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钢铁行业重点能效技术与应用案例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的最佳实践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

钢铁行业的最佳实践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

钢铁行业的最佳实践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引言]钢铁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最佳实践成功案例和分享经验,对于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钢铁行业中的成功案例和它们所带来的经验分享,以期与读者一同探讨和学习。

[一、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是钢铁企业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英国一家钢铁公司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他们采用智能传感设备监测设备状况,提前预警装备故障,有效减少维修成本和设备停机时间。

同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产能和产品质量。

这一成功案例表明,科技创新在钢铁行业中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在钢铁行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深圳一家钢铁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高效过滤系统和废烟气脱硝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他们还建立了废弃钢铁回收再利用的体系,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种绿色制造模式不仅符合环保标准,还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升了企业形象。

[三、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一家钢铁企业通过建立全球采购网络和合理的物流配送系统,有效降低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

此外,他们还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优化供应链的效率。

这些成功实践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系统,还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差异化的优势。

[四、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成功的钢铁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日本一家钢铁公司通过持续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同时,他们建立了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奖励和福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种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国际合作促进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对于钢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介绍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果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介绍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果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介绍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果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部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钢铁企业必须不断努力寻找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突破口,以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内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以及行业转型等方面的成果,并探讨了其对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技术创新1. 新型高效节能高炉技术钢铁行业的高炉是钢铁生产的重要设备,传统高炉存在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高等问题。

某钢铁企业引入了新型高效节能高炉技术,通过在高炉炼铁过程中使用新型燃烧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等,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了炼钢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智能制造与大数据应用某钢铁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和大数据应用,实现了钢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他们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线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了生产管理和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清洁炼钢技术传统的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钢铁企业发展了清洁炼钢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钢铁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产品研发1. 高性能特种钢材研发某钢铁企业针对特定需求,积极研发高性能特种钢材。

通过优化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满足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行业需求的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种钢材,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提升了国内钢材产品的竞争力。

2. 环保型钢材研发为了适应社会对绿色环保的要求,某钢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环保型钢材研发。

他们采用了新型的冶炼工艺和成分调整技术,成功研制出低含铅、低含污染物的环保型钢材,为解决环境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3. 新型钢铁产品应用某钢铁企业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发展出适应不同领域需求的新型钢铁产品应用。

钢铁行业新技术应用案例

钢铁行业新技术应用案例

钢铁行业新技术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钢铁行业也不断引入新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几个钢铁行业中成功应用新技术的案例。

1. 智能化生产线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生产线在钢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化生产线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通过智能化生产线,钢铁企业可以自动调节炼钢炉内的温度和氧化还原状态,使钢材的成分更加均匀稳定。

2. 虚拟现实技术在维修保养中的应用钢铁行业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传统的维修保养需要技术人员亲身到现场进行操作,这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改变这一情况。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设备的模型呈现在技术人员的眼前,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指导,不仅提高了维修保养的效率,还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大数据分析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钢铁行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非常高,而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指导质量控制和过程改进。

通过收集和分析各个环节的数据,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特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例如,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和避免炼钢过程中的缺陷,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绿色环保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钢铁生产是一种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而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如风能和太阳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另外,钢铁企业还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

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提升了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5.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去中心化控制和不可篡改性,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案例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案例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案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节能减排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钢铁行业作为能耗较大的行业之一,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

以下是一些关于钢铁行业中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案例。

1.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冷却系统存在着能耗高、水量大、水质需求高等问题。

通过应用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节约大量水资源。

该技术通过提高水质要求,减少水的排放量以及增加冷却塔和冷却水回收系统的建设,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2.高效热能回收在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热能是不可避免的产生的一种能源。

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大量的热能被浪费。

通过采用高效热能回收技术,可以将产生的热能再利用,用于供暖、发电等方面。

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储能技术的应用钢铁行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峰谷电,即在生产高峰期和低谷期之间电力供应不平衡,导致用电成本高、能源浪费等问题。

通过应用储能技术,将低谷期的电能存储起来,在高峰期使用,可以平衡电力供应,提高电力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减少对电网的压力。

4.先进的炼铁技术传统的炼铁过程中,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通过应用先进的炼铁技术,如高炉煤气再循环技术、煤气混燃技术等,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同时,在炼铁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废物利用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5.废气处理技术在钢铁行业的生产中,炉排废气、煤粉燃烧废气等废气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应用废气处理技术,如高效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等,可以有效降低废气的排放浓度,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同时,废气处理技术还可以实现废气的能量回收,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在实现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钢铁行业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钢铁行业一直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支柱,然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钢铁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

