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07(2012)
直流输电基础课件

03
直流输电的工作原理
电压源换流器工作原理
电压源换流器是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换流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电压的幅值和 相位,实现直流电的逆变和整流。
电压源换流器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IGCT等,通过脉宽调制(PWM) 技术实现对电压和频率的精确控制。
电压源换流器具有高效率、低谐波、快速响应等优点,因此在高压直流输电 (HVDC)和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2
直流输电系统的组成
电源
01
02
03
电源的作用
为直流输电系统提供电能, 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
电源类型
包括化石能源、核能、可 再生能源等,根据不同的 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 的电源。
电源接入
通过换流站将电源接入直 流输电系统,实现电能的 汇集和分配。
换流站
换流站的作用
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 的转换,是直流输电系统 的核心组成部分。
景。
直流输电的应用场景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
直流输电适合于大容量、远距离 的输电需求,例如国家之间的电 网互联、长距离海底电缆输电等。
城市电缆输电
在城市区域内,由于建筑物密集, 采用交流输电难以实现,而直流输 电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例如 城市地铁、隧道照明等。
特殊环境输电
在特殊环境下,如矿井、石油平台 等,直流输电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要求,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
直流输电的特点
高效稳定
直流输电的电压稳定,没有频 率和相位的变化,因此传输效
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损耗较小
由于直流输电的电流在传输过 程中不会产生交流阻抗,因此 损耗较小,传输效率较高。
直流输电讨论

直 流电压升高 的基本 电路形式 , 网二所示 。图中 T为全控型电力器 如 件组 成 的开关 , D是快 速恢复二极 管 , L为大电感 , c为大电容 , 负载 。 R为 当开关 T在触发信 号作用下导通 时, 二极 管承受反偏压而截止 。一方面能 量从 直流 电源 t 输入 电感 L 并 以磁场 能储存 , l S , 电流 以直线上升增 加 ; 另
一
由②得 旦 = △I
,
⑤
个大 电网 。 这样可以互相支援 , 调剂余缺。 要使这么大范 围的几十台 、 但
由④得旦  ̄r△ … … ⑥ ! t- l  ̄ …
比较⑤ 、 , . ⑥ 得 消去 L 可得 u : , 而 t+ t
:
.
几百 台发 电机同步运行 ,技术上很 困难 。好在 现在是 由计算 机来调 节控
… … . . ③ … … _ ‘ ④
… … … .
现代 的供 电系统是把方 圆数百公 里的电站 连成一个 电力网 。如我 国
的东北 电力 网 、 华北 电力网等。我们新疆天 山南北 , 北从哈密 到乌鲁 木齐 ,
再到玛 纳斯 、 河子 、 犁 、 乐 , 到吐鲁 番 、 石 伊 博 南 库尔 勒 、 阿克苏等 , 连成 了
制 , 题基本解决 了。 问 四、 电磁 波 的 —
大家知道 , 电磁波传播 的速度是每 秒 3 0万公里 , 3×1 即 0 公里 /秒。 交流 电在输 电线 中的传播 , 也是这 个速度 , 而不是 电荷( 自由电子) 在导 线 中的机械运动速度 。那么 5 O赫 兹的交流电波波长是
“ ” 了。 漏 掉 这个对 电流 的旁路 作用随 电缆增长而增 大。电缆 超过 5 0千米 , 旁路 电容会增 大到使 交流电几乎送不 出去的程度。这样 , 交流输电失去意 义 。如果 电缆 中是 直流电 , 旁路 电容将 不起 作用。 三、 电网的同步 困难
直流输电

据悉,整个柔性直流工程计划于2014年4月完成海缆施工;5月进行系统带电调试及试验;6月实现五站全面 建成投产。
2014年7月4日,在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后,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 柔性直流工程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站上了世界柔性直流输电领域的制高点。
日前,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始进行为期90天的全面检 修工作,这是该工程投运一年来首次全面“体检”。
③作络互联和区域系统之间的联络线(便于控制、又不增大短路容量);
④以海底电缆作跨越海峡送电或用地下电缆向用电密度高的大城市供电;
