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检验标准
巧克力含虫量标准

巧克力含虫量标准
巧克力含虫量标准是指对巧克力产品中可能存在的虫子数量的限定标准。
巧克
力是一种受人喜爱的美食,但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虫子有可能会进入巧克力产品中。
因此,对巧克力中含虫量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世界上各国对巧克力含虫量标准的规定并不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
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巧克力含虫量标准会根据巧克力产品的种类和用途来制定。
例如,一些国家规定,巧克力含虫量不得超过一定数量,否则产品将被认定为不合格。
而在其他国家,巧克力含虫量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要求几乎零虫子的存在。
巧克力含虫量标准的制定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食品安全。
巧克力是一种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虫子
的存在可能会对巧克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含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其次是产品质量。
虫子的存在会影响巧克力产品的口感和品质,可能会影响消
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信任度。
因此,制定巧克力含虫量标准也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最后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各国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
规范,巧克力含虫量标准的制定也需要符合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
总的来说,巧克力含虫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巧克力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消费者在购买巧克力产品时,也可以通过查看产品的标签和质量检测报告,了解产品的含虫量是否符合标准,选择更加安全和放心的巧克力产品。
干性副食类商品质量验收标准

干性副食类商品质量验收标准1.0目的为明确商品质量验收标准,使采购部门引进商品以及营运部门和收货部门商品验收有所依据,特制定本规定。
2.0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采购部门引进商品及门店商品验收工作。
3.0工作程序3. 1 米面及制品3.1.1 产品产品标签标注标注3.1.1.1 粮食及其加工产品1)食品名称;2)净含量;3)包装者、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4)包装(分装、生产)日期,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5)专用面粉(如饺子粉)和两种以上(含两种)的混合粮食或加工品,须标注配料表。
3.1.1.2 粮食制品1)方便面、方便米粉;a)食品名称;b)配料表;c)净含量;d)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e)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f)产品标准号。
2)挂面、馒头等:a)食品名称;b)净含量;c)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d)生产(分包装)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e)产品标准号。
f)添加辅料或食品添加剂的挂面标注配料表。
3.1.2 内容物3.1.2.1 米类商品:颗粒饱满,米中无杂质,无发霉、生虫等变质现象。
3.1.2.2 面粉及面粉制品:1)面粉应色泽洁白,干燥松散,无结块;2)挂面及面粉无生虫现象;3)挂面及方便面内容物无破碎现象。
3. 2 油脂品:3.2.1 产品标签标注:3.2.1.1 食品名称;3.2.1.2 净含量;3.2.1.3 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3.2.1.4 生产(分包装)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3.2.1.5 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3.2.1.6 混合油脂应标注配料表。
3.2.2 内容物:3.2.2.1 油品清亮、无杂质、无沉淀物,无云雾状悬浮物;3.2.2.2 油品颜色应具油脂的特点。
3. 3 罐头3.3.1产品标签标注3.3.1.1 食品名称;3.3.1.2 净含量;3.3.1.3 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的名称和地址;3.3.1.4 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3.3.1.5 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3.3.1.6 含固、液两种物质的罐头(如糖水菠萝等)须标注固形物含量(用质量或百分含量表示)。
023巧克力检验标准

项目
要求
方法
缺失
MAJ
MIN
外包装
外包装应牢固、洁净、有相应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制造商,执行标准等。
目测
外包装严重不洁、外漏,没有标签
∨
轻微不洁、破损,
标志不全
∨
外观
紫红或暗红色结晶粉末
目测
色泽异常
∨
气味
具有胡萝卜素的特有气味
目测外包装严重不洁外漏没有标签轻微不洁破损标志不全外观紫红或暗红色结晶粉末目测色泽异常气味具有胡萝卜素的特有气味嗅无异味杂质无可见黑点异物目测异物23理化及卫生要求0收1退
平 和 坊 食 品 有 限 公 司
文件编号
FW-QC-IQC-023
版号
A0
文件名称:巧克力检验标准
页次
1/1
生效日期
2010.07.07
1、抽样方法:
1.1感官检验:以包(袋)为判别单位,采用MIL-STD-105E LEVEL 2抽样
1.2理化及卫生检验:以每一生产期为一个检验批。
1.3采样数量:2桶以下采1桶,3-10桶采2桶,采样总数须大于250克。
2、检验项目:
2.1材质证明:
每批产品必须有产品检验报告(厂家内部或官方部门出具),如无,则整批拒收,来料的名称、标签与采购单不相符的,整批产品退回。
官方机构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
1次/年
官方机构
3.相关标准
QB/T1414-91胡萝卜素、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相关记录
进料检验报告
嗅
无异味
不同种类糕点在不同温度条件影响下的微生物检验

