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6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6届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2016届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镇江中学三校联考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研究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C.雨点以5m/s的速度落到地面,这个速度是平均速度D.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加速度方向可能不变2.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F B.mg C.D.3.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A.B.C.D.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C.B对墙的压力增大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5.如图所示,物体A、B、C质量分别为m、2m、3m,A与天花板间,B与C之间用轻弹簧连接,当系统平衡后,突然将AB间绳烧断,在绳断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A.g,g,g B.﹣5g,2.5g,0 C.﹣5g,2g,0 D.﹣g,2.5g,3g6.如图,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A.B.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D.小车做曲线运动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B.当m一定时,θ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D.当θ一定时,M越小,可悬挂重物C的质量m越大9.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够长的弹簧,则当木块接触弹簧后()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仍可增大C.当F等于弹簧弹力时,木块加速度最大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零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m,开始时,各物块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F2,M1>M2,则v1>v2B.若F1=F2,M1<M2,则v1<v2C.若 F1>F2,M1=M2,则v1>v2D.若F1<F2,M1=M2,则v1>v2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空2分,计16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1.(1)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1需要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用两个弹簧秤(量程均为5N)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长到O点.关于这一实验过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时,两细绳方向必须垂直B.将结点拉到位置O时,拉力F1、F2要适当大些C.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秤应平行于木板D.可以通过操作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然后再用其中一个弹簧秤来测量出它们的合力,与用图示法求出的合力进行比较(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①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和 N.②在如图3所示的方格纸上按图示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12.如图1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操作中必须满足.实验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图2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2)如图3抬高长木板的左端,使小车从靠近光电门乙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和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木板倾角,测得多组数据,得到的F﹣的图线如图4所示.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的距离L=0.80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1=0.34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则图线的斜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测得的图线斜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与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试问:(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45m,那么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14.如图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的下滑情况,在竿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竿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质量为50kg的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s末滑到竿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滑竿的长度.15.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4m/s顺时针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质量m=2kg 的小物品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品可看成质点),平台上的人通过一根轻绳用恒力F=20N拉小物品,经过一段时间物品被拉到离地高为H=1.8m的平台上,如图所示.已知物品与传送带这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①物品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是多少?②若在物品与传送带达到同速瞬间撤去恒力F,求特品还需多少时间离开皮带?16.如图所示,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4.0m抵达B点时,速度为8m/s.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块质量m=1kg.g取10m/s2,sin37°=0.6,cos37°=0.8.(1)木块所受的外力F多大?(2)若在木块到达B点时撤去外力F,求木块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S;(3)为使小木块再次通过B点的速率为m/s,求恒力F连续作用的最长时间t.17.如图1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试求:(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2)若在木板(足够长)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请在图2中画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写出分析过程)2016年江苏省镇江中学三校联考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研究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C.雨点以5m/s的速度落到地面,这个速度是平均速度D.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加速度方向可能不变【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叫做路程,从起始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位移;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来说是否可以忽略;经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对应的速度是瞬时速度,一段位移或者一段时间间隔对应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根据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进行判断.【解答】解:A、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叫做路程,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从起始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位移,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A错误;B、研究飞船的飞行姿态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来说,不可忽略,因此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B错误;C、经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对应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因此雨点以5m/s的速度落到地面,是对应某一位置,因此这个速度是瞬时速度,C错误;D、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先减为0,再反向加速,这个过程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但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都没有变,因此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路程和位移的区别、质点、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平时注意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并能理解其本质的区别.2.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F B.mg C.D.【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整体受向下的重力、向右的拉力的作用,二力的合力为F合=;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应与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D【点评】本题应首先明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与其他沿接触面的外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A.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先判断下面的细线的方向;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方向.【解答】解: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对其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细线拉力向右上方,故A图错误;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斜面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上面细线的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拉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故C、D图均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先通过对b球受力分析后判断出下面细线的拉力方向,再对两球整体受力分析,判断上面细线的拉力方向.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C.B对墙的压力增大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正确的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小球静止即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小球所受合力为0,现将A向右移动少许,改变了A对小球B支持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衡判断小球所受各力的大小变化.【解答】解:A、B、C、小球B受重力、A的支持力F1和墙壁的压力F2.如下图所示:将重力G分解为G1和G2,则根据平衡可知,F1=G1=,F2=G2=Gtanθ当A向右移动少许,根据题意可知,A对小球B的作用力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将减小,根据力图分析可知:θ减小,cosθ增大,tanθ减小即墙壁对小球B的作用力将减小,A对小球B的支持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B 对墙壁的压力将减小,球B对A的压力亦减小.再对A进行受力分析知:由于A的平衡,所以A受地面摩擦力f=F B sinθ,根据题意知,B对A的压力F B减小且F 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减小,故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减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所受A的摩擦力减小.故AB正确,C错误;D、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则在竖直方向上整体受到重力与支持力的作用,N=G A+G B,将保持不变,所以A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能根据物体平衡确定各力的大小及大小变化关系,适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各力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物体A、B、C质量分别为m、2m、3m,A与天花板间,B与C之间用轻弹簧连接,当系统平衡后,突然将AB间绳烧断,在绳断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A.g,g,g B.﹣5g,2.5g,0 C.﹣5g,2g,0 D.﹣g,2.5g,3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先根据平衡条件求出AB间绳烧断前两弹簧的拉力大小和AB间绳的拉力大小,AB 间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瞬间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解答】解:AB间绳烧断前,由平衡条件得知,下面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1=m C g=3mg,上面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2=(m A+m B+m C)g=6mg,AB间绳的拉力大小为T=(m B+m C)g=5mg.AB间绳烧断前,两根弹簧的弹力都没有变化,则对A:此瞬间A所受的合力大小与原来绳子的拉力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方向向上,则﹣5mg=ma A,得a A=﹣5g.对B:此瞬间B所受的合力大小与原来绳子的拉力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方向向下,则5mg=2ma B,得a B=2.5g.对C:由于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则C的受力情况没有变化,所以a C=0.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AB间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根据平衡条件的推论,得到此瞬间A、B所受的合力与原来的绳子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如图,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A .B .C .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位移及下降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即可求的;【解答】解:D 、在下滑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mgsin θ﹣μmgcos θ=maa=gsin θ﹣μgcos θ,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故D 错误;C 、下滑过程中速度大小关系为v=v 0+at=v 0+(gsin θ﹣μgcos θ)t ,速度与时间之间是线性关系,所以速度图线是一条直线.故C 错误;A 、B 、物体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故下滑的位移为s=)t 2,位移﹣时间关系的图象是向右弯曲的线.故B 正确;同理,下降的高度为h=ssin θ,也是向右弯曲的线.故A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学公式,关键是把s 、h 、v 与时间的表达式表示出来即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D.小车做曲线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小车的运动性质.由图直接读出小车速度的最大值.根据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估算小车的最大位移.小车做直线运动.【解答】解:A、由图看出,图象的斜率不断变化,小车的加速度不断变化,所以小车先做变加速运动,后做变减速运动.故A正确.B、由图读出,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故B正确.C、图中每一小格为“面积”为0.1,面积超过方格一半算一个,不足半格舍去,总共有86格,所以总“面积”为8.6m,小车的最大位移是为8.6m.故C错误.D、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根据斜率分析加速度的变化并不难,难点在于对图线“面积”的估算,采用“四舍五入”近似的方法计算.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B.当m一定时,θ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D.当θ一定时,M越小,可悬挂重物C的质量m越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将C的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轻杆受力;再隔离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和弹力.【解答】解:A、将C的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故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故A正确;B、对ABC整体分析可知,对地压力为:F N=(2M+m)g;与θ无关;故B错误;C、对A分析,受重力、杆的推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F1cosθ=,与M无关,故C错误;D、只要动摩擦因素足够大,即可满足F1cosθ≤μF1sinθ,不管M多大,M都不会滑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选项D涉及摩擦自锁现象,不难.9.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够长的弹簧,则当木块接触弹簧后()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仍可增大C.当F等于弹簧弹力时,木块加速度最大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木块所受的合力判断加速度的变化,结合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速度的变化.【解答】解:木块与弹簧接触后,开始推力F大于弹簧的弹力,加速度方向向右,木块做加速运动,弹力增大,加速度减小,当F等于弹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然后弹力大于F,加速度方向向左,木块做减速运动,弹簧压缩最大时,速度为零.故B正确,A、C、D 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木块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木块做减速运动.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m,开始时,各物块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F2,M1>M2,则v1>v2B.若F1=F2,M1<M2,则v1<v2C.若 F1>F2,M1=M2,则v1>v2D.若F1<F2,M1=M2,则v1>v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本题中涉及到两个物体,所以就要考虑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但题中研究的是两物体的相对滑动,所以应该用隔离法.板和物体都做匀变速运动,牛顿定律加运动学公式和动能定理都能用,但题中“当物体与板分离时”隐含着在相等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比板的位移多一个板长,也就是隐含着时间因素,所以不方便用动能定理解了,就要用牛顿定律加运动公式解.【解答】解:A、B、首先看F1=F2时情况:由题很容易得到两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相等的,因此两物块的加速度相同,我们设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对于M1、M2,滑动摩擦力即为它们的合力,设M1的加速度大小为a1,M2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1=,,其中m为物块的质量.设板的长度为L,它们向右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物块与M1的相对位移:物块与M2的相对位移:若M1>M2,a1<a2,所以得:t1<t2,M1的速度为v1=a1t1,M2的速度为v2=a2t2则v1<v2,故A 错误;若M1<M2,a1>a2,所以得:t1>t2,M1的速度为v1=a1t1,M2的速度为v2=a2t2,则v1>v2,故B错误;C、D、若F1>F2、M1=M2,根据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则M1上的物块的加速度大于M2上的物块的加速度,即a a>a b,由于M1=M2,所以M1、M2加速度相同,设M1、M2加速度为a.它们向右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物块与M1的相对位移:物块与M2的相对位移:L=由于a a>a b,所以得:t1<t2,则v1<v2,故C错误;若F1<F2、M1=M2,a a<a b,则v1>v2,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去比较一个物理量两种情况下的大小关系,我们应该通过物理规律先把这个物理量表示出来.同时要把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应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空2分,计16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1.(1)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1需要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用两个弹簧秤(量程均为5N)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长到O点.关于这一实验过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C .A.实验时,两细绳方向必须垂直B.将结点拉到位置O时,拉力F1、F2要适当大些C.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秤应平行于木板D.可以通过操作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然后再用其中一个弹簧秤来测量出它们的合力,与用图示法求出的合力进行比较(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①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2.50 N和 4.00 N.②在如图3所示的方格纸上按图示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1)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而细线的作用是画出力的方向,弹簧秤能测出力的大小.因此细线的长度没有限制,弹簧秤的示数也没有要求,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但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在确定力的方向时,应该使描绘的点之间的距离稍微大些这样可以减小误差;(2)①先得出弹簧秤的最小分度,再由指针的位置读出拉力的示数;②画力的图示应注意先选择合适的标度,再由标度表示出力的大小,由细线的方向得出力的方向;根据作图的方法作图即可.【解答】解:A、实验时,两细绳方向不需要垂直,故A错误;B、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拉力F1、F2要适当大些.故B正确.C、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于木板.故C正确.。