⑤在电力系统中采用交、直流输电线的并列运行,利用直流输电线的快速调节,控制、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 性能。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可控硅制造技术的进步、价格下降、可靠性提高,换流站可用率的提高, 直流输电技术的日益成熟,直流输电在电力系统中必然得到更多的应用。当前,研制高压直流断路器、研究多端 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控制、发展多端直流系统、研究交直流并列系统的运行机理和控制,受到广泛的。
直流输电换流原理(整流部分)

eca 过零点
计时起点
eab 过零点
ebc 过零点
ebc 过零点
eca 过零点
eab 过零点
9
单桥整流器触发时间范围
触发V1前导通
va vc v1 0
v1 va vc
180
10
无相控整流器
理想的假定条件
• 三相交流电源对称、正弦、频率恒定 • 交流电网阻抗对称,忽略换流变压器激磁导纳 • 大电感平波电抗器,换流器直流侧电流为纯直流 • 阀的特性是理想的 • 桥阀等相位间隔依次轮流触发
6
sin 2 sin 2( ) 2
4cos cos( )
Id
54
整流器的功率分析(续)
基波分I量(1) :
I2 (1) y
I2 (1)w
6
k(1)Id
cos 2 cos 2( )2 sin 2 sin 2( ) 2 2
k(1)
4cos cos( )
1 cos cos( ) 1 csc csc(2 ) ctg(2 )2
换相开始
换相结束
2012年12月3日
33
整流器换相过程(续)
换相过程:六个电子开关轮流工作
• i :换相电流(两相短路电流) • vac :换相电压(两相短路电压) • X :换相电抗 • 换相期间三阀导通;非换相期间两阀导通
2012年12月3日
34
换相角
arccos
cos
2X
Id
2E
1
csc csc(2 ) ctg(2 )2 1
2012年12月3日
59
换流装置的功率因数(工程应用)
较精确
cos
cos (1)
五、2012 年全国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指标

2006-12-1 2006-12-1
2007-12-3 2007-6-21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82 582
900 9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线路 长度 (千米)
五、2012 年全国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指 标
1、直流输电系统概况
2012 年,黑河背靠背换流站、柴拉直流输电系统、高岭背靠
背直流扩建工程、锦苏直流输电系统正式商业投运。至 2012 年
底,全国在运的直流输电系统数量为 18 个,其中包括 12 个点对
点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3 个点对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和 3 个
单元Ⅰ
2010-4-21 2010-4-21 2010-9-30 2010-9-30 2011-3-25 2011-3-25 2011-5-2 2011-5-2 2012-6-10 2012-6-10
2010-6-18 2009-12-28 2010-7-26 2010-7-26 2012-7-19 双极低端投运 2012-12-6 全面投运
1110.05 963
860.44 891
940.72 1048.51
1194
电网 集团
国家 电网 南方 电网 国家 电网 南方 电网 国家 电网 国家 电网 南方 电网
1
序号 系统名称 极(单元)
投运日期
德宝直流
8
输电系统
伊穆直流
9
输电系统
银东直流 10 输电系统
林枫直流 11 输电系统
直流输电系统概述培训课件

设备研制与试验
针对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特 殊需求,开展相关设备的研制和 试验工作。包括高性能换流阀、 大容量直流断路器、高精度测量 装置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CHAPTER 06
总结回顾与课程安排建议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直流输电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
直流输电系统主要设备
介绍了直流输电系统的定义、构成、工作 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研究热点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 统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传 统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的优点,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 应性。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种电源 和负荷之间的灵活互联,提高电 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控制与保护策略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与 保护策略是研究的重点之一。通 过优化控制算法、完善保护机制 等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 故障的快速切除。