不同种类糕点在不同温度条件影响下的微生物检验不同种类的糕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微生物检验是为了评估糕点的卫生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
微生物检验主要包括菌落计数、总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等。
本文将根据糕点的类型和温度条件,总结不同糕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微生物检验结果。
1.高糖类糕点(如甜饼干、巧克力蛋糕):高糖类糕点中的糖含量较高,这种条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这类糕点通常具有较低的菌落计数和酵母菌的数量。
在正常温度条件下(20-25°C),高糖糕点的菌落计数往往较低,通常在1000CFU/g以下。
酵母菌数量也较低,通常在100CFU/g以下。
然而,如果高糖糕点在制作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数字可能会增加。
2.低糖类糕点(如蛋糕、面包):低糖类糕点的含糖量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微生物可以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地生长。
在正常温度条件下(20-25°C),低糖类糕点的菌落计数通常在1000CFU/g至10,000CFU/g之间。
酵母菌数量可以超过100CFU/g。
如果低糖糕点在制作或储存过程中受到了温度过高或暴露时间过长的影响,菌落计数和酵母菌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由于低糖糕点的水分活性较高,所以霉菌的生长也可能成为问题。
3.奶制品糕点(如奶油蛋糕、奶酥饼):奶制品糕点通常含有乳制品,这种类型的糕点对于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在正常温度条件下(20-25°C),奶制品糕点的菌落计数通常在1000CFU/g至100,000CFU/g之间,酵母菌数量通常在100CFU/g以上。
由于奶制品糕点含有较高的水分,因此霉菌的生长可能会更加迅速,其数量可能会达到100CFU/g以上。
4.冷藏糕点(如奶油馅饼、水果塔):冷藏糕点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这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在冷藏温度(4-8°C)下,糕点的菌落计数通常在100CFU/g以下,酵母菌数量也较低(通常在10CFU/g以下)。
本次检验项目

附件1本次检验项目一、粮食加工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年糕》(SB/T 10507-2008),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第4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1.通用小麦粉、专用小麦粉检验项目:镉(以Cd计)、苯并[a]芘、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过氧化苯甲酰。
2.大米检验项目:铅(以Pb计)、镉(以Cd计)、无机砷(以As计)、黄曲霉毒素B1。
3.普通挂面、手工面检验项目:铅(以Pb计)。
4.谷物加工品检验项目:镉(以Cd计)、黄曲霉毒素B1。
5.玉米粉、玉米片、玉米渣检验项目: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
6.米粉制品检验项目: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二氧化硫残留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二、调味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酱油卫生标准》(GB 2717-2003,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 2717-2018,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含)之后),《食醋卫生标准》(GB 2719-2003,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GB 2719-2018,样品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21日(含)之后),《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酿造食醋》(GB/T 18187-2000),《芝麻酱》(LS/T 3220)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整顿办函〔2011〕1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
产品生产检验标准

产品生产检验标准
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1、产品灌装:注料合理,切割整齐,无带盖,无缺陷,无扭斜、偏头,形态完整,膨胀率达到
标准。
2、产品冻结:无空头、变形、软塌、螎化等不良冻结现象。
3、产品工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表靣平整、光滑,色泽、感观符合该产品应有的特征。
4、产品形态:形态完整,无夹心、外露、串色,无杂质污染,无缺角少棱、变形现象。
5、产品插扦:位置、长度合适,插扦插入产品中心部位,木扦外露长度3---5cm.
6、插扦端正:严禁有双棍、断棍、斜棍、无棍等现象。
7、产品形状:个头大小均匀一致,符合产品生产标准,单支产品重量偏差不能大于3g。
8、涂层均匀:有巧克力涂层产品要求涂层均匀,表面光滑,涂层位置一致,涂层无破损,无倒
流现象。
产品涂层时如混有果粒或其它干料,产品表面颗粒应分布均匀。
二、产品包装检验标准
1、包装袋图案、颜色、文字清晰完整;生产日期、批号正确、清楚。
2、包装袋对标准确,包装规范,图案完整,无乱版、错版、扭斜等现象。
3、产品包装横封、纵封封口严实平整,无烧焦、偏封、封口不严现象。
4、产品包装表面整洁干净,无料液,无污染,无破损。
5、产品纸箱上的产品品名、生产日期、批号与包装袋上的产品品名、生产日期、批号一致,且
清晰明了。
6、纸箱外观整齐干净,文字图案清晰,无污染,无破损。
潮湿发霉、溅水纸箱严禁使用。
7、产品装箱时要摆放整齐,数量准确。
8、封箱时纸箱中缝对折紧凑, 箱面平整严实, 无扭斜、凸起现象。
封箱胶带适中,长度为
3---5cm。
中国咖啡因含量的标准

