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课件】《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PPT3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共16张PPT

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
A.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 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 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 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 “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
“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二、《九国公约》
自主学习
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的矛盾
时间:1921—1922年
华 盛 顿
地点:华盛顿 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等九国
会 主导国:美国
议 签订条约:《九国公约》
中心议题:中国问题
作用:重新调整和确立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九国公约》 1922年
3.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
“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C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 《凡尔赛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公约》
4.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
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
对德《凡尔赛条约》
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 签订的一系列和约
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 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 休战。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 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依靠《凡尔赛条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 义的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 国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A ( )
A.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 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 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 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 “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
“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二、《九国公约》
自主学习
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的矛盾
时间:1921—1922年
华 盛 顿
地点:华盛顿 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等九国
会 主导国:美国
议 签订条约:《九国公约》
中心议题:中国问题
作用:重新调整和确立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九国公约》 1922年
3.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
“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C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 《凡尔赛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公约》
4.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
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
对德《凡尔赛条约》
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 签订的一系列和约
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 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 休战。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 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依靠《凡尔赛条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 义的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 国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课件(共39张PPT)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大国操纵的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的召开 时间:1919.1—6
巴黎凡尔赛宫 地点: 英、法、美
操纵国:
目的:
巴黎和会会场(局部) 1919年1月18日,东道主法国精心安排召开帝国主义分赃
性质的“和平会议”。图中人物表情各异:有踌躇满志、侃侃 而谈的;有托腮沉思、寻找对策的;有左顾右盼、见机行事 的……充分反映了和会充满了复杂的矛盾,也表明你是如何看待《凡尔赛条约》? 假如你是美国人,你认为美国收获最大吗? 假如你是中国人,你对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满意吗?
德国复仇情绪蔓延
美国和中国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国际联盟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
建立国际联盟得主张最早由美国总 统威尔逊提出,由于巴黎和会的结 果对美国不利,国会拒绝批准,所 以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国际联盟标榜“促进国际合作,保 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则被英法 操纵,是帝国主义对战后殖民地进 行再分割的工具。 国际对德、意、日侵略政策的纵容、姑息,导致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也在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凡尔赛和约》的实质是什么?哪条内容最能体现分赃性质? 隐含的矛盾有哪些? 是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之上的掠夺性条约 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国
重 新 划 分 德 国 的 疆 界
《凡尔赛条约》: 德国的绞刑架
领土减少1/8, 人口减少1/10
1914-1919年德国疆域变化
弱国无外交,外交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杰出外交家顾维均
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 火山口上的。”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 是20年的休战!”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1.假设猜想 假如你是德国人,你是如何看待《凡尔赛和约》?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美国人,你认为美国收获最大吗? 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中国人,你对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满意吗? 2.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大国操纵的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的召开 时间:1919.1—6
巴黎凡尔赛宫 地点: 英、法、美
操纵国:
目的:
巴黎和会会场(局部) 1919年1月18日,东道主法国精心安排召开帝国主义分赃
性质的“和平会议”。图中人物表情各异:有踌躇满志、侃侃 而谈的;有托腮沉思、寻找对策的;有左顾右盼、见机行事 的……充分反映了和会充满了复杂的矛盾,也表明你是如何看待《凡尔赛条约》? 假如你是美国人,你认为美国收获最大吗? 假如你是中国人,你对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满意吗?
德国复仇情绪蔓延
美国和中国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国际联盟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
建立国际联盟得主张最早由美国总 统威尔逊提出,由于巴黎和会的结 果对美国不利,国会拒绝批准,所 以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国际联盟标榜“促进国际合作,保 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则被英法 操纵,是帝国主义对战后殖民地进 行再分割的工具。 国际对德、意、日侵略政策的纵容、姑息,导致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也在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凡尔赛和约》的实质是什么?哪条内容最能体现分赃性质? 隐含的矛盾有哪些? 是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之上的掠夺性条约 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国
重 新 划 分 德 国 的 疆 界
《凡尔赛条约》: 德国的绞刑架
领土减少1/8, 人口减少1/10
1914-1919年德国疆域变化
弱国无外交,外交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杰出外交家顾维均
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 火山口上的。”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 是20年的休战!”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1.假设猜想 假如你是德国人,你是如何看待《凡尔赛和约》?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美国人,你认为美国收获最大吗? 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中国人,你对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满意吗? 2.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PPT优秀课件3

