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系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07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007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网络数据伪装技术研究于实现
刘子牧
计算机学院
孙国梓
27
校优
基于Agent的动态路由算法的研究
邵星
计算机学院
徐小龙
28
校优
光学Haar子波变换的计算机实现
李启明
光电工程学院
陈鹤鸣
29
校优
二维光子晶体特性与制备方法的分析
李莹婷
光电工程学院
施伟华
30
校优
半导体激光器光学准直系统设计
庄斌
光电工程学院
徐宁
31
校优
数理学院
蔡祥宝
36
校优
频率域音频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郭鹏
通达学院
邓立新
37
校优
2Mb/s专线监测设备网管系统中基于GSM的无线远程监控模块电路设计
赵辉
通达学院
戴海鸿
2007年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序号

获奖等级
毕业设计(论文)名称
学生
学生所在院(系)
指导教师
1
省二等奖
基于置乱和融合技术的语音信息隐藏系统设计
徐挺挺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震
2
省二等奖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及仿真实验
任然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崔景伍
3
省二等奖
基于IEEE 802.16d OFDM系统的FPGA设计
汽车牌照识别中的预处理技术
裴晓明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卢官明
18
校优
基于ACE的OCC旁路控制系统初步研究
张胜利
通信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息工程学院
徐高骞
李诚元

