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计算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计算题专练(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计算题专练一、选择题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A.B .C .D .27g2.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错误的是( )A .的相对分子质量B .的相对分子质量C .的相对分子质量D .MgO 的相对分子质量3.下列有关计算及结果,不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 .氧化铜(CuO )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 .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原子数目比为D .氢氧化钠(NaOH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A 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健生长等功效。
其化学式为C 20H 30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维生素A 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B .维生素A 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维生素A 1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维生素A 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5.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
生成物中,氧化物的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A .B .C .D .261.99310kg 1227-⨯⨯261.99310kg 2712-⨯⨯261.99310kg 1227-⨯⨯3KClO 3935.5163=++⨯2CO 12162=+⨯()2Ca OH 401612=++⨯2416=+241640+=4:1()43NH HCO 1:4:1:316100%40%23161⨯=++8:11:84:33:46.有、、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7.由乙炔、乙烯、乙烷组成的混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和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中乙炔、乙烯、乙烷的分子个数比可能为( )A .1:2:3B .3:2:3C .6:3:2D .3:2:1二、计算题8.拉瓦锡在二百多年前,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占空气的,在一体积为的集气瓶中,充满空气,设氧气的密度为,求瓶中氮气的质量。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计算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综合计算题(一)1.(18某某)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6t尿酸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案】(1)46.7%t。
【解析】(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2)设理论上需要氮气的质量为x。
CO2+2NH3CO(NH2)2+H2O3460x6tx tt。
2.(18某某)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
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答案】(1).506g(2).20【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2CO2+3H2O C2H5OH +3O28846968gxx=506g(2)968g÷48.4g=20答:(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CO2。
3.(18某某)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____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1)50(2)3.8%【解析】(1)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质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
100g×5%=(100g-x)×10%x=50g;(2)根据图像可知,当a为80g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第9单元 溶液 含答案及解析

第九单元溶液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答案:C2.(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 g、30 g、30 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答案:A3.(2020贵州毕节中考)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固体X可能是NaOHB.固体X可能是NH4NO3C.Ca(OH)2的溶解度:①>②D.Ca(OH)2的质量分数:①=③答案:B4.(2019四川自贡中考)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 mL的量筒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答案:C5.(2020山东威海中考)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B.温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C.40 ℃碳酸钠饱和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9%D.20 ℃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溶液变浑浊答案:C6.(2019浙江金华中考)甲是60 ℃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答案:D7.(2021青海中考)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100 g 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变化结果全部正确的是()答案:C8.(2019天津中考)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讲义: 计算题-教师版

计算题考点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考点扫描】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和。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代数和的比值。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质量分数=%100⨯⨯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原子的个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某元素质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换算某元素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的质量★有关化学式计算的考点归纳1、历年中考的热门考点归纳如下:以CO(NH 2)2为例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1×2)×2=60②化合物中的各原子的个数比:C :H :O :N=1:4:1:2★★此处C 、H 、O 、N 切忌对应顺序颠倒③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O :N=(12×1):(1×4):(16×1):(14×2)=3:1:4:7④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N%=60214⨯×100%≈46.7%.⑤某元素质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换算、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比2、得分的关键如下:①注意计算的准确性②单位的换算③计算结果的精确度(看清题目是否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例题精讲】1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 3H 5ON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丙烯酰胺(C 3H 5ON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1×5+16+14=71.故填:71;(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6=9:4.故填:9:4;(3)丙烯酰胺(C3H5ON)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7%.故填:7%.2如图为某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该物质是白酒的主要成分,化学名称为。
专项10 化学计算-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专项训练(人教版上学期)

专项10 化学计算一、选择题1.(2019·开封市中考一模)将一定量的镁粉、铝粉、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4 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A.4.8 g B.5.4 g C.9.2 g D.13.0 g2.(2019·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中考一诊)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金属杂质中的2种,取5.6 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 g 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Cu和Mg B.Zn和Al C.Mg和Al D.Al和Cu3.(2019·盐城中考)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
现有100 g 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 g。
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生成CO2的质量是33 g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 g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4.(2019·达州中考)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W 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5.0 g,则W的数值为A.7.4 B.4.6 C.3.2 D.3.85.(2019·常州中考)为了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称取m kg铁粉与一定体积的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m kg。
则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质量之比为A.80∶7 B.80∶49 C.10∶7 D.8∶76.(2019·孝感中考)现有一包由6.5 g锌、5.6 g铁、6.4 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06 计算题(20题)(人教版)(原卷版)

(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2)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多少。
(3)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g。
4.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请计算:
(1)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178g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14.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每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和n个氢原子构成。请计算:
(1)n为________________。
(2)28.2g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2)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9.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过氧乙酸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之一。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试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1%)
19.2022年12月,网上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
(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1)硝酸铵由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

