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二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

合集下载

什么材料隔音最好

什么材料隔音最好

什么材料隔音最好
首先,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之一是密封性好的实木材料。

实木材料密度高,能够有效地隔绝声音的传播,尤其是对于低频噪音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此外,实木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整体美感。

然而,实木材料的成本较高,而且安装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安装。

其次,隔音效果较好的材料还包括吸音板、隔音砖等。

吸音板可以有效地吸收声音,减少回音和共鸣,提高室内的声学环境。

而隔音砖则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可以有效地隔绝外界噪音的传播。

这些材料成本适中,安装相对简单,适合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隔音装修。

另外,隔音窗户也是一种常见的隔音材料。

隔音窗户采用双层玻璃结构,中间填充空气或真空层,可以有效地隔绝外界噪音的传播。

此外,隔音窗户还具有保温隔热的功能,可以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然而,隔音窗户的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安装团队进行安装。

除了以上介绍的隔音材料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隔音材料,如隔音涂料、隔音地板等。

在选择隔音材料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进行选择,综合考虑隔音效果、成本、安装方便性等因素。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您选择最适合的隔音材料,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课件
Z.x.x. K
在你的方法中你将控制哪 些变量不变?
同样的声源、同样厚度的隔声 材料
1、将闹钟放在鞋盒的中间,并用衣服塞满鞋盒, 盖上鞋盒盖子,渐渐远离鞋盒,直到刚好听不到 声音为止,并测量出人与声源间的距离记为L1。 2、分别用报纸、锡箔纸、塑料袋、泡沫塑料等 其他材料按步骤“1”中的做法,测量出刚好听 不到声音时的人与声源间的距离,并分别记为 L2、 L3、L4、L5等。 3、分别比较L1、 L2、L3、L4、L5的大小,其中 最 (填“大”或“小”)的所对应的隔声 小 材料的隔声性能最好!
4、你学得小华做此实验应在 (选 “比较安静”或“比较吵”)的环境中进行。
探究活动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某探究小组同学想探究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三种材料隔声性能的差异。现有衣服、锡箔纸、 泡沫塑料、小闹钟、音叉、刻度尺等器材,请你 帮助这位同学设计一个探究以上三种材料隔声性 能差异的实验。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 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 叉、机械闹钟。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 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 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 B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 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 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 泡沫、锡箔纸、衣服 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即,距离越近隔声性能越好!
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声性 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 1、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 塑料袋、袜子; 2、把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 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声音,记下此时 人离盒子的距离; 3、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钟上方重复以上 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基于评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教学探索

基于评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教学探索

基于评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教学探索彭夷(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214174)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能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流程,体验科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使其对的认知从基于的感性认识基于证据的理性分析。

基于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体悟科学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意义,形成的实操作能力,培养合的意识;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素材,能为教师提的实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尝试。

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步骤:教学载体的活动及素,基于并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评估综合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第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出现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章末。

本册“引言”部分为学生呈现了物理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必然经历的一些环节,如观察、动手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方式等,也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探究流程一$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而在整个《声现象》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外,还体验了物理学科一般都要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转换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以及控制变量法等。

经过近三周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物理的章法,也对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此时开展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科学知识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开展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与规范,并为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成为摆在一线物理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

笔者以为,基于评估开实动%能为学生学的材%能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实施策略,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尝试。

具体而言,基于评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教学载体的评估与选择,活动体验及素材收集与评估,基于评估设计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载体的评估与选择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载体主要有教材与实验手册,二者在活动的展开架构上略有差异。

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

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

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
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是指能够有效地阻隔声音传播的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隔音性能,下面将介绍一些隔音效果比较好的材料。

1. 声学石膏板:声学石膏板是一种以石膏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制成的板材。

它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声音的传播。

声学石膏板能够吸收和抑制声波的反射,有效地降低声音的传播。

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2. 隔音玻璃:隔音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特殊的薄膜材料制成的。

与普通玻璃相比,隔音玻璃具有更好的隔音效果,可以有效地阻隔室外声音的传播。

隔音玻璃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3. 音频隔离材料:音频隔离材料是一种专门用于隔音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吸收和消散声波。

常见的音频隔离材料包括吸音棉、吸音泡沫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使室内的声音变得更加柔和。