2007届优秀毕业生

2007届优秀毕业生

2007届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本专科)校级优秀毕业生(432人)航空学院(16人)男:陈星李军张德虎张裕兵潘志雄林晔宋保方段焰辉余汇赵晶杨立业朱道德女:张晓燕池巧君程蕾吴楠航天学院(9人)男:张召磊杨斌何民王江华张鹏宁宇女:陈煜黎娜陈韧航海学院(19人)男:黄桥高韩勇军叶径赵志强阎龙吴健张生晓肖鼎新陈友淦薛双喜李探元王奇罗博肖和业邢超徐飞翔孟堃女:马晓洁吴玮材料学院(11人)男:杨昌坤刘其军许杰罗万里陈建军袁明荣张凯华张建波张旭女:王海珍余冉珂机电学院(24人)男:樊思义梁永收王鹏何建宁史华杰赵加清张欣李占亮刘明辉杨化龙张顺琦张君瞿小伟熊瑞张栖铭赵明文姚贤旺王开明修健朱华唐名杰女:乔玉炜孙瑜宋志华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10人)男:王建新张奕飞付光明王志金倪磊黄越田野女:何倩儒庄文娟董治动力与能源学院(10人)男:徐思远贾瑞琦金璐牟园伟张斌葛树宏胡梦辰孙正中高强女:马婷婷电子信息学院(30人)魏伟伟臧博陈威徐千黄琪崔涛胡振新周毅黄辉李旭王大牛林翱王磊卢绪成邵帆任佳梁森雷勇黄晨博刘巩女:杨帆房文博庞晓炎刘英魏瑞雪陈浪韩慧芳韩慧珍徐佳佳李佳妮自动化学院(22人)男:李伟英赵景波王金灵刘秉陈佳曙王庆卢扬李伟林刘柏良郝晓强陈鹏鹏刘金龙聂蔚松梁栋张紫荣刘洋闫阳春女:张媚王培张琤王怿吴喜桥计算机学院(21人)男:韩峰艾水根陈福姚远姜磊刘哲赵明亮谭樨陈庭旺苗强女:杨玉莲陈倩曲歌戴如意杨晓宁周珊丹陈栋张忠秋王雯陈宁方楠理学院(20人)男:吴波王晓东潘浩赵振民程小超王飞吕军周凯张振钢甘雪涛耿德路张猛穆承广刘喜宗陈培榕女:孙春艳刘运芳孙伟伟马托梅艾秋实管理学院(10人)男:李义韩亮樊明丁李随科女:梅华燕平莹刘扬钟娜高云李瑞娟人文与经法学院(14人)男:仲会王一宁周克建贺华韩冬方美李涛李自伟女:吴敏洁刘璐田雯孙秋申翔洪潇软件学院(11人)男:赵石磊朱珊毅杨金波夏皇李瑞军夏明博黄海郭世杰女:杜琳周鹏飞王婷金叶学院(205人)男:罗超夏斐霍国锋何斌周文杰朱沛立李彬王蕾马杰唐凯王波张诚李艳法马磊张大亮庞银昌段林峰王力赵金张磊张雷胡澄胡林林梁江波花跃学万飞豆占光张怀斌卢甲关晓磊吴杰胡元朋延凯纪高超魏磊骆毅牛博石磊赵三军武改革苏世利高国强何晨戴笑来韩昊琦庞学拥葛健武晓光耿汉昌唐韬葛学卿崔英健郗红林关鹏飞鲜超袁刚刘国泰杨亮王建辉李福海史少博邱旭罗文军王伟张显峰梁雷姬金晶范文哲张永信徐健宋刚王鑫王超李军军马文绮女:杜一诺李峥阎妮王仙茹谭莎莎张理常叶红张媛媛戴珂王娇李莎王英谢琴丽石海燕张敏谢琼德李浩阳施黎黎张春萍张媛张希马美霞田静陈桢杨凤梅唐静刘园方正娟张娟如周海利柏小娟李蕾卫朋亚王英郭倩郑洋张海秀晁艳菲石鑫陈晓华刘娟朱燕陈峥白玲张欣王娜于睿哲孙芬维徐倩倩张理张宁王瑛刘宇李晓利侯晨王韦方肖竞斯蒋银鸽陈小彩郭金慧贾瑞馨曹蕾兰韵芝王旭黄蓉孙烨寒潘洁王鑫弓继青王洪宋晓曦陈瑜陈敏史铭霞庞裵袁红董婷婷史玮彭珍杜小敏雷静张迪康枫岚王雯婧占婉惠魏茜林莉芳张瑜桑培孙源连星晏菲飞李畅王媛媛张惠肖楠杨燕董饶冯丽娟费文瑾闵丹纯孙晨霞郇娜苏璞赵敏闫珊张凯曹珊张婉华张静曾卉田文绮王素杨改平李敏徐关澄林晓薇尚敏王莹刁贵子秦俊张媛李颖萧冯小静刘静李叶岳润芝李沙沙徐海娟杨丽娟省级优秀毕业生(47人)航空学院(2人)李军程蕾(女)航天学院(2人)陈煜(女)张召磊航海学院(3人)叶径吴健陈友淦材料学院(2人)杨昌坤刘其军机电学院(4人)乔玉炜(女)樊思义梁永收王鹏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2人)董治(女) 付光明动力与能源学院(1人)孙正中电子信息学院(5人)魏伟伟臧博黄晨博韩慧珍(女) 陈浪(女)自动化学院(3人)王庆李伟林张媚(女)计算机学院(3人)谭樨陈宁(女)陈庭旺理学院(3人)吴波孙伟伟(女)艾秋实(女)管理学院(2人)刘扬(女)李随科人文与经法学院(2人)田雯(女)韩冬软件学院(1人)赵石磊金叶学院(12人)陈桢(女) 石鑫(女) 陈晓华(女)刘宇(女)冯丽娟(女)徐键曹珊(女) 马美霞(女)李莎(女)庞裴(女)崔英键耿汉昌省级优秀学生干部(9人)航空学院(1人)林晔航海学院(1人)肖鼎新机电学院(1人)唐名杰动力与能源学院(1人)胡梦辰电子信息学院(1人)李旭自动化学院(1人)刘秉计算机学院(1人)苗强理学院(1人)周凯人文与经法学院(1人)王一宁。

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分析报告

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分析报告

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分析报告一、背景和目的每一所学院对于学生的就业情况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学院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学院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学院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学院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两种方法:问卷调查和个别面谈。

