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荪属中

合集下载

竹荪生长条件

竹荪生长条件

1.营养竹荪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对营养物质没有专一性,与一般腐生性真菌的要求大致相同,其营养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

碳源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提供,生产中常利用竹鞭、竹叶、竹枝、阔叶树木块、木屑、玉米秸、玉米芯、豆秸、麦秸等作为培养料来栽培竹荪。

一般情况下,培养料中常添加少量的尿素、豆饼、麸皮、米糠、畜禽粪等作为氮源。

在配制培养基时,也常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对无机盐的需要。

微生素类物质在马铃薯、麸皮和米糠等植物性原料中含量丰富,一般不必另行添加。

2.温度大部分竹荪品种(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为8-30℃,适宜温度为15-28℃,高于30℃或低于8℃,菌丝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子实体形成在16-25℃之间,最适为22℃。

在适温范围内,子实体的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引种时,须了解品种的温型,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时安排生产季节。

3.水分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于基质。

营养生长期,培养基含水量以60%-65%为宜。

进入子实体发育期,培养基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要提高到70%-75%,以利养分的吸收和转运。

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对竹荪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竹荪在营养生长价段,空气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5%-75%为宜。

当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要提高到80%;菌蕾成熟至破口期,空气湿度要提高到85%;破口到菌柄伸长期,空气湿度应在90%左右;菌裙张开期,空气湿度应达到95%以上,这时如果空气湿度低,菌裙则难以张开,粘结在一起而失去商品价值。

4.空气竹荪属好氧菌,因此,无论是菌丝的生长发育,还是菌球生长、子实体的发育环境,空气必须清新。

否则,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不仅菌丝生长缓慢,而且也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

但也必须注意,在竹荪撒裙时,要避免风吹,否则会出现畸形。

5.光照竹荪菌丝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线,遇光后菌丝发红且易衰老。

竹荪菌作文范文

竹荪菌作文范文

竹荪菌,别名竹丝菇、茭白菇、茭菇,在菌类食材中属于高级品种。

是一种淀粉分解菌,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主产地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药食兼备的珍稀菌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竹荪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及食疗领域。

其呈现出来的脆嫩口感、深邃芳香、鲜甜爽口的特点,是众多食客们广受欢迎的理由。

作为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菌类食材,竹荪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钙、锌、铁、镁、钾等。

此外,竹荪中还含有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身体对血糖、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心血管疾病。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竹荪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β-葡聚糖、氨基酸、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多种作用。

据研究,竹荪具有较强的补脑作用,可以提高脑部血流量,提高认知能力,防治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在竹荪的加工与制作过程中,可以随意搭配不同的食材,例如鸡蛋、肉类、蔬菜等,都能和竹荪完美搭配,让人们享受到更加精致的菜肴。

在烹调过程中,竹荪也是不会失去自己美味的,可以炒、煮、炖等多种方式来烹调。

除了营养和食味方面的优势外,竹荪的经济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竹荪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并已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竹荪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竹丝菇生产企业也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总体来说,竹荪作为种植类似云南冰片的特殊食材,是我们非常值得重视和利用的一种珍贵的菌类食材。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经济价值也在逐渐得到认可。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竹荪这颗璀璨的明珠将会发光发热,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喜悦和利益。

芦竹植物类型

芦竹植物类型

芦竹植物类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芦竹,又称为竹荪、竹叶青等,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它是一种属于禾本科植物的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在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有着广泛的分布。

芦竹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芦竹植物的类型。

我们来说说一下芦竹的分类。

按照植物学的分类方法,芦竹被归类为竹科植物,属于禾本科,是一类类似于草的植物。

在竹科植物中,芦竹则属于蔺属,其学名为Scirpus.在蔺属中,芦竹有着不同的种类和亚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芦竹的几种主要类型。

首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芦竹,就是广东芦竹。

这种芦竹叶片细长,叶色青翠,生长在石灰岩区或山区的沼泽地带,后又广泛引种到其他地区。

广东芦竹被广泛用作食材,并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药中之宝”。

除了广东芦竹外,还有一种叫做贯众芦竹的植物。

这种芦竹生长在水域的淤泥或湿润地带,有着细长的叶片和顶端的花穗,色彩深绿。

贯众芦竹在我国的江苏、河南、湖北等省份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被人们用来制作编织品等工艺品。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短芦竹的植物。

