居士金安礼、金士龙,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此后云游道士纷至沓来,崇拜道教的居士信徒,纷纷献地输财,筑祠建观,香火日盛,从而创立了齐云山的道教基业。明代中后期,齐云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龙虎山正一派的第四十八代天师张真人在齐云山为嘉靖皇帝建求子应验,皇帝龙心大悦,下旨醮建了“玄天太素宫”,齐云山从此更加声明远播。明嘉靖帝等多次派使臣来山朝拜,并且亲自为宫观撰写碑铭、匾额,一时成为道教正一派的活动中心,来自皖、浙、赣等地的香客达三千之众。古今往来,齐云山以它的香火鼎盛,奇观圣景与神秘玄奥,吸引了众多虔诚的教徒以及文人雅士。朱熹、王阳明、徐霞客、海瑞、戚继光、唐伯虎、袁宏道、郁达夫等都曾造访。他们登临齐云山,寄情于峰岩幽洞,或赋诗题词,或树碑为记,纷纷盛赞名山,一时传为佳话,就连乾隆巡游江南时也不甘寂寞,留下了“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赞语,为齐云山留下了珍贵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无疑肯定了齐云山作为道教名山的历史地位。
4、 朱权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世称宁献王,明初戏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杂剧。他的戏曲理论著作《 太和正因谱 》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尤其是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财富。
5、郑之珍,明代戏剧作家,著有传奇《 目连救母 》,又名《劝善记》。该传奇是在目连传说的变文、杂剧基础上改编而成。剧中写傅罗卜(法号目连),为救母去西天取经,学得佛法后深入地狱,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故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吴富体:唐代散文家吴少微,新安人。唐中宗时他与富嘉谟同朝为官且交谊深厚。两人文风相近,力矫徐庾余风,名重一时,号“吴富体”(也作“富吴体”)。《新唐书》中言:“天下文章尚徐庾,浮俚不竞,独嘉谟、少微本经术,雅厚雄迈,人争慕之,号‘吴富体’。”这里概括了“吴富体”的特点:以经典为本,典雅雄厚,气势豪迈。“吴富体”作为唐代古文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新的散文文体,对古文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3年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复习资料及答案合集

地区文化学习资料一、单选题1、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
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F. 秋瑾2、“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中的“濂溪”是指 D. 周敦颐3、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
A. 《太极图说》4、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三郡,以下不属于湖南境内的是A. 潭州郡5、提出“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的湖湘伟人是A. 毛泽东6、激昂陈词“宇宙导致人体,原是要使人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堂堂七尺之躯,不是与人当奴隶,当牛马的”的湖南人是A. 谭嗣同7、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 春秋战国时期8、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的是 A. 谭嗣同9、明清之际是中国初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 王夫之10、湖南的行政区域至()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A. 唐朝11、是中国同盟会重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C. 陈天华12、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湖湘名人是 A. 魏源13、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B. 《太极图说》14、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B. 清代15、提出“才不胜今人,局限性认为才;学不胜古人,局限性认为学”的是 A. 毛泽东16、在横亘千里的南岭山脉,在郴州境内有一座山不高却颇有名气的苏仙岭。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独特文化特征和传统,它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习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地域文化的特点1. 多样性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文化因素各异,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例如,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北方以热爱面食、讲究礼仪等为特点,而南方则以米饭、水乡文化等为代表。
这种多样性使得地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2. 历史渊源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区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都对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西藏地区的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这与佛教在该地区的广泛传播有关。
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其独特性的重要来源。
3. 生活方式地域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不同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活方式。
例如,海边城市的居民常常以海鲜为主食,而山区人民则以农作物为主食。
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1. 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域文化的特色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独特竞争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云南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地方特色产品的重要标志,促进地方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
2. 社会凝聚力地域文化对社会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域文化是地区人民的共同记忆和认同,它能够让人们感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加强地区居民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传统价值观念地域文化传承了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地区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江南地区的文化强调礼仪和人情味,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了当地人民的待人接物方式和人际关系。
地域文化 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和特征。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它是由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风俗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的象征。
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往往有着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而山区地区则更注重传统价值观和宗教信仰。
地理环境还会影响到地区的饮食文化,例如,江南地区以米饭、鱼虾为主食,而北方地区则以面食和猪肉为主。
历史背景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都会对地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长江流域的文化源远流长,受到了历代王朝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而西南地区的文化则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特色。
历史背景还会影响到地区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北京的故宫和西安的兵马俑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民族风俗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
这些民族风俗在地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地域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例如,西藏地区的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他们的传统服饰、舞蹈和音乐都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广东地区的汉族人民则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例如,广东菜和岭南文化都是广东地域文化的代表。
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和认同。
地域文化是人们与土地的情感纽带,它代表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无论人们身在何处,地域文化都是他们心中的一片故土,一种精神归属。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也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而言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形态和特征,它是由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风俗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地域文化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1题](单选题)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 A.宋代[第2题](单选题)()为了在知行观上突出人道之诚,提出了“行先知后”、“知行相资以为用”等重要命题,强调了“行”在人性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 A.王夫之[第3题](单选题)()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第4题](单选题)()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
∙ A.贾谊[第5题](单选题)()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 A.左宗棠[第6题](单选题)()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
