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分 专题十七 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2原因分析类综合题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2原因分析类综合题课件

说明A处在冬季时不适用浸泡法测定枯落物的自然原因。(10分)
答案:①气候: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或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②地形:A地坡度大,雨水流失严重; ③土壤:A地土壤为砂土,下渗快; ④植被:A地枯落层薄(少),保水量少; ⑤总结:A地的浸泡时间和含水量不满足浸泡法条件。
解析:从气候看,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从地形看,当地坡度陡, 地表径流雨水流失快,不利于积水;从土壤来看,A地土壤为砂土,雨水易下渗; 从植被看,坡度陡,植被覆盖率低,枯枝落叶少,保水能力弱,由以上分析可知, A地的浸泡时间和含水量都不满足浸泡法浸泡条件。
因 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
露较多的原因 分析精炼油和小包装产 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呈现形式 文字材料、等高线图 文字材料、等高线图
文字材料、等高线图
文字材料、等高线图 文字材料、示意图
『高考真题体验』
[典例] [2021·全国乙卷,37(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 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 濒临巢湖。
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 (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 “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 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 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 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 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 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 免因果倒置。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7简易绘图类综合题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7简易绘图类综合题课件
题型7 简易绘图类综合题
【读设问 研考情】 高考曾这样考过
全国试卷 2023·山东卷,18(1)
分值 3分
考查内容 据示意图中AC一线绘制地形剖
面图
2023·湖南卷,19(1)
4分
补充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023·北京卷,16(2)
2分
据表格数据绘制柱状统计图
2022·山东卷,16(1)
4分
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
一般绘制点状或线状地理事物的位置, 关键在于空间定位是否准确。绘图时先 要对区域经纬网、海陆分布及其他地理 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然后把需要绘制
的地理事物描绘在图上
注意等值线的地理意义、数值、单位等,
例如在图像中补画等温线、依据 而后绘图。一般先描点,再画线,要重
所给资料画出控制该地区的天气 点注意各等值线的数值大小、走向、弯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192
190
180
179
172
172
171
169
167
167
164
166
163
162
161
155
157
154
151
153
142
152
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4分)
2.常见简易绘图类答题规范
设问角度
绘制 统计图
绘图要点
例如绘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绘图前应厘清各坐标所表示的地理要素、 自然增长率曲线,画出哺乳动物 赋值范围、数值单位、数段差值等,再
和鸟类濒危原因对比柱状图 依据数据进行绘图,注意数据的准确性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3对比分析类综合题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3对比分析类综合题课件

4.常见比较分析类问题突破角度
河流
比较对象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气候气温 降 气候特征地表环境特征
答题角度和方向 水位、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汛期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直情况、支流、水系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年均温、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分配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德国鲁尔工业区与我国辽中 南工业区
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巴西圣保罗与印度加尔各答
气候类型、矿产资源、工农业特点
『技法应用提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越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输 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之一,但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陆地丝绸之 路越瓷的销售数量并不大。下图示意越瓷对外贸易之东北航线。
与陆地丝绸之路相比,简析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瓷器的优势。(6分)
答案:陆地丝绸之路受战争、割据等政治因素影响大,多有阻隔;瓷器体积较 大,质量较重,易碎,装运不便,用骆驼运输运量小,破损率高,运输成本高; 海上丝绸之路用船舶运输瓷器,运量大,破损率低,速度相对较快。
解析:相比而言,海上丝绸之路采用船舶运输,其运量大,瓷器不易损坏,且 破损率低,借助盛行风和洋流,运速相对较快。陆地丝绸之路以骆驼为主要交通 工具,运量小,路途颠簸大,瓷器的体积大,质量大,易破损,破损率高,且装 运不便,运输成本高;另外,陆路运输受战争、割据等因素的影响,运输通道多 有阻隔。
题型3 对比分析类综合题
【读设问 研考情】 高考曾这样考过
全国试卷 2023·乙卷,36(2) 2022·乙卷,37(4)
2021·甲卷,37(3)

高考地理新人教二专项练习典题精练17

高考地理新人教二专项练习典题精练17

2019 年高考地理新人教二专项练习典题精练17注意事项:仔细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仔细阅读题目中供应的有限资料,明确察看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要点勾勒出来,方便屡次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商酌,推测命题老师的妄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以下列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

读图回答以下 2 题。

1. 图中甲、乙、丙、丁最有可能是()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2. 以下四种经济作物最适合在甲省区栽种的是()A、甘蔗B、黄麻C、甜菜D、水稻温州是我国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当前温州打火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占到70%左右,而韩国和欧洲当地打火机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