2016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cm ,在4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40 m/NB .40 N/mC .200 m/ND .200 N/m【考点】2S :胡克定律.【专题】32:定量思想;4E :模型法;523: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由题确定出弹簧的弹力和伸长的长度,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解答】解: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 =2cm =0.02m ,弹簧的弹力为 F =4N ,根据胡克定律F =kx 得:k 200N/m 。

故ABC 错误,D 正确。

=F x =40.02=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胡克定律的基本应用,关键要知道公式F =kx 中,x 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该题还应特别注意单位.2.(3分)有A 、B 两小球,B 的质量为A 的两倍。

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图中①为A 的运动轨迹,则B 的运动轨迹是( )A .①B .②C .③D .④【考点】44:抛体运动.【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8:平抛运动专题.【分析】明确抛体运动的轨迹取决于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明确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即可分析小球B 的运动轨迹。

【解答】解:两球初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同时因抛出后两物体均只受重力,故加速度相同,因此二者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故B 的运动轨迹也是①;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抛体运动的掌握,要注意明确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空中加速度是相同的,而影响物体运动的关键因素在于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3.(3分)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考点】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AC:电势.【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A、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判定电场强度的强弱;B、依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即可判定;C、根据电场线总与等势线垂直,即可确定;D、在同一等势线上,电场力做功为零.【解答】解:A、依据电场线越疏,电场强度越弱,而电场线越密的,则电场强度越强,由图可知,则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故A错误;B、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可知,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高,故B错误;C、因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且电场线总垂直于等势面,因此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故C正确;D、因A、B在同一等势面上,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相同,均为零,故D错误;故选:C。