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钢铁行业积极推动创新,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个钢铁行业的创新案例,探讨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高强度钢的创新应用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轻量化的特点,受到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的青睐。

一家钢铁企业在钢铁行业中率先推出了一种高强度钢,该钢能够满足汽车工程领域对材料强度和安全性的要求。

同时,该钢的轻量化特性还能减少车辆重量,提高燃油利用效率。

该高强度钢的应用,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意味着新的市场机会。

它不仅满足了汽车制造业对材料强度和安全性的需求,还推动了钢铁企业的产能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此外,高强度钢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推广,为建筑领域的轻量化、高效性提供了解决方案。

二、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压力,需要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绿色生产,一些钢铁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家钢铁企业引入了炼铁过程中的废气循环利用技术,将废气转化为能源的一部分。

通过这种技术的应用,企业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实现了能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该企业还改良了废水处理技术,将废水处理成可循环使用的水源,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

这些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为钢铁企业带来了多重好处。

首先,企业降低了环境风险和环保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其次,环保技术的应用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满足了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三、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钢铁行业也不例外。

钢铁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一家钢铁企业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将生产设备和机器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了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

钢铁行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案例

钢铁行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案例

钢铁行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案例在现代工业中,钢铁行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钢铁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钢铁行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案例,展示了该行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所取得的成果。

1. 精细化炼钢技术精细化炼钢技术是一种高效能、低能耗的钢铁生产技术,利用先进的炉缸结构和高温反应条件,可实现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例如,中联重科公司研发的精细化炼钢技术采用高效能炉缸和先进的废气处理系统,使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幅降低,大大改善了环境污染问题。

2. 高强度钢材研究与开发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钢铁研究院联合其他合作伙伴开展了高强度钢材的研究与开发。

通过优化合金化配方和热处理工艺,他们成功地开发出一系列高强度钢材,有效提高了产品性能和质量,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3.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钢铁行业中,利用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河钢集团引入了智能制造技术,通过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手段实现了工厂智能化管理。

该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计划更加准确,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钢铁行业是资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之一,为了减少资源浪费,一些公司开始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理念。

例如,宝钢集团与多个回收企业合作建立了废钢回收利用体系,将废钢再生产为优质钢材,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回收利用。

这种循环经济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废钢排放的问题,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结起来,钢铁行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案例涵盖了精细化炼钢技术、高强度钢材研究与开发、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钢铁行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对于维持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推动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潜在的环境污染和减少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引言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钢铁行业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日益增加。

工业用汽轮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能源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中。

本文将通过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优势和效益。

2. 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2.1 钢铁厂的能源供应钢铁行业是能耗较大的行业之一,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

工业用汽轮机通过高温高压蒸汽产生机械功,可以为钢铁厂提供所需的能源。

同时,通过联合循环系统,废热也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2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余热被浪费掉,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工业用汽轮机可以通过利用钢铁厂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提供动力给钢铁生产设备,实现余热回收,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2.3 钢铁行业的低温余热发电钢铁行业中存在大量的低温余热,这些余热常常被浪费掉。

工业用汽轮机通过利用钢铁行业中的低温余热,将其转化为机械能,发电产生电力,满足钢铁厂的电力需求,并能将多余的电力并网供应给其他工业和居民用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优势和效益3.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汽轮机通过利用高温高压蒸汽产生机械能,实现了能源的二次利用和能效的提高,有效降低了钢铁厂的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3.2 减少潜在的环境污染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余热被浪费掉,对环境影响较大。

工业用汽轮机能够通过利用余热将其转化为有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3 降低成本工业用汽轮机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可以降低钢铁厂的能源消耗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

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

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第一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钢铁行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该行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工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当今环保和节能的号召下,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1 节能减排对环境保护的影响钢铁行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甚至直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创新成为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1.2 节能减排对资源保护的影响钢铁行业的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加之能源资源日益紧缺,因此,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也意味着更好地保护能源资源,逐步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第二章:节能减排的技术途径为有效降低钢铁行业的污染和消耗,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科技创新、设备改革、管理创新等。

2.1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可实现绿色环保和资源节约。

近年来,钢铁行业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不断推进技术发展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2.2 设备改革设备改革是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常规做法。