这种芦竹生长在海边或沼泽地带,高度只有一二尺,叶片粗壮而扁平,色彩较为黄绿。

短芦竹的茎坚硬耐磨,被用来制作工艺品和编织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芦竹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不同种类的芦竹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人们应该加大对芦竹的保护和研究,以充分利用这种珍贵的植物资源,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000字】第二篇示例:芦竹,是一种生长在水边或湖泊周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竹属的植物。

芦竹的茎干细长而坚硬,通常带有节,顶端长出羽状的叶子,根部发达,能在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茁壮。

芦竹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水生植物。

芦竹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竹荪高产栽培技术1、适时栽培竹荪属中温型真菌,菌丝体适宜生长温度为5℃一30℃,最适温度23一25℃;子实体适宜生长温度15一25℃,最适温度22一24℃;相对湿度为60%一70%。

一般在当地气温稳定在7一30℃以内时均可栽培;以春、秋两季栽培为好,尤以秋季栽培更好。

春季宜在3月下旬至4月底播种,秋季在9一10月底播种栽培。

2、选择优良苗种竹荪属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黄裙竹荪等;栽培较多的有短裙竹荪和长裙竹荪。

正常的竹荪菌丝体初期呈白色,成熟的菌种都有一定的色素。

长裙荪竹荪的菌丝体多为粉红色,间有紫色;短裙竹荪的菌丝体紫色较多,生长良好的竹荪菌丝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呈浅褐色。

凡气生菌丝消失、自溶产生黄水的老化菌种不能用于生产。

3、场地选择和整理场地要选在冬暖夏凉,潮湿遮荫,便于保暖、保湿、排水、避风的地方。

站先除去场地的石块、草根等杂物,然后做成宽1一1.2m、深30一40cm、长8一12m的中间高两边低的畦,以利排水。

在没有土层的地方,可移入5一8cm 厚的松土作基土(最好是沙壤土),然后在沟中撒石灰消毒和敌敌畏喷洒防虫灭蚁。

4、培养料的处理栽培竹荪的培养料配方有:①稻草、麦秸、玉米秆、木屑等(粉碎)为主料80%,细土18%,尿素0.4%,葡萄糖0.5%,多菌灵0.2%,含水量55%,pH5一6。

②棉籽壳76%,石膏粉1.5%,蔗渣1.5%,硫酸镁1%,麸皮20%,酸性腐殖土适量。

③甘蔗渣78%,百膏粉1.3%,麸皮20%,硫酸镁0.7%,酸性腐殖土适量。

④树根、树枝等65%,竹根、竹叶32.5%,酸性腐殖土适量,菌种2.5%。

⑤竹根、竹枝等97%,酸性土壤适量,菌种3%。

用竹和树木作培养料应劈成长15一20cm、厚1一2cm 片状,并使其干燥组织失去活力,培养料要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栽培竹荪。

处理方法:培养料混合浸透蒸煮1一2小时冷却即可。

5、播种在做好的畦上先撒些松软的腐叶,厚度约2cm。

竹荪

竹荪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竹荪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鬼笔科竹荪属中著名的食用菌,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菌盖钟形,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孢子椭圆形。

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

菌裙和菌柄作食用,是高级的素食材料。

自然繁殖的竹笙主要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优质的食用竹笙,其色泽浅黄、味香、肉厚、柔软、菌朵完整。

竹笙可以与肉共煮,成肉汤,味美。

对减肥、防癌、降血压等均具有明显疗效。

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的土特产。

学名:Phallus industiatus英文名:Netted Stinkhorn 、Bamboo fungus、Bamboo pith拉丁文:Dictyophora duplicata(或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别名: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僧竺蕈、竹菌等、雪裙仙子、。

类别:寄生类科名: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

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cm 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μ。