江苏省无锡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小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A.F 1 B . F 2 C. F 3 D.F 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小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说明合外力方向沿虚线斜向上,小鸟受两个力的作用,空气的作用力和重力,如下图所示: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2. 如图所示,A ,B ,C ,D 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梭长都为a 。

现在A 、B 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个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D 两点的场强相同B.C 点的场强大小为2k q aC.C 、D 两点电势相等D.将一正电荷从C 点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 【答案】D 【解析】C 、D 两点电势相等,故将一正电荷从C 点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 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

考点:点电荷的电场、场强的叠加。

3. 一正弦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2sin 100t A πB.该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C.该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D.若该交流电流通过R=10Ω的电阻,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20W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2A ,电流的周期为0.04s ;交流电的角速度πππω5004.022===T ,所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A t i π50sin 2=,A 错误;交流电的频率为Z H T f 251==,B 错误;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A A I 222==,C 错误;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A 2,所以电阻消耗的功率:()W W R I P 2010222=⨯==,D 正确;故选D 。

考点: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

2016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6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 10 、11 题)和选做题(第 12 题)两部分,共计 42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 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 分)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 R 随温度 t 的变化关系.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 的阻值约 10 Ω,R 随 t 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 实验时闭合 S,先将开关 K 与 1 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 t1,t2,…和电流表的相 应示数 I1,I2,….然后将开关 K 与 2 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再次为 I1,I2,…,分别记 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 R1,R2,….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9 题,共 9 题)、非选择题(第 10 题~第 15 题,共 6 题)两部分.本 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 位置.
解得 L nl ,代入数据得 L=1.178×10–2 m d
C.[选修 3-5](12 分) (1)贝克勒尔在 120 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
▲ 之间的竖直距离.
(A)钢球在 A 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 A 点时的球心
(C)钢球在 A 点时的底端 (2)用ΔEk= 1 mv2 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题 11–2 图所示,其读
2 数为 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 0.0100 s,则钢球的速度为 v=m/s.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物理教学情况调研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物理教学情况调研试题(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物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两根相互靠近的长直导线1、2中通有相同的电流,相互作用力为F.若在两根导线所在空间内加一匀强磁场后,导线2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恰好为零.则所加磁场的方向是()(A)垂直纸面向里(B)垂直纸面向外(C)垂直导线向右(D)垂直导线向左【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安培力。

【解析】当两根通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电流时,12两导线受到是引力,故2受到向左的安培力,故所加的磁场使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向右,根据左手定则所加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故B正确。

故选:B2.如图所示为空间站中模拟地球上重力的装置.环形实验装置的外侧壁相当于“地板”.让环形实验装置绕O点旋转,能使“地板”上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与在地球表面处有同样的“重力”,则旋转角速度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装置的外半径为R)()(A)Rg(B)gR(C)2Rg(D)gR2【答案】A本题旨在考查向心力。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mRω=,解得: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3.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中,bc 边与磁场右边界重合.现发生以下两个过程:一是仅让线框以垂直于边界的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二是仅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若导线框在上述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相等,则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I I(A )a v B 02 (B )a v B 0 (C )a v B 20 (D )a v B 04【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最新-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含答案word版资料