化学练习题◆化学计算题型小结:【题型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方程式2A+B=C+2D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若上述反应中212克A与71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0克C,则生成D的质量是.【题型二:含杂质物质的计算】1、有一含杂质的的锌8 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共产生0.2克氢气,计算锌的纯度?2、拓展题:对4.6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不断通入氢气,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3.76克,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题型三:无数据或缺少数据的计算】在氯酸钾和MnO2混合加热制O2的反应中,若MnO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由25%提高到30%,则氯酸钾的分解率是多少?◆巩固练习;1、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A. MgB. AlC. ZnD. Fe2、有一不纯的铁片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得0.18克氢气,则该铁片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A. ZnB. AlC. MgD. Na✓ 讨论:若产生2.1克或2克氢气、又会是什么情况呢?3、某金属跟稀H2SO4完全反应生成ngH2,生成的化合物中该金属的化合价为+3价,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n m 6B 、m 3nC 、n m 3D 、nm 24、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2A+B=2C ,设有6gA 与B 反应生成14gC.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7B 、14C 、28D 、565、将25g 甲物质与5g 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物质,11g 丙物质,还有另一种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 、B 、C 、D ,则表示它们之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B=C+DB. 2A+B=C+2DC. 2A+B=2C+DD. A+2B=2C+D。
2023-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计算题专题复习

2023-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计算题专题复习1.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种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取用10g这种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于烧杯中,将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1)表示m的值为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次氯酸钠),它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工业Cl+2NaOH=NaCl+NaClO+H O。
制次氯酸的反应如下:22(1)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写一条即可)。
(2)若要制取149gNaClO,理论上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3.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
小红同学分别取2.0g二氧化锰和68.0g某医用双氧水溶液先后放入如图1装置中,实验测得装置和物质的质量的相关数据如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的质量为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4.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溶解的气体质量忽略不计)。
试计算:(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2)12.5g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5.一种灰岩化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科研工作人员对灰岩化石样品开展实验测定,取20.8g灰岩化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100.0g至反应结束(灰岩化石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16.4g,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2)灰岩化石中CaCO3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6.超氧化钾又称为“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救急,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4KO+2X=2K CO+3O,请回答:式为:2322(1)X的化学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计算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化学中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历来被九年学生认定为初中化学中的难点之一,而历年来中考对化学计算的考查既有“弱化”又有“强化”.所谓弱化,是指不再在那些人为编造的、没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问题上设置障碍,故意为难学生,总体上降低了计算题的难度。
强化的是运用化学计算这个工具去考查学生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学计算题已经有了认识,只是,认识还比较肤浅,同时这些学习内容也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同化新知,许多学生已经出现了厌倦失落情绪,这就决定了教学中仍然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目标,并要帮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化学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相关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格式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计算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
质和量是辨证一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难点:反应后溶液中个成分的判断。
五、教学过程:
考点一:
【教师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以师问生答的形式。
】
【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板书】
一、化学式的计算(设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mBn)
1、相对分子质量(Mr)=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
2、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m(A): m(B)=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元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n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化合物AmBn的相对分子质×%
4、计算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
5、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
【练一练】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讨论】
根据NH4NO3的化学式进行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为80。
2、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12。
3、氮、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4:3。
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5、80g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28g。
【做一做】
练习:现有60Kg的尿素CO(NH2)2,请进行以上相关问题的计算。
考点二:
【教师提问学生记忆相关知识,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板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解、设未知量;
2、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
4、已知量和未知量;
5、列比例,求解;
6、写答。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
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依题意找出已知量。
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
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
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
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
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
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
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
【教师讲解中考时,常见的几种题型】
【学生记忆】
第一种类型: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
【教师板演:题目正确格式,并强调中考注意事项,防止学生失分。
】
将28g铁粉与73g的稀硫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
(1)生成氢气多少克?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练一练】
【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教师解释总结】
第二种类型: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
50gCa(OH)2溶液和55gNa2CO3溶液混合后完全反应。
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
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做一做】
第三种类型:样品中杂质能溶于水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
由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取仅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33.2g,加入13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氯化钠溶液150g。
求:(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师帮助梳理解题过程,加强学生记忆】
【论一论】
第四种类型: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
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
为检测当地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
求:(1)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小组谈论交流,得出答案,以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增提掌握】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体系,便于中考复习】
【课后作业】:一张卷子
六、板书设计:
题目:中考复习---计算题
一、化学式的计算(设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mBn)
1、相对分子质量(Mr)=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
2、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m(A): m(B)=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化合物AmBn的相对分子质×%
4、计算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
5、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解、设未知量;
2、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
4、已知量和未知量;
5、列比例,求解;
6、写答。
七、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设计较以前有一定进步,主要表现是增大了学生的活动。
但是,虽然有还课堂给学生的意识,但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活动形式主要以练习为主,比较单调乏味,缺少激烈的讨论、争论;有些环节的处理不精彩,没有抓住典型问题深入剖析。
以后我会加强业务学习,寻找理论支撑,深入研究还课堂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学习一些优秀课例中好的活动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多体会,多反思,多积累,期望给学生呈现更精彩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