如优化热能回收系统、提高高炉炉状、强化废气脱硫除尘工艺等,都是设备改革的典型应用。

2.3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采取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对钢铁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得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得到良好的推动。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完善企业承诺体系、完善重污染企业管理规范等。

第三章: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技术创新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不仅需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也要体现出国际竞争力。

3.1 工艺技术的创新钢铁是全球市场最重要的商品和材料之一,因此工艺技术的创新是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如采用先进的高炉煤气包合成工艺、高品质铁矿用量和配料合理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能源结构上来看,中国与世界主要产钢国钢铁工业的相比,煤炭所占比例 远远高于其它国家,而天然气和燃料油的比重则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见图 2.4)。
3
日本 德国 美国 中国
0%
部分产钢国家钢铁工业能源结构对比
56.40%
19.90%
23.70%
55.80%
20.70%
8.20% 15.30%
60.00%
每立方高 炉煤气可 发电 1kW h,装 机 15 万 kW 可 发电 9.4 亿 kWh
每千瓦装 机投资约
3500~4500 元 ,300M W 装机需投 资 9 亿元左 右
7~8 年
目前只有少 数几家企业 采用。按推 广 25%计 算,投资总 额为 10 亿 元,每年可 发电 20 亿 kWh
炼 根据所炼钢种 重点钢铁企业 转 炉 负 能 炼 传统“负能炼钢技术”定 所有转炉
2006
2007
2008
吨钢综合能耗 吨钢可比能耗
图 2.3 2000~2008 年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可比能耗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08 年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研究报 告》显示,2008 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 22324.49 万吨,比上年增长 0.01%, 比粗钢产量增幅低 1.12 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5.13 吨,比上年下降 2. 41%;吨钢可比能耗比上年下降 0.77%;吨钢耗用新水 5.09 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5.11%。在排污方面,外排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比上年下降 28.99%,二氧化硫排 放量下降 3.82%,工业烟尘排放量下降 7.48%,工业粉尘排放量下降 12.06%。与 2007 年相比,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率和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速度都有所加快, 各工序能耗对比详见表 2.1。
粉碎,以达到提高焦炭质
厂年节能
亿元,节能潜
后分解产生煤 耗 新 水 在
量、降低炼焦耗热量等目
1.48 万 tce
力 为 117 万
气和焦油等, 1.6m3/t 左右

tce
剩下以碳为主 体的焦炭
干 熄 焦 技 术 干法熄焦是用循环惰性气 熄 焦 能力 2× 每吨焦可
(CDQ)
体做热载体,由循环风机 140t/h及以上 发电
8
生铁
粗钢
钢材
粗钢产量占世界比重:37.7% 生铁产量占世界比重:48.8%
6
单位:亿吨
4
2.83
2.22
1.82
2
1.29
1.52
4.89 5.01 4.19 3.53 粗钢产量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
图 2.1 2000~2008 年中国钢铁产量增长情况
—回转转窑和 18kgce/t,煤气
合机内的滚动状态,使烧 设
吨级球团
tce
带式焙烧结, 消耗为
结混合料造成 3mm 以上小
车间可节
其中链篦机— 137m3/t,电力
球>75%,通过蒸汽预热,
能 2000tce
回转窑工艺生 消耗为
燃料分加,偏析布料,提
产球团矿的质 34kWh/t,吨球
高料层厚度等方法,实现
约 2 亿元
3.5 年左右 已应用约 50% ,若 按 再
将冷的循环气体输入到红
75kWh,年
推广 20%比
焦冷却室冷却,高温焦炭
发电量可
例计算,共
至 250℃以下排出。吸收
达到 1.5 亿
需投资 60 亿
焦炭显热后的循环热气导
kWh
元,节能潜
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
力为 45 亿
蒸汽而发电和供热。循环
300~1000m3 的大中型高 炉
每年可发 电 2000 万 kWh,4000 m3 高炉每 年可发电 1.6 亿 kWh
吨铁可节 约电耗 18.5kWh, 节约焦炭 6kg。一个 500m3 高炉 每年可节 约电耗 1000 万 kWh,可节 约焦炭 3240t
炉装备 TRT 约需 2000 万元
4
表2.2 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耗及其适用节能技术