最新-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含答案word版资料

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数学I 2016.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矗,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已知集合A={x|x<3.x ∈R},B={x|x>l ,x ∈R ),则A B = . 2.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43zi i+=,则复数z 的模为 .3.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致 和频率分别为40,0.125.则n 的值为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方程2242x y m m--+=1 表示双曲线,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5.为强化安全意识,某校拟在周一至周五的五天中随机 选择2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2天恰好为连 续2天的概率是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x 值为 .7.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是棱BB 1的 中点,则四棱锥P - AA 1C 1C 的体积为 .8.设数列{an}是首项为l ,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 n 为 其前n 项和,若S 1,S 2,S 3成等比数列,则数列{a n }的公差 为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M 是函数f(x)= 24x x+ (x>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M点向直线y=x 和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A ,B ,则MA MB ⋅= .10,若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且最大边与最小边之比为m ,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是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过原点O 的动直线,与圆C :x 2+y 2-6x+5=0相交 于不同的两点A ,B ,若点A 恰为线段OB 的中点,则圆心C 到直线,的距离为 .12.已知函数f(x)= 224,04,log (2),46x x x x x ⎧-+≤<⎨-≤≤⎩若存在x 1,x 2∈R ,当0≤x 1<4≤x 2≤6时, f(x 1)=f(x 2).则x 1f(x 2)的取值范围是 .13.已知函数f(x)=2x-1+a,g(x)= bf(1-x).其中a ,b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f(x)≥g(x)的解的最小值为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4.若实数x ,y 满足x 2 -4xy+4y 2 +4x 2y 2=4,则当x+2y 取得最大值时,xy的值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 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x)= sin(2x 十3π一6π). (l)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当x ∈[一6π,3π]时,试求f(x)的最值,并写出取得最值时自变量x 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 ⊥平面ABCD ,M 是AD 的中点,N 是P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AB;(2)若平面PMC ⊥平面PAD .求证:CM ⊥AD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是某设计师设计的Y 型饰品的平面图,其中支架OA ,OB ,OC 两两成120°,OC=l ,AB=OB+OC ,且OA> OB .现设计师在支架OB 上装点普通珠宝,普通珠宝的价值为M ,且M 与OB 长成 正比,比例系数为k (k 为正常数):在△AOC 区域(阴影区域) 内镶嵌名贵珠宝,名贵珠宝的价值为N,且N 与△AOC 的面积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设OA =x ,OB=y. (1)求y 关于工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2)求N-M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2222x y a b +=1(a>b>0)过点(1, 32).离心率为12.(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直线,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①若直线,过椭圆C 的右焦点,记△ABP 三条边所在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t . 求t 的最大值;OA 2+ OB 2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则求出此 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6分)设函数f(x)=x -2e x - k(x-2lnx)(k 为实常数.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k=l 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2)若函数f(x)在区间(0,4)内存在三个极值点,求k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an}满足22115,*.2n n n n a a a a n N +++<∈ (1)若a 2=32,a 3=x ,a 4=4.求x 的取值范围; (2)设数列{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S n 为数列{a n }前n 项的和, 若1122n n n S S S +<<, n ∈N*,求q 的取值范围: (3)若a 1,a 2,…,a k (k ≥3)成等差数列,且a 1+a 2+…+a k =120.求正整数k 的最小 值,以及k 取最小值时相应数列a 1,a 2,…,a k 的公差.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数学II (附加题) 2016.321.【选做题】在A ,B ,C ,D 四小题中只能选做两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 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B ,直线AO 交⊙O 于D ,E 两点,BC ⊥DE ,垂足为C ,且AD=3DC ,,求⊙O 的直径.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设M=1012 ⎡⎤⎢⎥ ⎣⎦.N=102⎡⎤⎢⎥⎢⎥0 1⎣⎦,试求曲线y-=sinx 在矩阵MN 变换下得到的曲线方程.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1322x t y t ⎧=+⎪⎪⎨⎪=⎪⎩ (t 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以sin θ.设P 为直线l 上一动点,当P 到圆心C 的距离最小时,求点P 的直角坐标.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己知函数f(x)=,g(x)= ,若存在实数xf(x)+g(x)>a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 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A l =AB=2AD=2,E 为AB 的中点,F 为D 1E 上的一点,D 1F=2FE.(l)证明:平面DFC ⊥平面D 1EC;(2)求二面角A-DF-C 的大小.23.(本小题满分10分)在杨辉三角形中,从第3行开始,除l 以外,其它每一个数值是它上面的二个数值之和,这 三角形数阵开头几行如右图所示.(l)在杨辉三角形中是否存在某一行,且该行 中三个相邻的数之比为3:4:57若存在, 试求出是第几行;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已知n .r 为正整数.且n ≥r+3. 求证:任何四个相邻的组合数r n C ,1r n C +,2r n C +,3r n C +不能构成等差数列.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数学参考答案 2016.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3) 2.5 3.320 4.(2,4)- 5.25 6.6 7.138.2 9.-2 10.(2,)+∞ 11 12.256[3,]27 13.1(,2](,)4-∞--+∞ 14.2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解:(1)由题意知,2())cos(2)2sin(2)333f x x x x πππ=+++=+,……4分 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2T π==π. …………………………………………6分 当2222()232k x k k πππ-+π++π∈Z ≤≤时,()f x 单调递增, 解得[]()1212x k k k 7ππ∈-+π,-+π∈Z ,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212k k k 7ππ-+π,-+π∈Z .………………………8分(2)因为[,]63x ππ∈-,所以22333x ππ4π+≤≤, ………………………………10分当2232x ππ+=,即12x π=-时,()f x 取得最大值2, …………………………12分当2233x π4π+=,即3x π=时,()f x 取得最小值 ………………………14分 16. 证明:(1)取PB 中点E ,连EA ,EN ,△PBC 中,//EN BC 且12EN BC =,又12AM AD =,//AD BC ,AD BC =, …………………………………3分 得EN ∥AM ,=EN AM ,四边形ENMA 是平行四边形, …………………5分 得//MN AE ,MN ⊄平面PAB ,AE ⊂平面PAB ,//MN ∴平面PAB . ………………………………………………………7分 (2)过点A 作PM 的垂线,垂足为H ,平面PMC ⊥平面PAD ,平面PMC 平面PAD PM =,AH PM ⊥, AH ⊂平面PAD ,AH ∴⊥平面PMC ,平面PMC ,AH ∴⊥CM . ………………………10分 PA ⊥平面ABCD ,CM ⊂平面ABCD ,∴PA ⊥CM . …………………12分 PA AH A =,PA ,AH ⊂平面PAD ,CM ⊥平面PAD ,AD ⊂平面PAD ,CM AD ∴⊥. ……………………………………………14分17. 解:(1)因为,,1OA x OB x AB y ===+,由余弦定理,2222cos120(1)x y xy y +-︒=+,解得212x y x-=-, …………………3分由0,0x y >>得12x <<,又x y >,得212x x x ->-,解得1x <<, …………6分所以OA 的取值范围是. ………………………………………………7分(2)M kOB ky ==,3AOC N S kx ∆=⋅=,则21(3)(3)2x N M k x y k x x--=-=--,…………………………………………………8分设2)x t -=∈,则2(2)1[3(2)]t N M k t t ---=--=3[10(4)](10(10k t k k t -+-=-≤.…………………………11分当且仅当34t=即)1t 取等号,此时2x =取等号, ………13分 所以当2x =时,N M -的最大值是(10k -.