据此回答以下 2 题。

3.打火系统造业是一种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原料导向型工业C、技术导向型工业D、市场导向型工业4. 与韩国、欧洲对照,温州发展打火机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科技水平高B、原料、燃料丰富C、劳动力价钱低D、距离欧洲较近5. 对交通枢纽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①地理地址②地形条件③天气条件④土壤种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亲密有关。

读以下列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以下 2 题。

6. 对于四省市乡村不相同生活能源对大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表达是()气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A. ①②B. ②③C.①④D. ②④7. 减少我国乡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举措有()①发展沼气②开采小煤窑③利用太阳能④栽种薪柴林A. ①②B. ②③C.①③D. ①④2 题。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

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技法一特征描述类(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解题流程]一定的联系性。

常见地理事象特征类题目答题要点如下:续表变式 1 海冰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2019·四川内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渤海地区水资源极为短缺,为了增加水资源的供应,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途径——海冰淡化。

海水含有钠、钾等多种盐类物质,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但是一部分高盐度盐水仍然会被包裹在冰块内。

开采的海冰在适当的温度下放置两个月左右,其内部的高盐度盐水会沿着冰裂缝自然排除,之后融化的海冰就符合淡水的标准。

海冰资源的丰富度受太阳辐射、水体深度(储热量)、盐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海冰资源,但空间分布不均(见下图)。

(1)据图描述渤海海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辽东湾海冰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推测目前渤海海冰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于近岸海域;集中分布于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区(或海湾地区分布面积大);辽东湾海冰面积最大、最厚(或辽东湾海冰资源最丰富)。

(2)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结冰时间长;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区封闭,与临近水域的热交换少;水域深度小,储热少,冬季放热快。

(3)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较低;废水处理难度大,对环境的危害严重。

解析第(1)题,海冰的空间分布特点从整体分布、集中分布地区、最丰富地区等方面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能力提升综合卷(十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能力提升综合卷(十七)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快提升综合卷(十七)1、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1-2题。

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2、2018年1月澳大利亚人伊尔曼在海滨捡到一个漂流瓶。

经专家鉴定,该漂流瓶132年前被扔进海里。

下图为“漂流瓶投放与捡拾地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对该漂流瓶漂流路线的推测,合理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捡到该漂流瓶的季节,当地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炎热干燥C. 温和湿润D. 寒冷干燥3、大约在800万年前,冰川融水带着泥土通过贝拉库勒河注入太平洋,在出海口遇到太平洋地热温泉,冰川泥被温泉揪动像沸水那样翻滚在百丈冰层之下。

百万年后,在海底形成了约40英亩细如雾、柔似棉的冰川泥,这是加拿大独有的美容护肤品原料。

读加拿大冰川泥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1.冰川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冰川堆积D.流水堆积2.目前,贝拉库勒河的主要补给方式为( )A.大气降水B.湖泊水C.冰川融水D.地下水4、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3.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1特征点描述类综合题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高考高分秘籍秘籍二7类综合题型高分技法突破题型1特征点描述类综合题课件