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 A.欧阳予倩[第7题](单选题) 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 A.《五十二病方》[第8题](单选题)()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特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 A.曾国藩[第9题](单选题)()出版于19 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谢冰莹[第10题](单选题)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A.歌谣[第11题](多选题)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B.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
∙ C.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 D.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第12题](多选题)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单选题)(C)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A.黄兴B.蔡锷C.陈天华D.章士钊E.秋瑾[第2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A)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郭嵩焘B.贺长龄C.魏源D.陶澍[第3题](单选题)《史记》中载:“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其中所指的“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的古代圣人是BA.尧B.舜C.大禹D.秦始皇[第4题](单选题)“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中的“濂溪”是指DA.陶澍B.朱熹C.曾国藩D.周敦颐[第5题](单选题)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在(A )引领着全国书院的发展,使湖湘士人获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宋代B.魏晋南北朝C.清代D.唐代E.元代F.明代[第6题](单选题)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那么“广德”是哪一个朝代的年号之一? AA.唐朝B.周朝C.元朝D.明朝[第7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A)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B.王阳明C.张栻D.周敦颐E.朱熹F.胡安国、胡宏父子[第8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D ),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B.朱熹C.周敦颐D.胡安国、胡宏父子E.张栻F.王阳明[第9题](单选题)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AA.毛泽东B.魏源C.曾国藩D.刘少奇[第10题](单选题)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DA.上古本土文化B.楚文化C.中原文化D.吴文化[第11题](多选题) 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E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
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D.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诗广传》。
E.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第12题](多选题)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EF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
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
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D.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E.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F.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3题](多选题).关于湘军与湖湘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EF )A.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
B.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C.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D.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E.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第14题](多选题)以下哪些内容说明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文化A.毛泽东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途,博览中外经典,躬身调查研究。
他在为《湘江评论》所写的《创刊宣言》中说:“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
”B.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与深厚的国学根底相熔铸,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术文化和经世致用传统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创立并发表了很多富于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以此指导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C.周敦颐与胡安国、胡宏父子以孔孟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和思辨方法,与本土文化和新的时代因素相融合,深入探索宇宙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知行观等范畴,阐发心性义理,创立了理学。
D.湖湘文化以深刻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创见为灵魂、为指引。
[第15题](多选题)能够体现“ 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BCDA.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
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B.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
C.魏源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
”D.王船山信守“道随器变”,“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自立宗主,大胆提出“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
[第16题](判断题)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
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先。
AA.正确B.错误[第17题](判断题)幕阜山又名天岳山、天柱山,岳阳郡府在天岳山南面,因此叫“岳阳”。
AA.正确B.错误[第18题](判断题)湖湘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是在与其他文化交流融汇过程中发生的,是一个多源性的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渊源,湖湘文化也不例外。
AA.正确B.错误[第19题](判断题)在清朝,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行省南北分治后,湖南独立建省。
AA.正确B.错误[第20题](判断题)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了5大洲九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为国人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崭新概念,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AA.正确B.错误[第21题](判断题) 柳宗元在湖南期间所写的《天问》中,明确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命题,不仅在天人关系观中独树一帜,也对湖湘学风与士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A.正确B.错误[第22题](判断题)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BA.正确B.错误[第23题](判断题)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和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不断骚扰,迫使中原人士纷纷南下,文化也随之南移。
于是,一直居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北方的地位开始下降,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崛起,到了两宋之时,南方的经济、文化已经十分发达,超过了北方。
AA.正确B.错误[第24题](判断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原籍福建)的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A.正确B.错误[第25题](判断题)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上古本土文化、楚文化和巫文化。
AA.正确B.错误[第26题](判断题)道家在秦汉时期就已对湖南地区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以后道教在湖湘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天文学与地理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AA.正确B.错误[第27题](判断题)明中期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清代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AA.正确B.错误[第28题](判断题) 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上古本土文化、楚文化和中原文化。
AA.正确B.错误[第29题](判断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大溪文化阶段。
大溪文化遗址在湖南最集中的地区是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西北边缘地带。
AA.正确B.错误[第30题](判断题)隋唐时期在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各种手丁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在湖南地区最突出的是瓷器业,以前的青瓷烧制下艺已发展到釉下彩烧制工艺,如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代表了当时国内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AA.正确B.错误[第31题](判断题) 东晋罗含所著《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
A.正确B.错误[第32题](判断题) 湖南的旧石器时代呈现出“澧水文化类群”和“舞水文化类群”并存的特点。
“澧水文化类群”的石器都是利用遗址附近的砾石简单加工而成,石器形体粗大,绝大部分石制品保留着砾石面,典型器物有大石片、各种形式的大尖状器、似手斧石器和石球等。
AA.正确B.错误[第33题](判断题)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