竹荪生产技术—竹荪生料栽培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竹荪生产技术—竹荪生料栽培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一、栽培季节任务五 平菇熟料栽培技术
各地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
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 28℃,便于菌丝正常生 长发育。
二是播种后2个月菌蕾发 育期气温不低于10℃. 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 体。
二、常用栽培任方务法五 平菇熟料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竹荪一般可采用:
纯菌种压块法
纯菌种直播法
生料栽培法
其中以生料栽培法最为普遍
三、培养料及任其务处五理平菇熟料栽培技术
(三)预处理
原料处理是生料栽培竹荪的一个关键环节。原料预处理要求做到:
①破碎:原料的切碎与破裂,主要是破坏其整体,促使植物活组织死亡,经切破的原料 容易被菌丝分解吸收。
②晒干:不论是竹类或是木类、野草和秸秆类均要经过干晒,因为新鲜的竹、木类,本 身含有生物碱,经过晒干的基质,其体内活组织被破坏而死亡,同时生物碱也得到挥发 消退,又有利于储藏。实践证明翻晒过的培养料,菌丝吃料早、生长快,这是一个不可 缺少的工序。
三、培养料及任其务处五理平菇熟料栽培技术
(四)栽培前处理
浇水时需要工人把没有浇到的竹屑尽量翻动一下, 使所有竹屑均被石灰水湿透。如为陈旧竹屑,2-3天 后用清水将竹屑清洗一次 。 清洗时需翻动竹屑,使 所有的竹屑均被水洗过。如为新鲜竹屑需在加石灰 水后一周再用清水清洗。通过水洗后pH值差不多为 7.0左右。
三、培养料及任其务处五理平菇熟料栽培技术
(四)栽培前处理
方法1(四川长宁的技术): 先将竹屑铺 开,中间留5-6个坑。准备约10吨水,用 汽油桶或类似大容器装水,将水泵至容 器中,根据容器容积按比例加石灰,初 次可略多10-20%。将石灰加至容器中, 待石灰基本溶解后 管理方便 工艺简单,不需设备,不需灭菌和粉碎。

竹荪品种介绍

竹荪品种介绍

竹荪品种介绍人工栽培的竹荪有短裙竹荪(Dictyophoraduplicata)、长裙竹荪(D.indusiata)。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工作者驯化栽培成功了两个新种,红托竹荪(D.rubrovolvata)和刺托竹荪(D.echino-volvata)。

黄裙竹荪有毒,不宜食用。

竹荪菇形如美女着裙,但并非无暇,其菇顶部有一块暗绿色而微臭的孢子液,因而又叫臭角菌;因其子实体未开伞时为蛋形,还叫蛇蛋菇;此外还有竹参、竹菌、竹姑娘、面纱菌、网纱菇、蘑菇女皇、虚无僧菌(日本)等俗名,这些名称均与竹荪发生的环境或形状有关。

在生物分类学上竹荪属于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该属有许多种类,已被描述的竹荪近10种。

长裙竹荪竹荪之名与竹类有关,由此带给人以误解,以为竹荪只能在竹林内生长。

其实不然,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竹林下的落叶层、盘根错节的庞大竹林地下根系,固然为竹荪的生长繁育创造了良好环境,但阔叶树混交林、热带经济作物中的橡胶林、芭蕉园、亚热带地区的草地乃至茅草屋顶上,也能成为竹荪的栖身之所。

竹荪如多数腐生真菌一样,只要条件合适,也能在腐熟的稻草、麦秸、玉米秆、甘蔗渣、棉子壳等农作物秸秆上生长。

野生竹荪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荪、福建、云南、贵州等省。

大多位于海拔200-3000米的温热亚高山区。

但在河南博爱的竹林中,海拔仅100-150米,也有大量长裙竹荪生长。

竹荪主要发生于腐殖质丰富而湿润的竹林,常见的竹类有楠竹、苦竹、慈竹、淡竹、刚竹、斑竹等,亚热带的阔叶树混交林、热带的橡胶林和香蕉园内也有竹荪,发生时间为每年的4-11月,但以6-9月为集中发生期。

竹荪一般在雨后2-3天内大量发生。

在l天当中,一般早上5-7时破球而出,9-10时菌裙开张度达最大,孢子成熟。

竹荪菇体洁白,香气浓郁,营养丰富。

是世界着名的珍贵食药用菌,有“菌中皇后”,“真菌之花”,“素菜之王”等美誉。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竹荪为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中著名的食用菌,又名竹笙、竹参。

但竹荪属中有些种是有毒的,其中较著名的可供食用的有3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

红托竹荪。

每年夏秋季节,产生于我国南方少数山区的竹林中。

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

对减肥、防癌、降血压等均具有明显疗效。

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土特产。

其中长裙竹荪产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短裙竹苏产于河南、黑龙江、江苏、浙江、云南、四川、广东等地,红托竹荪在云南较为多见。

