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中国文学在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就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

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虽然以“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相标榜,但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

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这种新旧杂糅的状态,但新文学最初的创作尝试,仍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小脚放大”的蜕变过程。

这期间,所谓中国特色在创作中的最初表现,是从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带出来的鲜明胎记。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受外来影响渐多,取法于外渐成一时风气,但新文学并未就此泯灭中国特色。

只要祛除阐释的遮蔽,就不难看出,在这些新式的外衣下,各体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中国文学的特质。

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笔者曾把鲁迅的小说分为以下几类: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痰,悲天惘人,而以写实笔法出之的《祝福》等;直接继承清代讽刺小说的传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冷嘲热讽”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受“诗骚传统”和古代散文影响,如“诗化”“散文化”的《故乡》和《伤逝》等;化用笔记文体,而以“油滑”之笔出之的《故事新编》等。

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因为有“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左翼作家的实践,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逐渐在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身特色。

到四十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成了这期间及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文学追求中国特色的主要方向。

李季等人的长篇叙事诗创作、赵树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

他们的作品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这期间的文学锻造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

同样缘起于根据地、解放区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长足发展的“革命历史演义”和“新英雄传奇”创作,是中国特色创作追求的又一重要成果。

基层公共卫生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基层公共卫生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基层公共卫生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1、(单选题,0.9 分)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最少为A、1次B、4次C、3次D、2次E、5次答案:A2、(单选题,0.9 分)【单选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稳定的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B、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C、自知力基本恢复D、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答案:A3、(单选题,0.9 分)按照免疫程序儿童入托前应完成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接种至少几针次()A、4针次B、1针次C、6针次D、3针次E、2针次答案:E4、(单选题,0.9 分)【单选题】某年冬天,某村民组织亲友在家聚餐,用煤炉取暖。

8人食用了虾、牛肉、土豆等食物,共饮用1瓶散装白酒,2小时后4人出现昏迷、口唇黏膜呈樱桃红色。

最能的原因是A、毒素中毒B、细菌感染C、酒精中毒D、一氧化碳中毒E、土豆中毒答案:D5、(单选题,0.9 分)对于否定自己有精神病的患者,其自知力应评定为( )A、自知力较完全B、自知力不完全C、自知力较不完全D、自知力缺失E、自知力完全答案:D6、(单选题,0.9 分)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办理()。

A、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C、卫生许可证D、餐饮服务许可证答案:B7、(单选题,0.9 分)【单选题】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关节痛、视力不清,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药物引起A、利福平B、乙胺丁醇C、异烟肼D、吡嗪酰胺答案:B8、(单选题,0.9 分)以下不是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是A、传变迅速B、易趋康复C、发病容易D、脏气清灵E、病势缠绵答案:E9、(单选题,0.9 分)精神病患者危险评估,错误的是A、3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务,能被劝说B、以上都不是C、0级:无符合1~5级行为D、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务和人E、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务,能被劝说答案:A10、(单选题,0.9 分)有关母乳喂养,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母乳营养丰富,比例适当,易于吸收消化B、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添加辅食C、母乳中含增进婴儿免疫能力的多种物质D、可以随时喂哺,不需加温消毒E、有利于促进母子间感情的联结答案:B11、(单选题,0.9 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统一进行编码,编码制为()A、15位B、21位C、19位D、9位E、17位答案:E12、(单选题,0.9 分)下列在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描述,错误的是()A、《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有动态记录的居民健康档案是指建档后,有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B、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比2009年增加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C、2011年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是城乡居民人均25元D、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E、2011年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1项答案:A13、(单选题,0.9 分)下列关于精神分裂的发病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5-HT与DA系统的交互作用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和治疗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B、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PCP)可导致精神分裂样症状C、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分裂症阳性症状有关D、抗精神病药可以减低中枢谷氨酸功能E、5-HT功能亢进可能与分裂症阴性症状有关答案:D14、(单选题,0.9 分)第一颗乳牙萌出的时间()A、出生三个月B、出生6个月C、出生一个月D、出生两个月E、出生一年后答案:B15、(单选题,0.9 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的服务对象是()A、育龄期妇女B、所有就诊的孕产妇C、辖区内孕产妇D、辖区内户籍孕产妇E、辖区内常住孕产妇答案:E16、(单选题,0.9 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工作指标是()A、老年健康管理率B、老年人复查率C、老年居民空巢率D、健康体检率E、老年居民死亡率答案:A17、(单选题,0.9 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关于婴幼儿健康管理中的血常规检测要求是()A、6、12、18、24、30、36月龄时,共6次B、6、12、24、36月龄时,共4次C、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D、没有固定要求,根据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测E、6-8、18、30月龄时,共3次答案:E18、(单选题,0.9 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A、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B、重大中毒事件C、重大传染病疫情D、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E、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答案:E19、(单选题,0.9 分)小儿缺铁病因最主要的是()A、慢性失血B、慢性疾病C、铁供给不足D、需要增加E、吸收障碍答案:C20、(单选题,5.9 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规定的服务对象不包括( )A、婴儿B、新生儿C、幼儿D、胎儿E、学龄前儿童答案:D21、(单选题,0.9 分)下列关于精神分裂的发病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分裂症阳性症状有关B、抗精神病药可以减低中枢谷氨酸功能C、5-HT功能亢进可能与分裂症阴性症状有关D、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PCP)可导致精神分裂样症状E、5-HT与DA系统的交互作用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和治疗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答案:B22、(单选题,0.9 分)下列哪项不属于疾病暴发的特点()A、病人相对较多B、单位或地区分布分散C、病人的菌型一致D、时间较短E、症状相似答案:B23、(单选题,0.9 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建议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糖的时间是()A、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B、每季度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C、不定期测量空腹血糖D、根据症状轻重测量空腹血糖E、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答案:A24、(单选题,0.9 分)对于有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的患者,危险性评估为A、二级B、三级C、五级D、一级E、四级答案:D25、(单选题,0.9 分)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冷链设备()A、冷餐车B、冰箱C、冰包D、救护车E、冰柜答案:D26、(单选题,0.9 分)【单选题】危险性评估共分为多少级A、4级B、3级C、6级D、5级答案:C27、(单选题,0.9 分)卫生监督协管员开展从业单位协管巡查活动中,至少应()人以上。

