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第一单元天然气的利用甲烷第4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同步学习讲义之苏教浙江专版必修2专题3有机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第4课时

2017-2018学年同步学习讲义之苏教浙江专版必修2专题3有机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第4课时

第 4 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及产物 a a2.苯的分子构成、构造特色、主要性质 (取代b b反响 )3.取代、加成等基本有机反响种类的判断 b b4.依据化学式进行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的b b计算5.由元素质量分数或构成元素的质量比、式b c量推测有机物分子式1.认识煤的综合利意图义。

2.会写苯的分子式、构造式、构造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能力要求之间的特别的键。

3.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响、加成反响、取代反响,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煤的综合利用1.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大概70%的煤是直接用于焚烧,以获取我们所需的能量,但同时会带来大批的污染物,你知道煤直接焚烧往常产生哪些污染物吗?答案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烟尘等。

(2)为了减少污染,提高煤的热效率,特别是从煤中提取有价值的化工原料,此刻采纳多种方法对煤加工,进行综合利用。

对煤进行加工综合利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等。

2.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这类说法能否正确?答案不正确。

煤的气化是把煤转变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就是把煤转变成液体燃料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从煤焦油中能够分别出哪些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重要用途?答案从煤焦油中能够分别出苯、甲苯、二甲苯等。

利用这些有机物能够制取染料、化肥、农药、清洗剂和溶剂等多种合成资料。

3.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有什么异同?答案异同点加工对象不条件同变化点产品相同点干馏分馏一般指煤一般指石油隔断空气增强热先加热后冷凝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焦炭和煤焦油等不一样沸点范围的烃所获取的产物均为混淆物煤的干馏(1)煤干馏的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变化,此中主假如化学变化。

(2)煤干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隔断空气,防备煤焚烧;二是要增强热。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3节 烃 第1课时 烃的概述烷烃的化学性质 鲁科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3节 烃 第1课时 烃的概述烷烃的化学性质 鲁科

只生成 CH3Cl 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 CH3Cl 最多 C.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
D.1 mol CH4 完全生成 CCl4,最多消耗 2 mol Cl2
解析:甲烷与氯气一旦发生取代反应就不会停止在某一步,故得不
到纯净的 CH3Cl,A 错误,C 正确;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每取代 1 mol 氢原子,消耗 1 mol 氯气,生成 1 mol HCl,故产物中 HCl 最多,B
(2)链烃的物理通性 ①相似性: 烷烃、烯烃、炔烃在物理性质上具有某些相似性。如它们均为无
色物质,都 不溶于 水而易溶于 有机溶剂,密度比水 小 等。
②递变性: 链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其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出一定的递变性。
a.状态:由 气态 →液态→ 固态 ; b.熔、沸点: 逐渐升高 ;
c.密度:逐渐增大(但小于 1 g·cm-3)。
CH2Cl2 + 2HCl , CH4 + 3Cl2 ―h―ν→ CHCl3 + 3HCl , CH4 +
4Cl2―h―ν→CCl4+4HCl。1 mol CH4 生成 CH3Cl、CH2Cl2、
CHCl3、CCl4 各为 0.25 mol,则消耗 Cl2 的物质的量为 0.25 mol
+0.25 mol×2+0.25 mol×3+0.25 mol×4=2.5 mol。
第3节 烃
第 1 课时 烃的概述 烷烃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了解烃的分类。 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3.掌握烯烃、炔烃的命名规则(含一个双键或叁键)。 4.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1.烷烃的通式是 CnH2n+2。 2.烷烃是饱和烃,烯烃、炔烃属于不饱和烃,苯及其同系物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三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煤的综合利用苯苏教版必修22018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三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煤的综合利用苯苏教版必修22018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煤的综合利用苯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分子中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C.乙烯和苯均属于不饱和烃D.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解析:选D苯分子式C6H6,属平面形结构,分子中6个H原子和6个C原子共平面;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乙烯、苯分子中氢原子数少于饱和烃分子中氢原子数,属于不饱和烃;苯分子呈正六边形,一溴代物有1种结构,D错误。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在催化剂存在下苯与溴反应制取溴苯②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③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④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C①②属于取代反应,③④属于加成反应。