目前这3个种的人工栽培均已成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品性生产。

形态特征长裙竹蹲子实体幼小时卵状球形,后伸长,高12-20厘米。

菌柄白色或成淡紫色,直径3-3.5厘米。

菌盖钟形,高、宽各3-5厘米,有显著网格,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

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10厘米以上,网眼多角形,宽5-10毫米。

柄白色,中空,基部粗2-3厘米,向上渐细,壁海绵状。

短裙竹荪子实体12-18厘米,具显著网格,内含绿褐色臭而黏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

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3-6厘米,网眼圆形,直径l-4毫米,有时部分呈膜状。

柄白色或污白色,中空,纺锤形至圆柱形,中部粗约3厘米,向上渐细,壁海绵状。

生长习性1.生长发育竹荪成熟后,墨绿色的孢子自溶流人酸性土壤中,萌发成白色、纤细的菌丝,在腐竹、竹根及竹叶的腐殖质生长,经过一段时期的生长,绒毛状菌丝分化形成线状菌索,并向基质表面蔓延,后在菌索末端分化成白色的瘤状突起,即为原基或称菌蕾。

菌蕾发育膨大露出地面,由粉白色渐转为粉红、紫红或红褐色。

形状也由圆形至椭圆形,再至顶端如桃尖状突出。

接着菌盖和菌柄突破包膜迅速生长,整个包膜留在菌柄基部形成菌托。

随之白色的菌裙放下,孢子成熟自溶下滴,不久整个子实体便开始萎缩。

竹荪从孢子至长成子实体,在自然界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

而其菌丝体是多年生的,能在地下越冬。

2.生活条件营养竹荪在自然界多见于竹林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5 20~22 20~22 25~32
二、生活条件
(二)水分和温度
不同生长阶段要求水分不同: 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60~65%; 子实体分化:培养料含水量 >80%; 破蕾:培养料含水量 >90%; 菌褶张开:培养料含水量94~95%;以便 菌裙最大度张开。
二、生活条件
(三)空气
为好气性真菌,整个生长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
(六)营养:竹荪是腐生真菌,自然发生主要 在竹林。
C源:以纤维素、木质素为主要C源。依靠 分解竹材而获得。
N源:腐殖质中蛋白质的分解物为主要氮源。 覆土:需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竹园土做覆土
材料,无覆土就不能形成菌蕾。
三、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竹荪属中温型菌类。一般安排在春、秋两季
播种,具体还应视品种和栽培场所而定。 春栽:3~5月,当年夏季长子实体;
概述 1、分类地位
鬼笔目、鬼笔科、鬼笔属。 在竹荪属中,目前已报道12个种。但可 食用、并目前已人工栽培的主要有4个种。 2、 栽培种 长裙竹荪 短裙竹荪 红托竹荪 棘托竹荪:栽培最多
3、生产概况
竹荪在自然界生长量很少,除中国和日本外,没有 吃竹荪的习惯。
我国产区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福 建、浙江等地,我国野生竹荪每年约采收100 kg左右, 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故市场价格很高。 我国目前栽培竹荪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是福建古田县、 湖南会同县、浙江云和县。
菌托:鞘状,有红色、紫色、红褐色等依品 种而异,与菌索相连,支撑整个子实 体,起保护作用。
一、形态特征
菌盖:钟形,宽和高为3~5 cm,上 有多角形的小孔格。
菌裙:位于菌盖下面,洁白多孔的网

状,在分类上很重要。例:依裙

长短可分为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
Hale Waihona Puke 体菌柄:白色、中空、纺缍形或圆锥形,
海绵状
菌托:鞘状,有红色、紫色、红褐色 等依品种而异,与菌索相连, 支撑整个子实体,起保护作用。
因此,竹荪又是一种可供药用的理想保健食品。
一、形态特征
菌丝体:白色、细长、分枝状丝状体 ;
菌蕾 (菌蛋或担子果):褐色或棕褐色,呈卵形。