2.常考特征(点)类解题突破
(1)地理要素分析角度
设问角度
答题角度
位置特征 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
地形特征 从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地势变化、海岸线及特殊地貌特点等方面描述
气候特征
从气温和降水及其变化、气温和降水组合、光照情况以及灾害性天气等 方面进行描述
水文特征
从流量、水位、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和通航期等方面描 述
解析:读图分析,深圳城区的扩展特点可以从面积、形状、方向、速度等方面 进行概括。
下表为1980~2017年深圳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时间产业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1980年 28.9 26.0 45.1
2000年 0.7 49.7 49.6
2017年 0.1 41.5 58.4
植被特征
从植被类型、植物特征(植株、叶片、根系等)、分布范围、分布趋势等方 面描述
区域自然特征
从气候(冷热干湿状况)、地形(地势和地貌)、植被(类型和分布)、土地(类 型和分布)、河湖(水系和水文)等方面进行描述
人口特征 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迁移状况、人口增长等方面描述
农业特征
从农业类型、投入要素、规模、机械化水平、商品率、劳动力、人均耕 地面积、气候、水源、土壤、交通和市场等方面分析
分析顺坡垄种植葡萄 的降水特点
简述湖沼面积和风沙 活动的变化特征
概括城市的等级规模 和空间分布特征
呈现形式 粗化指数分布图
经纬网区域图
景观示意图 文字材料、剖面示意
图 区域分布图
高考真题体验 [典例] [2023·湖南卷,17(1)]阅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 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 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 言区,下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 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七 地理试题的解答思路提升训练(第一课时)试题(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七 地理试题的解答思路提升训练(第一课时)试题(2021年最新整理)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地理试题的解答思路提升训练(第一课时)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地理试题的解答思路提升训练(第一课时)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地理试题的解答思路提升训练(第一课时)试题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七地理试题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选择题解题技巧专题训练读“某海域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海域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C)A.北半球大陆西岸B.南半球大洋西岸C.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洋东岸2.关于该海域及其附近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A.是鱼群密集的区域B.大气能见度高,利于航海C.常年受信风影响D.台风活动频繁解析:第1题,把图中水温相等的点连成线(如下图),并结合指向标可以看出,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看出,该海域有寒暖流交汇;结合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该海域位于大陆东岸。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多海雾,不利于海洋航行;该海域纬度较高,台风活动少;不受信风影响.某校学生在一场暴雨后,对该县城以上的河流进行考察(路线如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河流总体流向为(C)A.自西北向东南B.自北向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向东4.同学们在甲、乙观察点考察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B)①甲地附近河流水流较快②乙地附近河流侵蚀作用较强③甲地附近河道水流较慢④乙地附近河流堆积作用较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由图中水库与水坝的位置,水库位于水坝上游,再结合指向标,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技法一特征描述类(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解题流程]地理事象特征描述类试题类型多样,描述方法、术语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

常见地理事象特征类题目答题要点如下:续表变式 1 海冰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2019·四川内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渤海地区水资源极为短缺,为了增加水资源的供应,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途径——海冰淡化。

海水含有钠、钾等多种盐类物质,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但是一部分高盐度盐水仍然会被包裹在冰块内。

开采的海冰在适当的温度下放置两个月左右,其内部的高盐度盐水会沿着冰裂缝自然排除,之后融化的海冰就符合淡水的标准。

海冰资源的丰富度受太阳辐射、水体深度(储热量)、盐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海冰资源,但空间分布不均(见下图)。

(1)据图描述渤海海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辽东湾海冰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推测目前渤海海冰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于近岸海域;集中分布于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区(或海湾地区分布面积大);辽东湾海冰面积最大、最厚(或辽东湾海冰资源最丰富)。

(2)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结冰时间长;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区封闭,与临近水域的热交换少;水域深度小,储热少,冬季放热快。

(3)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较低;废水处理难度大,对环境的危害严重。

解析第(1)题,海冰的空间分布特点从整体分布、集中分布地区、最丰富地区等方面描述。

第(2)题,据材料可知,海冰资源的丰富度受太阳辐射、水体深度(储热量)、盐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即可分析。

第(3)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原因主要从开发利用难度、开发成本、开发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分析。

变式 2 交通线分布特征及产业活动(2019·四川巴中摸底)读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表。

材料二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部的一座火山岛。

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1)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如果2019年寒假期间你要去毛里求斯旅游,指出应防范的除暴雨外的气象灾害。

(3)近年来,该国不断压缩甘蔗制糖工业、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努力转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答案(1)公路运输。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气候高温多雨;土壤(火山灰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等。

飓风(强热带风暴)。

(3)传统工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逐渐升高;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环境污染少、生态破坏小;处在印度洋石油航线上,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热带山地景观,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岛上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

岛的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第(2)题,甘蔗喜温、喜光、喜肥,需水量大,该地气候高温多雨,火山灰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甘蔗种植历史悠久等,有利于发展甘蔗种植;北半球寒假期间,毛里求斯是夏季,印度洋热带洋面上多飓风灾害,应注意防范。

第(3)题,传统产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上升。

而该地具有热带山地景观,可能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建成国际旅游岛,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变式 3 水文特征(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检测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的焉耆盆地,既是开都河的尾闾湖,又是孔雀河的源头。

开都河是博斯腾湖主要补给源,对博斯腾湖的总补给量达84%。

博斯腾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10 mm,年蒸发量达2 000 mm。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博斯腾湖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与1958年相比,2002年流域灌溉面积增加了2倍。

2000年以后,博斯腾湖流域开始向孔雀河调水以满足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需求,并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2000~2011年共计输水12次)。

经观察发现,1985年以来博斯腾湖流域气温呈缓慢升高趋势。

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流域水系图、1961~2011年博斯腾湖年平均水位变化图。

(1)说明开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1961~2011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