4. 密封材料:密封材料是一种可以封堵缝隙和裂缝的材料,如硅胶、橡胶密封条等。

通过在建筑物的缝隙和裂缝处使用密封材料,可以减少室外声音的渗透,提高室内的隔音效果。

5. 声吸降噪材料:声吸降噪材料主要用于减少噪音污染和改善室内声环境。

常见的声吸降噪材料包括吸音板、隔音帘等。


些材料能够吸收和消散声波,降低噪音的传播,并改善室内的声学环境。

综上所述,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包括声学石膏板、隔音玻璃、音频隔离材料、密封材料和声吸降噪材料等。

使用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外声音的传播,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初二物理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初二物理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初二物理比较材料的 隔声性能
日期:20XX
2 -
目录
CONTENTS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结论
初二物理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1
在初二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不同材料 对声音的隔绝能力
不同的材料对声音的传播有不同的影 响,有些材料可以很好地阻挡声音,
而有些则不能
2
3
了解材料的隔声性能在日常生活和工 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隔
3
料来提高隔音效果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
XXXXXXXXX
音、噪音控制等
PART.1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比较材料的隔声 性能通常通过" 隔音测试"来进 行。这个实验的 基本步骤如下
实验方法
选择几种不同的材料样本:
例如纸、棉、泡沫、玻璃 1
等 将这些材料样本放置在一
个开放空间中:例如一个 2
房间或一个实验室 在材料样本的一侧放置一
个声源:例如一个扬声器 3
或其他噪音产生器
在材料的另一侧测量声音
4 的强度或声音分贝值
5 重复这个实验多次:以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较不同材料对声音的隔
6 绝效果:通常以分贝值的
差异作为衡量标准
PART.2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差异
很大
一般来说,密度大的材料 对声音的隔绝效果更好
例如,金属和混凝土等密 度大的材料具有很好的隔
音效果
而像纸或布这样的轻质材 料隔音效果较差
此外,一些特殊的隔音材 料,如泡沫或隔音板,也

什么材料隔音最好

什么材料隔音最好

什么材料隔音最好
隔音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声音传递的材料,主要应用在建筑中,可以帮助隔离外界噪音,提供安静的室内环境。

下面将介绍几种隔音效果较好的材料。

1.声音隔离阻尼材料
声音隔离阻尼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减少声音传递的材料,常用于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隔音。

这种材料可以通过调整密度、厚度和吸音层的形状来控制声音的吸收和反射。

其中,密度较高、厚度较大的材料具有更好的隔音效果。

2.隔音隔热窗户
隔音隔热窗户是一种由多层玻璃组成的窗户,中间夹有空气层或真空层,通过阻止声音传递和热量的散失,提供了比普通窗户更好的隔音效果。

另外,窗户框架也可以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料,以减少传导声音。

3.声音吸收板
声音吸收板是一种能够吸收声音并减少声音反射的材料,常用于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装饰。

这种材料可以通过表面的投影或凹凸来增加表面积,从而提高吸音效果。

同时,材料的质地、密度和厚度也会影响其吸音效果。

4.隔音隔热隔震材料
隔音隔热隔震材料是一种综合性的隔音材料,具有隔音、隔热和隔震的功能。

这种材料常用于建筑物的外墙或内墙,可以有效吸收和减少声音、热量和震动的传递。

5.隔音地板材料
隔音地板材料可以减少脚步声和其他传导声音的传递,提供较好的隔音效果。

常用的隔音地板材料包括橡胶、软木和弹性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音和隔音性能,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声音隔音材料在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但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隔音材料,并结合其他隔音措施来达到最佳的隔音效果。

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报告

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材料:纸盒,闹钟,皮尺,棉布,泡沫塑料,锡箔纸
猜测: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棉布,泡沫塑料,锡箔纸
方案一:站在一定距离处,比较声音的响度
材料:棉布,泡沫塑料,锡箔纸
响度:分别用以上材料盖住放有闹钟的纸盒上,站在同一位置听,区分闹钟响度结论:以上材料的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塑料、棉布、锡箔纸
方案二: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至听不见,记录与闹钟的距离
材料:棉布,泡沫塑料,锡箔纸
距离:将皮尺的一头压在纸盒下,边后退边测量与闹钟的距离
结论: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塑料、棉布、锡箔纸
总体结论: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塑料、棉布、锡箔纸。

苏科版八上物理1.5综合与实践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教案

苏科版八上物理1.5综合与实践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上物理 1.5综合与实践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5节《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2. 学习如何进行隔声性能的实验;3. 掌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隔声性能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准确地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2.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包括不同材料的样品、隔音板、噪声源等);2. 学具:实验记录表格、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隔音场景,如图书馆、音乐室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解释隔声性能的概念。