3.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苯与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B.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C.加入水后分液可除去溴苯中的溴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解析:选D 苯与液溴在FeBr3作催化剂时才能反应生成溴苯,苯与浓溴水不反应,A错误;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水浴加热时生成硝基苯,B错误;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苯中的溶解度小,除去溴苯中过量的溴,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分液,C错误;硝基苯难溶于水,应用分液漏斗分离,D正确。

4.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用如下图所示装置。

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A.水B.NaOH溶液C.CCl4 D.NaI溶液解析:选C溴易挥发,生成的溴化氢中含有溴,溴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银浅黄色沉淀,因此需要利用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中的溴。

5.(2016·浙江4月考试)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同分异构体B.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苯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D.向2mL苯中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解析:选B苯环中的碳碳键只有一种,所以邻二甲苯也只有一种,A项错误;苯是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态物质,C项错误;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且又与水互不相溶,所以苯在上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下层,上层应该是无色的,D项错误。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第1课时醇精选新题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第1课时醇精选新题新人教版

第1课时 醇1.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2.了解醇类的官能团、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3.掌握实验室由乙醇制乙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醇的概念、分类及命名[学生用书P35]1.概念 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为—OH ,称为醇羟基。

2.通式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 +1OH(n ≥1)。

3.分类醇⎩⎪⎪⎨⎪⎪⎧按烃基种类⎩⎪⎨⎪⎧脂肪醇(如CH 3OH 、CH 2OHCH 2OH )芳香醇(如、)按羟基数目⎩⎨⎧一元醇(如CH 3CH 2OH 、)二元醇(如CH 2OHCH 2OH 、)多元醇(如CH 2OHCHOHCH 2OH )按烃基是 否饱和⎩⎪⎨⎪⎧饱和醇(如CH 3OH 、CH 2OHCH 2OH )不饱和醇(如CH 2===CH —CH 2OH ) 4.几种常见的醇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①HO—CH2—CH2—OH②CH3—OH③④⑤⑥⑦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⑦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B2.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2CH3)2OH的有机物的名称是( )A.1,1­二乙基­1­丁醇B.4­乙基­4­己醇C.3­乙基­3­己醇D.3­丙基­3­戊醇解析:选C。

将所给的结构简式写成具有支链的形式为,依据系统命名原则应为3­乙基­3­己醇。

醇类的命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名称为2­甲基­2­丙醇B.2­甲基­3,6­己二醇根据羟基数目分类应属于二元醇C.的名称为4­甲基­3,4­己二醇D.的名称为3,6­二乙基­1­庚醇[解析]A选项由命名方法可知正确;B选项由名称写出结构简式为,故此命名错误,正确的命名为5­甲基­1,4­己二醇;C选项中的名称应为3­甲基­3,4­己二醇;D选项中最长的碳链应为8个碳原子,正确名称为6­甲基­3­乙基­1­辛醇。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1):第1单元第1课时空气质量报告 温室效应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1):第1单元第1课时空气质量报告 温室效应含答案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1课时空气质量报告温室效应1.首要污染物的确定方法,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重点)2.能列举遏制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主要措施。

(重难点)一、空气质量报告1.空气污染指数(API)是根据空气中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2.API作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指标,其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3.在空气质量报告中,把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称为报告期内的首要污染物.4.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1)每日定时测定该地区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2)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换算为污染指数.(3)选取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即为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5.API与空气质量等级API空气质量等级0~50优51~100良101~150轻微污染151~200轻度污染201~250中度污染API空气质量等级251~300中度重污染>300重污染1.空气中悬浮有1~10 nm的固体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属于PM10吗?【提示】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 μm的悬浮颗粒物,1~10 nm<10 μm.二、温室效应1.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等。

2.CO2含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有化石燃料用量猛增和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为控制CO2含量增长,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限制CO2气体的排放量,保护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等.2.为了防治温室效应,我们该如何做?【提示】节约用电,少开汽车,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不践踏草坪等。

空气质量报告第1步探究——问题引入,自主探究1.空气质量报告中的主要污染物指哪些?【提示】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指数在251~300,空气质量属于哪个等级?【提示】中度重污染。

第2步阐述-—要点归纳,深化知识1.污染指数:污染指数是将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简化处理而得出的简单的数值形式。

