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练习卷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练习题

第五章 练习题

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3、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5、江泽民提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GDP总量B、科学技术C、生产关系D、科学知识6、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9、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A、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B、只有按照苏联的模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C、要独立思考,“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D、要全盘否定苏联的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A、高速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让一部分人富起来11、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试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试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试题)一、辨析题1、市场对于社会资源配置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

2、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所以,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二、论述题1、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试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方式。

2、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3、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试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是什么?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做好那些方面?三、材料题1、材料: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式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

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

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时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

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⑴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材料:在《人民日报》“说句心里话”栏目,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的一位农民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这些年,党和政府在想办法给农民更多实惠,直补种粮农民,免除了农业税,让我们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现如今,我们这个村先搞了“农民转市民”试点,全村131人今年全部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由农民开始变为市民啦!我家承包的土地自愿流转给集体统一经营,每亩补贴我们青苗费4880元,以后每年按照亩产1000斤粮食的市场价补偿我们,村里把流转出来的土地集中起来,引进一些现代农业项目,经营赚了钱,我们可以分红,这些项目优先从村里招聘劳动力,我儿子就可以回来打工,离我们更近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习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A、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C、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D、公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体制2.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A.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要求D、发展生产力的要求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走资本主义道路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公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私有制经济5.到1999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已有3160万户。

1999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个人独资企业法》。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在税收、土地征用、企业开办进出口业务等方面,逐步取消一切不利于个人资本投资和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

这一材料主要表明,我国()A.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B.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鼓励资本主义发展6.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C.我国的基本国情D、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7.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A.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收分配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D、公平和效率并重8.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A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B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C科技创新D、人的自觉性9.苏州市乡镇企业和县级市、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已全部完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考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考题

在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经济建设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为我国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在我国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时代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一主题。

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回顾新我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系列宝贵经验和启示。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障民主、促进和谐。

我们也可以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许多启示,比如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等。

三、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挑战和应对策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等众多的挑战下,我们需要对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深入思考。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应对一系列挑战,比如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问题。

我们也需要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比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思考和探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意义和挑战。

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勇于挑战,为实现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讨这一主题,我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5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

《第5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

《第5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一、单项选择1、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四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A、马克思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相同B、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C、与其他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区别D、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不同4、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B、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C、市场规律起支配作用D、法治起保障作用5、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A、计划经济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C、社会主义市场D、按劳分配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A、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坚持改革开放7、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A、所有权的归属上B、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上C、使用权的归属上D、控制力上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依据是()A、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有差别B、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C、存在着社会分工D、劳动是谋生的手段9、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对()A、资本占有状况的分配B、劳动者劳动质量的分配C、劳动者劳动数量的分配D、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10、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A、与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相同的B、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C、是按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分配D、实质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1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A、同时富裕B、先富带动后富C、富裕程度完全平均D、同等速度富裕起来12、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是()A、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B、追求最高利益C、采取一切手段致富D、只要有利可图就干13、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是()A、大体平均,略有差别B、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C、“两个大局”思想D、允许和承认人们收入方面存在差别1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A、迫切问题B、主要问题C、根本问题D、重要问题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农村B、乡镇C、中小城市D、大城市16、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C、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D、完全由自己来创新17、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A、市场调节就业B、政府促进就业C、国家安排就业D、劳动者自主择业二、判断题18、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是中国()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B.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C.自然条件差,能源、资源相对不足D.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C.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和社会主义第二阶段D.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3.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4.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叶剑英D. 刘少奇5.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文章是()A.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提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的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7.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A. 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B. 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C. 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 生产关系的性质8.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得出的依据是()A. 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B.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C. 中国的具体实际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矛盾规律9.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的是()A.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C. 党的十五大D. 党的十六大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特征是()A.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C. 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D. 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11.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B. 人口数量多且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C. 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D.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A. 中华民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13.邓小平曾说过: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认为,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是认清()。

A.认清中国的国情B.中国社会所处的国际环境C.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朋友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答案:A;考题来源:第一节2、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现实社会的()。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D.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答案:D;考题来源:第一节3、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4、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提出者是()。

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陈云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5、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是()。

A.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D.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答案:A;考题来源:第一节6、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既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强调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A.进入全面小康社会B.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处于小康社会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7、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作了系统阐述的是()。

A.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

A.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B.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答案:C;考题来源:第一节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里所说的初级阶段是()。

毛概习题第五章

毛概习题第五章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著作是( B )。

A.《实践论》B.《论十大关系》C.《矛盾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D )。

A.《论十大关系》B.《矛盾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3、邓小平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 A )。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突出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5、我国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C )。

A.没有深刻的理解马恩的有关论述B.没有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C.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D.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国情6、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D.坚持死项基本原则7、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更直接地体现于()。

A.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B.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分散管理8、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是( D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社会和谐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反对两极分化C.改革与开放D.发展生产力1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2×20=40分)
1.1956年___月___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任务()
A.4月25日
B.4月26日
C.5月25日
D.5月26日
2.1956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召开()
A.上海
B.南京
C.浙江
D.北京
3.国家在农业生产战线上中央提出___________的方针()
A.以人为本
B.执政为民
C.以钢为纲,带动一切
D.人民公社
4.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的方针()
A.以钢为纲,带动一切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大量炼铁
5._____年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A.1965
B.1964
C.1865
D.1975
6._____年我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
A.1964
B.1985
C.1966
D.1895
7.____被人们誉为“铁人”()
A.雷锋
B.焦裕禄
C.向秀丽
D.王进喜
8.第一次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
A.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C.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辅助作用
D. 计划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10.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为我国()
A、是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11.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3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

A.按劳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5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 )。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改革
1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7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20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

A.按劳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二、判断题:(2×10=20分)
21、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 )
2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实现三大改造。

( )
2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考验是能不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
2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都是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25、1953到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 )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逐步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 )
27、1953年5月至1957年12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并提前完成。

( )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先推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省份是浙江,江苏。

( )
29、1980年中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 )
30、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 )
三、简答题:(5×5=25分)
1.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

这是指哪两个运动。

2..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但仍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这十年来,新建创建了一大批重要企业:
3.1956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提出(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4.简述“一五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5.简述“三大改造”是对什么的改造?它的意义何在?
四、问答题:(15分)
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词典中,有两个地名占据着显著的位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中国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已经不仅代表地点,她代表一种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这个城市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当一切不再特别,她依然把每个春天的故事写得特别精彩。

材料三(如右图)
1985年,美国的《时代周刊》再一次以一位中国领导人为封面人物(如图)。

该封面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中国的屏风将三幅图片组合在一起,中间一幅为人物肖像,左边一幅描绘的是人们高举马克思画像游行的情景,右边一幅描绘的是人们骑着自行车忙着上班的情形。

回答: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凤阳”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凤阳”因何出名?(2分)
(2)材料二所述是中国的哪座城市?这座城市发展迅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一、二表明了我国新时期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4分)
(4)材料三中这位中国领导人是谁?他对中国有何贡献?这一封面设计表达了什么含义?(5分)
答案
选择题:
1-5:ADCCB
6-10:ADAAC
11-15:CDABB
16-20:DDCDA
判断题:✔✘✔✘✘✘✔✘✔✘
简答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冶金,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轻纺
3.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上面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作用: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5.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三大改造实现了把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初级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问答题:
(1)凤阳的小岗村最早实行“大包干”,取得成功,继而推动了中国农村的改革。

(2分)(2)深圳;(2分)党中央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把它开辟为经济特区。

(2分)
(3)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
(4)邓小平;(1分)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分);邓小平改革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等。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