……………………………14分18.解:(1)22191,42a b +== 得224, 3.a b == …………………………2分所以椭圆22143x y C +=:. ……………………………………………………………3分(2)①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直线l 与椭圆C 的交点为()()1122,,,A x y B x y ,由221,1,43x my x y =+⎧⎪⎨+=⎪⎩化简得()2234690m y my ++-=,易知0∆>, ………………5分所以12122269,3434m y y y y m m +=-=-++, 所以()121212122121212333339122222411AP BPy y y y y y y y k k x x my my m y y -----++⋅=⋅=⋅=⋅--=134m --, ……………………………………………7分所以22131394864AB AP BPtk k k m m m ⎛⎫=⋅⋅=--=-++ ⎪⎝⎭, …………………………9分所以当83m =-时,t 有最大值964. ………………………………………………10分 ②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n =+,直线l 与椭圆C 的交点为()()1122,,,A x y B x y ,22,1,43y n x y ⎧=+⎪⎪⎨⎪+=⎪⎩得223260x n ++-=,22)43(26)0n ∆=-⨯->,即n2121226,3n x x x x -+== …………………………12分222222222211221212()()OA OB x y x y x x y y +=+++=+++=2222222121212127))()()24x x n n x x x x n +++++=+++=2212121277()()242x x x x x x n +-+++ ……………………………………14分=2227726()()()243233n n n n ---+-+=7. …………………………16分 19.解:(1)由函数()()()2e 2ln 0xf x x x x x=-->,可得()()()232e x x x f x x --'=. ……………………………………………………2分因为当0x >时,2e x x >.理由如下:要使0x >时,2e x x >,只要2ln x x >,设()2ln x x x ϕ=-,22()1x x x xϕ-'=-=,于是当20<<x 时,()0x ϕ'<;当2>x 时,()0x ϕ'>.即()2ln x x x ϕ=-在2x =处取得最小值(2)22ln 20ϕ=->,即0x >时,2ln x x >,所以2e 0x x ->, …………………………………………………………………5分 于是当20<<x 时,()0f x '<;当2>x 时,()0f x '>.所以函数()x f 在()2,0上为减函数,()+∞,2上为增函数. ……………………6分所以()f x 在2x =处取得最小值 2e (2)22ln 24f =-+. ……………………7分(2) 因为()()()()22'3e 22e x x x k x kx xf x x x⎛⎫-- ⎪--⎝⎭==, 当0k ≤时,2e 0xk x->,所以()x f 在()2,0上单调递减,()2,4上单调递增,不存在三个极值点,所以0>k . ……………………………………………8分又()()()()223e 22e x x x k x kx x f x x x ⎛⎫-- ⎪--⎝⎭'==,令()2e x g x x=,得()()23e 2x g x x ⋅-'=, 易知()x g 在()2,0上单调递减,在()∞+,2上单调递增,在2=x 处取得极小值, 得()2e 24g =,且()4e 416g =, ………………………………………………………10分于是可得k y =与()2e xg x x =在()4,0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的条件是 24e e ,416k ⎛⎫∈ ⎪⎝⎭.………………………………………………………12分 设k y =与()2e xg x x=在()4,0内有两个不同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1,x x ,则有42021<<<<x x ,下面列表分析导函数()x f '及原函数()x f :可知()x f 在()1,0x 上单调递减,在()2,1x 上单调递增, 在()2,2x 上单调递减,在()4,2x 上单调递增,所以()x f 在区间()4,0上存在三个极值点. ………………………………………15分即函数()x f 在()4,0内存在三个极值点的k 的取值范围是24e e ,416⎛⎫⎪⎝⎭. ……16分20.解:(1)由题意得,1122n n n a a a +<<, …………………………………………2分 所以3342,42xx x <<<<,解得()2,3x ∈. ………………………………4分 (2)由题意得,∵1122n n n a a a +<<,且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11a =, ∴11122n n n q q q --<<,∴111()02(2)0n n q q q q --⎧->⎪⎨⎪-<⎩,∴1,22q ⎛⎫∈ ⎪⎝⎭. ……………………6分又∵1122n n n S S S +<<,∴而当1q =时,212S S =不满足题意. …………………7分当1q ≠时,1111122111n n nq q q q q q+---⋅<<⋅---,∴①当1,12q ⎛⎫∈ ⎪⎝⎭时,(2)1,(21)1,n n q q q q ⎧->-⎨-<⎩11(2)1,(21)1,q q q q ⎧->-⎨-<⎩解得1,12q ⎛⎫∈ ⎪⎝⎭; ……9分②当()1,2q ∈时,(2)1,(21)1,n n q q q q ⎧-<-⎨->⎩,11(2)1,(21)1,q q q q ⎧-<-⎨->⎩无解.∴1,12q ⎛⎫∈ ⎪⎝⎭. …11分(3)∵1122n n n a a a +<<,且数列12,,k a a a 成等差数列,11a =,∴1[1(1)]12[1(1)]2n d nd n d +-<+<+-, 1,2,,1n k =-.∴(1)1,(2)1,d n d n +>-⎧⎨-<⎩∴1,1d k ⎛⎫∈- ⎪⎝⎭. ……………………………………13分又∵12120k a a a ++=,∴221()(1)1202222k d d d dS k a k k k =+-=+-=, ∴22402kd k k -=-,∴224021,1k k k k -⎛⎫∈- ⎪-⎝⎭,解得()15,239k ∈,*k ∈N , 所以k 的最小值为16,此时公差为1315d =. ………………………………………16分数学Ⅱ(附加题)参考答案21.【选做题】在A ,B ,C ,D 四小题中只能选做两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解:因为DE 是O 的直径,则90BED EDB ∠+∠=︒,又,BC DE ⊥所以90CBD EDB ∠+∠=︒, ……………………………………3分 又AB 切O 于点B ,得ABD BED ∠=∠,所以CBD DBA ∠=∠. ………………5分 即BD 平分CBA ∠,则3BA ADBC CD==,又BC =,从而AB =,所以4AC ==,所以3AD =, ……8分由切割线定理得2AB AD AE =⋅,即26AB AE AD==,故3DE AE AD =-=,即O 的直径为3. ……………………………………10分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解:MN =⎣⎢⎡⎦⎥⎤1002⎣⎢⎢⎡⎦⎥⎥⎤12001=⎣⎢⎢⎡⎦⎥⎥⎤12002, ………………………………………4分设(x ,y )是曲线y =sin x 上的任意一点,在矩阵MN 变换下对应的点为(x ′,y ′).则⎣⎢⎢⎡⎦⎥⎥⎤12002⎣⎢⎡⎦⎥⎤x y =⎣⎢⎡⎦⎥⎤x ′y ′, …………………………………………………………6分 所以1,2,2x x y y ''== 且12,2x x y y ''==, …………………………………8分 代入y =sin x ,得12y ′=sin2x ′,即y ′=2sin2x ′.即曲线y =sin x 在矩阵MN 变换下的曲线方程为y =2sin2x . ……………………10分 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解:由ρθ=,得2sin ρθ=,从而有22x y +=, ………3分所以(223x y +=. …………………………………………………………5分设132P t ⎛⎫+ ⎪ ⎪⎝⎭,C ,PC ==,…8分故当0t =时,PC 取得最小值,此时P 点的坐标为(3,0). ………………………10分 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解:存在实数x 使()()f x g x a +>成立,等价于()()f x g x +的最大值大于a , …………………………………………2分 因为()()1f x g x + ………………4分由柯西不等式:21≤(31)(214)64x x +++-=, ………7分所以()()f x g x +8,当且仅当x =10时取“=”, …………9分故常数a 的取值范围是(-∞,8). ……………………………10分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22.解:(1)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B (1,2,0),C (0,2,0),D 1(0,0,2).∵E 为AB 的中点,∴E 点坐标为E (1,1,0), ∵D 1F =2FE ,∴1122224(1,1,2)(,,)33333D F DE ==-=-,11224222(0,0,2)(,,)(,,)333333DF DD D F =+=+-=……………2分设(,,)x y z =n 是平面DFC 的法向量,则00DF DC ⎧⋅=⎪⎨⋅=⎪⎩n n ,∴222033320x y z y ⎧++=⎪⎨⎪=⎩,,取x =1得平面FDC 的一个法向量(1,0,1)=-n , …………………………………3分 设(,,)x y z =p 是平面ED 1C 的法向量,则1100D F D C ⎧⋅=⎪⎨⋅=⎪⎩,,p p ∴2240333220x y z y z ⎧+-=⎪⎨⎪-=⎩,,取y =1得平面D 1EC 的一个法向量(1,1,1)=p , ……………4分∵(1,0,1)(1,1,1)0⋅=-⋅=n p ,∴平面DFC ⊥平面D 1EC . ……………………5分 (2)设(,,)x y z =q 是平面ADF 的法向量,则00DF DA ⋅=⋅=,,q q∴22203330x y z x ⎧++=⎪⎨⎪=⎩,,取y =1得平面ADF 的一个法向量(0,1,1)=-q , …………7分设二面角A -DF -C 的平面角为θ,由题中条件可知π(,π)2θ∈,则cos θ=-||||||⋅⋅n qn q12=-,…………………………………………9分 ∴二面角A -DF -C 的大小为120°. ……………………………………10分23.解:(1)杨辉三角形的第n 行由二项式系数kn C ,k =0,1,2,…,n 组成.如果第n 行中有11314,145k kn n k k n n C C k k C n k C n k -++====-+-, 那么 3n -7k =-3,4n -9k =5, ……………………………………………2分 解这个联立方程组,得k =27,n =62. ……………………………………………3分即第62行有三个相邻的数262728626262,,C C C 的比为3:4:5.………………………………4分(2)若有n ,r (n ≥r +3),使得123,,,r r r r n n n n C C C C +++成等差数列,则122132,2,r r r r r r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即2⋅n !(r +1)!(n -r -1)!=n !r !(n -r )!+n !(r +2)!(n -r -2)!,2⋅n !(r +2)!(n -r -2)!=n !(r +1)!(n -r -1)!+n !(r +3)!(n -r -3)!. ………………………6分所以有2(r +1)(n -r -1)=1(n -r -1)(n -r )+1(r +1)( r +2),2(r +2)(n -r -2)=1(n -r -2)(n -r -1)+1(r +2)(r +3),经整理得到n 2-(4r +5)n +4r (r +2)+2=0,n 2-(4r +9)n +4(r +1)(r +3)+2=0. 两式相减可得n =2r +3,于是C r2r +3,C r +12r +3,C r +22r +3,C r +32r +3成等差数列, ……………………………………8分 而由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可知C r2r +3=C r +32r +3<C r +12r +3=C r +22r +3,这与等差数列性质矛盾,从而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10分。