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平台向往届毕业生发送了调查问卷,共有500份有效回收。

个别面谈则是选择了部分毕业生进行深入了解。

三、调查结果分析1.就业率根据调查数据,学院往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80%。

其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达到了90%,而最低的专业是艺术设计专业,仅为70%。

2.就业形式调查显示,70%的毕业生选择了就业,20%的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10%的毕业生选择了创业。

就业的毕业生中,50%选择了在国内工作,30%选择了在国外工作,20%选择了在国内外跨国公司工作。

3.就业时间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就业时间主要集中在毕业后3个月内。

约60%的毕业生在毕业后3个月内就找到了工作,20%的毕业生则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了工作,剩下的20%则在毕业后1年内找到了工作。

4.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显示,7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度较高,2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度一般,1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度较低。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1.就业率低于预期学院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0%,相比预期稍低。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专业的就业压力较大,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方向相对单一、因此,学院应该提前做好专业就业方向的调研,合理进行人才培养,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2.就业满意度有待提高调查发现,有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满意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就业环境的不稳定、薪资待遇的不尽如人意等原因。

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

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

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篇一: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报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管理学院07届毕业生在07年10月底,共有716名,已经找到工作的有673位毕业生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就业率达93.99%,其中自主创业的有18人。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按市场需求培养毕业生,我院在05、06届毕业生之后,继续对07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

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调查对象:管理学院07届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包括企事业单位、集体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三、调查时间:XX年6月——XX年10月四、调查方式:调查形式以座谈会及电话询问形式为主,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

对12个方面的问题: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单位急需何专业等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为主。

五、调查结果:经过统计,结果如下:表现很好(%)比较好(%)一般(%)不好(%)思想道德素质65%29%6%爱岗敬业精神69%21%10%专业基础知识51%46%3%知识结构47%42%11%计算机水平28%54%18%外语水平24%51%25%团队精神56%41%3%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41%43%16%组织管理能力49%39%18%开拓精神及创新能力76%19%5%社会实践能力47%41%12%受欢迎程度79%17%4%六、调查情况综述(一)毕业生所在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在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校学生的开拓精神及创新能力和受欢迎程度给予较高的评价。

而对我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与综合协调能力评价不高。

从我院就业服务部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询问、和在用人单位的座谈会及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思想素质高,业务过硬,能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会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报告

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报告

毕业生跟踪调查汇报一、调查背景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停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发生巨大改变,就业制度也由过去“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发展到现在“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就业模式。

“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评高校工作优劣关键指标,毕业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招生质量和生源,高校间竞争日趋猛烈;同时高校招生规模不停扩大带来就业人数剧增等也给学校就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其次,旧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藩篱在一次次革新中被逐步拆除,人才价值为市场所发觉,人才潜力为市场所解放。

大学生从过去凤毛麟角成为现在“平常人家”。

面对日益严峻就业形势和巨大就业压力,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行动,主动出击,开拓创新,采取了很多灵活就业方法,提供了多样化就业渠道,完善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在就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调查目标深入完善和改善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推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正确数据反馈我校毕业生就业状态及对我院人才培养方法评价。

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她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意见和提议。

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总体评价和要求,和对学校教学改革意见和提议。

三、调查方法(一)抽样调查法(二)关键调查方法1.问卷法;2.访问法;3.座谈法;4.电话访谈法。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一)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评价在对毕业生所在单位调查中,调查组共发出问卷近300份,现在回收有效问卷201份,具体统计结果以下:注:表中A、B、C、D对应等级分别为优异、良好、通常、较差。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整体印象很好,对其敬业精神、老实守信、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团体合作意识给了充足肯定。

然而在评价中,认为其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有待深入提升。

从座谈会和非正式交谈情况看,用人单位普遍反应我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纪律性较强,有较强责任心和上进心,能吃苦,爱劳动,肯学习。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管理学院07届毕业生在07年10月底,共有716名,已经找到工作的有673位毕业生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就业率达93.99%,其中自主创业的有18人。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按市场需求培养毕业生,我院在05、06届毕业生之后,继续对07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