(1)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 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2)菜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 国占领15年,菜菌河东岸50千米内, 德国不得设防;
(3)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 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 过10万; (4)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 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5)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 日等国瓜分。
第10课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1.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 容,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2.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危害,理 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3.通过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认识到它 的签订是牺牲在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 签订的掠夺性条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 之志。 教学重点: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理解
●相关史事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祖借了胶州湾 沿岸,把山东半岛占为自己的勢力范国。一 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向德国宣战为 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一战后, 中国作为战胜图,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 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 一切权益。但是,列强无視中国的正当要求,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 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最后拒绝在条 约上签字。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 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 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1.假如你是德国人,你是如何看待《凡尔赛和约》?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美国人,你认为美国收获最大吗? 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中国人,你对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满意吗? 2.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 和《九国公约》课件(共17张PPT)

巴黎和会各国的矛盾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⑵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 英美矛盾 英法矛盾 美日矛盾
原因: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⑶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 “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 ⑷欧洲新治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法国总理克里孟 梭
老虎总理
中国代表顾维钧
日本代表牧野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词条卡片
威尔逊著名的“十四点原则”
(1)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合约。 (2)确保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 (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裁减军备。 (5)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 (6)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 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华盛顿会议的相关信息
时间
背景 目的 主导国 与会国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地点
华盛顿
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②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 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5. 主要操纵国
美国总统 - 威尔逊 英国首相 - 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 - 克里孟梭 并称三巨头
6. 焦点问题 如何处理德国
7. 重点问题 中国山东问题
会议目的 在美丽的地方召开的肮脏会议
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依靠变化的实力重新分割 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美国总统威尔逊 人称百灵鸟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条
约
背景: 英、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矛盾重重
》 与 《
华盛顿 体系
概况 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目的: 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参会: 美(主导)、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 条约: 《九国公约》等
九
内容: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拒绝中国提出的正当要求
2.《九国公约》—— 针对中国问题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行政之完整;
(三)…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
之原则;
第三条 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
则…
——《九国公约》(1922)
目的: 列强及美国共同掠夺中国; 原则: 各国在华机会均等,门户开放; 内容: ①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维护各国机
探究思考三: 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在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中的遭遇如 何?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日本,引发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虽然在美、英等国的强力干预下,中国从日本手 中收回了山东的大部分权益,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但也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启示:弱国无外交,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8.1922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 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除中国外,协 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条
约( C )
A.维持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尊重了中国的主权 C.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D.解决了日美在中国的矛盾
9.巴黎和会上,美国为了实现其国联梦想,以“山东问题” 为条件换取日本的支持,致使中美关系迅速滑坡。华盛顿 会议上,为了压制日本独占中国,美国采取了援华抑日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 约》课 件(共26张PPT)
15
占 领 年
萨尔
阿 尔 萨 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 约》课 件(共26张PPT)
阿尔萨斯 和洛林
归还波 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 约》课 件(共26张PPT)
列强关系和重新瓜 败国的会议,围绕德国
分世界的会议。
问题,明显的分赃性质。
都是大国操纵。
华盛顿会议是战胜国间相
都是暂时协调矛盾, 互协调的会议,围绕中
又埋下隐患。
国问题,具有争霸性质。
都损害中国主权。 两会确立秩序的地域不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 约》课 件(共26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 约》课 件(共26张PPT)
民国七年11月11日,当第一次世 界大战在欧洲全部结束时,中国人欣 喜若狂,政府宣布放假三天,各处都 在庆祝协约国的胜利。
胡适先生道:“德国自1898年以来占 有的中国土地和所有权都将归还中国,并 且大战期间在日本威胁下签订的中日条约 和协定也将在巴黎和会里重新调整。”
自主学习一:巴黎和会
1、召开:
年1月,战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
黎的
召开会议,中心议题
是
。会议
由 、 、 三大国操纵,
巴黎和会会场(全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 约》课 件(共26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 约》课 件(共26张PPT)
说一说:“凡尔赛--华盛顿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共41张PPT)