2016届苏州市高三物理调研考试全解

2016届苏州市高三物理调研考试全解

2016届高三期初调研测试2015. 9物理(本试卷共15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恒力F垂直作用在倾角为a质量为m的三角形滑块上,滑块没被推动,则滑块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A . Fsin aB . Feos aC. mgs in a D . mg eos a2. 一滑块以初速度vo从固定的足够长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则该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不可能的是3.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另U放置一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则正方形中心处场强最大的是—Q + Q + Q —Q —Q + 2Q —2Q + 2Q «- - ---------- • *-------------------- -- --- • • ------------------------------ * ■ --------------------+ Q* ----------------- '—Q + Q —Q + Q ------------------- "—Q + Q, ----------------- * —QA B C D4.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为g .则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 A. mgR1 B. -C. mgRTt D. —mgR5 •如图所示为洛伦兹力演示仪的结构图•励磁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电子速度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可分别由通过电子枪的加速电压和励磁线圈的电流来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B. 仅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 励磁线圈(前后各一个)玻璃泡 B'C. 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D. 仅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 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电子枪、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分. 6•科学家在距离地球约 49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 发现一颗行星,代号为开普勒-186f •科学家发现这颗行星表面上或存在液态水,这意味着上面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假设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a 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b 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该行星表面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一2aB .该行星表面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C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灯泡 L i 、L 2和含有铁芯的线圈L ,输电线等效电阻为 R .开始时,开关S 断开,滑片P 处于图示位置,灯泡L i 能发光•要使灯泡 L i 变亮,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向上滑动P B •闭合开关S C .抽出线圈L 中的铁芯 D •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如图所示为速度选择器的原理图,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互相垂直.一带电量为 +q 、质量为m 的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 水平向右射入,粒子 恰沿直线穿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带电粒子带电量为+2q ,粒子将向下偏转B •若带电粒子带电量为- 2q ,粒子仍能沿直线穿过C .若带电粒子速度为 2v ,粒子不与极板相碰,则从右侧射出 时电势能一定增大++ ++-vXXXX XXB /D •若带电粒9•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处于自然长度时另一端位于0点•现将一小物块与弹簧右端相连,物块拉到A点后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到最低点 B (图中B点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B点一定在0点左下方B .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可能在0点左下方C.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的总机械能一定减小D .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减小的机械能可能大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 (8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 i、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i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隔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i= 50g、m2=150g , g取9.8m/s2,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 ▲m/s;(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厶E K =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 E p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J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11. (10分)实验室购买了一卷长度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1.0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 >10-8Q?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 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0.2 Q;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 Q;滑动变阻器尺:最大阻值5Q;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Q;定值电阻:R°=3 Q;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R i”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端(填左”或右”).(2) 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3) 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V .(4) 导线实际长度为▲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B •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体分子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 .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程I变至状态B时,内能增加120 J当气体从状态B经过程II回到状态A时,外界压缩气体做功200 J则过程II中气体▲(选填吸热”或放热”)热量为▲J.(3)某理想气体在温度为0C时,压强为2p o (p o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0.5L •已知23 -iimol理想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氷0 mol .求:①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②该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选修3-4】(12分)(1) 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1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0.3m〜1.5m之间B .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D .测出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到障碍物的位置(2) —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 t = 1s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再经过0.7s , x=7m 处的质点P 第一次从 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此时 O 处质点处于 ▲(选填 波峰” 波谷” 平衡位置”),这列波的 周期T= ▲ s.(3)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棱镜的折射率.ABC 表示待测直角棱镜的横截面,棱镜的顶角为 a,紧贴直角边A 放置一块平面镜.一 光线SO 射到棱镜的AB 面上,适当调整 SO 的方向,当SO 与 AB 成一:角时,从AB 面射出的光线与 SO 重合. ①画出进入棱镜的折射光线; ②求出棱镜的折射率 n .C .【选修3-5】(12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D .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2) 用频率均为v 但强度不同的甲、乙两种光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选 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h ,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 o ,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_.(3) 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 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27种,其中最常用 的是286 Rn . 286 Rn 经过m 次a 衰变和n 次B 衰变后变成稳定的2°2Pb .P —7x /y/cm①求m、n的值;②一个静止的氡核(286Rn)放出一个a粒子后变成钋核(284PO )•已知钋核的速率v=1 106m/s,求〉粒子的速率.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15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边长L = 0. 2m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圈abed,线圈的匝数n=10,质量m=0.1kg,总电阻R=0.1 Q.线圈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从t=0时刻起,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IOm/s2.求:(1)1s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2)0~3s内线圈中流过的电量q;(3)0~3s内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Q.图乙图甲14. (16分)如图所示,半径R= 0.4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0= 30°下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且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一根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质量m = 0.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 = 2 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经过C点后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至D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 = 1.2 m,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尸0.5, g取10 m/s2.求:(1 )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B点时速度V B的大小;(2 )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 m.A15. (16分)如图所示,直线MN上方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一q ( q > 0 )的粒子1在纸面内以速度v1= v0从0点射入磁场,其方向与MN的夹角a= 30°.质量为m、电荷量为 + q的粒子2在纸面内以速度V2 =■ 3v o也从O点射入磁场,其方向与MN的夹角3= 60°已知粒子1、2同时到达磁场边界的A、B两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1) 求两个粒子在磁场边界上的穿出点A、B之间的距离d .(2) 求两个粒子进入磁场的时间间隔A t.(3) 若MN直线运动.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下方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且两个粒子在电场中相遇,其中粒子1做2016届高三期初调研测试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 分. 1. A2. D3. B4. C5. B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 4分,共计16分•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分. 6. AC7. AC8. BC9. BCD三、 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 (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 42分. 【必做题】 10. ( 8 分) (1) 2.4(2)0.58, 0.59 (各1分)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m i 、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分)(2分) (3) 9.7 11. (10 分) (1) R 2 ; a (2) 如右图所示(3) 2.30 (2.29、2.31 均正确) (4) 94 ( 93、95 均正确)12.【选做题】 本题包括 A 、B 、C 三小题, 小题评分.12A . (12 分) (1) AC(2) 放热;320(3) ①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选定其中两小题.若多做,则按A 、B 两(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各 2 分) p 1V 1=p 2V 2,即:2p °><0.5L= p 0>A/2(3解得:V2=1L②气体分子数: nV 16.0 1023个V mol 22.4:3.0 1022个 12B . (12 分)(1) AD (3分, ⑵ 平衡位置;0.2s (各2分) ⑶ ①光路如图所示(2分)②入射角 i = 90° —3要使从AB 面射出的光线与 SO 重合,则AB 面上折射光线必须与AC 面垂直, 田儿何知识得到,折射角r=a(1分)由折射定律得: cos :n — (2分)11 — sin :- 12C.(12 分)(1) AB (3 f分)⑵ 甲;2 — W o⑶ ① 4m=222 — 206, m=486=82+2m — n , n=4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mu _ m po V 二 0 解得: V a = 5.45 107m/s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1(各2分) (1分) (1分) (2分) (1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 共计47 分. 13. (15 分) (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A® E =n ——A t L 2B =n 也t (3分) 代入数据得: E=0.04V (2分)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2分) 代入数据得:I=0.4A (1分) 电量: q=lt(2分)代入数据得:q =1.2C (3 )由焦耳定律得: Q=l 2Rt代入数据得:Q=0.048J14. (16 分)(1)小物块恰好从B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 由几何关系得:V B =-V ^ = 4 m/s(4分)sin 日1 2 1 2mgR (1 si nR mv Cmv B2 2(2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F'大小为8 N . (1分)15. (16 分)(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 = m J (1分) r故:d = OA + OB = 2「佰n 30 丄 2r 2Sin 60 (1 分)(2)粒子1的轨迹所对的圆心角:片3 4 n粒子2的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二2n(1分)(2)小物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在C 点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 mV R(2(3) 小物块从B 点运动到D 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pm-1mv B 2 mgR (1 si nR —mgL(3分)E pm0.8(2分)则:qB(1分)解得:qB (1分)(1分) (1分)3 , 一一十 2 n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qB(3)由题意,电场强度的方向应与粒子 1穿出磁场的方向平行.① 若电场强度的方向与 MN 成30°角斜向右上,则粒子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粒子 2 做类平抛运动•有: E q = ma '1 2 1 2AB cos30 = V |ta t a t (1 分) 2 2AB sin30 =V 2t(1 分) 解得:E = 3Bv o(1 分)② 若电场强度的方向与 MN 成30°角斜向左下,则粒子 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粒子 2 做类平抛运动. E q = ma '1 1 AB cos30 = v 1tat 2 at 2 (1 分)22ABsi n 30 =V 2t解得:E '=— ,3BV o ,假设不成立(1分) 综上所述,电场强度的大小 E = .3Bv o ,方向与MN 成30°角斜向右上.(1分)粒子1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粒子2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1分)(1分)。