高中化学专题3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学案苏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专题3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学案苏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3 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学案苏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3 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学案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3 有机物的获得与利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学案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天然气的利用甲烷[考试要求]1.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氧化反应)(b/b)2.同系物的概念,烷烃的分子组成和简单命名(b/b)1.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

烷烃中与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

2.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可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但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3.甲烷的特征性质——取代反应:(1)生成一氯甲烷的反应:CH4+Cl2错误!CH3Cl+HCl;(2)量的关系:1 mol H被取代,消耗1 mol Cl2,生成1 mol HCl。

4.烷烃的分子通式是C n H2n+2,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碳碳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相连,并达到饱和.甲烷的存在、用途及结构1.甲烷的存在与用途(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海底.(2)主要用途甲烷易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甲烷可用作燃料。

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甲烷还可用作化工原料。

高中化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课时作业 苏教2

高中化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课时作业 苏教2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一、简单有机物的合成1.有机合成的一般思路(1)依据被合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精心设计并选择合理的________和________。

2.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1)乙酸乙酯可能的合成路线(2)选择路线,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选择路线Ⅲ,请写出在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①CH2===CH2+H2O错误!CH3CH2OH,________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③2CH3CHO+O2错误!2CH3COOH,________反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或________反应。

二、有机高分子的合成1.合成有机高分子合成有机高分子是用____________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乃至几百万的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

2.有机高分子的组成对于反应:n CH2===CH2错误!(1)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链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聚合度: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方法——聚合反应(1)加聚反应①概念含有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②举例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高中化学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3。

3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1.(2011年泰安高一检测)下列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双选)( )解析:选AD.加聚反应为加成聚合反应,是指反应物小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开,不饱和原子相互连接成很长的直链,从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即加聚反应的实质类似加成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小分子物质生成,故A、D为加聚反应。

2.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有错误的是( )A.聚丙烯的分子长链是由C—C键连接而成的B.聚丙烯分子的长链上有支链C.聚丙烯每个链节内含3个碳原子D.聚丙烯能使溴水褪色4.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A、B、C、D、E有如下关系: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鉴别A和甲烷可选择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利用D物质可以清除水壶中的水垢C.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E的名称为乙酸乙酯D.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错误!CH3COOC2H5解析:选D.从题意可知A为乙烯,根据框图提示,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即为E物质。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可以,A选项正确;醋酸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反应,B 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错误!CH3COOC2H5+H2O,D选项错误。

5.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王",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氯仿错误!二氟一氯甲烷错误!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错误!(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及产物 a a2.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反应)b b3.取代、加成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b b4.根据化学式进行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b b5.由元素质量分数或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式量推断有机物分子式b c能力要求1.认识煤的综合利用意义。

2.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3.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煤的综合利用1.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大约70%的煤是直接用于燃烧,以获得我们所需的能量,但同时会带来大量的污染物,你知道煤直接燃烧通常产生哪些污染物吗?答案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烟尘等。

(2)为了减少污染,提高煤的热效率,特别是从煤中提取有价值的化工原料,现在采用多种方法对煤加工,进行综合利用。

对煤进行加工综合利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煤的干馏等。

2.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案不正确。

煤的气化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就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从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哪些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重要用途?答案从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

利用这些有机物可以制取染料、化肥、农药、洗涤剂和溶剂等多种合成材料。

3.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有什么异同?答案异同点干馏分馏不同点加工对象一般指煤一般指石油条件隔绝空气加强热先加热后冷凝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产品焦炭和煤焦油等不同沸点范围的烃相同点所得到的产物均为混合物煤的干馏(1)煤干馏的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变化,其中主要是化学变化。

(2)煤干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隔绝空气,防止煤燃烧;二是要加强热。

(3)煤本身不含苯、萘、蒽等物质。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苯、萘、蒽等物质是煤分解的产物。

1.下列属于煤的综合利用且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可采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分离B.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C.煤的气化和液化为物理变化D.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答案 B解析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化合物,经过干馏才能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的混合物,可用分馏法将它们分离,A错误;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属于煤的综合利用,B正确;煤的气化是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是指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煤的间接液化是指将煤先转化为CO和H2,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因此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C不正确;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不属于煤的综合利用,D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主要组成元素均为碳、氢元素,二者都是混合物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原理相同,都是化学变化C.煤的液化主要是为了得到苯等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D.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其主要用途就是再经蒸馏得到高品质燃油答案 A解析B项,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而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C项,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D项,从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二、苯的分子结构1.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C6H6。

