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成型机2022年4月26日目录目录 (1)一、设计题目: (3)1. 压片成型机介绍 (3)2. 设计说明 (3)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4)4.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 (5)5. 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 (5)6. 设计要求 (7)7. 设计提示 (8)二、机构设计方案 (10)1.上冲头设计 (10)2.送料筛设计 (12)3.下冲头设计 (13)4.机构选择 (14)5.运动协调设计 (15)三、运动循环图设计 (16)四、设计步骤 (17)1. 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 (17)2. 下冲头凸轮设计 (19)3. 传动比设计 (20)五、课程设计小结 (21)六、参考书目 (22)七、附录 (22)一、设计题目:1.压片成型机介绍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设计说明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3.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①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②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及简图……………………………………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1、功能分解…………………………………………………………2、各个功能元的解……………………………………………………3、初选运动方案并做简单评价………………………………………4、运动循环图…………………………………………………………5、设计执行机构…………………………………………………………6、对执行机构做运动学动力学分析……………………………………⑴图解法分析……………………………………………………………⑵解析法分析……………………………………………………………1)杆组法做运动分析的原理……………………………………………2)用杆组法对机构作运动分析…………………………………………3)主程序的编写及主程序流程图………………………………………4)附自编主程序、计算结果、运动参数及其曲线图…………………⑶结果分析…………………………………………………………………三、后记………………………………………………四、参考资料…………………………………………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压片机加压机构方案设计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工艺参数;1)要求将陶瓷干粉压制成直径为34mm,厚度为5mm的圆形片坯;2)冲头压力:15吨(150000N);3)生产率: 25片/分钟;4)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10%。

(2)工艺流程: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型腔(图1);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图2);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压一段时间(图3、4);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5);5)料筛推出片坯(图6);各工艺过程简图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一)总功能的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要最终将干粉压制成片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干粉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干粉压片机

机械设计创新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学校:前言1.1 干粉压片机的概述干粉压片机是指利用传动系统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带动执行机构对粉末物质采取上下进行加压而成片状。

根据干粉压片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不同,干粉压片机可以分为单片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高速压片机以及旋转式包芯压片机。

干粉压片机的使用行业很广泛。

如制药厂、电子元件厂、陶瓷厂、化工原料厂等等,而且压片机还能用来做冲压设备。

压片机在欧美压片机出现的较早。

而在国内到1949年,上海市的天祥华记铁工厂仿造成英国式33冲压片机;1951年,根据美国16冲压片机改制成国产18冲压片机,这是国内制造的最早制药机械;1957年,设计制造了ZP25-4型压片机;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成功60-30型压片机,具有自动旋转、压片的功能。

同年还设计制造了ZP33型、ZP19型压片机。

“七五”期间,航空航天部206所HZP26高速压片机研制成功。

1980年,上海第一制药机械厂设计制造了ZP-21W型压片机,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产品。

1987年,引进联邦德国Fette公司微机控制技术,设计制造了P3100-37型旋转式压片机,具有自动控制片剂重量、压力、自动数片、自动剔除废片等功能,封闭结构严密、净化程度达到GMP要求。

1997,年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了ZP100系列旋转式压片机、GZPK1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

进入21世纪,随着GMP认证的深入,完全符合GMP的ZP系列旋转式压片机相继出现:上海的ZP35A、山东聊城的ZP35D等。

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在产量、压力信号采集、剔废等技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最高产量一般都大于300000片/小时,最大预压力20kN,最大主压力80kN或10080kN。

譬如,北京国药龙立科技有限公司的GZPLS-62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GZPK30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的PG5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等。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机械原理压片机。

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应能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

二、设计内容1.设计一台基于机械原理的压片机,能够满足以下要求:a.利用传动轴,将电机的转动运动转换成压片台的上下运动;b.能够通过凸轮机构控制压片台的运动规律,实现良好的压片效果;c.设计合理的辅助机构,如限位装置、指示装置等。

2.编制压片机的控制程序:a.利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可以实现操作界面的设计和操作功能的实现;b.设计合理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3.进行压片机的性能测试:a.设计测试方案,对压片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压力、速度等参数的测试;b.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设计要求1.设计方案要合理,结构简单可行;2.设计中要考虑机械原理的运用,合理选择传动装置、凸轮机构等;3.考虑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合理的限位装置;4. 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Pro/E等,进行设计和模拟;5.设计要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四、设计任务及计划1.第1周:确定设计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并完成任务书的撰写;2.第2-3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和机械装置设计的相关知识;3.第4-5周:进行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凸轮机构的设计等;4.第6-7周:使用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完善设计方案;5.第8-9周: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测试;6.第10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设计报告;7.第11周: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和汇报的准备。

五、设计参考资料1.《机械原理》(第四版),王厚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2.《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五版),高清玉,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压片成型机设计院-系:工学院一、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型位置,经压制成形后(厚5mm)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设计数据表格如表1所示。

图1 压片成形机工艺动作如图1所示,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是:1. 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将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然后退回(图1a )。