高三数学-苏锡常镇四市2016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数学试题

高三数学-苏锡常镇四市2016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数学试题

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第Ⅰ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已知集合{|3,},{|1,x R}A x x x R B x x =<∈=>∈,则A B =2、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43zi i+=,则复数z 的模为 3、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欧足的频数和频率 分布为40,0.125则n 的值为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方程22142x y m m-=-+表示双曲线,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5、为强化安全意识,某校拟在周一到周五的五天中随机选择2天 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2天恰好为连续2天的概率为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x 的值为7、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P 是棱1BB 的中点,则四棱柱11P AA C C -的体积为8、设数列{}n a 是首项为1,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S 为其 前n 项和,若123,,S S S 成等比数列,则数列{}n a 的公差为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M 是函数()24(0)x f x x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M 点向直线y x =和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A B ,则MA MB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过原点O 的动直线l 与圆22:650C x y x +-+=相较于不同的两点,A B ,若点A 恰为线段OB 的中点,则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12、已知函数()224,04log (2)2,46x x x f x x x ⎧-+≤<=⎨-+≤≤⎩,若存在12,x x R ∈,当12046x x ≤<≤≤时,()()12f x f x =,则()12x f x 的取值范围是13、已知函数()()12,(1)x f x a g x bf x -=+=-,其中,a b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g x ≥的解的最小值为2,则a 的取值范围是14、若实数,x y 满足22224444x xy y x y -++=,则当2x y +取得最大值时,xy的值为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sin(2)3sin(2)36f x x x ππ=+--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当[,]63x ππ∈-时,试求()f x 的最值,并写出取得最值时自变量x 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6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体操是力与美的运动.吊环比赛中运动员的两臂从竖直位置开始缓慢展开到接近水平,形成如图所示“十字支撑”这一优美造型.开始时吊绳竖直,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吊绳的拉力逐渐减小B.吊绳的拉力逐渐增大C.两绳的合力逐渐增大D.两绳的合力逐渐减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人受力分析可知,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人的重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人的重力的大小是不变的,所以两绳的合力F的不变,即当双臂缓慢张开时绳之间的夹角变大,两个分力的大小F都要增大,所以B 正确,ACD错误。

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名师点睛】本题即使考查学生对合力与分力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越大,那么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就越大。