菌盖:钟形,宽和高为3~5 cm,上有多角形

的小孔格。
子实体
菌裙:位于菌盖下面,洁白多孔的网状,在 分类上很重要。例:依裙长短可分为长 裙竹荪和短裙竹荪。
菌柄:白色、中空、纺缍形或圆锥形,海绵状
室外栽培 秋栽:8~10月,第二年初夏出菇; 短裙竹荪:3~4月和9~10月;
不同品种 长裙竹荪:4~5月和8~9月; 棘托竹荪:4~5月栽培,很少秋栽。
(二)栽培方法及培养料配方
1、方法:人工栽培竹荪一般可分为 纯菌种压块法 纯菌种直播法 生料栽培法
其中以生料栽培法最为普遍。
(二)栽培方法及培养料配方
2、菌蕾形成 :水分管理,保持RH 80~90%;
3、子实体生长发育
掌握湿度:保持RH >90%; 创造最佳温度:23~25℃; 加强通风换气:每天通1次,每
4、营 养价值
⑴ 氨基酸
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1/3, 而且赖氨酸含量特别高,占2~3%;氨基酸总量为粮 食和蔬菜所不及。
⑵ 维生素
富含B族维生素(VB6、VB1、VB2)及VK、VD、 VA、VE等。尤以VB2含量较高,达5.36mg,这是我国 人体内普遍缺乏的一种重要维生素。
2、常用配方
原料: ①不限于竹类; ②各种杂木的根、茎、叶、枝; ③竹木加工厂的下脚料; ④农作物秸秆(如黄豆秆、玉米秆、麦秆、稻草、
甘蔗叶等)都可作为竹荪栽培原料; ⑤各种野草如类芦、斑茅、芦苇、芒棋等也是竹
荪生长的良好材料。
2、常用配方
1、竹碎30%、木片40%、木屑30%; 2、竹碎(或木片)60%、芦苇30%、木屑10%; 3、竹片70%、木屑20%、竹叶10%; 4、芦苇60%、木屑20%、竹片20%; 5、蔗叶80%、竹叶10%、木屑10%;
(四)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光。在室内光照下,菌丝生长将
受到抑制,容易老化。30 cm深的土壤内菌丝能 旺盛生长。
菌蕾原基形成:不需光。
子实体发育:一定散射光,100~300 lux光照能促
进子实体形成。
二、生活条件
(五)pH:喜微酸环境。 培养料pH以5.0~6.0为宜; 生长土壤pH应以6.0以下。
4、药用价值
(1) 竹荪含多糖体 ①免疫强身作用;②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固有的
抵抗力;③具有防癌抗癌作用;④抑制消化道溃疡。 (2) 竹荪有防腐作用
用它烧肉做菜,放几天也不会馊坏。 (3)长期服用竹荪可以减少胆固醇、降低血压、减 肥之功效,同时对细菌性肠类以及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4)近来报道还对艾滋病也有疗效。
2、常用配方
6、甘蔗渣50%、豆秆40%、竹叶10%; 7、玉米秆70%、木屑20%、竹叶10%; 8、杂木片60%、技叶30%、芦苇10%; 9、芦苇80%、杂木片15%、豆秆4.5%、复合
肥0.5%; 10、芦苇65%、杂木片20%、豆秆15%、复合
肥0.2%。
(三)选场与整地
1、选场 应选择阴凉、通风、湿度较大,土壤偏酸性, 结构疏松、腐殖质多的地为宜。 (温、湿、气、土、pH)
长裙竹荪
二、生活条件
(一)温度:竹荪是中温型菌类。 不同竹荪对温度要求不同(不同生长期)
品种
菌丝生长阶段 范围 最适
子实体生长阶段 范围 最适
长裙竹荪 短裙竹荪 红托竹荪 棘托竹荪
5~30 5~28 5~29 13~35
22~24 21~23 21~23 30~32
17~30 15~26 16~26 20~30
(四)培养料的预处理
培养料(木片、竹片、竹叶、芦苇等) → 1~2% 石 灰 水 浸 泡 2~3d→ 捞 起 清 水 冲 洗 到 pH<7.0。
(五)铺料播种
播种方法有多种: 1、三层料夹两层菌种 2、两层料夹一层菌种
(六)管理
1、菌丝生长期
保温:盖好草和薄膜,保持温度 在20~23℃;
适当通气
(三)选场与整地
1、选场 2、整地 ⑴清除杂草,开沟排水,挖深10 cm晒白; ⑵整畦,宽1 m、畦高20~25 cm、沟宽50 cm,中间高、 两边低、呈弧形;
⑶喷射25%溴氰菊酯1000~2000倍液,以防白蚁等害 虫。(或0.5%敌敌畏或石灰水喷洒床内外消毒) ⑷设遮荫棚,使光照达“四阳六阴”,有梅花点的散 射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