实质:是战胜的 帝国主义国家重 新瓜分世界的一
次分赃会议。
巴黎和会没有俄国和战败国的身影,作为战胜的弱国只能旁听,说明了什么?
巴黎和会会场(局部)
巴黎和会会场(全景)
战图败中人国物表和情各俄异:国有被踌 排斥在巴黎和和会会与之会国外达2,7个,弱战败国国处禁止于与会,苏俄被
无权地位,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躇满志、侃侃而谈的;有托腮
主义国家。
最大的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膨胀
美国战后成为了 世界第一经济强 国,世界金融中 心也由伦敦转移 到纽约。
英国在一战中损 失严重,进一步 衰落,但仍是海 上霸主和世界殖 民霸主。
法国是一战主战 场,损失严重, 但仍然是世界头 号陆军强国。
意大利相对 贫弱的资本 主义国家, 参战后又连 吃败仗,损 失不小。
2、巴黎和会的概况
时间 中心议题
与会国
1919年1月—6月
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参加和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苏维埃俄国和战败的德国 、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会议主宰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①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月。……他们已到了不能控制自己的地步,这群野兽会撕咬得只剩下一些尾巴。”
——列宁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协约》,即《凡尔赛条约》。
3、《凡尔赛条约》《Fra bibliotek尔赛条约》哪个内容最能体现会议的分赃性质?
①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 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 采②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 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 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德国承 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次分赃会议。
巴黎和会没有俄国和战败国的身影,作为战胜的弱国只能旁听,说明了什么?
巴黎和会会场(局部)
巴黎和会会场(全景)
战图败中人国物表和情各俄异:国有被踌 排斥在巴黎和和会会与之会国外达2,7个,弱战败国国处禁止于与会,苏俄被
无权地位,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躇满志、侃侃而谈的;有托腮
主义国家。
最大的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膨胀
美国战后成为了 世界第一经济强 国,世界金融中 心也由伦敦转移 到纽约。
英国在一战中损 失严重,进一步 衰落,但仍是海 上霸主和世界殖 民霸主。
法国是一战主战 场,损失严重, 但仍然是世界头 号陆军强国。
意大利相对 贫弱的资本 主义国家, 参战后又连 吃败仗,损 失不小。
2、巴黎和会的概况
时间 中心议题
与会国
1919年1月—6月
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参加和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苏维埃俄国和战败的德国 、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会议主宰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①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月。……他们已到了不能控制自己的地步,这群野兽会撕咬得只剩下一些尾巴。”
——列宁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协约》,即《凡尔赛条约》。
3、《凡尔赛条约》《Fra bibliotek尔赛条约》哪个内容最能体现会议的分赃性质?
①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 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 采②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 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 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德国承 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部编版《《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ppt精美版课件

——法国诗人兼批评家包罗 · 瓦里希“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熙
“暴风骤雨已经平息了,可是我们依旧惶惶 不安,好象暴风雨又将来临一样……”
1939年
1919年
一1 反(映 检弱,国 外5 况的是( )①《辛丑条约》 ②《凡尔赛和约》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国操纵B.国际联盟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 工具C.华盛顿会议主要协调了美日矛盾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重划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殖民地 公 限制德国军备 D.占领莱茵河西岸
(2)请简述此条约内容。①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 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④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回答问题:(1) 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凡尔赛和约》订了 。
②德国的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凡尔赛和约》对奥匈保土和约
凡尔赛体系
影响:
(1)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近东、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的矛盾。(2)这一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理极为严苛,并没有从根 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第二次 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3、凡尔赛体系形成
巴黎和会
时间: 1920年成员: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 被排斥在外,美国没有参加, 英法操纵。实质: 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 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地位: 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 的国际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教学目标】
大致知道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文 化、思 想等领 域基本 史实; 通过对 诗歌、 图表、 文献等 多元史 料的释 读,初 步掌握 用发展 和联系 的视角 审视中 国传统 经济、 政治结 构对社 会转型 的束缚 与阻碍 ;在比 较历史 现象进 而展开 合理历 史解释 的过程 中对史 学思想 方法有 所感悟 。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过渡:农业生产的新现象与我们所认 知的中 国古代 封建社 会自给 自足的 小农经 济大相 径庭。 为什么 会有这 样的新 现象出 现呢?
材料八:
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 五城严 拿治罪 。其书 籍已刊 未刊者 ,令所 在官司 尽搜。
——【明】《明神宗实录》
明季末造,笔墨妄议者甚多,其间 毁誉任 意,传 闻异词 ,必有 抵触本 朝之语 ,正当 及此一 番查办 ,尽行 销毁, 杜遏邪 言,以 正人心 而厚风 俗,断 不宜置 之不办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 力,促 成了明 清时期 经济、 思想、 文化等 方面些 许的新 现象。 然而零 星、小 众的新 现象与 根深蒂 固的传 统在矛 盾中交 织,最 终导致 了中国 社会的 转型之 艰。
——【清】《乾隆实录》
盖子不可违父,臣不可违君,乃纲常 之大义 ……国 家以经 义取士 ,将使 士子沉 潜四子 五经之 书,阐 明义理 ,发其 精蕴。
——【清】乾隆《钦定四书文序》
世之学者,以《四书》为先务,非 朱子之 传义弗 敢道也 ……百 余年中 ,皆谨 守绳墨 , 尺寸不逾。
——【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
【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 新的现 象
难点:如何用发展和联系的视角审视 历史现 象
【教学设计】
环 节 1: 出 示 白居 易《朱 陈村》 、苏轼 《鱼蛮 子》、 范成大 《夏日 田园杂 兴》。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词与教材前言的 解读, 教师示 范对不 同时期 生产方 式与生 活状态 的比较 ,学生 初步了 解对历 史现象 进行合 理解释 的史学 思想方 法。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