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控制保护 策略的执行和监测。同时,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自动化 设备,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CHAPTER 03
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稳态运行特性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系统损耗与效率
在稳态运行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 和电流应保持稳定,波动范围小,以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电能质量。
故障诊断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应采取相应的故障诊断方法,如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基于知 识库的故障诊断等。
处理措施
一旦诊断出故障,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隔离故障部分、启用备用设备等,以确 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应对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 似故障再次发生。
CHAPTER 04
直流输电系统概述培 训课件
高压直流输电

最后,线路走廊窄,征地费省。以同级500千伏电压为例,直流线路走廊宽仅40米,对于数百千米或数千千 米的输电线路来说,其节约的土地量是很可观的。
除了经济性,直流输电的技术性也可圈可点。直流输电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
应用现状
应用现状
1、高压直流供电技术的应用情况
我国对高压直流供电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中国电信公司在使用并且推广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并且电信公 司与电源系统的开发商在不断的研究高压直流电源,如今,这种供电方式已经被相关部门广泛的应用。虽然高压 直流电源可以选择多种电压,但是依然没有后端设备厂商的大力支持。在选择供电电压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整个供 电系统可以正常的运作,高压直流供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解决,高压直流供电技术就会得到飞快的发展。
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
包括换流器、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器、直流避雷器及控制保护设备等。
换流器又称换流阀是换流站的关键设备,其功能是实现整流和逆变。目前换流器多数采用晶闸管可控硅整流 管)组成三相桥式整流作为基本单元,称为换流桥。一般由两个或多个换流桥组成换流系统,实现交流变直流直流 变交流的功能。
谢谢观看
绍
直流输电

直流输电【摘要】在历史上,直,交流输电之争相当的著名!甚至发明家爱迪生也参与其中,并且支持直流输电。
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交流成了输电的主要方式!其实直流输电也有着交流输电所没有的优点!本文介绍了直流输电的发展和用作直流输电的几项新技术及相应的设备。
(以轻型直流输电为主)同时提供了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分析。
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也分析了它的不足之处(就目前来说)关键字:直流换流远距离大容量可靠性不足1·直流输电的发展电力技术的发展是从直流电开始的,早期的直流输电是不需要经过换流的直流输电,即发电、输电和用电均为直流电。
如1882年在德国建成的57km向慕尼黑国际展览会送电的直流输电线路(2kV,1.5kW);1889年在法国用直流发电机串联而得到高电压,从毛梯埃斯(Moutiers)到里昂(Lyon)的230km直流输电线路(125kV,20MW)等,均为此种类型。