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调查对象:管理学院07届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包括企事业单位、集体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三、调查时间:2007年6月——2007年10月四、调查方式:调查形式以座谈会及电话询问形式为主,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

对12个方面的问题: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单位急需何专业等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为主。

五、调查结果:经过统计,结果如下:表现.很好(%)比较好(%)一般(%)不好(%)思想道德素质65%29%6%爱岗敬业精神69%21%10%专业基础知识51%46%3%知识结构42%11%计算机水平28%54%18%外语水平24%51%25%团队精神56%41%3%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41% 43%组织管理能力49% 39%18%开拓精神及创新能力76% 19%5%社会实践能力47%41%12%受欢迎程度79%17%4%六、调查情况综述(一)毕业生所在单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在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校学生的开拓精神及创新能力和受欢迎程度给予较高的评价。

而对我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与综合协调能力评价不高。

从我院就业服务部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询问、和在用人单位的座谈会及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思想素质高,业务过硬,能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会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

经济管理系某届毕业生跟踪调查解析

经济管理系某届毕业生跟踪调查解析

经济管理系2010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一、调查目的:为积极响应学院号召,了解我院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我院教育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客观的反映我院目前毕业生质量和社会声誉,充分展开我院发展中丰硕的教学成果,并及时发现我院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学院毕业生社会调查实施方案,我院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更好的为用人单位服务。

我系就业指导小组2人,通过电话对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我们共调查了近40名毕业生。

二、调查时间:2009年10月10日——12月7日调查对象:2010届毕业班学生调查方式:电话访问法三、用人单位综合评价四、调查情况分析由于跟踪调查的合作单位和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上海、深圳和南昌。

从调查的统计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系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

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文化理论知识面窄,创新能力有限两个方面。

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本系的各个专业培养人才激增,专业岗位竞争能力增强,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希望学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化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不断适应环境和新形式的挑战。

五、调查反映:在南昌这个正在崛起的地方尤其需要思想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能够安心工作的毕业生,虽然就业单位一致反映我系毕业生素质较高,工作认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总是希望到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工作,这些就是特别需要注意的,要看到虽然江西总体经济发展落后,但不可否认江西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

会计毕业生就业调查暨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会计毕业生就业调查暨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会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暨人才需求分析报告2007年7月—9日,管理工程分院就营销策划、会计、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本次调查涉及07届会计毕业生14人。

我们采用到用人单位专访、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信函调查和电话采访等几种方式,全部得到答复,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调查显示,我院2007届会计毕业生就业工作达100%(具体是附表),圆满完成了分院2007年就业工作目标。

调查显示,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企业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其中非公有制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

除何小红等两名同学在国企就业外,其余14名同学均在非公企业就业,其中外企20人。

调查未发现我院07届会计毕业生到行政企业单位就业,主要是现在行政事业单位招聘都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考试,目前仅有3名同学报考,但结果还未公布。

第二、专对口率高。

16名毕业生基本实现专业对口,其中,在会计、出纳等财务部门就业有12人,占85.7%,另外2人为学位文员,也经常要涉及到财务知识。

第三、收入较高。

除2名毕业生外月收入在1200~1300左右,其余14人月收入1500以上,其中4人超2000元/月。

调查发现,外企收入普遍高于是私企,非公企业收入普遍高于国企。

第四、专业满意度高。

毕业生普遍反映就学专业非常有用。

有同学表示,在校时曾对专业产生困惑,甚至一度产生厌学情绪,对未来充满焦虑,但通过半年实习,发现企业对财务人员需求还是很大,对专业的信心大大提高。

现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才认清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就业区域和范围广。