高中模拟试题现代文阅读练习二含参考答案

高中模拟试题现代文阅读练习二含参考答案

春蚕记苏沧桑(1)黄昏,我进入一片桑林,像进入自己的名字。

父亲为我取名源自“沧海桑田”,儿时所有的人唤我“桑桑——桑桑”。

东方古国不用金戈铁马慑服远方,用最柔美的力量,一枚绿茶化为无华杯水,一片柔桑化为如水丝帛,不具统治性,却摄人心魂。

我和我的影子,连同一片桑林,倒映在桑田与桑田之间的一大片水域中。

多么普通、多么安静的一棵树啊,在时光里静静站了五千多年,时光选中它成为“东方自然神木”,选中曾日夜噬咬它的虫为“蚕”,让它们相互成就,在人类文明进程里,璀璨如火石,如光,如电。

(2)这是农历四月初十湖州新市镇勇兴村秀才桥的黄昏,我随沈桂章夫妇,踩着被雨水泡软的泥路,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穿过一片片桑树林,像三条船淌过一浪一浪的碧波。

我的耳畔响起《诗经·桑中》,响起汉乐府《陌上桑》,响起南北朝的《采桑度》,我看见康熙久久伫立在《采桑图》前,画中的年轻男子爬在桑树上往树下扔着桑葚,树下一位男子撩起衣襟仰头去接,一位红衣孩童蹲在地上捡掉落的桑葚,康熙仿佛听到了桑田中采桑男女的欢声笑语,题笔道:桑田雨足叶蕃滋,恰是春蚕大起时。

负筥携筐纷笑语,戴篤飞上最高枝。

(3)在黄昏的桑田里,没有戴篱鸟,也没有踩着桑梯爬上桑树如鸟儿般歌唱的采桑女们。

空中一匹骏马形状的晚霞飞驰在桑林之上,雨后粘成一团的湿气,被一声声锐利的“咔咔”声啄破。

骏马,沈桂章看不见,如果有戴鵀鸟飞过,沈桂章也看不见。

他抬着头,“咔咔”地剪着桑枝,眼睛看向虚无。

花甲之年的脸藏在一顶灰布帽下,很瘦,身上是一件印着一行小字的蓝布工作服,脚上是一双军绿色的旧解放鞋,①整个人显得有点旧。

他的头循着声音转向我们,白亮的目光无着无落。

几年前,他的白内障手术失败,几近失明。

干杂活农活,采桑养蚕,倒是一点都不妨碍,如他所说,手感在的。

这一片桑林,喂养着家里三张半蚕种、十万条蚕,桑叶一采究,就要赶在天黑前将桑枝剪完,否则,枝条就老了,不好剪了。

(4)邵云凤剪一枝桑枝最多只需一秒。

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共 2 页,第 2 页共 2 页,第2 页共 2 页,第2 页共 2 页,第 2 页 2.在图示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已知泵的流量min /10L q =,液压缸有效作用面积2211002cm A A ==,工作负载N F L 20000=,溢流阀调整压力MP p Y 4.2=,通过节流阀的流量p A C q d ∆=ρ2T ,式中62.0=d C ,2/900m kg =ρ,试求:1)当节流阀开口面积2T 01.0cm A =时,活塞的运动速度和液压泵的工作压力;2)当节流阀开口面积2T 05.0cm A =时,活塞的运动速度和液压泵的工作压力。