工序内容

工序能耗
节能技术
技术内容简述
适用条件
典型节能 量
典型投资 投资回收


市场潜力
炼 将 炼 焦 煤 在 密 重 点 钢 铁 企 业 炼 焦 煤 调 湿 采 用 流 化 床 技 术 , 利 用 焦 所 有 机 械 化 可使吨焦 120-150 万 4 年左右 目 前 只 有 少
1
60000 50091
40000
中国粗钢产量是日本的4倍,美国的5倍,德国的11倍
粗钢产量/万吨
20000
11874 9149
6851
5505
5349
4583
3711 3371 3048
0 中国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印度 韩国 德国 乌克兰 巴西 意大利
图 2.2 2008 年世界十大钢铁生产国的粗钢产量
7.00% 17.00%
16.00%
69.90%
3.20% 0.50% 26.40%
20%
40%
60%
8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电力
100%
图 2.4 部分产钢国家钢铁工业能源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3 生产过程能耗与节能技术 2.3.1 概述
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耗及其适用节能技术的节能量和技术经济分析等如表 2.2 所示。
转炉煤气
钢 的要求把生铁 转炉工序能耗 钢 工 艺 集 成 义是一个工程概念,体现
平均回收
中的含碳量去 为 5.74 kgce/t, 技术
了生产过程转炉烟气节
量可达到
除 到 规 定 范 电炉钢工序能
能、环保综合利用的技术
5
矿粉和其他含 铁物料通过熔 化物固结成具 有良好冶金性 能的人造块矿 的过程,它的 产生物就是烧 结矿
10% 。重 点 钢 铁 企业煤耗平均 值为 72kgce/t, 电耗平均值为
38kWh/t
结矿显热回收。通过回收 烧结机尾落矿风箱及烧结 冷却机密闭段的烟气加热 余热锅炉来回收低品味余 热 能 源( 200~400℃ ),结 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用 余热锅炉的过热蒸气来推 动低参数的汽轮发电机组 做功发电的成套技术
7
低热值高炉 煤气燃气— 蒸汽联合循 环发电
(CCPP)
合理、高效、无污染地利 用钢铁厂剩余的低热值高 炉煤气发电和供热。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是 燃气循环机组与蒸汽循环 机组的联合体,燃气轮机 燃烧做功,排出的烟气再 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而 做功发电
1000m3 以 上 高炉,煤气流 量大于 1700m3/min, 装机一般不 小于15MW
kWh
气体冷却、除尘后再经风
机返回冷却室,如此循环
冷却红焦
烧 炼铁领域内的 该 工 序 能 耗 约 烧 结 机 余 热 烧结工序 余热回 收的 重点 200-400℃ 的 每吨烧结
结 烧结是指把铁 占 总 能 耗 的 发电技术
为烧结废(烟)气余热和烧 低温烟气
矿可发电
1.7 亿元
2.5 年
目前仅有少 数应用,按
2.2 能源消耗现状
钢铁工业属于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中国钢铁行业是传统的能耗大户,国 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全行业总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 14.71%,每年煤资源 和资源消耗均列各行业之首。自 2001 年起,国家大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在钢 铁行业内全面展开,钢铁行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单位能耗与排 放量也不断降低,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从 2000 年的 920 千克标煤降至 2008 年 的 629.93 千克标煤,吨钢可比能耗从 2000 年的 760 千克标煤降至 2008 年的 609.61 千克标煤,降幅均超过两位数(见图 2.3)。
2
千克标煤/吨
2000-2008年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可比能耗
1200
1000 800 600 400
920 760
880 747
800 698
790 709
760 701
741 714
645 623
632 629.93 614 609.61
20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2kWh,千 万吨级烧 结厂年发 电量可达 1.4 亿 kWh
推广比例 20% 计 算 ,约 需总投资 10 亿元,年发 电量可达到 12 亿 kWh
球 目前钢铁企业 重点钢铁企业 小 球 团 烧 结 通过改变现有混合机工艺 大、中、小型 吨球固体 90 平米烧 0.5 年左右 若推广应用
团 的球团生产有 球团工序的固 技术
第 2 章 钢铁行业重点能效技术与应用案例
2.1 行业发展概况
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在 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平均 增长 22.4%;“十一五”期间继续增长,到 2008 年粗钢产量突破 5 亿吨,达到 5.01 亿吨,比 2005 年增加 1.48 亿吨,年均增长 12.3%;生产生铁 4.71 亿吨,比 2005 年增加 1.27 亿吨,年均增长 11.1%;分别占全球粗钢、生铁产量的 37.7% 和 48.8%,为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联合企业总能
耗的 60%。重
点钢铁企业炼
铁工序平均热


376kgce/t , 电
耗为 70kW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