随着三相交流发电机,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的迅速发展,发电和用电领域很快被交流电所取代。
同时变压器又可方便地改变交流电压,从而使交流输电和交流电网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很快占据了统治地位。
但在输电领域直流具有交流输电所不能取代之处,如远距离海底电缆或地下电缆输电,不同频率电网之间的联网或送电等。
直流输电的发展与换流技术(特别是高电压、大功率换流设备)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汞弧阀换流时期 1901年发明的汞弧整流管只能用于整流。
1928年具有栅极控制能力的汞弧阀研制成功,它不但可用于整流,同时也解决了逆变问题。
因此可以说大功率汞弧阀使直流输电成为现实。
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性直流输电工程(哥特兰岛直流工程)在瑞典投入运行以后,到1977年最后一个采用汞弧阀换流的直流输电工程(纳尔逊河1期工程)建成,世界上共有12项汞弧阀换流的直流工程投入运行,其中最大的输送容量为1440MW(美国太平洋联络线1期工程),最高输电电压为±450kV(纳尔逊河1期工程),最长输电距离为1362km(太平洋联络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由一台换流变压器供电,其接法分别为Y-Y及 △-Y;变比分别为1:1和√3:1,其波形如图所示。
19
双桥换流器电流波形
iA1
1:1 Y,y
桥1
-π/2 -π/3 o
I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π/3
π
4π/3 3π/2 ωt
iA1
1: 3 Y,d
π/3
iA2
1 I 3 d
第四章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谐波及其抑制
主要内容
4.1引言 4.2换流站交流侧的特征谐波 4.3换流站直流侧的特征谐波 4.4换流站的非特征谐波 4.5谐波对电力设备的影响 4.6谐波的抑制 4.7滤波器的结构及其特性 4.8滤波器的设计准则
2
4.1引言
一、谐波及其抑制是高压直流输电中的重要技术问 题之一。
9
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常以该次谐波的方均根值与基
波方均根值的百分比表示,称为该次谐波的含有率 HRh,h次谐波电流的含有率HRIh为
Ih HRIh 100% I1
畸变波形因谐波引起的偏离正弦波形的程度,以总谐
波畸变率(THD)表示。
THDI
I h2
h2
M
I1
100%
10
2、功率 视在功率: S UI 有功功率:为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 1 2 P 0 u (t )i(t )d (t ) 2
1、换相角μ增大,谐波电流减小,谐 波次数越高,谐波电流下降得越快; 2、在一定范围内,谐波电流下降的速 度也随μ角的增大而加快; 3、每次谐波在μ=360º /n附近时,谐 波电流In下降到最小值,然后再略有增 大; 4、如果μ为定值,各次谐波电流随不 同的α值的变化是微小的。
18
三、12脉动换流器的特征谐波电流
6
16
2、计及换相过程影响时
当考虑换相电抗的影响时,换相期间的叠弧角圆滑了
线电流波形的矩形边缘。这就削减了谐波分量的幅值。 计算将变得极为复杂,实际计算只须从谐波电流In与 基波电流I1的百分数与和的关系曲线中查取就行了。
17
在三相对称的情况下,交流侧的三相电流中仍只含有
基波和6k±1次特征谐波分量; 基波和各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和初相位则与触发角α和 换相角μ有关。 换相角μ和触发延迟角α对谐波 电流(交流侧)的影响可归纳 如下:
5
4、短时间谐波
对于短时间的冲击电流,按周期函数分解,将包含短
时间的谐波和间谐波电流,称为短时间的谐波电流或 快速变化谐波电流,应将其与电力系统稳态和准稳态 谐波区别开来。
5、陷波
换流装置在换相时,会导致电压波形出现陷波或称换
相缺口。 这种畸变虽然也是周期性的,但不属于谐波范畴。
6
三、傅立叶级数
21
交流侧的总电流应为上两式之和的一半:
ia12
I d [cos(t ) 1 cos(11 t ) 1 cos(13t ) 11 13 1 cos(23t ) 1 cos(25t ) ] 23 25
2 3
由此可以看出,交流侧线电流中只含有12k±1次
的谐波,而第5,7,17,19,…等次谐波将在两台换 流变压器的交流侧绕组中环流,而不进入交流电 网。这些谐波称为12脉动换流器交流侧的特征谐 波。
换流变压器交流侧(指换流变压器与交流系统或发电机
相连接的一侧)提供的换相电压为三相对称的基波正序 电压,不含任何谐波分量; 换流变压器的三相结构对称,各相参数相同; 在同一换流站中,各换流阀以等时间间隔的触发脉冲依 次触发,且触发角保持恒定; 换流器直流侧的电流为不含任何谐波分量的恒定直流电 流。这相当于假定平波电抗器的电感量为无穷大。
出于换流器的非线性特性,在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中将