2. 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b )。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c ),下冲头上升8mm,上冲头下降11mm,保持0.4s。

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继续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图1d )。

5. 片坯被推出(图1e ),下冲头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图1b)。

6. 因上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其行程为90-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

设计1. 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连杆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至少设计出三种能实现该分类机运动形式要求的机构。

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皮带传动传动比i ≈ 2 ,每级齿轮传动传动比i ≤ 7.5 )。

3. 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示意图,机构运动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4. 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凸轮基圆半径,校核其最大压力角,计算凸轮廓线。

5. 设计计算齿轮机构,连杆机构。

6. 对压片成型机进行三维造型和动态仿真,并画出料筛,上,下冲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7.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机器功能分析1. 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锤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秒左右。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一、设计背景压片成形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中,用于将各种粉状、颗粒状的原料通过机械压缩成为各种板状、球状或其他形状的制品。

压片成形机主要由进料系统、压制系统、出料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压制系统是压片成形机的核心部分,其设计与性能直接影响着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计划设计的压片成形机是一种卧式压片机,其进料方式为自动进料,压制方式为双辊压制。

压制过程中,通过调整辊速、辊距等参数,实现对原料的最佳成形压缩,从而制成各类产品。

为使该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设备还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可靠性、保养性和安全性。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压片成形机,要求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具有以下主要技术指标:1.最大压制力:100kN2.最大压制厚度:15mm3.最大压制直径:25mm4.压制速度:0.2-10mm/s5.控制精度:±0.2mm6.电机功率:3kW7.设备外形尺寸:1800×800×1500mm8.设备净重:500kg三、设计方案1. 压制系统设计压制系统是该成形机的核心部分,它由压制辊、强制进料装置、可调式辊距机构、压力调节机构等部件组成。

压制辊为该系统的主要工作部分,其主要由钢材制成,并表面经过热处理,具有很强的耐磨性和抗压弯强度。

强制进料装置为该系统的进料部分,它采用自动进料方式,通过调整强制进料机构的进出角度,使原料经过强制进料后压入两辊压制辊之间进行压制。

可调式辊距机构则为该系统的压制调整部分,通过调整辊距大小,实现对各种原料的最佳压制效果。

压力调节机构为该系统的压力调节部分,通过调整调压阀,实现对压制力大小的精确调节。

2. 设备控制系统设备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方式,通过脉冲信号和电气信号实现对压制过程的控制。

系统包括压制力传感器、速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等器件,并通过统一的控制接口与压制系统等部件连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成型机2020年9月15日目录目录 (1)一、设计题目: (3)1、压片成型机介绍 (3)2、设计说明 (3)3、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4)4、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 (5)5、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 (5)6、设计要求 (7)7、设计提示 (8)二、机构设计方案 (10)1. 上冲头设计 (10)2. 送料筛设计 (12)3. 下冲头设计 (13)4. 机构选择 (14)5. 运动协调设计 (15)三、运动循环图设计 (16)四、设计步骤 (17)1、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 (17)2、下冲头凸轮设计 (19)3、传动比设计 (20)五、课程设计小结 (21)六、参考书目 (22)七、附录 (22)一、设计题目:1. 压片成型机介绍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 设计说明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与凸轮机构与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与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就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与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①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②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就是粉料扑出。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机械原理压片机设计任务要求:1.根据给定的机械原理压片机的使用功能、参数需求等,进行系统设计和方案确定;2.设计压片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结构、传动装置、控制系统等;3.进行压片机的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保证设计可靠性;4.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保证压片机的稳定且符合要求;5.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工作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6.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零部件的选型,并进行配合和拟定图纸;7.进行压片机的系统装配和调试,保证整机性能及安全性;8.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分析过程、设计图纸和结果等。

任务时间:本课程设计的总工作时间为2个月,具体任务安排如下:第1周:选定设计题目、确定设计要求和任务书;第2-3周:进行相关文献调研和理论学习,熟悉压片机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第4-5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系统框架和组成部分的初步设计;第6-8周:进行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第9-10周:制定工艺流程和参数,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第11-12周:进行零部件选型和图纸设计;第13-14周:系统装配和调试;第15-16周:设计报告撰写和整理。

任务分工:本课程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但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组合作。

分工如下:1.负责压片机结构设计和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2.负责压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工艺流程制定;3.负责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零部件选型和图纸设计;4.负责系统装配和调试;5.协助以上各项工作,并负责设计报告撰写和整理。

任务评估:本课程设计的评估主要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设计过程的规范性和创新性;3.压片机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5.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选择合理性和适应性;6.零部件选型和图纸设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7.系统装配和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8.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清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
汽车工程系汽车工程(中美)专业汽车工程
班号 0621081班
设计者王佩玉
指导教师韩丽华
2010年7月2日
目录
1.设计题目 (3)
2.设计要求 (3)
3.运动方案评估 (3)
4.设计内容 (6)
5.设计步骤 (8)
6.附录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压片成形机
一、.设计题目
1.压片成形机介绍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1)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 下冲头下沉3mm ,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5) 料筛推出片坯。