调查发现,16名同学就业地域非常广,涉及10个城市,几乎没有2名同学在同一企业,就业区域和范围非常分散。

主要是高职生在企业实习生后大量跳槽,基本通过网络联系就业学位,留原实习企业就业的仅3人,只占22%。

综合2007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我们发现财务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广阔,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1期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1 2008总第五十五期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ril No.55经济管理系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陈明虎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是经管系对07届二百多名毕业生搞的一次跟踪调查,作者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毕业生;跟踪调查;调查报告
1 毕业生跟踪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1.1 经济管理系2007届三年制毕业生基本情

经济管理系2007年三年制毕业生总人数
达232人,其中男生84人,女生148人。


体专业人数资料请看下表:
表1 2007届毕业生人数分布图
班级人数女男
会计0411 49 41 8
商务0411 46 31 15
营销0411 49 25 24 营销0421 47 24 23 营销0413 41 27 14 合计232 148 84
注:营销三为对口单招班
1.2 调查情况介绍
本次毕业生跟踪调查由两部分组成:一份为学生卷,一份为企业卷。

本文是对学生卷的结果分析。

学生卷由经管系学工办根据最新情况及需要设计,共涉及单位性质、收入水平、跳槽情况、专业对口情况、就业信息渠道等十余项内容。

2007年6月中旬,经济管理系对返校毕业生进行了全面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2份,回收225份,其中有效问卷222份。

本次调查在班主任配合下进行,填写问卷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

2 基本调查结果报告
(1)我系三年制毕业生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占调查总人数的62%,这与我系人才培养的定位相符。

就业单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占62.2%。

(图一)
(图二)
收稿日期:2007-12-05
作者简介:陈明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

(2)毕业生有近半数选择留在常州工作。

本次调查中发现,留在常州工作的学生人数达9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3.7%,另外苏州与南京也是学生更趋向选择的地区,省外以上海与浙
江杭州为主。

(图三)
(3)本届毕业生的收入水平较上年有所上升。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毕业生工资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到1500元区间,也有部分学生的收入较高。

从企业的福利来看,更多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采取试用、考察态度。

(图四)
(图五)
(4)绝大部分毕业生能安心本职工作,对本职岗位满意度较高,只有9%的学生对目前岗位不满意。

同时,从毕业生近半年来的工作变更也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机会,在较低频率的跳槽情况下,顺利找到工作单位,数据显示,只有 3.7%的学生更换单位超过两次。

学生对目前岗位的满意情况呈近正态分布,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图六)
(图七)
(5)调查发现,学生就业单位的信息来源以人才市场与亲友为主,占70.6%;只有5.1%的学生选择就业信息获自学院。

(图八)
(6)学生认为他们目前的岗位与专业对口较高。

有57%的学生认为专业对口,只有14.9%的学生选择专业不对口。

在学院所学课程与目前工作相关度分析来看,认为中度相关的居大多数,占总调查人数的56.6%。

(图九)
(图十)
(7)从学生工作的工种来看,学生目前工作内容与我系人才培养方向一致。

数据显示,我系学生选择与营销、会计、商务相关工种的达81.5%。

(图十一)
(8)在是否需要母校技能再培训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则选择了否。

(图十二)
3 调查数据分析
3.1 男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1)女生在就业信息渠道上更多依赖亲人,远高于男生。

(图十三)
(2)男生对工作现状则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

(图十四)
(3)男生就业单位的对口程度更高。

(图十五)
(4)男生在工种类别上更倾向于业务类,女生在工种类别上则较为分散。

表2 男女生就业工种类别差异
性别男女
计算机类 3.6% 2.2% 财会金融类10.8% 24.5% 教育类 1.2% 0.0% 外贸货代类 3.6% 11.5% 文职类 2.4% 22.3% 业务类62.7% 24.5% 广告类 3.6% 0.7% 服务类 1.2% 6.5% 技术操作类 1.2% 2.2% 其他9.6% 5.8% 3.2 毕业生就业在专业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1)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高于其他专业。

(图十六)
(2)从更换单位情况来看,会计专业学生稳定性更好,相对而言,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跳槽率更高些。