根据苯的分子组成,推测其可能的分子结构,写出结构简式。

答案可能的结构简式有:③CH≡C—CH===CH—CH===CH2、④CH2===C===C===CH—CH===CH2、等。

2.根据下列实验,总结苯的某些性质。

(1)向试管中加入0.5mL苯,再加入1mL 溴水,振荡后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为红棕色,下层无色。

(2)向试管中加入0.5mL苯,再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3)实验结论是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与它们不能发生反应。

3.根据下列事实,进一步推断苯分子的结构。

①苯分子中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②苯分子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邻位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③一分子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三分子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C6H12(环己烷)。

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苯分子是环状结构,还是链状结构?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是否等同?答案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等同。

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苯分子结构的确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分析了大量实验事实之后,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为,我们称其为凯库勒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1)你认为这种结构符合实验事实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不符合实验事实,因为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说明它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

(2)查阅资料,写出苯分子结构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并用文字归纳苯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键的特征。

答案,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

归纳总结1.苯的组成与结构比例模型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6H62.苯的结构特点(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

(3)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3.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而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的事实是( )A.苯的一氯取代物()只有1种B.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C.苯的间位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D.苯的对位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答案 B解析苯分子结构中无论是单、双键交替出现,还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苯的一取代物都只有一种结构,间位二取代物、对位二取代物也都只有一种结构,因此A、C、D 项不能用以说明苯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B项,苯分子结构中若单、双键交替出现,则苯的邻位二取代物有两种结构,因此B项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4.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可以分成两类不同的化学键D.苯分子中既不含有碳碳双键,也不含有碳碳单键答案 D解析苯分子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这四个原子共直线;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故选D 。

三、苯的化学性质1.苯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但能燃烧,说明能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苯燃烧时,发出明亮的火焰而且带有浓烟,这是由于苯分子含碳量高,碳燃烧不充分。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2.在有催化剂FeBr 3存在时,苯与液溴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怎样证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答案 测量反应前后pH 值,反应后明显减小。

(2)反应催化剂为FeBr 3,若实验中不加FeBr 3而加Fe 粉,实验同样能够成功,为什么? 答案 因为Fe 粉可与液溴反应生成FeBr 3。

(3)苯与溴的取代产物溴苯为无色、不溶于水且比水重的油状液体,而实际实验中得到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黄褐色,如何提纯得到无色的溴苯?答案 将呈黄褐色的溴苯与NaOH 溶液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使液体分层,然后分液。

(4)有同学设计用浓溴水、苯、铁粉三者混合反应直接制取溴苯,未能获得成功,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改进实验方案。

答案 应该用液溴代替浓溴水。

3.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至50~60℃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NO 2)取代,生成硝基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反应中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如何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答案 将浓H 2SO 4沿试管内壁慢慢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

(2)怎样控制反应温度为50~60℃?答案 在50~60℃的水中水浴加热。

4.苯虽然不具有像烯烃一样典型的碳碳双键,但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加成反应,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1.苯的化学性质指明反应类型:①氧化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取代反应;④取代反应。

2.苯在催化剂(FeBr3)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说明苯具有类似烷烃的性质。

3.苯能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具有类似烯烃的性质。

总之,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难被氧化(燃烧除外),其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和烯烃。

5.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红棕色答案 D解析A项,苯在FeBr3作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项,一定条件下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C项,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KMnO4溶液混合后会分层,苯在上层;D项,苯能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褪色,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液体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上层为红棕色,下层接近无色。

6.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水检验苯和溴苯B.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答案 C解析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可以检验;在浓H2SO4催化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溴与己烯加成后生成的产物仍能溶在苯中,不能用溴水除去苯中的己烯;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能反应生成溴苯。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有苯,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使之分离B.煤的气化就是使固态的煤变为气态煤的过程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从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等答案 D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从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而煤的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故A项错误,D项正确;煤的气化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

2.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B.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D.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答案 A3.下列关于苯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有3个C—C键和3个键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C—C键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C.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不是完全相同的D.苯分子具有键,可以使溴水褪色答案 B解析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苯分子里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