出现谐波电压和电流,它们对系统本身和用户都会造成 影响和危害。 为了抑制谐波,通常不得不装设滤波装置。这样在换流 站的投资和占地面积中,这些滤波装置就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 因此,对谐波进行准确分析计算并合理地配置滤波装置,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的设计和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直流侧的电压Ud不但含有直流分量Vd,也含有各
次谐波分量Udn,因此可表示为:Ud Vd Udn
用博立叶级数展开:
U d ( ,0) Vd ( ,0) U dn ( ,0)
Vd ( ,0) [ An ( ,0) cos(n ) Bn ( ,0) sin(n )]
△-Y接线,且变比为√3:1时,交流侧电流波形如
前图所示,其傅立叶级数展开式为:
i A2 (Y , d ) I d [cos( t ) 1 cos(5t ) 1 cos(7t ) 1 cos( t ) 11 5 7 11 1 cos( t ) 1 cos( t ) 1 cos( t ) ] 13 17 19 13 17 19 2 3
14
二、6脉动换流器的特征谐波电流
1、忽略换相过程影响时
线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矩形波的宽度为2π /3,正、负脉冲间的相位差为π 。
取a相电流正矩形波的中点为时间的参考点,电流波形
将为偶函数,所以Bn=0。同时,还因为在一个周期内, 横轴上方的面积与下方的面积相等地,所以直流分量 A0=0。傅立叶级数只有余弦项。 15
所有余弦项的幅值为:
2 3 An I d cos(nt )d (t ) 2 ( I d ) cos(nt )d (t ) 0 3 2 n 2n I d sin sin n 3 3
ia
2 3
I d cos(t ) 1 cos(5t ) 1 cos(7t ) 1 cos( t ) 1 cos( t ) 11 13 5 7 11 13
▼三相电流中除了基波分量以外,只含n=6k±1(k=1,2,3,…)奇
次谐波分量; ▼各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有效值之比与谐波的次数成反比; ▼ 6k±1次谐波称为6脉动换流器交流侧的特征谐波。
2 3 I (1) Id 2 6 I d 0.78I d
I(n)
0.78 Id Id n n
22
4.3换流站直流侧的特征谐波
直流侧的谐波计算,通常是根据直流电压曲
线,利用傅立叶级数展开式,求出各次谐波 的正弦分量、余弦分量和直流分量,从而求 出各次谐波电压。再根据各交谐波所对应的 等值电路由谐波电压及阻抗求得谐波电流。
23
一、换流器直流侧的谐波电压
仍以前面的假设为基础。 换流器的直流电压: ( , ) 1 U ( ,0) U ( ,0) Ud d d
无功功率:
U 0 I 0 U n I n cos( n n )
n 1
Q U n I n sin( n n )
n 1
可推出三者的关系为:
D为畸变功率 相移功率因素
S 2 P 2 Q2 D2 功率因素(PF):
PF
P UI1 cos1 I1 1 cos1 cos1 2 S UI I 1 (THDI )
2 3
Id
o π/6
2 )I 3 d
i A2
桥2
1:1 Y,y
π/2 5π /6 7π/6
3π/2 ωt
-π/2
-π/6
iA
(1
iA1
iA i A2
桥1
1 I 3 d
(1
1 )I 3 d
2π/3
π
3π/2 ωt
桥2
-π/2
o
1: 3 Y,d
20
Y-Y接线,且变比为1:1时,交流侧电流波形如前
一个非正弦周期性函数f(wt),当其满足狄里克雷
(Dirichlet)条件时,它可以用傅立叶级数表示 为: f (t ) A0 An cos(nt ) Bn sin(nt ) (4 1)
直流分量或 f (t )d (t ) 0 恒定分量 余弦项系数 2 1 f (t ) cos(nt )d (t ) An 0 (4 2) 2 Bn 1 f (t ) sin(nt )d (t ) 0 正弦项系数 n 1,2,3, 7 A0 1 2
四、谐波对电气量的影响
1、方均根值和总谐波畸变率
畸变周期性电压和电流总方均根值的确定仍可根据方
均根值的定义进行:(以电流为例)
I
1 T
T
0
i 2 (t )dt
2 I12 I h h2
M
各次谐波分量方均根与其峰值之间存在√2的比例关系,
但是i(t)的峰值与它的方均根值I之间却不存在这样的简 单比例关系。
3
二、谐波的定义
在电力系统中理想的交流电压与交流电流是呈正
弦波形的,当正弦电压施加在线性无源元件电阻、 电感和电容上时,仍为同频率的正弦波。但当正 弦电压施加在非线性电路上时,电流就变为非正 弦波,非正弦电流在电网阻抗上产生压降,会使 电压波形也变为非正弦波。 对这些非正弦电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除得到 与电网基波频率相同的分量外,还得到一系列大 于电网基波频率的分量,这部分分量就称为谐波。
)
☆三相电流的直流分量相等; ☆三相电流的基波(n=1)及n=4,7,11,…次谐波分量的幅值相等,呈正序; ☆ n=2,5,8,…次谐波分量的幅值相等,呈负序; ☆ n=3,6,9,…3倍次谐波分量的幅值和初相位分别相等,呈零序。
12
4.2换流站交流侧的特征谐波
一、特征谐波分析的假设条件
n 1 2
也可写成
f (t ) A0 Cn sin(nt n )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