(3)推测2011年以后博斯腾湖湖水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案(1)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含沙量大;结冰期较长。

(2)1961~1987年,农业开垦面积扩大,灌溉用水量急剧增加,导致湖泊水位波动下降;1987~2002年,因气温上升,天山冰雪融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2002~2011年,因大量引水入孔雀河、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且冰川退化,入湖水量减少,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导致湖泊水位急剧下降。

(3)变化:湖水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开都河不断为博斯腾湖带来盐分;淡水注入减少,湖泊水位下降,随着气温缓慢升高,水分蒸发量逐年增多,盐分逐渐富集。

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

第(2)题,读图可知,博斯腾湖水位呈波动式变化,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

影响水位变化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考虑河流补给来源的变化;人为原因主要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调配等方面。

第(3)题,读图推测,2011年以后,湖泊水位可能持续下降,故盐度升高。

其原因从降水、蒸发等方面分析。

技法二原因过程类(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

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题流程]地理事象的形成原理、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平时复习备考的重点。

成因、过程类试题一般分为两大类:自然原因(原理类)、人文原因(原理类)。

另外,诸多地理事象的形成和演变又多受自然、人文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常见原因过程类试题答题要点举例如下:变式 1 湖泊形成过程及其所在环境的成因(2019·河北邢台上学期四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南边和东边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和缓连绵的藏北高原、丘陵,西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湖泊周围有广阔的湖滨地区,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3.7万年以前纳木错还是一个淡水湖,现在却是一个8~9月和4~5月盐度略低但平均盐度很高的咸水湖。

纳木错站积雪观测资料显示,纳木错站冬半年的积雪期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

纳木错为西藏最大湖泊,面积超过2 000 km2,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流域形成了明显的湖岸风,导致纳木错流域积雪雪情的独特性。

下图为纳木错流域示意图。

(1)分析纳木错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2)指出纳木错湖岸风最弱的季节,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判断纳木错观测站与那曲观测站积雪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地壳运动,南部的山脉上升,湖区凹陷,纳木错成为封闭型内流湖泊,受山地降水与冰雪融水补给,地表径流从山地携带盐分入湖,且湖区降水较少,光照强烈,水分蒸发量较大,盐度不断积累、升高,纳木错逐渐形成咸水湖。

(2)季节:冬季。

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气候寒冷,湖泊面积较小,且全部结成厚冰;积雪覆盖湖岸周围广阔的湖滨和高山高原地区;湖泊与湖岸地区热力性质相差不大,使得湖、岸之间温差和气压梯度差小,因此湖岸风弱。

(3)差异:纳木错观测站积雪日数多于那曲观测站。

原因:10月下旬,纳木错流域气温开始低于0 ℃;湖泊水体由于比热容较大,水温高于周边陆面温度,湖水蒸发仍为强烈,在西风的作用下,不断向东岸输送水汽,给东岸带来大量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观测站气温回升较慢,积雪消融时间推迟。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纳木错位于山地环绕之中,其形成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湖盆形成后,受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的影响,形成淡水湖;纳木错为内流湖,降水少而蒸发旺盛,盐分不断富集,逐渐形成咸水湖。

第(2)题,湖岸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强弱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夏季时,湖面开阔,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湖陆风强;冬季湖面缩小且湖面冻结,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湖陆风弱。

第(3)题,积雪日数的差异主要与气温有关。

据材料可知,当地10月~次年3月为积雪期;读图可知,纳木错站位于纳木错东岸;那曲站位于纳木错东北部,远离湖泊。

受湖泊的影响,冬季,湖区气温高,在西风的作用下,水汽被带至湖泊东岸,形成降雪,使纳木错站降雪开始日期提前;春季时,湖区升温慢,使纳木错站积雪消融时间推后。

变式 2 河流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及成因(2019·广东肇庆统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激流河(下图)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全程流经原始森林。

激流河流域地处我国寒极,流域内多年冻土广布,喜光耐寒的兴安落叶松是当地原始森林的优势树种,激流河源头的集水区域,是兴安落叶松“老头林”的主要分布区。

“老头林”是指生长不良、生长缓慢和矮小衰弱的兴安落叶松,通常生长在大兴安岭坡度平缓的阴坡山麓或者地势低洼的坳地中。

(1)说明激流河河水清澈的自然原因。

(2)分析激流河流域冬季寒冷的原因。

(3)说明当地适合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气候条件。

(4)解释“老头林”分布区兴安落叶松生长缓慢的原因。

答案(1)植被覆盖好,河流流速缓,径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