(图十七)
会计专业在寻找工作中通过亲友渠道远高于其他专业。

目前就业信息主要由人才市场、亲友与网络来提供,占学生信息来源的80%左右。

表3 就业信息渠道
途径会计商务营销营销单招学院0.0% 0.0% 6.2% 10.3% 人才市场23.3%39.5% 40.2% 38.5% 报纸0.0% 0.0% 0.0% 0.0% 网络
16.3%20.9% 14.4% 10.3% 亲友58.1%23.3% 25.8% 30.8% 会计专业的就业对口率最高,而国际商务专业的对口率最低。

(图十八)
商务专业对所学课程的认同度更高,而会计专业学生对所学课程认同度最低。

(图十九)
3.3 在校期间培养能力对工作帮助的评价中不同专业毕业生评价总体一致。

(1)人际交往与口头表达能力位居前列,而动手能力与外语能力则位居最后。

(2)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会计专业与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能力认同度较高,分列第三位、第四位,营销专业学生
则明显低很多,列第七位。

国际商务专业对外语与计算机认同度相对较高,尤其是计算机能力在所有能力中认同度最高。

(图二十)
(图二十一)
在毕业生就业心得中,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比想像中更困难,感觉自身有许多不足,需要加强学习,但全体毕业生也表现出普遍的乐观心态,认为只要“肯吃苦”、“认真负责”、“善于沟通”、“从小事做起”,就一定能获得企业认同,最终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三年制毕业生
与五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相近,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找到工作,工作单位性质与规模相似。

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等方面有高度一致的认可。

但学生就业分布,五年制的主要分布在苏、锡、常,而三年制则主要集中在常州、苏州、南京,尤其集中在常州;三年制跳槽率较低,表现更为稳定;三年制女生就业信息渠道对亲友依赖大于男生,而五年制男生对亲友依赖大于女生;三年制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较五年制低等。

4 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在毕业生离校工作半年时间进行,更多表现为学生的主观判断与想法,许多特征为暂时现象,随着学生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加深,相关许多数据会有变化。

现将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三年制专科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在离校前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开展工作,自我定位准确,态度端正,精神状态良好。

(2)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能力培养等方面,学生认同度较高。

(3)专业能力培养是我系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当针对专业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研究与改革。

(4)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届毕业生出现跳槽率降低、初薪水平提高、专业对口率降低等新情况、新特点。

(上接第93页)
不利。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妨想想落第秀才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引导高职生从自身较突出的长处与本专业相结合的优势出发寻找自信的支点。

这个优势不是横向地和他人相比,而是和自己比,在所有自身条件的各项指标中,将自己认为最优秀并能应用于专业学习的素质尽量在专业领域恰当地展现出来,力争得到他人的认可。

高职毕业生既不同于高级科研人员,也不同于普通技术工人,他们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必须注重学习的社会实践性。

高职在校生应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在一定岗位上感受其所具有的职业优势、明确职业地位,在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热爱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进而产生专业自豪感,从而不会因为自己是“匠”、不是“师” 而感到自卑。

如今,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考试体系和培养模式下挣扎了十几年的高职生总算是脱离苦海,对高中时期考核方式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对他们来说是可行而且是必行的。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当把考试与考查;开卷与闭卷;理论与实训;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结合起来,在教育高职学生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包括学习在内的成功的实践活动,最终从根本上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往日人们眼中“学习上的失败者”,变成“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成功者。

[5]
参考文献:
[1]刘诚龙.两份名单[N].报刊文摘,2007-8-13(3).
[2]陶晓瑛,马建青.影响高职生自信心的深层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5):86-88
[3]熊爱祥.高职学生建立自信心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07,(6):131+9
[4]薛喜民.什么是高职
[EB/OL]./research/total2/1364. Shtml,2006-12-19/2007-9-14.
[5]庚强斌.帮学生找回自信[J].当代教育科学,2007,
(Z2):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