2. 如图所示,一个闭合三角形导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方固定一根与线框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且很靠近(但不重叠)的水平直导线,导线中通以图示方向的恒定电流.线框从实线位置由静止释放,在其后的运动过程中A.线框中的磁通量为零时其感应电流也为零B.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C.线框受到安培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线框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右手定则,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在上方向外,下方向里;离导线近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大,离导线远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小.线框从上向下靠近导线的过程,向外的磁感应强度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线框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穿越导线时,上方向外的磁场和下方向里的磁场叠加,先是向外的磁通量减小,之后变成向里的磁通量,并逐渐增大,直至最大;根据楞次定律,线框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向里的磁通量变成最大后,继续向下运动,向里的磁通量又逐渐减小,这时的电流新方向又变成了顺时针;由上分析,穿越导线时,上方向外的磁场和下方向里的磁场叠加,先是向外的磁通量减小,一直减小到0,之后变成向里的磁通量,并逐渐增大.这一过程是连续的,始终有感应电流存在,故AB错误;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始终阻碍线框相对磁场的运动,故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向上,不是0,故C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线框从实线位置由静止释放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除增加其动能外,还产生电能,从而转化为热量,故D错误。

考点:楞次定律;安培力【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的特点和楞次定律的应用,该过程中,要注意穿越导线时,先是向外的磁通量减小,一直减小到0,之后变成向里的磁通量,并逐渐增大.这一过程是连续的,始终有感应电流存在.属于基础题型,易错题。

3. 如图为两个不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的电场线,O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P点为连线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点场强大于O点场强B.P点电势高于O点电势C.从负电荷向右到无限远电势逐渐升高D.从P到O移动一正试探电荷其电势能增加【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根据图象可知,P点场强小于O点场强,故A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P点电势低于O点电势,故B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从负电荷向右到无限远电势逐渐升高,故C正确;从P到O电势升高,移动一正试探电荷其电势能增加,故D正确.考点: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名师点睛】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可借助电场线可以形象直观表示电场这两方面的特性: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

4. 一架飞机在高空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飞行,每隔相同时间空投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地面观察者画出了某时刻空投物体的4幅情景图,其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物体做平抛运动运动,因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平抛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越来越大,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越大,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等于飞机释放小球时的速度,注意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是抛物线,而不同物体在同一时刻是直线,且间距越来越大。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达到某一速度后以恒定功率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下列汽车运动的动能E K 、牵引力对汽车做的功W 随运动时间t 、运动位移x 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这一过程中牵引力不变,牵引力做的功212W Fx F at ==∙,则W t -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W x -图象是条倾斜的直线,达到某一速度后以恒定功率运动,牵引力做功W Pt =,随着时间和位移的推移,牵引力做功越来越大,不会达到一个最大值,故AB 错误;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时,动能2221122k E mv ma t ==,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增加变慢,则动能增加随时间变慢,斜率变小,最后匀速运动,动能达到最大值,故C 正确;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时,根据动能定理得:K E F f x =-(),k E x -图象应该是直线,故D 错误。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名师点睛】对于机车启动问题,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汽车功率P=Fv 进行讨论,弄清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牵引力、功率等变化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如图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转速与风速成正比.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正弦式电流如图乙所示,则A.电流的表达式为i=0.6sin10πt(A)B.磁铁的转速为10 r/sC.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1.2sin10πt(A)D.风速加倍时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答案】AD【解析】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名师点睛】根据相对性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掌握感应电动势与转速关系,即可判断出感应电流的大小变化,及转速与周期的关系。

7. 暗物质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 “悟空”的环绕周期为βπt2D. “悟空”的质量为β23Gt 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的环绕速度,则“悟空”的线速度不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则A 错误;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a GMr =,则半径小的加速度大,则“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B 正确;运动的角速度为:t ωβ=,则周期22tT ππωβ==,则C 正确; “悟空”为绕行天体不能测量其质量,则D 错误。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同步卫星【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理论,并能根据题意结合向心力的几种不同的表达形式,选择恰当的向心力的表达式。

8.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灯泡L 1、L 2,分别与电阻R 和自感线圈L 串联,接到内阻不可忽略的电源的两端,当闭合电键S 到电路稳定后,两灯泡均正常发光.已知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电键S 到电路稳定前,灯泡L 1逐渐变亮B .闭合电键S 到电路稳定前,灯泡L 2由亮变暗C .断开电键S 的一段时间内,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D .断开电键S 的一段时间内,灯泡L 2亮一下逐渐熄灭 【答案】AB 【解析】试题分析:闭合开关的瞬间,2L 灯立即正常发光,1L 灯所在电路上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电流只能逐渐增大1L ,灯逐渐变亮,故A 正确;闭合电键S 到电路稳定前,1L 灯所在电路上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电流只能逐渐增大,则总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电源的内电阻消耗的电压逐渐增大,所以路端电压逐渐减小,则灯泡2L 逐渐变暗,故B 正确;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L 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电流的方向与1L 的方向相同,从右向左流过2L 灯;所以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低,故C 错误;断开电键S 的一段时间内,L 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电流从原来的电流开始减小,所以两个灯泡都是逐渐熄灭,不会闪亮一下,故D 错误。

考点: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名师点睛】对于线圈要抓住双重特性:当电流不变时,它是电阻不计的导线;当电流变化时,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

9.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O 点的转轴上,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 、套在粗糙固定直杆A 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直杆的倾角为30°,OA =OC ,B 为AC 的中点,OB 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初始加速度大小为a A ,第一次经过B 处的速度为v ,运动到C 处速度为0,后又以大小为a C 的初始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可以返回到出发点A 处B. 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21mv C. 撤去弹簧,小球可以在直杆上处于静止 D. a A -a C =g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设小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 W ,AB 间的竖直高度为h ,小球的质量为m ,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p E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对于小球A 到B 的过程有:212p f mgh E mv W +=+, A 到C 的过程有:22p f p mgh E W E +=+,解得:f W mgh =,212p E mv =. 小球从C 点向上运动时,假设能返回到A 点,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p f p E W mgh E =++,该式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不能返回到出发点A 处.故A 错误,B 正确;设从A 运动到C 摩擦力的平均值为f ,AB s =,由f W mgh =得:30s mgssin f =︒,在B 点,摩擦力30f mgcos μ=︒,由于弹簧对小球有拉力(除B 点外),小球对杆的压力大于30mgcos μ︒,所以 30mgc f os μ︒>,可得3030mgssin mgcos μ︒︒>,因此撤去弹簧,小球不能在直杆上处于静止,故C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A 点有:3030A Fcos mgsin f ma ︒+︒-=; 在C 点有:3030C Fcos f mgsin ma ︒--︒=; 两式相减得:A C a a g -=,故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