下冲头

2
3



上冲
5 下冲头
上冲头
8
片坯
21
3
3.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
电动机转速/(r/min):1450;生产率/(片/min):10;
冲头压力/N:150 000;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0.10;
二、设计要求
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垂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
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

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能力。

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
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

待坯料成型并被推出型
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

三.运动方案评估
上冲头设计方案
方案1
说明: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
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
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

此方案可以
满足保压要求,但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
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
工作过程中污损比较严重。

方案2
说明:凸轮旋转带动滚子运动,使
杆1与杆2运动,使上冲头上
下往复运动,完全能达到保压
要求。

但上冲头行程要求有
90~100mm,凸轮机构尺寸将
会变得很大很笨重。

压片机的设计
方案3:
说明:此方案使
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
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
结构简单、轻盈,能满
足保压要求,并能够轻
松达到上冲头的行程
要求。

综合以上三个方案的优缺点,认为是使用方案三进行设计是比较好的选择。

下冲头与料筛设计方案
四、设计内容
1.选择方案
由于压片成形机的工作压力较大,行程较短,一般采用肘杆式增力冲压机构作为主体机构。

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

先设计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保压,要求摇杆在铅垂位置的±2°范围内滑块的位移量≤0.4mm。

此方案中,料筛采用凸轮机构,可使其达到往复振动的运动效果;下冲头也采用凸轮机构,可达到保压效果,且此方案的稳定性较好,故选用此方案。

若选用连杆机构,必须确定各构件的长度;选用凸轮机构,必须确定凸轮的
理论轮廓线和实际轮廓线。

1.绘制加压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选用方案
五、设计步骤
5-1.上冲头机构设计:
1. 设定摇杆长度
选取λ=1.5 代入公式 :r ≤

-︒-+-
2sin 2cos 14
.02
2
λλ
得r ≤394㎜ ∴选取r=390㎜; ∴L =r ×λ
=390×1.5=585㎜;
2. 确定摇杆摆角根据右图,可知行程的计算公式为 h=L-[r ×cos α+22)sin α×(r L --r] 此时h=100㎜
算的摆角为32°与测量出的图中摆角大小相等 ∵题设要求摆角小于60° ∴满足要求。

3. 通过图解法求出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与连杆的长度
h
如图所示,AB为曲柄,BC为连杆,DC为摇杆;
DC0是摇杆在摆角最大时的位置;
DC12是摇杆与铅垂方向夹角为2°的位置;
DC3是摇杆铅垂时的位置;
由题意: ∵AC2 = AB+ BC AC0 = BC-AB
∴AB=97㎜ BC=171㎜
测量出∠B1AB1'=80°,为保压角
4.检验曲柄存在条件
CD=390mm,AB=97mm, BC=171mm, AD(机架)=462mm
满足杆长之和定理,即AD+AB<CD+BC,确保了曲柄的存在。

综上所述上冲头机构的尺寸设计如下:
曲柄 97㎜曲柄连杆 171㎜
摇杆390㎜滑块连杆L 585 ㎜
5-2.凸轮的设计:
1.凸轮基圆的确定
由运动循环图最大斜率 40.1
因为此设计中的凸轮均为对心凸轮,则基圆半径公式为:
s d ds
r -=
α
φtan
为了使机构能顺利工作,规定了压力角的许用值[α],在使α≤[α]的前提下,选取尽你可能小的基圆半径。

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推荐推程时许用压力角取以下数值:
移动从动件,[α]=30°~38° 摆动从动件,[α]= 40°~45 下冲头凸轮机构为移动从动件 α=40° 基圆半径rb=26.8mm. 2.凸轮轮廓的确定
将凸轮基圆以每份10°平均分割,根据下冲头循环图,确定每一段的升程与回程曲线。

特别指出,期中160°~240°为保压段,此段保持1.33秒的休止。

3.滚子半径的确定
在330°这两点曲率半径相对较小的地方画尽量小的圆来确定其最小半径ρmin=1.15mm.ρ<0.8ρmin.所以,此处取滚子半径ρ=9.2mm.
六.心得与体会
在一周多的实习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有许多我们平时都不太重视的东西,也有很多的难题,再这一周多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互相询问和帮助,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有的不懂我们就会再一起讨论问题,设计完了我们就会回到宿舍去画图。

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

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的机械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书本没有学到的东西,知识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对干粉压片机的结构原理与设计分析更加清楚深刻。

真用铅笔来做图真的很困难,怪不得大家都喜欢CAD。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分析,选用`组合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的机械系统。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体会到设计需要大胆创新这一层面。

创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设计中的创新需要高度和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性的构思,就没有产品的创新,产品也就不具有市场竞争性。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我们的创新是简显的,但这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更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整个设计我基本上还满意,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希望答辩时,老师多提些问题,由此我可用更好地
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课后加以弥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