五、分析设计题某实验室实验台上现有定量叶片泵、先导型溢流阀、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液压缸、顺序阀、油管和压力表等若干液压元辅件,试任选其中元辅件设计一种双缸顺序动作回路,要求实现缸1夹紧——缸2进给——缸1退回——缸2松开,绘出实验回路原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B )课程名称: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时间: 年月日 (第周星期 )一、判断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评分标准:每小题正确2分,错误0分。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A,2B,3B,4C,5D,6C,7A ,8B,9C,10C,11C,12C,13A,14A,15A评分标准:每小题正确1分,错误0分。

三、问答题1.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总分5分层流或紊流的压力损失△P=λ(L/D)ρV2/2,但系数λ不同。

(2分)层流状态时,沿程压力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1.5分)紊流时,沿程压力损失与流速的1.75 ~ 2 次方成正比。

(1.5分)2.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总分5分(1)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中不含黏度参数,流量受温度的影响小(3分)(2)薄壁小孔的流量特性好(薄壁小孔节流指数m = 0.5,而细长小孔m =1)(1.5分)(3)薄壁小孔不容易堵塞,可以获得最小开度,故可以获得比细长小孔更小的稳定流量。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养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项挑选1.【答案】C。

解析:面对学生小虎浮现的咨询题?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举行思想道德教育,而别应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师的角降,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故选C。

2.【答案】C。

解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进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前提。

故选C。

3.【答案】B。

解析:素养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全面进展的教育,因此B 选项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选B o4.【答案】C o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全面进展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

故选Co5.【答案】D o解析:我国《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进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养,促进XXX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照宪法,制定本法。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o6.【答案】A o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同意教育的权利,是宪法给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同意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制造必要机遇和物质条件。

7.【答案】A o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廉洁从教,别能够权谋私,同意学生及家长的“贿赂”,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但作为与学生举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学生自个儿制作或购买的表达心意的小礼物.能够适当同意。

8.【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有权利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所以学校剥夺了陈某在职学习、参加进修的权利。

9.【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别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宅、照片、图像以及也许判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10.【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别得因离异而别履行教育子女人义务。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材料一: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萌芽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

开元六年,玄宗下诏改东都洛阳“乾元殿”之名为“丽正殿”(又名丽正修书院、丽正书院)。

开元十三年,再下诏改“丽正殿”为“集贤殿”(又名集贤殿书院、集贤书院)。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不仅书籍的质量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

这就为民间或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

在官方丽正书院、集贤书院首先以书院为“修书之地”“藏书之所”命名的诱发下,“书院”之名便在民间更广泛地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

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

岳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

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

随着晏殊和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

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明确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

”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天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宋代书院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和五代时明显扩大,海南、香港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区,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书院,仅占全国书院总数的2.7%,文化重心明显南移,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

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

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

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

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

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

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

民法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

HSE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HSE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HSE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A、安全管理B、三违查处C、安全绩效考核D、隐患排查治理正确答案:D2、两人搬运受伤者时,前边的人用一侧的手抱起受害者的双腿而不是分别用两手抱两腿是为了( )。

A、便于快速行走B、省力C、用另一只手开门或移开障碍物D、防止伤者进一步受伤正确答案:C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法定职业病共有( )类(B)种。

A、9,130B、9,115C、10,132D、10,130正确答案:C4、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以下情形,除( )外,可视同工伤。

A、患职业病的B、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D、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正确答案:A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必须具备( )装置,其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规定。

A、工作接地B、保护接地C、保护接零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

A、隔离墙B、泄险区C、消防设施D、安全区正确答案:B7、劳动者离岗前( )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A、120B、180C、150D、90正确答案:D8、置换易燃易爆介质常用的气体是( )A、氢气B、氦气C、氮气D、空气正确答案:C9、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 )为环境日。

A、6月5日B、5月31日C、3月18日D、4月22日正确答案:A10、“三减”活动是指( )。

A、减盐、减重、减糖B、减盐、减油、减糖C、减重、减脂、减食D、减重、减脂、减糖正确答案:B1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需求的交叉弹性--指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在生产一种商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准租金--是指在短期内供给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短期内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表示的GDP,它既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又反映价格的变动挤出效应--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导致利率上升以致私人投资被挤出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5:A B C C A;6--10:B C C D D;11--5:D B D C B16--20:A D B B C;21--25:B D C A B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5:√ x √ x √;6--10:√ x x x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条凸向原点的线。

2. 答: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是指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自己却未给他人进行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主要对策:第一,法律上的限制,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令、规则来限制与调节厂商的生产。