3. 实验设计: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5. 实验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8.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生活中的隔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隔声性能的概念2. 实验目的与步骤3. 实验数据分析4. 隔声性能与材料、结构的关系5. 实践应用6. 拓展延伸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的隔音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噪声控制、音响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执笔者:审核者:【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2、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课前活动】1、复习减小噪声的方法2、小组讨论隔音的效果与材料有无关系,请举例说明【课堂学习】小组展示:各小组讨论结果活动:设计实验方案我们小组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讨论:通过实验发现隔声性能最好的材料是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再次是____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__问题讨论:隔声性能好的材料都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反馈】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感悟】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到困难的问题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执笔者:程言恩审核者:何庆涛2015/9/17【学习目标】1、能区别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和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正确测量温度的方法。

【课前活动】1.你知道水有哪些状态吗,它们分别叫什么?请你在家中找一找。

2.通常物质的状态有:、和三种。

这三种状态有什么特征?3.如何使用酒精灯?酒精灯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课堂学习】一、物质的三态1、认真观察“信息快递”中酒精灯的使用,完成下列填空:(1)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应该用加热;(2)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不能;(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2、活动: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水有哪些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有何特点?请完成下表:3、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1)在雨、雾、露、霜、雪、雹、水蒸气几种水的“化身”中属于固态的有,属于液态的有,属于气态的有。

(2)干冰是__________。

4、物质的状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状态的转变与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一般选用____________测量这个物理量。

二、温度的测量1、仔细观察温度计后,请回答如下问题:(1)温度计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使用的温标是 ___ 温标,其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0℃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_______________;北方最低气温为-52.3℃,读作_______________;2、先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再结合你们的实验合作探究,请归纳出科学使用温度计的方法:(1)测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你所使用温度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

(3)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_____。

(4)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后再读数,温度计仍要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注上表面__________。

(5)思考:若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温度,会有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反馈】1、__________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3、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

5、人体正常体温是℃读做,-45℃读做或。

6、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火柴点燃酒精灯时可用邻座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来引燃B.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力吹灭C.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D.万一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用水泼灭【学习感悟】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到困难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执笔者:程言恩审核者:何庆涛2015/9/18【学习目标】1.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2.关注环境温度变化的原因。

【课前活动】1.你知冰是在什么温度时化为水吗?水又是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呢?开水的温度都是100℃吗?2.你见过哪些种类的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观察温度计的和;(2)将温度计的与充分接触,但不要;(3)当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课堂学习】问题1.怎样使用温度计?1.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什么,请同学谈一谈。

2.如何使用温度计,请同学谈一谈。

3.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20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问题2.你知道温度计还有哪些种类?1.谈一谈:你知道哪些不同的温度计?2.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比较下图中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不同点:(1) ;(2) ;(3) 。

问题3.什么是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1.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请同学谈一谈你的认识。

2.你知道温度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吗?谈一谈:【课堂反馈】1、体温计与一般常用温度计相比,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体温计可以 读数,玻璃管中的水银不会自动地退回下面的玻璃泡。

当用它测量过某人的体温,想再用它测另外一个人的体温时,必须先 。

其他温度计则不能这样做。

2.小明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 _______。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___℃。

图丙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3.一支体温计测量甲同学的体温是38.5℃,消毒后没有甩一下就去测量乙同学的体温,如果乙同学体温是正常值,则温度计测量结果是 ℃。

4、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

5、用体温计测某人的体温,水银柱上升到37.5℃刻度处,如果不甩几下,直接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9℃的人的体温,那么这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A .37℃、39℃B .37℃、37.5℃C .37.5℃、39℃D .37.5℃、37.5℃6、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给体温计消毒的恰当方法是( ) (丙)A.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 B.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片刻C.用开水煮一段时间 D.用酒精棉球擦一擦7、某护士随手取了一支体温计,此体温计曾给一个体温为39℃的发烧病人测量过。

该护士对体温计作了消毒处理,但忘记了甩几下,直接用来给另一个人测体温,结果示数为39℃,该人的体温 ( )A.就是39℃ B.可能高于39℃C.一定低于39℃ D.可能低于39℃【小结与感悟】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到困难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化和液化主备:程言恩审核:何庆涛2015-9-19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4、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教学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过程1:自主先学:(1)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的缘故。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蒸发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