中国咖啡因含量的标准中国咖啡因含量的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咖啡因含量限量》(GB 5009.60-2016)。
该标准规定了咖啡因在多种食品中的限量要求,主要包括咖啡、茶叶、饮料、巧克力、药品等。
以下是关于中国咖啡因含量标准的相关内容:1. 咖啡:咖啡中咖啡因含量的标准限定为每100g不超过0.18g。
这意味着每杯100ml的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180mg。
根据这个标准,一般的浓缩咖啡每杯的咖啡因含量大约为60-120mg。
2. 茶叶:中国茶文化悠久,茶叶也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
标准中规定了不同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限量。
例如,绿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12mg/g;红茶和发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20mg/g;黑茶和普洱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25mg/g。
根据这些限量标准,一般一杯茶所含咖啡因的含量较咖啡低,并且茶叶种类和冲泡方法会对咖啡因含量产生影响。
3. 饮料:标准对包括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茶饮料等在内的各类饮料的咖啡因含量也进行了限制。
例如,碳酸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12g/L;功能性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32g/L;茶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145g/L。
4. 巧克力:巧克力是一种受到广大人民欢迎的零食。
标准规定巧克力中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02g/100g。
5. 药品:咖啡因也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中,如常见的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标准规定这类药片中的咖啡因含量不能超过65mg/片。
以上是中国咖啡因含量标准的一些典型例子,这些标准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健康,防止咖啡因过量摄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咖啡因作为一种兴奋剂,在适量摄入的情况下可以提神醒脑,但过量摄入会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速、失眠等问题,因此设定咖啡因含量标准对于食品加工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引导和规范食品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31类食品生产审查细则

31类食品生产审查细则一、引言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食品生产审查细则。
本文主要介绍了31类食品生产审查细则。
二、食品生产审查原则食品生产审查的核心目标是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根据国内外的食品法规和标准,食品生产审查应遵循以下原则:1.法律法规原则:食品生产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2.安全原则:食品生产应符合卫生安全的标准;3.质量原则:食品生产应符合质量标准,并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4.真实性原则:食品生产应公示真实的信息,不得虚假宣传。
三、31类食品生产审查细则1. 粮食及其加工品类1.1 大米: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大米品质指标的抽检; 1.2 面粉: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黄曲霉毒素的限量要求; 1.3 面条、面包等加工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外观、口感等检查。
2. 肉类及制品类2.1 猪肉、牛肉、羊肉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对肉质、脂肪含量等进行检查; 2.2 火腿、香肠等加工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3. 蔬菜类3.1 菠菜、生菜等叶菜类: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残留农药的含量; 3.2 胡萝卜、黄瓜等根茎类: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重金属残留情况。
4. 水果类4.1 苹果、香蕉、橙子等常见水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农药残留情况; 4.2 草莓、葡萄等小果类: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重金属含量。
5. 饮料类5.1 碳酸饮料、果汁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甜味剂和色素的使用情况; 5.2 咖啡、茶饮料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咖啡因和茶多酚的含量。
6. 糕点类6.1 饼干、蛋糕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感、口味的检验;6.2 糖果、巧克力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7. 调味品类7.1 酱油、醋、酱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氨基酸含量; 7.2 味精、鸡精等调味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查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材质证明:
每批产品必须有产品检验报告(厂家内部或官方部门出具),如无,则整批拒收,来料的名称、标签与采购单不相符的,整批产品退回。
2.2外包装及感官检验:(AQL值:主要MAJ:1.0轻微MIN:2.5)
项目
要求
方法
缺失
MAJ
MIN
外包装
外包装应牢固、洁净、有相应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制造商,执行标准等。
目测
外包装严重不洁、外漏,没有标签
∨
轻微不洁、破损,
标志不全
∨
外观
紫红或暗红色结晶粉末
目测
色泽异常
∨
气味
具有胡萝卜素的特有气味
嗅
无异味
∨
杂质
无可见黑点,异物
目测异物Βιβλιοθήκη ∨2.3理化及卫生要求(0收1退):
项目
指标
监控频率
检验机构
干燥失重,%
≤10.0
每批
工厂内部
细菌总数cfu/g
≤10000
每批
工厂内部
大肠菌群MPN/100g
≤30
每批
工厂内部
砷(以As计),mg/kg
≤1.0
1次/年
官方机构
铅(Pb),mg/kg
≤10
1次/年
官方机构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
1次/年
官方机构
3.相关标准
QB/T 1414-91胡萝卜素、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相关记录
进料检验报告
***食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FW-QC-IQC-023
版号
A0
文件名称:巧克力检验标准
页次
1/1
生效日期
2010.07.07
1、抽样方法:
1.1感官检验:以包(袋)为判别单位,采用MIL-STD-105E LEVEL 2抽样
1.2理化及卫生检验:以每一生产期为一个检验批。
1.3采样数量:2桶以下采1桶,3-10桶采2桶,采样总数须大于2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