第二,税收政策。

第三,限产或价格管制的政策。

另外,还可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规定财产权的办法来消除外部影响。

3. 答: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整个社会有大量的工人失业,工厂开工不足。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所以可假设产量是由总需求来决定。

4. 答:(1)当IS曲线水平,即在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零(2)当IS曲线垂直,即在古典区域,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1。

(3)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4)在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五、计算题:(24分)1. 解:(1)由Qd=Qs,得20-2P=5+3P P=3 Q=20-2×3=14(2)Ed=3/7 ;Es=9/142. 解:(1)由MR=MC,得Q=20,L=790(2)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必须停产P=5(3)P=0.3Q2-4Q+15,P大于等于53. 解:(1)LM方程Y=500+25 r IS方程Y=950-50 r 均衡收入y=650 利率r=6 投资I=8(2)新的IS方程Y=1100-50 r 均衡收入y=700 利率r=8 投资I=60(3)因为存在挤出效应。

六、案例分析(10分)1. 请说明"OPEC"没有取得应有成功的根本原因。

答:卡特尔是一种不稳定的组织。

首先提高石油产量的国家会从中获得利益,导致了OPEC解体。

2、A、B的最优策略是出剪刀、锤子、布的可能性各占1/3。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 3求量的变动。

隐成本--指企业本身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租金--有些资源(某些人的某方面才能)就跟土地一样,其供给是自然固定的。

这种供给同样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租金。

实际GDP--实际GDP是采用某一基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的是产量的变动投机需求--是指人们为了能够抓住市场上可能出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1. A2. A3. B4. C5. C6. A7. B8.C9. C10. D 11. D 12. D 13. B 14. D 15. C 16. D17. B18 D 19. A 20. B 21. B 22. C 23. B 24. D25. C三、判断题1. √2. √3. √4. x5. x6. x7. x8. √9. x 10. x四、简答题1. 答: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等。

2. 答:完全竞争意味着:①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生产者和购买者;②生产者的产4品是同质的;③购买者和生产者掌握完全的信息;④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3. 答: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整个社会有大量的工人失业,工厂开工不足。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所以可假设产量是由总需求来决定。

4.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即物价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波动。

2)充分就业,即每一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3)经济增长,指在一个国家内,商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五、计算题:1. 解:(1)由Q=a-bP,得Dq/Dp=-b,于是Ed=-Dq/DpP/Q=-(-b)P/Q=Bp/A-Bp当P=P1时,Q1=A-BP1,于是Ed(p1)=bP1/a-bP1(2)当a=3,b=1.5,和Ed=1.5时,有Ed=bP1/a-bP1=1.5P/3-1.5P=1.5解得P=1.2此时市场需求为Q=a-bP=3-1.5×1.2=1.22. (1)TR=Q×P=Q×(6750-Q)/50=135Q-Q2/50MR=135-Q/25 ;MC=0.05Q由MR=MC,得:35- Q/25 =0.05Q Q=1500 P=(6750 -Q)/50=(6750 -1500)/50=105 (2)TR=Q×P=1500×105=157500 TC=12000+0.025Q2=12000+0.025×15002=63750 TL=TR-TC=157 500-63750=934503. 解:(1)IS方程Y=5100-125 r,LM方程Y=2000+250 r(2)均衡收入Y=4066.7 均衡利率r=8.27六、案例分析答:在粮食丰收的年份,粮食的供给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右移,会导致对粮食供给量的增加,且粮食价格更大幅地下降,但由于粮食是一种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所以需求量并未增加太多,最后导致粮农的收入下降。

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CDBCA 6~10:ABDCC 11~15:CBAAC 16~20:ADCCB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5:×××√× 6~10:√×√√×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消费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 机会成本:当把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获得一定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的收入就是所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

4. 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5.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1)①(1分),(1分)②递减时,产出范围为16≤Q≤18。

(3分)③由于,所以L=0时MPL 最大。

(2分)(2)(3分).2. (1) 乘数a =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 200/80 = 2.5(4分)(2) 根据公式a = 1/(1一c),已知a = 2.5,因此,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 = 0.6(4分)(3) 因为MPC十MPS = 1,所以MPS = 0.4。

(2分)五、问答题(共30分)1.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10分)答:(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5分)(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7 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5分)2. 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超额利润都为零。

因而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就无法继续经营。

这句话对吗?(6分)答:前半句话是对的,后半部分是错的。

(2分)价格下降时,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使该行业的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价格会上升到原来的水平。

这样留下来的企业又达到新的均衡。

因而说这些厂商无法继续经营是错误的。

(4分)3. 什么是"节约的悖论"?(6分)答:根据消费与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得出这样一个与传统的道德相矛盾的推论:按照传统的道德观,增加储蓄是好的,减少储蓄是恶的。

但按国民收入理论中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不好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

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的悖论"。

(6分)4. 什么是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8分)答:(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分)(2)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

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